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大寶疼小寶(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父母並非聖人,難免會犯錯,教育理念也未必就是正確的,可如果家長們都能懷著一顆願意改正的心態的話,哪怕有時候教育方法未必很好,但也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可如果父母沒有自我察覺的能力,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強行灌輸一些錯誤的觀念的話,對孩子來說就是不可估計的傷害。
小敏的父母打小就是窮人家的孩子,好不容易現在生活水平好了起來,不過他們還一直秉持著以往節約的生活。平時在家裡,也總是和小敏說一定要節約,不要隨便亂買東西。節約是美德,可一旦過度的克制就會導致不好的事情發生。
小敏從小就是幾乎什麼玩具都沒有,衣服大多還是別人家穿過不要了,小敏的父母拿回來的。正因為這樣,小敏從小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在同學面前也十分的不自信,總是覺得自己家裡特別的窮。
後來小敏長大了,得知到自己父母的經濟水平其實並不差,她的內心非常的難受,覺得父母就沒有把她當作是親生女對待,逐漸就和父母漸行漸遠。
父母長期灌輸這三種觀念,孩子長大會更辛苦
1、喜歡拿孩子作比較,灌輸他不夠優秀的觀念
有的父母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家的孩子就是沒有別家孩子優秀,不滿足於自家孩子的表現。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經常都會有意無意的和孩子說:「你怎麼不學學別人?你看看別人每天都這麼認真的學習,你呢?就知道玩,也不認真學習,你有別人一半努力,我都要開心死了。」
尤其是一些比較嚴格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對於孩子的一點點的進步,並不會感到滿足。
2、灌輸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他好的觀念
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不聽話,就想用感情來綁架孩子,不斷灌輸「我是為你好」」的概念給孩子。不斷的綁架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去去做事情,只要孩子表現出了一點不樂意,父母就會開始和孩子說自己這麼做都是為他好。
如果他不聽話,那就是在傷害最疼愛他的人。孩子迫於父母的這種壓力,沒有辦法,最後只要違背自己的原則,凡事都聽父母的。
3、灌輸家裡貧窮要節省的觀念
節儉是美德,但是過度的節儉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在對待孩子上。許多的父母以前都是吃過苦的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灌輸這樣的一種觀念給孩子,就是要求孩子要節約,對於想買的東西,只要價格有點高,他們就會搬出自己的那套理論來說服孩子,告訴孩子做人不能鋪張浪費。
錯誤觀念對孩子有什麼傷害?
1、孩子容易自卑
自卑的孩子,內心是扭曲的,他們的內心充滿了負能量。在別人面前,自卑的孩子總是低著頭,覺得自己就是不如人。
而這些自卑的孩子,往往就是因為父母喜歡比較打擊,還有的父母總是和孩子說家裡有多窮,要他懂得節省,最後導致了孩子內心精神世界的貧瘠,他們害怕與人交往,只想著永遠躲在自己的世界中,不與任何人接觸,這樣他們就受不到任何的傷害了。
2、孩子容易形成聖母型人格
聖母型人格的孩子,他們特別善於察言觀色,對於別人的表情變化捕捉速度非常快,這是他們練就的本領,也是他們生存的法則。
如果不懂得察言觀色,就沒唷辦法附和別人,討好別人,讓他人開心。這是他們父母所導致的,因為有的父母總是和孩子說,他這樣做是為孩子好,要求孩子聽他的話,結果就是孩子不敢不聽父母的話,只好附和父母。
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正確觀念?
1、父母要多學習,以身作則
父母想要培養孩子的正確觀念,那麼自己本身要先學習,只有自己不斷精進,學習到更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這樣才不會把錯誤的教育觀念施加給孩子,同時也能引導孩子培養正確的觀念。
2、尊重孩子,多聽孩子的想法
孩子可能有時候會產生一些錯誤的觀念,如果父母不與孩子交流,是很難知道他的內心深處的想法,那麼和孩子聊天,尊重孩子,多聽他說的話,這樣才能很好的得知孩子的想法,知道他想要什麼,希望父母如何對待他。
3、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
每一本書都是一位老師,一本好的書能夠給孩子帶來巨大的財富。既然有時候父母沒有辦法把更好的東西帶給孩子,那麼引導孩子去看書,從書中學習知識也是一個幫助孩子培養正確觀念的好方法。
對於自己的錯誤觀念,父母要有覺察力,儘早覺察出來,並且加以改正,切莫不可把這些錯誤的觀念不斷地施加給孩子。
育兒問題寶媽教,家庭教育要了解,孩子身體倍兒棒,我是@大寶疼小寶,幫你解決育兒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