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辛苦了?怪父母灌輸了這幾種觀念,父母別再犯錯了

2020-12-25 晴媽育兒日記

文丨晴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很多父母從小就會給孩子灌輸一些,父母掙錢不容易,孩子要學會體諒父母,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等等一些觀念。

在農村生活的小林,家裡條件並不是很富裕,父母常年在外辛苦打工掙錢供自己上學,每個月只能跟父母通話兩次,每次小林跟自己的爸爸媽媽打電話,爸爸媽媽都會叮囑小林要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將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並且告訴小林,父母在外打工非常辛苦,在家要懂事,聽話,不要亂花錢,等等。

每次小林希望和爸爸媽媽說一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情況,爸爸媽媽總是嫌浪費電話費,所以匆匆叮囑小林幾句,就把電話掛掉。對此,小林也感到非常痛苦。

01別向孩子灌輸這些觀念了

1、父母掙錢不容易,孩子應該懂事聽話

雖然父母的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的辛勞,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個好的前途,不要像他們一樣出賣體力勞動依然獲得很少的報酬。每天都要朝九晚五的工作,甚至有時候吃不上飯也睡不好覺,最終還會把自己的身體給拖垮。

父母經常給孩子灌輸這樣的觀念,會讓孩子的心理負擔增加,承受了他們年齡本不該承受的東西,甚至有些孩子的身上會出現少年老成的一種狀態。

曾經有人說過作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可以輕鬆、快樂的生活一輩子,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煩惱,大人有大人的煩惱,作為孩子也有孩子的煩惱,所以家長沒有任何理由,也沒有任何權利,把自己的痛苦施加到孩子身上。

所以希望家長們不要再給孩子灌輸一種懂事,聽話的理念,孩子頑皮一些,性格跳脫一些,願意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才應該是一個正常孩子的狀態。

2、總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

前段時間網上也曾經討論過這樣一個話題,甚至有網友調侃自己一直生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之下,父母總是拿自己家的孩子去跟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

家長一葉障目,總是認為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的孩子好,比自己家的孩子優秀,有時候甚至忘記了別人家的孩子的優秀可能是以犧牲童年,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為當代價才成為別人眼中耀眼的存在。

拿自己家孩子身上的短缺的地方去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長處做對比,自然而然,越來越看不上自己家的孩子,總覺得自己家的孩子處處看不順眼,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好,而且父母的這種攀比心態會讓孩子陷入惡性的循環當中,會導致孩子出現逆反心理,開始討厭或者怨恨父母,從而導致親子矛盾爆發,家庭關係不和諧。

3、經常向孩子灌輸付出就會有回報的觀念

相信很多人都相信付出就會有回報,但是回報的多少和自己的努力程度成正比,也有很多事情,不一定意味著自己努力了,付出了就一定能夠獲得相應的回報。

家長經常向孩子灌輸一種付出就有回報的觀念,會強化孩子的功利心理,導致孩子過於看重名和利,而忽視了更重要的東西。

沒有一個人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所以平凡和平常才是大多數人的狀態,我們可能成為不了大多數人眼中優秀的代表,又怎麼能要求孩子成為他人眼中的翹楚呢?

02應該培養孩子的哪些理念

1、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從小就教導孩子擁有理財的觀念,對於金錢不可過度的沉迷。

雖然這個世界上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但是金錢卻買不來時間和可貴的親情、友誼等等。對於金錢的取捨,家長應該儘早地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念,從小培養孩子理財,儲蓄,用錢有度的思想。

2、與人為善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與人為善,就是與自己為善,幫助他人,也就等同於幫助自己。在現如今被功利薰陶的社會,與人為善,與己為善,是我們對於這個社會的美好期待和嚮往,也是個人修身養性,立身立德的盛世名言。與人為善,體現的不僅是個人的品性,也是為人處世的法則。

3、培養孩子的責任和擔當意識

研究表明:世界上80%的成功人士都具備兩個優秀的品質,那就是責任,擔當。一個人有責任,有擔當,就意味著他為自己負責,為他人負責,為社會負責,更會為國家負責。

03總結

孩子「生活」得太辛苦,父母應該儘量減少給孩子灌輸一些看似正能量的觀點和理念,讓孩子快樂自由的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靈魂

相關焦點

  • 父母長期灌輸這三種觀念,孩子長大會更辛苦,父母該避免犯錯了
    父母長期灌輸這三種觀念,孩子長大會更辛苦1、喜歡拿孩子作比較,灌輸他不夠優秀的觀念有的父母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家的孩子就是沒有別家孩子優秀,不滿足於自家孩子的表現。2、灌輸父母做什麼都是為他好的觀念還有的父母擔心孩子不聽話,就想用感情來綁架孩子,不斷灌輸「我是為你好」」的概念給孩子。不斷的綁架孩子,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去去做事情,只要孩子表現出了一點不樂意,父母就會開始和孩子說自己這麼做都是為他好。
  • 父母常給孩子灌輸這3種觀念,孩子長大會過得很辛苦,希望你沒中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永遠的老師。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這種影響也是伴隨終身的。如果父母常給孩子灌輸以下三種觀念,孩子長大會過得很辛苦,希望你沒中!一、給孩子灌輸窮的觀念
  • 父母給孩子灌輸的這種觀念,不僅影響出息度,還讓孩子一輩子窩囊
    父母給孩子灌輸的這種觀念 不僅影響出息度,還讓孩子一輩子窩囊前段時間,和閨蜜聊天,當聊起她11歲的兒子時候,特別的頭疼說孩子誰的話都不聽,特別的叛逆,放學回家問他在學校幹嘛了,也更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交流,有時父母主動和孩子說話,他也是愛理不理。
  • 想讓自己孩子成為有錢人,別灌輸這幾個觀念,不可不知。
    你看社會上富人的孩子,長大以後大部分都是富人,而窮人的孩子許多也會成為窮人,這好像是命中注定的事情。拿富人與窮人的思維方式相比,富人似乎骨子中對金錢都有特殊嗜好,就象貓嗅到耗子的味道,潛意識對財富的就有很高目標和要求。
  •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
    別再吼罵孩子了!孩子犯錯後,父母只需說這1句話,比打罵更管用疫情期間,鄭州的一位大姐被兒子氣得幾近崩潰。「我裝一袋水泥是1塊錢,4萬多塊錢,我得裝4萬袋子水泥啊!」原來,大姐是做水泥生意的,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工作。
  • 父母少灌輸這幾種觀念,孩子越長大越輕鬆,將來更有出息
    母女二人離開以後,我感到有些心酸,這樣的場面很常見,很多家長想讓孩子變得更節儉、更懂事,會用哭窮的方式來應對孩子的需求,但這樣真的好嗎?要知道,物質上的貧窮,只要肯努力,咬咬牙總會過去,但要是讓孩子的心窮了,這一生就很難了。父母給孩子灌輸的觀念有深遠的影響,下面這幾種常見的錯誤觀念,千萬要避免。
  • 孩子犯錯,父母咋有血有肉引導?行之有效的幾種方法,娃印象深刻
    但這個前提是孩子的行為沒有錯,值得去支持。孩子並沒有犯錯,不能逼迫孩子去承認錯誤。(2)反觀劇裡的富二代張根源,校園霸主。在學校欺負同學,在家欺負弟弟;出來工作後,更以為錢可以搞定一切,這讓他變得任意妄為。他有個只重視利益的爸爸,沒有正義感。
  • 孩子有這幾種「節儉」行為,不是什麼好情況,父母別再沾沾自喜了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十分注重這一點,從小教孩子要勤儉節約。這本是一個很好的傳承,但是有些家長卻給孩子教「偏」了,並不是所有省錢的行為都是勤儉節約,家長一些錯誤的傳達,將來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李女士是一個非常節儉的人,每次去買菜總是會和老闆講來講去,今天想讓老闆送個小蔥,明天又想讓送個別的。
  • 那些不正確的觀念,家長不會灌輸給孩子,否則家長會後悔
    一次聚會中我們再次聊到這件事情,他淡然一笑,說自己一定不會給孩子這樣的壓力:"父母的話給我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直到現在我的心中還是有很濃的愧疚感,覺得爸媽把我養大不容易……"其實,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會在不經意之間給孩子灌輸不正確的觀念,或許在家長的眼中,這些都是為了孩子好,或者說他們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其實,這些觀念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 父母的教育觀念,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別讓你的觀念耽誤了孩子
    孩子的言行最容易受到家長的影響,同樣都是孩子,父母的教育觀念不一樣,就會造成孩子們不一樣的結局。而父母的教育觀念,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線。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父母怎樣的教育觀念,才能讓孩子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 「不許哭,憋回去」,是毀掉孩子最簡單的方式,父母別再犯錯了
    導讀:「不許哭,憋回去」,是毀掉孩子最簡單的方式,父母別再犯錯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許哭,憋回去」,是毀掉孩子最簡單的方式,父母別再犯錯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怪孩子不守規矩,孩子怪父母用錯方式
    父母怪孩子不守規矩,孩子怪父母用錯方式!「請你現在開始收拾玩具……」 孩子有時候也會想要和父母討價還價,比如讓小溫馨去洗澡的時候,她會說:「為什麼要讓我去洗澡啊,我想再玩一會嘛。」 囑咐這件事情的時候,別忘了和孩子要有眼神的交流。 如果可以,站在一旁靜靜的觀察,孩子是否有行動。
  • 孩子最不喜歡這幾種父母
    作為父母,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了解自己,除非他們不討厭他們。因此,許多父母經常強調自己的孩子:「我為您做這件事」。儘管有時孩子不理解,但這反映了父母尋求孩子身份的熱情。很多父母說,我捨不得吃穿,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為什麼孩子一點也不爭氣,成績不行,也不懂得感恩。說到底,教育孩子本就是一場艱難的徵程,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對,累死也教不出好孩子。
  • 別給孩子灌輸"窮"的觀念 買不起東西時可以這樣說
    而現實中,孩子對於「錢」的認識,很多是這樣的,我們舉幾個例子:以上幾個事例,可以說是中國家庭中的常見場景。很多家長也並無意識到自己日常中的這些行為其實就是一種教育,只覺得應該讓孩子知道,「這個太貴,所以不買」、「家裡很窮,所以不買」、「家裡連買菜的錢都沒有了」、「掙錢不容易,爸媽上班很辛苦」……或許有些父母會以為這樣與孩子溝通,孩子會懂得節儉和懂事。
  • 常給孩子灌輸以下思想,娃長大容易被當「軟柿子」捏,父母別犯傻
    文|文兒為什麼你的孩子容易被人當成「軟柿子」捏?為什麼你明明對孩子說「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回去」,結果孩子還是不敢還手,窩窩囊囊地回來?身邊有很多父母都說,面對被人當「軟柿子」捏的孩子,他們都是氣不打一處來,真是恨鐵不成鋼。
  • 如何讓孩子養成每天都學習的習慣?不要灌輸「學習是辛苦的」觀念
    又到周末了,相信很多孩子都很開心,終於不用一天到晚對著手機或電腦上課了,而是可以一天到晚玩手機打遊戲了——估計家長們對此並不太開心。但不管你開心也好,不開心也好,又上了一周網課的孩子,好不容易到周末,自然是想要放鬆放鬆的,這個也可以理解。
  • 父母別給娃灌輸這3種思想,孩子會變得懦弱,還容易被當成軟柿子
    其實都是因為父母給他們灌輸了一些不正確的思想,如果孩子還是如此懦弱,長大後還很容易被當成軟柿子捏。父母別給孩子灌輸以下這3種思想:>1、凡事要讓著小的這種教育觀念現在已經過時了,大家都是第一次當人,為什麼大的就要讓這小的?
  • 別用「負罪感」綁架孩子,父母的愧疚教育,將影響寶寶一生
    父母為了家庭生計奔波勞累,回到家裡還有大大小小的家務事,忙得暈頭轉向,然而還有一個小祖宗等著安慰,再能吃苦的父母也總有一天會爆發的。家長容易受周圍因素影響,所以有時和孩子教育時,總會不自覺地帶上了生活的抱怨。
  • 這5種父母,嚴重影響孩子成長,但很多人卻忽視了
    這裡總結了一份不合格父母行為「自查表」,如果孩子長期在這幾種教育下成長,很容易變成外人眼中的「熊孩子、敗家子、啃老族」,父母別忽視了。有些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不應該管太嚴,認為孩子長大一點就好了,以至於在生活中事事袒護孩子的錯誤。
  • 孩子缺乏責任感?聰明父母學會這3點,養出有責任感的好孩子孩子
    在物質條件逐漸轉好的北京,人們會給孩子購買物品,或者進行其他是利己主義灌輸,中高收入家庭的孩子對於外界的事物漠不關心,社會美其名曰佛系,但實際上這是缺乏責任心的一種具體表現,過多的佛系表現會給人以沒有責任心、缺乏責任感的印象,對於個人和他人的分工協作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