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喊你「媽媽」,而是喊「媽」時,家長應多注意他心理變化

2020-09-03 隔壁王嫂子

當教孩子說話時,寶媽們都特別期盼孩子第一聲喊「媽媽」,如果真是這樣心都要融化了。

等孩子開始學話的時候,家長們都會用一些疊詞給孩子傳遞信息,比如稱呼上會說「爸爸」、「爺爺」、「奶奶」、「姑姑」,一些物品也會說「桌桌」、「凳凳」等等,所以孩子小的時候都比較擅長說疊詞,那麼叫「媽媽」更是習以為常,肯定不會直接叫「媽」的。

不過有一天,你可能突然發現,孩子不喊你「媽媽」了,而是喊「媽」,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需要多想想。

「媽媽」和「媽」之間僅差一字,但有不同!

孩子小喊媽媽時,當媽的已經習慣,孩子也這麼叫習慣了,並不知道還有別的叫法,而孩子長大後,會覺得喊媽媽有點撒嬌的感覺,還是喊媽比較自然,所以只有當一個人面對喜歡,並且信任對方的時候,才會說一些撒嬌的話,也就是說孩子長大後,還是和媽媽關係特別深厚的話,孩子多半還是會喊媽媽,而不是媽。

當我們聽到一個孩子喊媽的時候,可以明確知道對方是孩子的母親,但也會感受到那種距離感,所以當媽媽自己聽到孩子第一次叫媽的時候,心情會十分複雜,第一反應就是孩子和自己的距離變遠了。

所以當孩子不喊你「媽媽」,而是喊「媽」時,家長應多注意他心理變化。

1、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也會慢慢清晰起來,變得不再特別需要媽媽,稱呼也會忽然從媽媽變成媽。這個時候的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秘密了,並且想要有自己的空間,甚至有時候不希望媽媽打擾自己,這是孩子慢慢獨立的表現。

2、孩子不想再被人當做小寶寶,想證明自己是個大孩子了,覺得喊媽媽是小孩子,大孩子都會直接喊媽,那麼有一天稱呼就會從媽媽變成媽。說明這個時候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心思,渴望長大,不希望被束縛,想做一些以前不能做到的事情。

3、孩子慢慢長大後,不想媽媽總是管這兒管那兒,弄得自己縮手縮腳,還可能因為媽媽一兩次的批評而心中積怨,對媽媽產生怨恨。或者媽媽本身是一個控制欲強的人,孩子長大後更想逃離媽媽,心的距離變遠了,那麼感情就淡了,這種關係下,孩子不可能對媽媽撒嬌,所以和媽媽說話的時候,會表現出一種怨氣,語氣就會顯得很生硬,因此喊媽就成了習慣。

如果有一天孩子不再喊你媽媽,而是喊你媽,那麼寶媽們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如果孩子只是獨立了,長大了,寶媽們需要給孩子空間,不要再去控制他,如果孩子和媽媽產生了隔閡,這時候寶媽要審視一下自己,看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對,慢慢化解這種矛盾,讓自己和孩子的距離變得更近,這樣才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不知道你家孩子對你的稱呼改變了嗎?而且察覺到孩子叫你「媽」後,發生了什麼變化嗎?

相關焦點

  • 當孩子喊「媽媽」變成了「媽」,家長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有變化
    而孩子則是通過媽媽十月懷胎出生的,所以很多媽媽都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切,但如果有一天當孩子喊自己「媽媽」卻變成了「媽」,會不會引起家長的注意。但是孩子卻突然從「媽媽」變成了「媽」,阿玲覺得孩子肯定是跟自己不親近了,突然有些失落,但是孩子確實也已經長大了,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一想到孩子不會依賴自己的時候,阿玲突然覺得不應該讓孩子如此獨立,但是為了孩子,家長也應該選擇放手。
  • 當孩子喊「媽媽」為「媽」時,說明孩子心理有變化了,父母要留意
    孩子喊「媽媽」變成「媽」的時候小張是位孩子媽媽,孩子今年上初中了,她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就十分難過,說孩子最近總是叫自己「媽」,聽她這突然地一說我還有點納悶兒:「你是孩子的媽媽,不就應該讓孩子叫媽麼?」她給我解釋道:原來孩子都是叫我「媽媽」的,一叫媽媽就感覺很親近的樣子,但是現在孩子就張口只叫一聲媽,就感覺總是有點不對勁,有種疏遠了的感覺。
  • 孩子突然喊「媽」而不是「媽媽」,意味著什麼?可能是心理有問題
    有人說,世界上最動聽的詞語,就是「媽媽」,不管照顧孩子有多麼辛苦,可是當自己聽到孩子喊「媽媽」的時候,身上所有的疲憊會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幸福。但是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媽媽」,而是直接喊一個字——媽,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改變對媽媽的稱呼呢?
  • 當孩子喊媽媽和媽,一字之差,卻暗藏心理變化,家長要重視
    大家都知道,寶寶在牙牙學語之時,媽媽都希望寶寶第一個人叫的是自己,當聽見寶寶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喊自己「媽媽」時,寶媽們都會感覺到特別的幸福,總是會忍不住的笑,看著寶寶的眼神,溫柔的像水一樣,每當寶寶喊自己「媽媽」時,為了孩子什麼樣的苦都願意吃,但是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對於母親的稱呼,也在不知不覺間從「媽媽」變成「媽」,叫法沒變,卻感覺不一樣了,儘管只是相差了一個字,但其中暗藏的心理變化,卻是不能忽視的
  • 孩子喊「媽媽」到喊「媽」,暗示著孩子3種變化,母親要正確應對
    寶媽們養育孩子十分辛苦,不僅僅在生產時面臨著巨大的風險。帶孩子的過程中也會花費許多精力,因此自然也就會希望孩子和自己親密無間。而孩子總有長大的一天,當孩子的稱呼從「媽媽」變成了「媽」,寶媽就要注意了,這其中暗示的變化可不小。
  • 孩子不再喊「媽媽」了?孩子對母親稱呼的變化預示著什麼
    你有沒有發現?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喜歡帶著「撒嬌式」的語氣喊你「媽媽」,但是不知道從哪天起,他開始喊你「媽」!其實這個變化中,隱藏著孩子4個心理上的變化,作為家長真的不能忽視,因為這也預示著你的教育方式,應該產生變化了。
  • 孩子喊「媽」和「媽媽」,有什麼區別?稱呼變了後家長就該上心了
    孩子從喊「媽媽」到「媽」時的心理變化 孩子從喊「媽媽」到「媽」的轉變,是自我意識的覺醒,此時說明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在慢慢減弱,可能父母會覺得心裡不舒服,但這也代表孩子正在長大,嘗試著自己獨立。
  • 從喊「媽媽」變成喊「媽」,孩子的一聲稱呼,其實意味著很多東西
    很多媽媽其實對於這件事情並不敏感,甚至根本沒發現孩子是叫自己媽媽還是媽,父母們一定要留心這個問題,因為這個問題裡蘊含著大道理。從「媽媽」到「媽」的過程,說明孩子有著以下的巨大變化,各位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 從「媽媽」到「媽」,孩子的稱呼變化,體現孩子成長的心理歷程
    一般來說,人們都會對自己比較喜歡的或者親近的人用疊詞的方式來稱呼對方,所以,當孩子喊「媽」而不是「媽媽」時,表示孩子對媽媽的態度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孩子和媽媽之間的關係或許已經有些生疏,從另一方面來說,當孩子喊「媽」而不是「媽媽」時,也體現出孩子對媽媽的依賴程度已經不是那麼大的。
  • 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不適應的同時要注意心理變化
    直到現在依然記得,孩子第一聲叫「媽媽」的時候,自己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但你有沒有想過忽然有一天,孩子喊你不是可可愛愛的「媽媽」了,而是一個單字「媽」, 那時候你們的心情有沒有瞬間失落的感受。在談論起稱呼這個話題的時候,就想起來前一段時間我媽跟講我小時候的事兒,媽媽說道:「記得在你5歲多的時候在樓下玩耍,媽媽下了班正往回走,你看見媽媽回來,當時喊得是『媽』,那時候聽見第一感受是很蒙,但又感覺我的小寶貝好像長大了,很開心,但又覺得這樣與你有了距離感,也就意味著想親親孩子這種的願望也變得遙遠了。」
  • 不要喊「媽」|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秘笈」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爸爸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被送進醫院搶救。我看了既好笑又心疼,為孩子輔導個作業有至於那麼嚴重嗎?這位爸爸就是湖南沅江的夏先生,今年45歲,有多年高血壓病史。幾天前,他在家裡輔導孩子寫作業時,差點被孩子氣暈,隨後出現了持續性的頭痛情況。之後,他看手機時一些常見字都不認識了,才到醫院就診。經CT結果顯示,夏先生被診為:腦出血。
  • 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媽」,說明心理發生變化,家長別忽視
    但是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了「媽」,讓不少父母感到些許失落。有調查認為,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由「媽媽」改口為「媽」,這種現象已經是屢見不鮮,雖然只省略了一個字,但你知道孩子對父母稱呼變化意味著什麼嗎?
  • 孩子從叫「媽媽」到改叫「媽」,一字之差,暗藏孩子3個心理變化
    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媽媽",而是變成了似乎沒有多少感情的"媽",媽媽們也許難免有些失落:是孩子不愛自己了嗎,還是孩子變懶了?01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暗示著3個心理變化貝貝10歲之前,每次媽媽學校接他放學,他都會撒嬌地撲到媽媽懷裡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喊媽媽,長大後喊媽,是不愛媽媽了?
    文|文兒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說,媽媽,我想告訴你一個事情,或者是媽媽,我想要什麼,媽媽你在不在家,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媽媽你給我做好吃的。總之孩子的話就是媽媽,媽媽,媽媽。但是孩子在長大之後,你會發現,他更多的時候是叫你媽:媽,我回來了;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吧,媽我想買件衣服。這個是在現實中活生生的事情,那這個要怎麼講呢,為什麼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喊媽媽,但是在長大之後會喊媽呢?是因為孩子不愛媽媽了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想過的話,你想出來原因了嗎?
  • 稱呼從"媽媽"變成"媽",僅一字之差,卻暗藏著孩子的心理變化
    稱呼從&34;變成&34;,僅一字之差,卻暗藏著孩子的心理變化剛生完寶寶,我們每天都在盼著孩子可以開口喊爸爸媽媽,有些家長聽到孩子喊自己後,眼淚直接就流出來了,那種激動的心情一直忘不掉。媽媽這兩個字是大部分寶寶最先會說的,奶聲奶氣的一聲真的會讓自己的心融化。
  • 孩子「十喊九不應」,家長著急上火,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媽媽讓他收拾自己的玩具,聽不見;爸爸喊他關掉電視,不理睬;奶奶讓他吃飯,他也置之不理。面對這種情況,媽媽總是忍不住地大聲呵斥,小亮才會慢騰騰地執行命令。憂心的媽媽問了很多同齡小朋友的家長,發現很多孩子都有這種情況。
  • 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
    最近有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搭理他們,你喊他十遍,有九遍得不到回應。所以這就讓人很惱火,不僅是對父母的不尊敬,這也說明孩子有「叛逆」心理作祟。當然了,如果孩子是因為玩得太投入了,沒有真的聽見這可以原諒,但如果是故意的聽不見,那可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01、你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小寶,快把你的玩具收拾起來!」
  • 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
    最近有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搭理他們,你喊他十遍,有九遍得不到回應。所以這就讓人很惱火,不僅是對父母的不尊敬,這也說明孩子有「叛逆」心理作祟。當然了,如果孩子是因為玩的太投入了,沒有真的聽見這可以原諒,但如果是故意的聽不見,那可就要好好找找原因了孩子「十喊九不應」,多與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不理你也應該
  • 稱呼從「媽媽」到「媽」,背後隱藏孩子的心理變化,值得家長重視
    不知從何時起,原本親密無間的孩子,卻在不經意間改變了稱呼。原來叫「媽媽」,現在卻叫起了「媽」。媽媽可能會很失落,覺得孩子好像忽然之間長大了,與孩子之間沒有那麼親密了。「媽媽」變成「媽」,難道真的只是孩子長大的表現嗎?其實,這種稱呼的變化,往往隱藏著孩子心理上的一些轉變,家長就要找到隱藏在背後的信息。
  • 如果孩子喊"媽媽"變成"媽",孩子可能有變化了,家長要注意了
    可是突然某一天,自己的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了,直接簡稱了,叫自己媽了,寶媽們不淡定了,為什麼,是感情淡了嗎?:每個孩子都會長大,都有一天要離開自己,家長要學會接受這個現實,並且要有心理準備,孩子不可能一直在家長的庇護下成長的,總要慢慢的學會長大,變得成熟,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