此人讓司馬懿苦等九年,三十六天後再獲晉升,一成語體展現性格

2020-12-16 百家號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鄧艾傳》注引《世語》,時間大約在曹魏青龍四年(公元236年)前後,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州泰。原文如下:

初,荊州刺史裴潛以泰為從事,司馬宣王鎮宛,潛數遣詣宣王,由此為宣王所知。及徵孟達,泰又導軍,遂闢泰。泰頻喪考、妣、祖,九年居喪,宣王留缺待之,至三十六日,擢為新城太守。宣王為泰會,使尚書鍾毓調泰:「君釋褐登宰府,三十六日擁麾蓋,守兵馬郡;乞兒乘小車,一何駛乎?」泰曰:「誠有此。君,名公之子,少有文採,故守吏職;獼猴騎土牛,又何遲也!」眾賓鹹悅。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當初,州泰是荊州刺史裴潛的部下,裴潛曾讓他去協助司馬懿鎮守宛城,並被多次派去與司馬懿見面,因而被司馬懿所熟悉。等到司馬懿徵討孟達時,州泰又成為大軍先鋒,並因此得到晉升。

此後,州泰因長輩不斷病故而在家中居喪九年。司馬懿空職留缺,等待他任職。州泰居喪結束後的第三十六天,就被司馬懿提升為新城太守。為此,司馬懿還特意拜會了尚書鍾毓。鍾毓調笑州泰說:「你以平民的身份位居太守職務,出入華蓋儀仗,執掌一郡兵馬,居然僅用了三十六天,就好像乞兒乘上輕車,駛向何處呢?」周泰回答:「是有這麼回事。您是名門公子,少年時就文採斐然,但到現在仍然是擔任吏職,就像獼猴騎在牛背上一樣,怎麼也這麼慢呢?」在場所有的賓客聽到後都覺得他們的對答非常有趣。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是州泰口中的「獼猴騎土牛」,意為獼猴騎在牛背上,原為戲謔之語,比喻職位提升很慢。這也是州泰首創的一句成語。

州泰,是曹魏名將鄧艾的同鄉,家境貧寒,因戰功而得到司馬懿的賞識。後來州泰家中連遭變故,長輩接連病逝,故此州泰只得守家守喪。司馬懿對州泰非常欣賞,特意將原本授予州泰的職位空置了九年,等州泰守喪復職僅三十六天後,司馬懿又晉升了他的職位。名士鍾毓與州泰見面後以「乞兒乘小車」來調侃州泰升官太快。州泰則用「獼猴騎土牛」反諷鍾毓晉升太慢,故此才有了這句成語的出現。這也體現了州泰不卑不亢的性格特點。

參考書籍:《三國志》

相關焦點

  • 諸葛亮令司馬懿佩服的地方在哪兒,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諸葛亮傳》,時間是在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主人公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諸葛亮再一次兵出祁山,用木牛運載軍需物資,因為糧草告罄而退兵,但在與曹魏將領張郃交戰時,射殺了張郃。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春,諸葛亮率部經斜谷道出兵,用流馬運載軍需物資,佔據了武功縣的五丈原地區,與司馬懿在渭水南岸對峙。
  • 該成語出自司馬懿之口,最能體現其性格特徵,有人卻沒看出來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孫禮傳》,時間是在曹魏少帝曹芳掌權期間,主人公是孫禮和司馬懿。赴任之前,孫禮去拜會太傅司馬懿,面帶怒色卻不說話。司馬懿問他:「現在你成了并州刺史,難道還嫌職位太低?還是因為當初處理兩郡分界的事情而生氣?現在就要分別了,怎麼不高興呢?」孫禮回答說:「您說的不對!我雖然修養不高,難道還會介意官位和一些陳年舊怨呢?我本來認為您能與伊尹、呂望那樣,輔佐曹魏皇室,上報明帝的託孤重任,下建萬代不朽之功勳。
  • 此人是司馬懿之子 僅當幾十天的皇帝 卻留下一個成語!
    最近的熱播劇《軍師聯盟》落下帷幕,在劇末,對張春華「有情有義」的司馬懿也終於對柏靈筠「攻克乃還」了。在歷史上,柏夫人獨得司馬懿晚年恩寵;而張春華卻遭司馬懿嫌棄,連見上司馬懿一面都很難。柏夫人亦為司馬懿生有一子,此子後來僅當了幾十天的皇帝,卻為後世留下了一個成語,這便是西晉時期的趙王司馬倫。
  •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如何,司馬懿說了一成語,結果被啪啪打臉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晉書·宣帝紀》,時間是在後主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主人公為諸葛亮和司馬懿。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司馬懿的弟弟司馬孚寫信詢問戰況,司馬懿回信說:「諸葛亮志向遠大但缺少機遇,善於謀劃卻缺少決斷,喜歡用兵但缺少權威。雖然率領十萬士卒,但已墮入我的圈套之中,打敗他是毫無疑問的。」之後,司馬懿與諸葛亮對峙了一百多天。適逢諸葛亮患病去世,其手下將領焚毀營壘悄悄逃走,百姓奔走相告,司馬懿出兵追擊。
  • 為何司馬懿給了一顆釘子,王凌就自盡而亡,這則成語故事答疑解惑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王凌傳》注引《魏略》,時間是在曹魏嘉平三年(公元215年),主人公是司馬懿和王凌。原文如下:太傅使人解其縛。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太傅司馬懿派人前去為王凌鬆綁。王凌認為既然已經得到了赦免,加上認為自己與司馬懿是昔日的朋友,便不再懷疑,於是單獨乘坐小船去迎接司馬懿。司馬懿卻下令王凌所乘小船停在淮水之中,自己距離小船十餘丈遠,與王凌相見。
  • 此人謀略遠超周瑜,司馬懿不敢與他對戰,諸葛亮一生不與此人交手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
  • 此人打了個勝仗,孫權用一成語為其慶功,其實卻是為自己遮醜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朱然傳》,時間是在東吳赤烏九年(公元246年),主人公為孫權和朱然。原文如下:九年,復徵柤中,魏將李興等聞然深入,率步騎六千斷然後道,然夜出逆之,軍以勝反。先是,歸義馬茂懷奸,覺誅,權深忿之。然臨行上疏曰:「馬茂小子,敢負恩養。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獲,震耀遠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觀,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識臣先言,責臣後效。」權時抑表不出。
  • 大魏唯一能夠掣肘司馬懿的曹真憾然辭世 飾演者章賀解讀人物背後的...
    時隔半年, 《虎嘯龍吟》 作為年底壓軸國劇回歸,目前播放量逾 5億次 ,豆瓣評分高達 8.6 ,相比於上半部《軍師聯盟》展現曹室奪嫡紛爭的波雲詭譎,《虎嘯龍吟》更多的是展現後三國謀臣們博弈天下的驚心動魄。
  • 司馬懿奪了曹家的天下,曹操留下一策,把司馬懿的子孫害苦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我愛看歷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有關農村的文章了。
  • 司馬家族雖滅了曹家,但曹操生前留下一策,把司馬懿的子孫害苦了
    司馬家族雖滅了曹家,但曹操生前留下一策,把司馬懿的子孫害苦了導語:曹操號稱奸雄,他辛辛苦苦統一北方,不曾想卻為司馬家做了嫁衣。司馬家雖然成為三國最大的贏家,可是他們建立的晉朝政權並沒有維持太久。究其原因,與司馬家後人的腐敗統治有關係,但也和曹操當年的一個政策有關。
  • 水鏡先生把臥龍鳳雛推薦給劉備,為何不是介紹自己家族的司馬懿?
    此人平時與人為善,從不說別人短處,也不追求利祿,始終未出山做官,敷衍過劉表,然而學問上卻精通道學、奇門、兵法、經學;種種而言,司馬徽是一個秉持道家冷眼熱腸、眼界廣博、淡泊寧靜的為人原則的人。這種不參與政治權謀、不角逐天下,甚至不為自己謀名利的名士,首先在舉薦人才這件事情上,恐怕是不多考慮血緣親疏的。
  • 曹操司馬懿一起創造了三個成語, 有一個你肯定聽說過
    《軍師聯盟》熱播,司馬懿和曹操大火,吳秀波和于和偉兩位老戲骨的對手戲讓人看了大呼過癮。其實我們在舔屏的同時也可以學一些基本的歷史知識,比如這二位曾創下傳播率極高的三個成語,小編今天不恥鄙陋,給大家普及一下。得隴望蜀。
  • 張郃為什麼是司馬懿奪權路上最大障礙?
    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
  • 天后CoCo李玟睽違九年即將再度攻蛋
    天后CoCo李玟睽違九年再度攻蛋,日前旋風來臺宣布全新世界巡迴演唱會『YOU I』,即將在6月21日從臺北起跑,引發等候許久的歌迷熱烈期待!尚未正式開賣即不斷湧入主辦單位臉書專頁敲碗『加場』,希望能比照1998年『萬人迷』演唱會,同時攻下北高兩蛋!
  • 此人乃曹魏持節大臣,一到司馬懿營地,諸葛亮就命不久矣!
    面對突如其來的攻勢,當時曹魏陣營的皇帝曹叡當即下令,由司馬懿代替死去的曹真,抵禦諸葛亮發動的攻勢。司馬懿手握兵權後,直接出兵於五丈原將諸葛亮團團圍住,此時曹軍三面圍攻,僅留下漢中一路讓諸葛亮後退。畢竟這一次北伐諸葛亮耗不起,於是他多次設計,希望司馬懿出兵與自己交戰,然而司馬懿深知諸葛亮時日無多,只需堅守就能逼退諸葛亮,因此他一直沒有上諸葛亮的當。
  • 司馬懿兒子的結局怎麼樣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先主與統從容宴語,問曰:"卿為周公瑾功曹,孤到吳,聞此人密有白事,勸仲謀相留,有之乎?在君為君,卿其無隱。"統對曰:"有之。"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時孔明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
  • 從《紅樓夢》中的成語淺析人物性格
    除了金陵十二釵等主要人物之外,還有近七百多個人物出現,每個人物佔據的文章篇幅雖說長短不一,但是即便是寥寥數筆,也能精準地描繪出此人的人物性格。不得不感嘆曹公如椽之筆竟也能做絲線精繡之工。紅樓夢中的人物性格鮮明,雖然曹公始終以陳述的角度來描繪這個大家族的榮衰畫卷,不置主觀評價之詞,卻依然能讓讀者從中感受到每個人物鮮明的人物形象和特徵。
  • 諸葛亮空城計是假的,為什麼琴弦斷了,司馬懿15萬大軍反而驚慌?
    說《三十六計》之空城計,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真假對決《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傳承下來的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郭嘉臨死前,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他是怎麼知道的?
    一說起三國的歷史,大家都知道最後的結局是晉統一了三國。對於三國中的魏國,在曹操的統治下,獨霸一方。實力應是三國中最強的一個,之所以如此強大,必定離不開曹操身邊的的能人異士。而郭嘉和司馬懿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謀士,他們二人同為曹操,為魏國做事,但是郭嘉在臨死前卻對曹操說司馬懿會反,叫曹操將司馬懿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