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有一群人,叫創業者

2021-02-08 脫韁ism





上周末去參加了學生會和PU聯辦的中國海聘招聘會。感受頗多,失眠一整周🙈。


招聘會來了不少公司,有成熟的也有起步不久的創業公司。先和朋友繞場一周,尷尬一笑,重新意識到我們今天就是來砸場子的。其實二十天前,招聘會的推送剛發出來我就報名了,但看看自己的簡歷只有高中的活動,大學裡學過的課都也只是最基本的,人家有什麼理由要你一個新生?所以決定focus on上周六的Color Run,麻痺自己不去想招聘會的事。


但就在它開的前一天晚上,Match和朋友去聽了李厚達(CallMr. CEO)、高宇同(易思匯創始人)還有雷寶(行之創始人之一)講創業,感觸太多太深,當場決定不惜一切定要赴第二天indi的招聘會。


下面的轟炸,一波比一波高能,準備好了嗎?




從飯到宅

              到CallMr.



達哥講述了他當年在Ohio State做【飯到宅】到後來成立CallMr.的經歷。


飯到宅是Ohio State當年風靡一時的訂餐服務。聽說過了好多年還有人問學長們飯到宅的電話是多少。


CallMr.是一家美國的電信公司,旨在為年輕人提供最便宜的通話套餐服務和生活指南。


誰也想不到他是化學工程專業(Chemical Engineering),達哥說這是改變他人生的一步。因為化學是教你怎麼用兩種物質創造新的東西;你必須要謹慎分析這其中的過程,一步都不能差。


而他本身又是個風趣的人,他給我們展示了他人生春天裡買到的摩託車們。後來在提問環節,有同學不小心把他叫錯成了「雷總」。大家本來都沒怎麼注意,他自己卻腦洞大開地說:「提問的這位同學肯定特納悶,哇靠這哥們兒叫雷達!」 全場大笑。


他還跟我們分享了為什麼即使當時很賺但後來放棄了飯到宅,轉攻移動互聯(Wireless),甜苦交加。從獲得Verizon的電塔信號使用權,到後來拿到了沃頓商學院的創業者獎。這其中的每一步,真的難以想像。臺上的他的笑容瀟灑,讓很多人都忘了其背後的辛酸。





下面說說高總的Easy Transfer。


易思匯(Easy Transfer),中國本土最大的留學生線上學費支付平臺。


高宇同才大四啊。南加大學霸GPA4.0。2013三月成立易思匯。2014年第一筆交易成功。2015年拿到真格基金、泰有基金和薛蠻子老師等創業大咖的大力支持。2015年底總交易額過億,最新統計總交易額破十億。


有人說成功不會這麼輕而易舉,我說是。2013年12月,團隊發生了大變動;但是他們覺得自己選的路,跪著哭著喊著也要走完,於是All-in;到次年3月,產品埠前新搭建,成功邁入測試期。2014年8月到12月,這是高宇同人生中最漫長的4個月。因為他們給自己定了一個狠目標,不做到比銀行便宜,永遠不回跨境支付行業。


有人說他現階段的成功源於充足的資源利用。我同意。但更得益於自己的爭取。在沒有人相信他,學校三言兩語否定了他的合作提議的時候,他坐在管Bill Transaction的樓門口等他們的主管,只要他20分鐘的時間。主管一直沒來,他也一周沒有去上課。


他說,「我就坐在那兒等。他一天不來我等他一天,一個月不來我等他一個月」,「有一天主管終於來了,我一眼就認出他來了,是個白鬍子的老爺爺。為什麼?因為這一周裡其他所有人我都見過了,除了他」。全場掌聲。


《中國合伙人》裡面,孟曉駿(徐小平原型)對成冬青(俞敏洪原型)說,你知道新創想教育的核心是什麼嗎?成冬青搖搖頭。孟曉駿眼神堅定地說:是你


在我看來一直以來高宇同就是這個事業的核心。他對CS一竅不通,但他,就像孟曉駿後來說的,他是那種關鍵時刻可以站出來承擔一切的人。他可以用自己倔強堅定的想法把一群人組織起來,用手蓋起一座堡壘。當然,如今的他,沒有人可以低估他的能力。除了逼逼和泡妞,高宇同尤其擅長發覺身邊的商機,或者很好的可以把其融入自己事業裡的想法。


不少人用Wikipedia總會注意到有時候有一個廣告一樣的yellow highlight的東西請大家捐款,因為它當時快破產了。所以如果是wiki的骨灰粉,一定會捐錢。高宇同說他的目標,就是有一天,易思匯的產品內容已經非常好,好到如果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大家都會出一份力,真心地維持這個好的團隊。👍


當你真正開始想把一件事做好的開始攀登的時候,你才會看見山的高度。你要想用哪種鎖鏈,哪種登板,上去的時候要經歷酷暑嚴寒……一切是如此得真實。


但有這份心,我保證,你必會到達。





昨晚做了一個夢。夢見「行之」的雷寶學姐拿著我的簡歷跟我和她同事說,你的條件很符合我們intern的標準,暑假可以來找我們,但是要等三年後的暑假。(其實在招聘會上和她談的時候,她已經同意我下個暑假去行之打個雜了😂 )但即使夢裡告訴我要等三年,我依然特別興奮,醒來以後也特別興奮,久久不能自拔。


行之是一個給提供留學生全方位透明留學信息就業機會的非營利機構。


別說是做志願者,就算只是每天端茶倒水我也真的願意。最起碼他們真實,他們在認真地做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其實也不好多說,不論是留學機構還是留學顧問,多半是用經驗賺錢。撇開意圖不談,我覺得他們的定價遠遠超出了其所產生的價值。而對我而言,我願意把所有可能的經驗share給有準備或者想了解、有能力進步的人。點明,不是只是按照父母意願肆意放逐的人。我也不喜歡中介們的天花亂墜,不喜歡他們拿美國人喜歡用的「professional精神」來高價套路國內工薪階層的父母。如果說要我為留學生做些什麼,第一想做的就是打假行動,減少還在國內的潛在留學生的被坑率,把看起來高大上的東西變得簡單易懂,不讓父母花了冤枉錢還荒廢了孩子。


我特別喜歡「行之」這個名字,因為仿佛真的有人幫我實現了我上面說的。


我問學姐,「你們起這個名字在PPT上說是用了王陽明的: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是因為很多人想過做這件事,但是你們真正做到了嗎?」 對於我來說,是的。

學姐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故,行之。


別的不多說,一個字,帥✨!





網上有一句話是:

如果你迷茫,就先讓自己混亂吧。


我這幾天真的就是這麼過來的。真的夜夜失眠,開始看老爸塞進我行李箱裡的書,開始想怎麼樣才能把我這四年定位好,怎麼樣才能把脫韁做得更好更貼切生活更能活下去。


(這種感覺就好像你在給我一點酒精我就永遠陷在裡面混沌永不復出。)


我相信以上提到的三位,和所有的創業者都遇到過這樣的感覺。絕望。


在高宇同口中的那四個月,那將近一年裡;在達哥輕描淡寫地說他們想了一個星期,放棄了飯到宅的時候;在學姐無數次工作到深夜幾乎搞垮身體的時候。


我相信他們都會用混淆定理。那就是回到創業的初衷,重溫自己當時的想法。


迷茫,混沌,只能說明你還在乎這個社會,你還在為你的人生祈求折騰的權利。







高宇同告訴我們,有一次他和徐小平老師飯局巧遇,徐老師問他:你為什麼要創業?他支支吾吾說了半天,徐老師說:我來告訴你為什麼要創業,是為了讓別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我聽了以後感同身受。很多人創業是為了自己賺錢,為名為利,出人頭地。但,作為商家,天地良心。我們大多都是服務業,「為客戶著想」不應該被全部認定為是掙錢的手段,但是是一種真心的,想服務大眾的理念。就說海底撈的「變態服務」,客戶粘性極大,讓我一個原本反感服務員獻媚的人都願意第二次直接選擇它。正是因為客戶是有分辨度的:如果你在被服務的時候注意到的是他的野心和功利性,那整個服務過程就變成了產品展示,客戶無法享受到一個被關心的過程。只有從上而下地帶動公司關切客戶需求並且願意改善自己來方便客戶的公司,才有了作為一個優秀公司的資格,而不是因為某些不必要的「硬性規定」來讓客戶各種委曲求全的功利戶。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功利戶的存在,激發了人們獨立創業,自我規劃選擇的信念:我們要讓大家過得更好,更舒服


還有,我說這些,不是說只有自己創業才是展現讓別人生活美好,讓自己的人生和事業賦有意義和責任感的表現。同在一片天下,辛苦耕耘就是神聖的事業。只要對自己從事的事業有信心,有熱情,知道如何才能把它變得更好,都是對自己和事業負責的極好的表現。


也就引出了下面這個話題。





我承認,每個創業者的初衷都是因熱血而種下的種子。但,創業遠遠大於熱血。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熱血。每一類人都有不同的初衷。很多人想創業,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很酷。感覺有了自己的事業,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這樣人生便更加有意義。但問題就在於,他們有沒有真的把它當成自己可以長遠發展的事業。


心理學上把動機(Motivation)的特徵歸為以下三點:

主動性(Activation)

強烈度(Intensity)

持續性(Persistence)

我認為創業的人尤其需要這三點的充分結合,好好想想,真的缺一不可。


這是高中我最喜歡的語文老師在第一節課時告訴我們的。


我們一起開始,拼搏過便各奔東西。不得不承認,這也是很多創業的結果。也是我們不想看到一個好的創業點就這麼夭折的結果。


別怪社會讓你的夢想隕落了,是你一開始就沒有規劃好。大多數人沒有辦法改變社會。就像我在《聽看說》那篇裡說的一樣,我們在和生活做交易,在努力達到一個平衡點。我們還沒有能力來影響別人的時候,創業時,就需要結合社會的規則。就像你做presentation的時候最起碼是business casual或interview的時候必須穿business professional;但是你用思維和語言帶給別人的影響,就是你要靠自己要去完成的了。


我不是一定要創業,如果有一個足夠好的我感興趣的項目,我一定百分之百的dedication。在沒有我的那個idea之前,我不會盲目的。我明白如果要開始做這件事,一定要有規劃。做事情,要對得起觀眾,對得起自己的團隊。如果這個東西只能活一年,沒有創新前景和拓展空間,我為什麼要做它。


於是我有了第二次接人名片的經歷[/害羞中]~


(學姐不久之前剛做過北美留學生創業大賽的嘉賓,真心疼她。這種東西很多太理想化,你說也不是,不說也不是。看著大片的有志的熱血青年用大量時間精力去做一件看得到清晰天花板的事情,確實感覺可悲。)






魯迅先生說過: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在山的那邊,有一群這樣的人。

他們像希緒弗斯一樣滾著大石頭前行,身不由己時必須重頭來過。


但他們敢闖敢拼,有責任感,對得起觀眾和團隊,

不卑不亢,忠於本心,對得起自己和夢想。


他們,叫做,創業者。





感謝周六創業會上三位的演講和第二天招聘會上各界人士的解疑。

願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文:Match-7




你再不來,車都要開了( ̄▽ ̄#)

脫韁ism是一個以分享生活經驗,為你提供高效生活的平臺。

姐姐們還會親自視頻出鏡、清嗓獻唱,帶你從詩詞歌賦聊到人生哲學。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姐姐們的秘密生活之道。


趁著還有還有幾張票,長按下方圖片上車吧🚗



歡迎戳下方留言↓↓↓_(:з」∠)_

相關焦點

  •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香蕉喵
    譬如糰子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在另外一個星球上,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香蕉喵。它們可愛又機靈,活潑又治癒。這部《香蕉喵 不可思議的夥伴們》是糰子無意間找到的,第一眼看到這個名字時,就認定了這是一部小清新的番,然後莫名的就點了進去。
  •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兒童專崗」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小專崗他們認真又細心,他們辛苦又低薪他們勤勤懇懇生活在那,兒童的服務站Ou...可憐的小專崗Ou...可憐的小專崗他們齊心合力開動腦筋,鬥敗了項目組他們全靠培訓相互來關心"有這麼一群人
  •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東北口音的四川人
    接下來你將看到:●有一群四川人說的是東北話●攀枝花是哪種方言島?●只有東北話在攀枝花紮下了根深刻理解mmp正確含義的東北籍值班編輯/張春鱉有一群四川人說的是東北話-+-普通話中的「你要做什麼?」,在東北話中是「幹啥」,在四川話中是「搞哪樣」。
  •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鍵盤俠」
    輸 在梧桐山邊 有一群鍵盤俠 在鍵盤的飛指傳神之間 舞動青春 令人嘆羨那高超的技藝 但是 這背後有著多少鮮為人知的故事 在這精彩瞬間的背後 又有那些你意想不到的故事呢? 這款神器 是通過專用鍵盤、專用編碼以及計算機 實現高速記錄語言 通過雙手的多指並擊鍵盤來完成 可以同時打出7個字 和人的說話是同步進行的
  • 山,山,有一群人在鑿通它
    曾經,夜宿在贛南山區裡的一所初中,長夜難眠,與校長聊天,哪個孩子當兵了,哪個孩子考上了高職,哪個孩子成了列車員,哪怕只是學會了修水電、顛大勺、開大車,他都津津樂道,「他們都走了正道,能自食其力,能走出這片山。」
  • 山那邊(知青回憶錄)
    山那邊(知青回憶錄) 圖文原創/清風曉月寒沙溪,靜靜地流淌。溪兩岸,星星點點的村莊,生活著世世代代淳樸的村民。他們被沙溪水哺育長大,深深地眷戀著這片土地。山那邊,如水墨畫般的山巒後面,有一個極小的自然村——上坪。
  •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東北口音的四川人丨視知地圖炮
    近幾年來,你身邊的的東北人越來越多,他們佔領了海南和昌平,還一度試圖佔領巴黎。這種現象當然和近幾年的東北經濟下行有關。可早在幾十年前,老工業基地尚且領跑全國經濟的時候,東北人就已經開始成氣候地移民了,他們對這些地方的影響,今天的東北人恐怕做不到。文末有昨日活動頒獎。
  •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針灸師」 他們披星戴月做除溼
    在武夷山深處,有這樣一群90後「針灸師」。他們披星戴月行走在橋梁隧道之間。為隧道「扎針」除溼氣,給高鐵線路「刮痧」通經絡,這些都是他們的拿手絕活兒。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揭秘這群「針灸師」的日常。  鑽進40公分洞裡「刮痧」,身材瘦小才能做「清道夫」  一般情況下,在兩條並列的鐵路鋼軌中間,有一條排水溝,水流在隧道口一分為二靠兩段直徑40公分的排水管下穿鐵軌排出。由於南方山區含水量大,水中雜質多,排水管極易發生堵塞,這就需要人鑽進去把堵塞物掏出來。
  • 同學們,老師沒有騙你們,山的那邊不僅有山,真的有大海
    「老師告訴你們,山的那邊有大海,你們相信了嗎?這就是大海。」「同學們,山的那邊不只有大山,還有海。老師沒有騙你們,對吧?」「山的那邊,真的有海。」如果她沒有自稱為老師,你能想像到,這是一名老師第一次見到大海時的表現嗎?
  • 2020年第一個讓我淚崩的視頻,「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
    她一遍遍的說:「我要告訴孩子們,山的那邊真的有大海。」下飛機後的李芳老師在到達活動地點後,第一件事便跑去看她心心念念的大海。她興奮地跑著,直到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展現在眼前。她激動地對著鏡頭說著:「同學們,老師來到三亞了,老師的背後就是一片大海。看到了嗎?這就是海,波瀾壯闊的大海,海天一色,水天相接。
  •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真的有一群藍精靈居住在高山上
    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還有一種人的膚色是藍色,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神奇,難道這些人和阿凡達是親戚嘛?這些藍種人可能就是阿凡達和藍精靈的原型,除了膚色是藍色以外,不管是外形還是頭髮以及身體上的機能都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
  • 根在黃土地 情系山那邊 歌手鎬天歌友會在蘭舉辦
    12月17日下午,被譽為「新時空音樂人」的歌手鎬天來蘭,在秦絲韻蘭州分校舉辦歌友見面會。「你在山的那一邊,我在這山梁梁上站。叫一聲妹子你沒聽見,哥哥心裡胡盤算……」作為從小生活在陝北的著名詞曲唱作人,鎬天用自己的創作和歌聲深情地表達了對那片土地不變的愛戀。
  • 冬來陽朔,山這邊花團錦簇,山那邊金玉滿堂
    反正為旅遊者們展示了陽朔最柔和的一面如果因為枯水期而無法享受暢快的遇龍河漂流那麼就乾脆上山吧你會驚訝地發現山這邊花團錦簇山那邊金玉滿堂近年來陽朔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示範帶如今的綠化花卉苗木產業已成為陽朔縣脫貧攻堅的
  • 繪本世界裡有玄機,一起探尋《山那邊的秘密》
    英國著名動物學家、人類行為學家德斯蒙德.莫裡斯在《人類動物園》中指出,動物有兩種基本的探索行為:一種是「避災探索」,一種是「好奇探索」。人類是動物,當然也不例外。小朋友總是會問:「那裡有什麼?」一歲半的時候,開始對「消失」了的東西感興趣,喜歡捉迷藏。到了三四歲,他們又開始對藏著的、看不見的東西感興趣:「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什麼呢?」也好,她喜歡問,我喜歡講。
  • 支教感悟:山那邊有我們共同的夢
    支教期間,我與同行的五位夥伴一同看過了山那邊升起的暖陽、連綿不絕的高山陡坡,也曾獨自感受這裡晚夏的微風和初秋的清氣。如今,我再次踏上旅程,期望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能和我的孩子們相互照耀,相互溫暖。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 小雪日|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
    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 「兩千三百多年前,楚國小官,名染,遊走山林,發現一部族,苗。他們紡布織衣,用蠟繪花於布而染之,染出來的衣服青底白花,楚國聞之,大力培植,從此這項古老技藝告白於世間。
  • 溫州永嘉上塘山環線行,一座山,一群人,一份情,一路歌
    也許是"更覺城中芳意少",一約登山,立馬十人響應。車至離溫州市區較近的永嘉上塘山邊,才有"不如山野早知春"的感受。 平靜的庫水晃動著青山白雲的倒影,猶如瓊臺仙境,真不愧為" 群峰倒影山浮水,無山無水不入神"。從水庫邊上的石碑了解到,這水庫叫"上寺水庫",是一座集灌溉與供水兩用結合的小型水庫。現在水庫這些功能幾乎消失殆盡,但在山野之中無不點綴出了山色的清純與柔美。
  • 龍泉新青年丨有風景的思政課: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浙大人
    山,是龍泉堅實的脊梁,承載著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紅色故事;海,是大陳島跳動的脈搏,奔湧著一代代墾荒者的青春熱血。過去的7月,浙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色尋蹤心向黨,青春礪行築信仰」暑期社會實踐團懷赤心,向山海,站在「重要窗口」前沿,講述中國故事。
  • 「書評」野世捷:寫給《山那邊》的話
    《山那邊》《山那邊》煥煥的家鄉在陝北的黃河邊,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那裡是陝甘寧紅色根據地的首府,革命領袖生活和戰鬥過的地方,留下了許多艱苦奮鬥可歌可泣的故事煥煥的散文裡往往流露著淳樸的鄉情,以及陝北人信天遊般的豪放,還有一股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英氣。《山那邊》裡收錄了她九十篇自述性散文,都是她人生道路上的感悟和記錄。語言的樸實淳厚恰如黃土山坡上的野菊花,濃鬱芬芳,清香撲面。所寫的題材都是她生活中的親身經歷和體驗,真實細膩,觀察深刻,是一本難得的勵志教育、文學啟迪的好書。
  • 在《山的那邊》,會是你想要看見的那一片海麼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邊是什麼呢?媽媽給我說過:海哦,山那邊是海嗎?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