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容貌焦慮| 我和你一樣普通,為什麼不能自信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白鹿 張昕 Dr昕理學

後臺有讀者留言:「叨叨昕,可不可以談一談最近很火的一個話題:反容貌焦慮。」

這就涉及到我的知識盲區了。我問鹿sama:「什麼是容貌焦慮?」

一、鹿昕夜談

1你竟然不知道什麼是容貌焦慮?

我,我真不知道……容貌有什麼好焦慮的?

就是對自己的容貌各種不滿意啊,甚至不惜犧牲健康去改變外表:古有裹腳,現有削骨、過度減肥。即便是沒到傷害身體的程度,心理上的困擾也是存在的,比如我就曾因不滿自己的外表而哭過……

納尼?你挺好看的為什麼要容貌焦慮?我就完全沒想過這個問題……

納尼?你為什麼不容貌焦慮?你這一路高開低走的……

對呀……你看,我明明這麼普通,可我就是這麼自信!

2可能因為從來沒人對你說:男孩子的容貌真的太重要了!

但所有的女孩——不只是醜陋的女孩、平凡的女孩,也包括漂亮的女孩——從小就處於別人對容貌的評頭論足之中。

我從小媽媽對我的外表要求就很高,常常讓我覺得自己真的很差。她常會對我說,你看你的嘴形不太好看,要是男孩長這樣還不要緊,但是女孩這樣就不行了。

其實你的容貌焦慮也不是你的父母灌輸的,而是社會塑造的結果。父母之愛子女,必為其計深遠,他們知道女性容貌的社會期望值在那裡,知道大眾審美一向對男性寬容而對女性嚴苛。

所以,不只是你在「容貌焦慮」,而是父母也在為你的容貌而焦慮。容貌的評判甚至不會放過世界上最有權有勢的女人。我小時候在雜誌上看到過一則『笑話』說:希拉蕊·柯林頓永遠也不可能當上美國總統,因為如果她漂亮,則女人不會選她;如果她不漂亮,則男人不會選她。

是的。當人們評價一個男人,首先看的是他的人品、能力;而評價一個女性,還是停留在以貌取人的階段……

啊,我好像突然理解了,為什麼明明不胖的女孩也總說自己要減肥,明明相貌周正的女孩都覺得自己五官、身材、皮膚到處是缺點。

因為當整個社會都在用這套評價體系去衡量你的一切時,你只有將自己不斷修正去迎合這個體系,才能獲得本該屬於你的社會認可。而男性則不需要去迎合這個評價體系,因為對男人而言不存在這樣的評價體系。3不過我相信,隨著女生越來越能掙錢,「物化男性」和「男性容貌焦慮」這樣的事情也一定會越來越多地發生的。《大明宮詞》裡有句臺詞我深以為然,是武則天面對男寵們描眉畫眼、爭風吃醋時說的:「一個人,你只要把他置於女人的處境裡,他就會變成一個女人。」

那就是波伏娃說的:女人不是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女性是通過接受並按照社會對其角色適應性的定義,而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符合(男權)社會期望的、「合格」的女人。

所以想明白這些之後,我就不再「容貌焦慮」了,我決定先做一個人,做一個符合我自己期望值的人,然後再按照我自己願意的樣子去做一個女人。

你願意做一個什麼樣的女人呢?一個漂亮的女人。

……4你可能會認為我在玩文字遊戲。但是按照別人意願和按照自己意願去改變自我,那是截然不同的。

在容貌焦慮之下修飾容貌,你會想方設法掩蓋缺點,你內心是痛苦的,外顯出來就是侷促的、緊鎖的;

在灑脫自我的心態下裝扮自己,你內心感受到的是快樂,綻放出來的是自信和向上,整個人都是舒展的、充滿力量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反容貌焦慮,不是叫所有人都以「不修邊幅、邋裡邋遢」為榮;也不是叫人失去自知之明,逼著別人承認自己美若天仙。

而是——我知道我自己不完美,但我仍然愛自己、全然地接納自己。

二、鹿sama的不焦慮史

其實我從容貌焦慮走向不焦慮,是經歷過一個很長的歷程的。

1

我上高中的時候。

那時我留著短髮,女生男相,常被錯認成男孩。你也知道中學生的嘴巴有時候很賤的,老有人叫我「陰陽人」「變性人」。有一次被一群男生圍著說「你長得也太像男人了吧」,我很不爭氣地哭了。

然後我的好姐妹安慰我說:「長得像男人又怎麼樣呢?那你肯定也是個俊俏的美男子,一樣招人喜歡。好看的人是不分性別的,你要真是男人我就真的嫁給你。」

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治癒」。

叨叨昕:「這就是我常說的『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啊!不管你是男人女人還是陰陽人,你始終是被愛,被喜歡的。這樣的姐妹是真的鋼鐵姐妹花呀!」

2

見到了變老的媽媽後。

媽媽年輕時是個很美麗的女人,現在即便是老了,也依然優雅高貴。出門時,她會化精緻的妝容,穿很摩登的大衣和很考究的高跟皮鞋。我老跟她開玩笑,說她整天倒飭得好像電影裡的豪門太太要手撕小妖精似的。

但我發覺我很愛她的時刻,是有一天看到她對著鏡子卸妝——她摘了假髮,那麼蒼老、憔悴、單薄,讓我感到特別心疼。我在心裡想,我一定要努力賺錢,好好孝順她。那一刻我明白了:「人人都愛你年輕時的容顏,但我更愛你備受歲月摧殘的臉。」

以前我不懂,怎麼會有人愛一張備受摧殘的臉呢?現在我懂了,原來是這種體會。

叨叨昕:「這還是『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啊!就算你的臉備受歲月摧殘,但我還是愛你。」

愛你的人,她對你的愛並不會因為容貌的衰敗而改變。既然如此,就更無需在乎那些不愛你的人如何評價你的外表。今後你的生活,只需要取悅自己就好。

3

放下了女性身份下的所有焦慮之後。

可能有人會以為,是不是叨叨昕經常誇你美,所以幫助你建立了自信。

確實,有時候我會抱怨:「我好胖」「我汗毛好重」。

他會說:「你是不瘦,但你是個好看的健康的胖子。」「你是汗毛重,但與此同時你頭髮像瀑布一樣,你是我見過的發量最多的頭髮富豪。」

他不會否認這些「缺點」的存在,而是很肯定地告訴你,這是優點……

叨叨昕:「對啊,從進化心理學上來講,身強力壯、毛髮濃密,這種生命力旺盛的體貌特徵,確實就是美的象徵啊!」

但其實這不是我擺脫「容貌焦慮」的主因。因為在生活中,恰恰相反,他很少誇我美,或者說,他很少評價我的身材、皮膚、相貌。他一直無視傳統價值觀中對女性的定義,也從來不說女孩子「應該」怎樣(只會說你「可以」怎樣)。在外界對女生傳遞各種惡意的時候(在男同事陰陽怪氣地說「我要是已婚婦女我就老老實實在家做飯帶孩子」的時候;在女上司說「我肯定不會讓有孩子的女下屬升職」的時候;在客戶說「這麼年輕啊會不會喝酒」的時候),他鼓勵我成為了我想成為的樣子。

當我跳出了「女人」被框定的定義和期望,自然也就不會再為自己不符合「白幼瘦」的直男審美而焦慮。或者說,我擺脫的是女性身份下的所有焦慮,容貌焦慮只是順帶擺脫的。

最後我想說,如果你也為身材皮膚臉蛋而焦慮,為別人貶低你的外表而苦惱,那就支稜起來,告訴他們:「我很喜歡我的樣子。我和你一樣普通,憑什麼不能和你一樣自信?」

好了!我要繼續滾回去寫那些拖延了很久的Papers了!

張昕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

副教授

解鎖科學姿勢

原標題:《反容貌焦慮| 我和你一樣普通,為什麼不能自信》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容貌焦慮&反容貌焦慮
    我覺得今年啊好像關於容貌焦慮的問題熱度很大啊,尤其是前一段時間的反容貌焦慮,然後我就想來說一說我的看法。第一次知道有容貌焦慮這個詞,是今年年大火的BM風,年輕小菇涼為了把自己塞進小碼的衣服裡,瘋狂減肥還有一個專門的BM身高體重對照表。說實話我覺得很驚訝,我們對美的認識好像有了越來越大的誤解,明明已經很瘦的小菇涼努力的減肥(怎麼?難道要皮包骨才美嗎?)。
  • 反容貌焦慮:我的美憑什麼你來定義?獻給有外貌焦慮和自卑的朋友
    身上也有很多贅肉,什麼虎背熊腰、拜拜肉、胯大腿粗、肚子上的贅肉在屏幕前一覽無餘,以往視頻裡之所以看上去身材很好,只不過是靠穿搭和拍攝角度。她們通過這樣的視頻告訴我們,你們看,其實我們也很普通,我們也經常為自己的外貌感到焦慮,所以你們也不必放大自己的焦慮,因為我們都一樣。這種視頻真的有意義嗎?
  • 目無全牛:王興的自信和焦慮
    不過,對於普通網民來說,大佬們的掐架,除了讓人感到驚奇之外,沒有更多的意義。我要點外賣,就打開美團,或者餓了麼,要買衣服,我就上天貓淘寶,誰對誰錯,不關我事。但是既然王興能夠這樣評論馬雲,必然有其原因,或者理由。在關於馬雲「不誠信」的言論發布後不久,王興在其飯否的個人帳號上發表了一個奇怪的詞語:目無全牛。
  • 世上老母分兩類:自信的和盲目自信的
    但很顯然,絕大多數家長都對自己孩子一年級的表現充滿自信,直到第一次考試。關於自信,我想到了《脫口秀大會》中楊笠站在女性視角吐槽男人盲目自信,「不明白為什麼很多男生明明看起來那麼普通,但卻那麼自信」。後來這話引來了一波爭議,就連很多女性都覺得沒法細品。但在這些不敢苟同的女性群體裡,大部分是已婚已育的。這說明當媽使人變得寬容和理性。男人的那點自信那能叫自信嗎?
  • 新年祈願:你是如此普通,卻又如此自信
    新的一年,但願每個人的眼裡都有光,每個中國人都能活出「你為什麼看起來這麼普通,卻這麼自信」的樣子。被舉報就像中獎,楊笠或成最大贏家之前筆者並沒有聽說過楊笠,而楊笠被舉報之後,我詳細回看了楊笠脫口秀的熱門段子。結論是,回顧事件整個過程,楊笠也許成為最大的贏家。 12月25日,楊笠在脫口秀「反跨年」中使用了性別梗,比如:「男人還有底線呢?」
  • 為什麼我晚上的焦慮更嚴重?
    當我的焦慮最嚴重的時候,它常常伴隨著我甚至進入我的夢境。黑暗,扭曲的圖像,似乎縈繞在心頭,而且一切都太真實了,導致不安的睡眠和盜汗,進一步證明了我的恐慌。這一切都不好玩,但也不是完全陌生。從我這幾年開始,我就一直在面對焦慮,晚上的焦慮總是最糟糕的。
  • 自信當眾講話——說話如何改變焦慮變得自信(豆瓜)
    ,自信當眾講話——說話如何改變焦慮變得自信呢?更悲哀的是,總體而言,與知足者相比,選擇最佳者過得相對不幸福,心態更悲觀、自卑,生活滿意度更低,並且更容易後悔、自責和抑鬱。自信當眾講話——說話如何改變焦慮變得自信(豆瓜)大量心理學研究已證實,完美主義心態導致抑鬱和焦慮,降低生活質量。
  • 努力和焦慮是一對矛盾體:為什麼我越努力,越焦慮?
    文|芊和這是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看看身邊的人,你會發現,每個人似乎都在被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焦慮困擾著。於是,我們拼命趕路、瘋狂工作、努力學習,結果我們發現焦慮不僅沒有沒有緩解,反而更嚴重了。在知乎上有個問題,「為什麼越努力反而越焦慮?」獲得了80多萬人的瀏覽,可見,它說出了太多人的心聲。可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努力帶來的焦慮大多來源於和外界的比較,而忽略真實的自己。
  • 為什麼養育兒女伴隨這麼多的焦慮?你的焦慮來源在哪裡?
    所有這些書都很用心良苦,我深信其中也有很多優秀作品,但是當我看到那些書時,我看到的不是他們會為我帶來什麼幫助,我看到的是家長滿滿的焦慮,聚集著整個社會的焦慮。會如此讓人困惑焦慮呢?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在書店裡面很少能見到現在這麼多的育兒書籍,我的父母看的比較多的書除了雜誌,報紙,就是當下流行的小說,詩歌之類。我們的長輩也從來沒有過像現在的我們這樣焦慮過,他們對我們的焦慮完全不能理解。
  • 為什麼你的孩子越來越不自信?
    焦慮,也最容易拿小朋友跟別人比較。比較既不能讓孩子感受到愛,也不能讓孩子擁有面對挑戰的勇氣,獲得自信。,但是我覺得作為一個第一周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你表現的已經很棒啦,咱們繼續加油好不好?」正確示範:皮皮,你看姐姐拼的好漂亮呀,你能要不要問問姐姐她為什麼能拼的這麼好,跟她學習學習怎麼樣?
  • 清聽 | 為什麼別人越努力越幸運,而我越努力越焦慮?
    我想大家都應該有過這樣的經歷,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每天要求自己早起複習直到深夜,像往常一樣和朋友多聊會兒天可能都會自責,覺得自己沒有珍惜時間,甚至多次問自己:為什麼我沒有再努力一點?的確,努力並沒有錯,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好像忘記了自己的初心,「努力」逐漸成為了我們的目標,而最後大家卻深深的陷入了自責與焦慮當中。
  • 【心海無憂】焦慮的父母,正在「培養」不自信的孩子
    高焦慮的父母往往會導致不自信的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在於,父母與孩子缺少有質量親子溝通和互動。在培養孩子自信的過程中,一些父母往往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或技藝,而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即將上班的你,是否也和我一樣焦慮
    分離焦慮症,之前我在各種育兒號和媽媽群裡有聽說過,我的理解是:娃和已經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分開時產生不良的情緒反應,如情緒突變,夜奶增多。我發現我家娃有點分離焦慮是在我準備上班前兩周,那時候為了讓他早點適應媽媽不在的日子,我便時不時和他念叨:媽媽再過幾天就要上班了哦,到時候你要在家乖乖哦~在某一天晚上,娃夜奶次數突然增多,夜裡時常放聲大哭,連續幾個晚上我感覺我是徹夜未睡,在這個節骨眼上,「分離焦慮症」這個詞出現在我眼前。
  • 養出焦慮不自信的孩子,是父母做了這些
    現在很多的父母都特別焦慮。焦慮孩子不吃飯餓肚子,焦慮孩子穿少了著涼,焦慮孩子的學習,正所謂「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還有不少父母常常處在這樣的焦慮中:「我要是教育不好我的孩子怎麼辦?」「我可不能耽誤了我的孩子,一定要讓他/她接受最好的教育!」於是小小年紀就各種早教班,背誦古詩詞。朋友聚會父母經常就是拿孩子「開刀」,「寶貝,給大家背一首詩吧。」
  • 有一種「高焦慮」,正在耗盡你的自信!教你4招,緩解焦慮
    ,你也有麼?弗雷德裡克•方熱醫生在書籍《醫治受傷的自信》中介紹了一種「對抗」焦慮的方法:但是,如果你從內心深處抗拒這種情緒,你就會多一份焦慮:為自己的焦慮而焦慮。因此,不妨容納自己的焦慮情緒,和「焦慮」做朋友。
  • 焦慮有用嗎?但還是焦慮怎麼辦呢?跟我一起抗擊焦慮,過正常生活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三寶媽。我不是什麼牛人,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一個人帶著3個寶寶,沒有老人幫忙的普通的三寶媽。我曾經也因為,自己不能再出去上班,為自己沒有工作,而經常一個人在深夜流淚。我抱怨過生活對我的不公。我抱怨,我這公主的身子,並沒有公主的命。我焦慮地頭髮一把一把地掉。但是焦慮有什麼用了,一點用處都沒有,只能讓我們更加焦慮。只會讓自己的生活更加的灰暗。但是我還是控制不住的自我焦慮。
  • 為什麼現在的你感到焦慮和迷茫?網友:不是我想,而是........
    大家好,我是90觀測,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很多人都有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年輕人普遍都感到焦慮不安,這是現在很多人都有的現象,那麼我們到底為何會焦慮和迷茫了?現如今不是空巢老人的問題了,而是年輕人了,太多太多的年輕人成為了空巢青年,不止是人生方面,還有精神上的。
  • 女孩子們為什麼要學會打倒容貌焦慮?
    最近因為趙薇執導的單元劇《聽見她說》第二單元《魔鏡》因為這個短片容貌焦慮這個話題登上熱搜榜引發網友的熱議容貌焦慮顧名思義就是關於容貌的焦慮所謂容貌的焦慮就是一個人過度的關注自己的容貌並對此持負面的、消極的態度容貌焦慮似乎成為了一種「時代病」
  • 《聽見她說》:缺乏自信的孩子,受困於「容貌焦慮」的魔鏡之中
    一個缺乏自信的女孩,從小時候第一次被人議論「象腿」開始,她就陷入了極大的「容貌焦慮」之中。,不需要整容,你只是不太自信。然後關心你是不是在外面吃不好,接著給你做一大桌好吃的。但是,很多人只是嘴上喊著減肥,卻懶得去運動健身。實際上奶茶、汽水、炸雞和漢堡不停,暴飲暴食之後又瘋狂喊:「不吃了!我要減肥。」
  • 清華教授希望孩子普通:普通人,你敢讓你的孩子像你一樣普通嗎?
    畢竟,進入了衡水,就意味著比在普通中學,有更大的概率進入名校,甚至清華北大。事不關己的人會覺得,何必呢?何苦呢?但你如果吃夠了「普通」的苦,就會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再嘗一遍再來一次,這和虛榮無關。你是如何定義普通的?普通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