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投行一直是無數金融學子的理想
因為學金融的留學生都知道投行不僅光鮮亮麗
最重要的是薪!資!高!
但如今,留學生海外求職環境越來越艱難
美國H1B抽籤政策嚴苛到讓人窒息
英國脫歐懸而未決,Quota的政策也捉摸不定
而澳洲、加拿大本地金融工作並不多
而這個時候海納百川的香港
成了留學生求職的不二選擇
首先,香港公司極其喜歡美國本科生和研究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申請金融(IBD、S&T、A&M)和Quant類都很佔優勢。
美國Top30內的院校都會是Target School。部分排名30-50或者甚至50名之後的學校例如UIUC,IUB,UWM等學校近幾年都有學生成功進入香港金融投行圈。
其次,香港公司也非常喜歡英國本科、碩士的學生。
英國本地投行錄取的人極少,Headcount還不及美國office的1/10,因此競爭非常地激烈。
比如一個非G5本科的研究生學生需要和G5本科學霸、G5本科的研究生學霸、美本來英讀研的學霸競爭。同這群大神級的同學們爭搶職位,申請難度一下子就提升了好幾個level。
最後就是大陸地區學生。大陸地區學生申請香港會稍微難一些,因為大陸地區的target school較少,95%以上是來自清北復交,這其中又有70%是清北復交的研究生。
所以,如果本科不是target school的同學們,研究生一定要進target school才能夠提升進入香港金融投行圈的概率哦。
與動輒上百人的美國組相比,香港的組規模一般都不到十幾個人,這對於剛入投行的Junior analyst們就意味著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responsibility,個人在其中會得到很多鍛鍊的機會,簡直是提升個人能力的最佳平臺。
而且香港地區的晉升優勢大於英美地區。
中國留學生在香港有英語和普通話(許多投行都要求普通話)兩種語言的優勢,在升職以及人際關係處理上有很大優勢。這也是為什麼在香港,你可以看到中國人做到MD,在美國或者英國,所有投行加起來都是個位數,而且是接近0的個位數.
同樣是投行,在香港工作是最幸福的,因為其薪資在全世界範圍能具有絕對的優勢。
根據eFinancialCareers的調查數據顯示,香港高盛的入門級年薪高達76w港幣!再加上每年還有Bonus,在香港獲得百萬年薪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圖/eFinancialCareers
而香港投行還有隱形的專屬福利。在住房方面,香港投行一年有20萬港幣的住房補貼,需要繳納10%的稅,還有每天200港幣的餐補哦~
以滙豐香港為例
根據最新的工資信息
香港滙豐銀行IBD實習生的月薪是7W!
但是在香港
找一份滿意的工作並不容易
不僅要和國際學生競爭
還要了解當地的求職文化
那麼,申請滙豐投資銀行的準備工作是什麼呢?
我應該如何準備書面面試?
我應該提高哪些技能?
別擔心
BRC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場講座
為大家答疑解惑!
She is an experienced investment analyst and career mentor. She has worked in investment banking, investment management, impact investing and policy analysis at top firms in Hong Kong and Europe. She offers comprehensive and targeted lessons on career advice and interview preparation.
Types of investing and what is the role in asset management;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AM/Research/IB;
Suggestions on Investment Bank Career Planning;
Asset management analysts plan to unveil Secrets;
Interview Forms and Questions of Investment Banks;
Q&A;
長按二維碼回復「6.29」進群添加顧問導師即可
前20名還可領取價值599元的超值投行秋招福利大禮包,手慢無!
滙豐是歐洲最大的銀行,香港又是滙豐的亞太區總部,滙豐之大超乎想像,滙豐在香港有7棟以HSBC命名的寫字樓。
整棟office都是滙豐的,共有12層。寫字樓裡面設施齊全,每一層樓都有開放和封閉的辦公室,會議室,茶水間,和休息室。
寫字樓裡面有一層是canteen,有一層是健身房,桌球室。Canteen中西餐都有,早餐10-20港幣,午餐20-40港幣一餐,價格比外面要便宜不少。
公司最貼心的除了有自己的Canteen之外,還給住得相對偏遠的同事提供上下班的接送車,全港有公司最貼心的除了有自己的Canteen之外,還給住得相對偏遠的同事提供上下班的接送車,全港有送車點對點接送(中間不停站),每天下班每一個接送點有三班接送車。
節假日,例如中秋,冬至的話會提前兩個小時下班。OT的話會有補貼,相當於自己正常時薪的1.5倍,所以OT還是比較有動力的。
雖然滙豐是外資銀行,但是90%的同事都是香港人,擁有內地,臺灣,國外背景的同事只有10%。
粵語和英語是工作語言,跟客戶的話交流的話就需要用到三語(英語,粵語,普通話)。
滙豐的文化簡稱為DOC( Dependable, Open, Connected)。平時會有很多的培訓,我們的風控項目是跟KPMG合作的,所以平時的培訓主要是KPMG和自己team manager做的。
和中資不一樣的是,在滙豐能力比人脈更加重要,在這裡沒有太多的關係戶,同事之間都比較融洽。
還想說一說滙豐open的文化,滙豐每也是員工們爭取回來的,每周五會提前半個小時下班。
下面是公司的聖誕party的一些剪影:
據efinancialcareers數據顯示,香港滙豐Analyst的平均Base pay 為HK$336k,加上HK$110k的Bonus,總年薪在HK$446k。
升任Associate後,Base Pay可翻倍至HK$630k。
儘管薪資沒有高盛等投行多,但是正如滙豐Global banking and markets team的一位Analyst說的那樣,滙豐的加班也比投行少很多。
「The firm is nicer, softer and less pushy than most other investment banks in Hong Kong」
而且從今年1月1日起,滙豐香港有超過11,000名僱員(約相等於一半香港員工)的年假由22天增加至24天!
事實上,很多進滙豐的人並不是為了高薪資,而是更大的職業成長空間。LinkedIn上有一位匿名員工分享了自己的體會:
本科畢業以後我加入了HSBC的Commercial Banking組。
滙豐的同事都很願意教授東西。比如我有疑惑,可以隨時找身邊的同事去問,同事們都會很願意解答;有時候打電話給不認識的同事問一些問題的時候,TA也很樂意提供一些想法。
內部的Policy,Guidance,Procedure也是相當的成熟。在內網你可以搜關鍵詞,就能出現你想要的文件或者詮釋。
HSBC也鼓勵員工多流動,去不同的部門,去不同的國家;正是因為這樣的流動性,創造了更好的職業生涯。
其實,願意花2年的時間與成本培養一個管培生,是很多企業都做不到的。對於剛畢業的同學來說,滙豐可以說是一個不錯的職業發展平臺。
LinkedIn/匿名員工
去年滙豐成立了一個專為亞洲超高淨值客戶提供服務的新部門,還在亞洲私人銀行業務中增加約650名新員工,Headcount increases為亞洲銀行第二高。
香港滙豐偏愛怎樣的人才呢?
1) 兩文三語流利(中文英文,英語粵語國語),其中滙豐最看重的是英語,英語是工作語言。滙豐是一家Global Bank,我們接觸的客戶遍布全世界,有時候需要跟不同的客戶打交道,三語流利是一大優勢。
2) 喜歡本土名校和海外名校背景,有海外交流和工作經驗者佳。
3) 性格開朗,在面試中表現出有很強的willness去學習。Open是滙豐其中一個重要的文化
4) 合作和善於解決多重任務(Multi-task)。過去的經歷能夠證明你是一個善於團隊合作和善於處理多重任務的人,要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解釋。滙豐的企業文化非常講究團隊合同和互助。
5) 專業素養強,這一點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hardskills的要求,技術面要好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