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養成每天都學習的習慣?不要灌輸「學習是辛苦的」觀念

2020-12-25 哲媽說教育

又到周末了,相信很多孩子都很開心,終於不用一天到晚對著手機或電腦上課了,而是可以一天到晚玩手機打遊戲了——估計家長們對此並不太開心。

但不管你開心也好,不開心也好,又上了一周網課的孩子,好不容易到周末,自然是想要放鬆放鬆的,這個也可以理解。不過,家長也不能太過放任不管,否則,毫無節制地玩了兩天手機遊戲,對身體和學習都是一個不好的影響。

學習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周末家長對孩子還是要管一管,當然,把握好管的分寸很重要。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1.讓孩子周末保持學習的習慣。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是精神和記憶力最好的時候,要和孩子制定協議,周末也要學習三到四個小時。可以是早上兩個小時,晚上兩個小時,下午的時間運動或做其他。學習的內容是複習上一周所學的新知識,把該記的記住,該默寫的默寫,該弄明白的題目弄明白。

2.不要經常向孩子灌輸學習是辛苦的觀念。

很多家長覺得,現在的孩子學習任務太重了,孩子們太辛苦了,所以言語之間也不自覺地表達出讀書是辛苦的觀念。這樣做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心理暗示,從而不願意努力學習。我經常對我兒子說,與農民伯伯在田地裡勞作相比,學習不算辛苦;與叔叔阿姨在工廠裡一天做十個小時相比,讀書不算辛苦。而且告訴他,努力學習之後,你的成績會提高,你會得到老師的認可,你會感受到進步的喜悅,你會為自己的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學習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3.時間的安排可以靈活變通。

當然,既然是周末了,也應該讓孩子放鬆一下,比如我就允許孩子晚一點再睡覺,他可以看一場電影;也允許他比平時晚一個小時起床。只要他早上和晚上各保持有兩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其餘的時間可以由他自己安排。從而讓他覺得自己還算是自由的。

因為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我就讓他養成了每天都學習的習慣,所以他對此並沒有怨言,而是已經習以為常,對此我覺得挺好的,只要他願意學就好辦了。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肯定是辛苦的!家長不要再灌輸快樂學習的理念了.
    假如家長老師們一味給孩子灌輸「快樂學習」的觀念,對於許多孩子來說,這與他們的真實感受是想違背的,反而會對孩子造成許多困惑,進而對學習產生厭煩。我們要呼籲,家長們要給孩子強調:「學習肯定是辛苦的,不努力付出,就不會有優秀的學習成績!」
  • 孩子太辛苦了?怪父母灌輸了這幾種觀念,父母別再犯錯了
    在農村生活的小林,家裡條件並不是很富裕,父母常年在外辛苦打工掙錢供自己上學,每個月只能跟父母通話兩次,每次小林跟自己的爸爸媽媽打電話,爸爸媽媽都會叮囑小林要好好學習,認真讀書,將來考上一個好的大學並且告訴小林,父母在外打工非常辛苦,在家要懂事,聽話,不要亂花錢,等等。
  • 如何養成學習的習慣?
    如何養成學習的習慣?在心理學,有這樣一個理論,就是某人連續21天,或28天重複做某件事情,就可以養成做這件事的習慣。對於學生來說,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是多麼重要,很多家長也非常重視,通過各種方法,希望孩子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可惜的是,孩子上學十幾年,也沒有形成好的學習習慣。
  • 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最關心的,如何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呢,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既有助於孩子對知識的吸收,也能讓孩子在習慣中愛上學習,自主學習。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呢首先我們讓孩子學會合理的安排時間,因為每一天的時間都是有限的,而合理的安排時間呢。可以讓孩子們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任務完成的更好,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好一天的時間安排。那其中包括孩子放學回家後的各科作業完成時間,間隔的休息時間,拓展時候的看書看報的時間,娛樂交際的時間都應該讓孩子心裡分得清先後和主次。這樣呢時間一旦定下來就應該認真執行,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不利於習慣的養成。
  • 良好學習習慣養成記
    良好的學習觀念是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的觀念主動學習是為學習產生價值的動力。是堅定意志的基礎。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推動以後的學習歷程,從小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學習基礎,對以後未來的發展有所幫助如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怎樣培養正確的學習觀
  • 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家長是不是都做過以下努力?比如:花費很多時間陪著孩子寫作業,給孩子設定考100分的目標,還許諾他要是取得好成績,就給他一個大大的獎勵。這麼做在短期內可能會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長期下去孩子和家長都會很累。那麼,怎麼輕鬆地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 小學階段,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是習慣,不要忽視孩子的黃金六年
    小學階段是孩子為學之初,孩子學習成績和能力的高低可以說取決於小學六年養成的習慣,很多高中生的好習慣都是在小學期間的黃金六年養成的。父母做好科學陪伴,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至關重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孩子學得輕鬆,走得更遠。
  • 分享 | 如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習慣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最基本的途徑,也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因此,觀察被稱為學習的「門戶」和打開智慧的「天窗」。每一位同學都應當學會觀察,逐步養成觀察意識,學會恰當的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敏銳的觀察能力。
  • 父母長期灌輸這三種觀念,孩子長大會更辛苦,父母該避免犯錯了
    父母長期灌輸這三種觀念,孩子長大會更辛苦1、喜歡拿孩子作比較,灌輸他不夠優秀的觀念有的父母總是會有這樣的想法,覺得自家的孩子就是沒有別家孩子優秀,不滿足於自家孩子的表現。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經常都會有意無意的和孩子說:「你怎麼不學學別人?你看看別人每天都這麼認真的學習,你呢?就知道玩,也不認真學習,你有別人一半努力,我都要開心死了。」尤其是一些比較嚴格的父母,他們對孩子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對於孩子的一點點的進步,並不會感到滿足。
  •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對於如何才能教育自己孩子養成正確良好的學習的習慣很在意,那麼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起看看吧?  5-18歲如何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第一包括: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 父母常給孩子灌輸這3種觀念,孩子長大會過得很辛苦,希望你沒中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永遠的老師。而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這種影響也是伴隨終身的。如果父母常給孩子灌輸以下三種觀念,孩子長大會過得很辛苦,希望你沒中!一、給孩子灌輸窮的觀念
  • 中考在即』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家長朋友們,老是為孩子學習問題,做作業學習時精力不集中,邊學邊玩而煩惱?這是因為孩子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主要包1、學習時精力集中,專心致志,不做小動作,不邊學邊玩;2、獨立完成作業,知難而進,樂於思考,自己動手査閱資料解泱難題3、熱愛學習,樂於學習,主動學習,不是被逼著被動的甚至委屈的學習;4、具有自覺學習態度,自律性強,不用家長「陪讀」,不過分貪玩其次,要知道,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點,主要包括
  •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怎樣培養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只要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成績一定會非常優秀的家長在家對孩子的監督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確保孩子集中注意力在學習上,不為外界幹擾孩子寫作業、學習時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家長不要大聲的交談,也不要看電視、玩手機,最好是全家人一塊在學習。如果孩子在學習,而家長則在一邊肆無忌憚的上網、玩手機,很容易招致孩子的嫉妒和不滿。
  • 那些不正確的觀念,家長不會灌輸給孩子,否則家長會後悔
    有人說: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家長就時刻處於擔心之中,小時候擔心他們長不高、長不壯,大一點擔心學習不好,叛逆不聽話,等到他們真的長大成年,又開始擔心應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家庭是否美滿……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在光明的大道上,而不是"誤入歧途"。
  • 利用「21天習慣養成法則」,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抗擊「疫情」階段,孩子們都在家,家長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促成孩子好習慣的養成。行為心理學家認為,新習慣的形成並得以鞏固至少需要21天,通過21天的行為暗示,正確重複練習,可以基本養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所謂的「21天習慣養成法則」。
  • 讓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習慣,學習效果成倍提升
    我們如何讓孩子學會主動學習1、將學習的權力交給孩子就像我們很多家長過度關注孩子學習一樣,為了讓孩子好好學習,每天在旁邊陪著學習,字寫的不好、題做錯了全部在一旁指點,長而久之,孩子會失去主觀能動性,凡事依賴父母。只有當孩子真正意識到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不需要你強迫,他也會真正去主動學習。2、讓孩子擔任老師的角色黃執中在《好好說話》節目中這樣分享:「我經常會做一種練習:每次看書,當讀到一個段落覺得,哇!這個想法好妙啊!這個觀念好棒哦!
  • 小時養成好習慣,大時才能攀成績|學習習慣養成
    都是同樣的老師、同樣的作業、同樣的時間,而自家的孩子卻連學習一件事情都做不好,更別談其他事情了。那麼,對於「學霸」而言,學習並不是一件難事,難在如何兼顧學習以外的事務或愛好;對於「學民」而言,學習需要費神費力,難在如何有效學習,以及如何平衡日常生活和學習;對於「學渣」而言,學習太難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是常事,極端的會出現自暴自棄的行為。學習習慣都還沒有養成,談什麼成績呢!
  • 好的學習習慣那麼重要,作為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養成呢?
    古人云:"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小的時候養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自然、堅固,甚至就變成天性了,以至於以後所取得的成功、創造的奇蹟,很多方面都是由小的時候,習慣所支配的。所以說在兒時養成的習慣對於一個人而言影響是非常大的,大到會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那麼應該怎麼培養孩子的習慣呢?
  • 千萬不要錯過孩子「習慣養成」的最佳時間
    中國人喜歡說:給孩子上規矩。其實我們更願意說,那叫給孩子「習慣養成」。從古至今,國內國外的教育大家們都說過類似的觀點:教育的核心不只是傳授知識,而是學會做人。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葉聖陶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是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羅素說:人生幸福在於良好習慣的養成。
  • 關注:高效的學習習慣該如何養成
    前言:相信許多同學都有過這樣的想法:我學的已經很努力了,在家也複習了,但每次一到考試總是會遺忘知識點,是我真的不適合學習嗎?其實不然,很多同學是因為學習習慣的不正確才導致的,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幫助考生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