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喊「媽」而不是「媽媽」,意味著什麼?可能是心理有問題

2020-09-30 甜橘媽媽

有人說,世界上最動聽的詞語,就是「媽媽」,不管照顧孩子有多麼辛苦,可是當自己聽到孩子喊「媽媽」的時候,身上所有的疲憊會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滿滿的幸福。

但是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媽媽」,而是直接喊一個字——媽,你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孩子為什麼會突然改變對媽媽的稱呼呢?

孩子小時候喜歡喊「媽媽」,和這兩點有關係

大部分孩子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都是先會喊「媽媽」,聲音特別好聽,為什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會喊「媽媽」,而不是喊「媽」呢?

1、大人引導

家長在教孩子說話時,會引導孩子說出「媽媽」二字,而不是讓孩子只喊一個「媽」字,時間久了,孩子會在大腦當中形成印象,所以就會習慣喊「媽媽」。

2、發音的原因

孩子年齡比較小,很難發出單音節,相比之下,說出疊字就會很容易,所以孩子就會習慣喊「媽媽」,而不會喊「媽」。

孩子逐漸長大,慢慢可以掌握髮出單音節的技巧,可以輕鬆說出單音節的字,所以就不會說疊字,這是孩子喊「媽」的原因之一。但是孩子從疊字的稱呼變成單音節,不僅僅是發音的原因。

孩子突然喊「媽」而不是「媽媽」,意味著什麼?

1、孩子長大了

孩子喊媽媽,會給人一種特別幼稚的感覺,當孩子長大一些之後,便不會繼續這樣稱呼自己的母親,而是會喊「媽」,這說明孩子長大了,但並不是指孩子身體發育得有多好,而是指孩子的思想變成熟了。

2、親子關係變差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缺乏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如果母親與孩子的關係不像以前那麼好,經常打罵孩子,或者總是對孩子使用「語言暴力」,都會讓孩子感到很害怕、很寒心,所以對母親的稱呼也會發生改變。

3、孩子變得獨立

孩子慢慢長大,不再像小時候那樣依賴媽媽,變得非常獨立,希望自己可以完成一些事情,不想聽從父母的管教,孩子在這個時候就會直接喊「媽」,有些母親聽到孩子這樣稱呼自己,會很傷心,但是仔細想想,這是孩子變獨立了,是非常好的現象。

4、心理有問題

還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不會和父母說心裡話,當孩子與母親產生矛盾時,不會哭也不會鬧,而是選擇隱忍,時間久了,孩子會出現心理問題,也會產生心理壓力,而孩子會通過對母親稱呼的改變,來抒發自己內心的壓力。

母親應該怎樣和孩子相處?

如果孩子突然喊「媽」,要麼是變獨立了,要麼是出現了心理問題,這都說明孩子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母親也應該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1、尊重孩子

有些母親覺得自己是孩子的家長,孩子就要聽自己的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其實這樣的母親無法教育出優秀的孩子,只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將來不會有主見。母親應該尊重孩子,多聆聽孩子的意見,走進孩子的內心,和孩子交朋友。

2、別把孩子管得太嚴

孩子慢慢長大,會越來越獨立,如果母親總是把孩子管得太嚴,讓孩子在自己的保護之下成長,會導致孩子變成「巨嬰」,也會影響社交,孩子可能會恨自己的母親。所以母親要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去外面交朋友,母親做好引導就可以了。

3、經常與孩子交流

增進親子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多溝通多交流,如果孩子對母親的稱呼變了,母親更應該多和孩子交流,這樣才能夠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如果孩子心理有問題,可以及時解決,以免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

總之,孩子對母親稱呼的改變,可能是因為發音的問題,但更有可能是孩子長大了的表現,也不排除孩子心理有問題,所以家長要重視這件事,及時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並且幫助孩子解決,才不會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孩子才能夠健康成長。

我是甜橘媽媽,一名兩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資深育嬰師,擅長撰寫育兒類原創文章,如果您想學習更多關於孕產、育兒、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可以繼續關注我每天發布的內容,您也可以給我留言,我會儘自己所能來幫助大家解決育兒道路上遇到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當孩子不喊你「媽媽」,而是喊「媽」時,家長應多注意他心理變化
    不過有一天,你可能突然發現,孩子不喊你「媽媽」了,而是喊「媽」「媽媽」和「媽」之間僅差一字,但有不同!孩子小喊媽媽時,當媽的已經習慣,孩子也這麼叫習慣了,並不知道還有別的叫法,而孩子長大後,會覺得喊媽媽有點撒嬌的感覺,還是喊媽比較自然,所以只有當一個人面對喜歡,並且信任對方的時候,才會說一些撒嬌的話,也就是說孩子長大後,還是和媽媽關係特別深厚的話,孩子多半還是會喊媽媽,而不是媽。
  • 當孩子喊「媽媽」變成了「媽」,家長要注意了,孩子可能有變化
    當孩子第一次叫媽媽的時候,想必家長會非常開心,媽媽想到之前為孩子付出的一切都值得了,而媽媽在有了孩子之後,就是這麼容易滿足。而孩子其實從小到大也會經常喊媽媽,不管是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媽媽也是孩子第一個想到的人,所以媽媽和孩子之前的關係可以說非常親近。
  • 從喊「媽媽」變成喊「媽」,孩子的一聲稱呼,其實意味著很多東西
    孩子在學會說話後,往往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這句媽媽包含著孩子對媽媽巨大的愛和感激。當孩子長大後,變得越來越叛逆,口中的「媽媽」二字不知從何時起變成了「媽」。這兩者之間雖然只僅僅一字之差,但是其中意味著的東西卻截然不同。
  • 從「媽媽」到「媽」,孩子的稱呼變化,體現孩子成長的心理歷程
    ,並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還愛喊什麼就喊什麼,有的家長還認為孩子直接喊父母的名字,其實反而才是孩子願意親近自己的一種表現。至於喊「媽媽」和「媽」,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孩子喜歡喊什麼就喊什麼。當孩子選擇喊「媽」而不是喊「媽媽」的時候,其實也表明孩子的個人自主意識越來越強。
  • 稱呼從「媽媽」到「媽」,僅一字之差,可能孩子心理產生了變化
    當孩子初長成的時候,會親切地稱呼母親為「媽媽」,而媽媽也願意為了孩子付出自己的青春和精力;但隨著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他們對母親的稱呼會從「媽媽」變成「媽」,雖然僅有一字之差,但孩子的心理可能已經發生了變化。
  • 如果孩子喊"媽媽"變成"媽",孩子可能有變化了,家長要注意了
    今日問題:孩子稱呼變了是不是意味感情變了小孩子從小就跟著媽媽,從肚子裡出來以後,媽媽就一直沒有離開過身邊,孩子上學叫媽媽,吃飯叫媽媽,穿衣服叫媽媽,睡覺叫媽媽,只要有困難,第一件事情想著的就是媽媽。寶媽們也習慣孩子這樣稱呼自己。
  • 當孩子喊「媽媽」為「媽」時,說明孩子心理有變化了,父母要留意
    孩子喊「媽媽」變成「媽」的時候小張是位孩子媽媽,孩子今年上初中了,她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就十分難過,說孩子最近總是叫自己「媽」,聽她這突然地一說我還有點納悶兒:「你是孩子的媽媽,不就應該讓孩子叫媽麼?」她給我解釋道:原來孩子都是叫我「媽媽」的,一叫媽媽就感覺很親近的樣子,但是現在孩子就張口只叫一聲媽,就感覺總是有點不對勁,有種疏遠了的感覺。
  • 孩子從叫你「媽媽」變成:媽,有4個隱藏的心理變化,不能忽視
    從什麼時候,小時候跟在你身後,甜甜的叫「媽媽」的孩子,開始叫你「媽」。孩子從叫你「媽媽」到「媽」,難道就只是少了一個字?難道只是為了省事?其實這個變化中,隱藏著4個心理變化,作為家長真的不能忽視,因為這也預示著你的教育方式,應該產生變化了。
  • 稱呼由「媽媽」變成「媽」,可能是孩子心理產生變化,父母別大意
    世界上的語言有幾千種,但唯獨「媽媽」這個發音,全世界都是一樣的。但有一天,父母突然發現,孩子不再稱呼你為「媽媽」,而直接喊「媽」時,這背後暗藏了哪些訊息呢?寶媽聽到女兒喊自己「媽」,鬱悶了好久閨蜜有個女兒,名叫曉曉,已經上初一了。閨蜜這個人性格很開朗,主張的教育是和女兒做朋友。所以母女兩個平時感情很好,經常一起吃美食、討論明星的小八卦。每次曉曉遇到什麼有意思的事時,都會第一時間喊「媽媽」,想與閨蜜一起分享。
  • 孩子喊「媽」和「媽媽」,有什麼區別?稱呼變了後家長就該上心了
    那為什麼大多數孩子在四五歲前喊母親都是「媽媽」,但在有自己的思想之後卻變成了「媽」呢? 很多家長都不能接受這個改變,覺得孩子和自己有距離感了。那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
  • 為什麼孩子小時候喊媽媽,長大後喊媽,是不愛媽媽了?
    文|文兒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說,媽媽,我想告訴你一個事情,或者是媽媽,我想要什麼,媽媽你在不在家,媽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媽媽你給我做好吃的。總之孩子的話就是媽媽,媽媽,媽媽。但是孩子在長大之後,你會發現,他更多的時候是叫你媽:媽,我回來了;媽你什麼時候回來,媽你給我點零花錢吧,媽我想買件衣服。這個是在現實中活生生的事情,那這個要怎麼講呢,為什麼孩子在小的時候是喊媽媽,但是在長大之後會喊媽呢?是因為孩子不愛媽媽了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如果想過的話,你想出來原因了嗎?
  • 孩子從叫「媽媽」到改叫「媽」,一字之差,暗藏孩子3個心理變化
    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喊"媽媽",而是變成了似乎沒有多少感情的"媽",媽媽們也許難免有些失落:是孩子不愛自己了嗎,還是孩子變懶了?可是10歲以後,貝貝再也不這麼做了,看到媽媽在校門口等自己,他只是淡淡喊上一句"媽"。第一次聽見兒子這麼喊自己,媽媽心裡失落不少,忍不住懷疑,自己當天是不是做了什麼對不起孩子的事。可是到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一直到以後,孩子還是一如既往只喊"媽",媽媽明白,孩子可能是長大了,她說服自己不再強求。
  • 孩子從叫「媽媽」改喊「媽」,一字之差,包含著孩子三個心理變化
    在前兩天,我突然發現了我孩子稱呼我時叫的是「媽」而不是「媽媽」,我已經想不起來孩子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稱呼,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孩子從來都是叫我「媽媽」,而不是「媽」,細想之後,我發現我稱呼我的母親也是單字「媽」,難道說這是長大後的自然現象嗎?
  • 當孩子喊媽媽和媽,一字之差,卻暗藏心理變化,家長要重視
    大家都知道,寶寶在牙牙學語之時,媽媽都希望寶寶第一個人叫的是自己,當聽見寶寶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喊自己「媽媽」時,寶媽們都會感覺到特別的幸福,總是會忍不住的笑,看著寶寶的眼神,溫柔的像水一樣,每當寶寶喊自己「媽媽」時,為了孩子什麼樣的苦都願意吃,但是隨著寶寶漸漸長大,對於母親的稱呼,也在不知不覺間從「媽媽」變成「媽」,叫法沒變,卻感覺不一樣了,儘管只是相差了一個字,但其中暗藏的心理變化,卻是不能忽視的
  • 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不適應的同時要注意心理變化
    直到現在依然記得,孩子第一聲叫「媽媽」的時候,自己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但你有沒有想過忽然有一天,孩子喊你不是可可愛愛的「媽媽」了,而是一個單字「媽」, 那時候你們的心情有沒有瞬間失落的感受。在談論起稱呼這個話題的時候,就想起來前一段時間我媽跟講我小時候的事兒,媽媽說道:「記得在你5歲多的時候在樓下玩耍,媽媽下了班正往回走,你看見媽媽回來,當時喊得是『媽』,那時候聽見第一感受是很蒙,但又感覺我的小寶貝好像長大了,很開心,但又覺得這樣與你有了距離感,也就意味著想親親孩子這種的願望也變得遙遠了。」
  • 被媽媽喊全名是什麼體驗?孩子渾身發抖:完了,我又做錯了什麼?
    突然,你聽到了門外媽媽喊了一聲你的全名。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我相信,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我又做錯什麼了,我媽要來揍我了!一聽到家長喊全名就嚇得渾身發抖,心裡忐忑不安,甚至都已經成了一種條件反射。有一種餓叫你媽覺得你餓,有一種大難臨頭,叫你媽喊你全名。
  • 孩子由叫「媽媽」到「媽」,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心理變化卻很大
    不是的,每個孩子都會經歷不同的心理時期,而不同的心理時期就會有不同的外在表現。當孩子的稱呼發生變化的時候,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孩子的心理正在悄悄地發生很大的改變!這樣簡單的語氣中,其實更多是孩子的「反抗」與「回應」,他用自己的獨特語言,告訴父母,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弱小而稚嫩的孩子。所以,當你聽到孩子突然不再叫「媽媽」而是叫「媽」的時候,驚訝之餘也不要過分擔心,因為孩子長大了,他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 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媽」,說明心理發生變化,家長別忽視
    但是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孩子對媽媽的稱呼變為了「媽」,讓不少父母感到些許失落。有調查認為,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由「媽媽」改口為「媽」,這種現象已經是屢見不鮮,雖然只省略了一個字,但你知道孩子對父母稱呼變化意味著什麼嗎?
  • 孩子喊「媽媽」和「媽」有什麼區別?隱藏著4大心理變化,要留心
    不過,母親們有注意過孩子對自己稱謂的變化嗎?前段時間看到一位母親發朋友圈說,自己的孩子以前都是叫自己「媽媽」的,但最近一段時間卻開始改口叫「媽」了,在這條朋友圈下還有許多母親也在感慨,小的時候孩子總是叫自己媽媽,後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只叫「媽」了。
  • 孩子不叫「媽媽」改叫「媽」,一字之差,隱藏著孩子三個心理變化
    兒子前兩天突然叫我「媽」,而不是媽媽,第一次聽到時,我愣了一下;第二次聽到的時候感覺有點心酸;第三次的時候我發現是孩子在耍調皮,因為每次他叫我「媽」的時候都是用方言叫的,叫完後就咯咯咯地大笑起來了。以前的我們一直叫「媽」,所以從來沒有覺得有什麼變化,但現在的孩子們都叫「媽媽」,突然叫「媽」,這當媽的心理難免有些變化,但事實上從「媽媽」到「媽」同時也隱藏著孩子的三個心理變化,家長也需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