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醫生:出現2個症狀,你正面臨猝死!年輕人別錯過

2020-12-23 39健康網

核心提示:最近幾年,心源性猝死事件頻頻發生,並且悲劇主人公都是年輕人,而猝死的誘因不外乎是一個字——累。醫生表示,猝死前並非毫無徵兆,年輕人需注意到身體發生的細微變化。

最近幾年,心源性猝死事件頻頻發生,並且悲劇主人公都是年輕人,而猝死的誘因不外乎是一個字——累。醫生表示,猝死前並非毫無徵兆,年輕人需注意到身體發生的細微變化。

案例:身體很好的他突然發生心源性猝死

去年11月,在市中醫院急診室,又有一位年輕人發生心梗。

33歲的吳先生最近幾天連續加班,某天下午,他突感胸口不舒服,到了下午3點,在同事的陪同下,他來到急診室。

胸悶、胸痛」,吳先生反覆跟醫生說。

「聽到他說胸痛我們都很警惕,懷疑是急性心肌梗死,馬上扶他進搶救室做心電圖。」

醫生說,短短10分鐘,吳先生突然沒有了意識,心電監護儀顯示室顫,隨即心跳就驟停了。

「心源性猝死!」醫護人員馬上進行胸外按壓、除顫,15分鐘後,吳先生恢復了心跳。

心內科導管團隊的醫生們冒著風險,為他做了急診介入手術。

原來吳先生心臟上兩條大血管都堵了,一根完全閉塞,一根堵了40%!

雖然脫離生命危險,但急性心梗已讓吳先生一部分的心肌壞死,康復後,他的心臟功能可能變差,還有再次出現心律失常的可能。


二三十歲猝死的年輕人在增多

「近幾個月,我們已搶救了好幾名心梗猝死患者,除了吳先生,還有兩位是二十多歲的留學生,都是男性。」

醫生表示,他們有相同的特徵:壓力大、運動少、熬夜、喜葷、抽菸、喝酒。

「而且都是入院後才突然出現心律失常。」

吳先生身高1米78,體重80公斤,稍胖,但另兩位患者身材並不胖。

中醫院急診科醫師葉遠玲說,心梗和胖瘦沒多大關係,關鍵原因還是熬夜

「熬夜後代謝功能減弱,血液黏稠度上升,代謝產物更容易沉積在血管。」

為什麼猝死的都是年輕人?

葉醫師解釋,老年人的血管狹窄大多已有3、40年的病變過程,血管的側支循環已有代償功能,不太容易發生猝死。

年輕人不一樣了,心肌活躍,出現狹窄後,加上喝酒、抽菸等刺激,血管突然痙攣收縮,就會發生急性心梗,病程通常很急。


左胸、左肩持續性壓迫感要重視

葉醫師說,心跳驟停後,如果在1分鐘內立即開始心肺復甦、除顫,90%可復甦成功。時間一久,心肌越可能壞死破裂。

如果吳先生是在單位發生猝死,超過5分鐘就沒有救回來的可能了。

她提醒,猝死前也會有先兆,如胸口正中偏左一個手掌的位置出現持續性的壓迫感,左肩、左手臂內側出現疼痛感等。

假如這種疼痛持續5-10分鐘要警惕,馬上到醫院做個冠脈CT血管造影檢查。

如果休息後能緩解,說明是心絞痛;無法緩解則可能是心梗。

另外,長期心絞痛不重視,也可能引起心源性猝死。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一天2名年輕人跑步猝死 年輕群體並非猝死盲區
    一天2名年輕人跑步猝死 年輕群體並非猝死盲區 2017-05-19  昨天傍晚,一名年輕女子在健身房跑步僅2分鐘,便倒地不起,120趕到後確認她已死亡。  不到12小時的時間,猝死突襲了2條年輕的生命……  事件1 搶救8小時,他仍未恢復心跳  「醫生快來,有人暈倒了!」昨天早上7點15分左右,正在濱江區春波南苑附近社區衛生服務站工作的張醫生聽到門外有人驚慌地喊道。
  • 年輕人猝死比例增加?急診醫生:精緻飲食讓心肌梗塞患者年齡下降
    8成是心臟病發;1個小時內猝死的話更高達9成5,心臟就是生命中樞,一旦停止也按下生命倒數鍵。深圳靜康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說:「根據過去臨床,大部分會這樣猝死大多是心因性休克造成,可能有一些遺傳因子,或是致命性心律不整。」 特別是民眾常聽到的「心肌梗塞」,已經不再只是老年人專屬的疾病,發生患者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
  • 25歲知名女星突然猝死!出現這些症狀千萬別大意
    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留言表達惋惜:而對於年輕人,由於心臟沒有形成代償保護機制,很多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誘發惡性心律失常。比如,室顫就相當於心臟驟停,瞬間失去意識導致猝死,電除顫是急救猝死的最有效手段。相對於老年人,年輕人發生心梗時更容易猝死。哪些人群更易發生猝死?據統計,我國每天約有1400人猝死。
  • 「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上熱搜,你佔了幾個?@各位老師,健康是你的...
    最近一個月,頻頻出現的年輕人猝死新聞,引發社會關注。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回顧近年來的新聞,年輕人猝死已經是並不鮮見的話題。正值花季的生命驟然離世,令人扼腕,值得反思。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是什麼?專家認為主要有三點:熬夜、酗酒和情緒激動。第一個導火索,熬夜。要知道,90%年輕人的猝死都與熬夜有關,熬夜後,身體會疲勞,同時促進交感神經興奮性的增加。
  • 年輕人猝死頻頻發生,該注意哪些問題?要學會避開
    如今的許多年輕人面臨學業、事業等多重壓力,很多人又養成了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抽菸喝酒、熬夜玩手機等等,使得身心總是處在緊繃的亞健康狀態下,大大提升了猝死的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對猝死的定義是:平時身體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
  • 年輕人猝死的導火索!別用命換錢了,出現這些症狀千萬留心
    2021年開年 頻頻出現20多歲年輕人猝死新聞 引起了大家的討論 越來越大的工作壓力 新聞圖片 為何越來越來多的 年輕人被「猝死」盯上?
  • 出現這7個信號,說明心源性猝死在「靠近」你了,別忽視
    出現這7個信號,說明心源性猝死在「靠近」你了1、胸悶胸悶是心源性猝死最普遍的前兆之一,如果近期忽然出現了胸悶,或者本來就有的胸悶忽然加重,那麼這種現象可能提示您患了冠心病或冠心病加重。突然出現的症狀表明冠狀動脈內的粥樣硬化斑塊還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發生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2、心慌心慌往往是心跳加快的主觀感受,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 年輕人猝死率變高,與哪些因素有關?猝死前,有沒有徵兆?
    2.精神壓力大隨著生活節奏的改變,當代很多的年輕人都面臨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無論是工作,還是婚姻,又或者是事業,任何一個都會壓到讓人喘不過氣來,幸福感也逐漸降低。長時間處在這樣高壓的狀態下,身心經常會感到異常的疲憊,那麼很容易造成身體內器官的損傷,對心臟也是致命的,從而增加了猝死的機率。
  • 猝死分三類,一旦身體出現這些症狀,或許要引起注意了
    猝死分三類,一旦身體出現這些症狀,或許要引起注意了在我國,平均每1000人中就有4人面臨猝死的風險,猝死的平均年齡也在逐漸降低。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越來越多的人壓力倍增,身體每況愈下卻不自知,最後導致猝死,留給別人無限惋惜。
  • 拼多多員工猝死:年輕人猝死高發的6個原因,你必須知道!
    前幾天,多個猝死相關的新聞持續刷屏。而他們只是猝死年輕人中的一小部分,和猝死的「名人」一樣,因為知名度或背後的不公被更多的人熟知。大部分年輕人,還是在無聲無息中離開了這個世界。2、先天遺傳遺傳性心律失常也是年輕人猝死的原因之一。常常在運動中發生,且發生前可能完全沒有徵兆,建議大家重視體檢,尤其是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更要警惕。3、熬夜正常的成年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時間為7~8個小時。
  • 「年輕人猝死的三大導火索」你佔了幾個?
    猝死,大約70%的原因是因為心源性的猝死,也就是說,跟心臟有關係。據統計,我國每年都60萬人猝死,而其中43%的年齡,都是在40歲以下。這時就有可能出現一系列的症狀:比如說心慌。心慌往往就是因為我們自身的心跳加快引起的,醫學上講叫心悸。另外一個是早搏。而最嚴重的情況是當我們興奮度過高,就有可能會出現冠狀動脈出現痙攣,進而引發心肌梗死。而這種心梗,就有可能導致猝死。有研究表明,睡眠在6.5-7.4小時的人群,死亡率最低。而低於4.5或高於9.5個小時,死亡率會倍增。第二個殺手就是過量的飲酒。
  • 大二男生清晨猝死 揭年輕人猝死原因
    專家提醒,夏季是心臟猝死的高發季。在一些中青年猝死案例中,很多人是沒有任何症狀的,但他們長期處於緊張的工作節奏及巨大的心理壓力下,身心俱疲。除此之外,膳食結構不合理、經常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發病的隱患。  年輕人猝死到底原因何在?
  • 闢謠:猝死的年輕人這麼多,難道是這些年輕人不行?
    您好,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需要三分鐘,但是您會知道: 一、心臟問題是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猝死可以預防嗎?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容易猝死? 三、猝死之前有什麼症狀?
  • 申城出現多例熱射病病例 醫生:肌肉抽筋或為中暑症狀
    高溫天氣不僅催高了滬上各大醫院的急診量,同時也出現了不少熱射病病例。對此,醫生提醒,出現中暑情況一定要及早就醫,除了頭暈、噁心等常見症狀,肌肉突然抽筋也可能是中暑的表現。  進入高溫時節以來,上海各大醫院門急診患者明顯增加。據上海市衛計委公布的數據,7月以來,復旦大學附屬中山、華山、兒科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仁濟、新華醫院等大醫院的日均門急診量達到1萬人次左右。
  • @年輕人:擔心「猝死」?掌握這些知識或許能救命
    年輕人本應是年輕和健康的代名詞,但是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報導已屢見不鮮,令人惋惜。究竟是什麼導致年輕人猝死,又有什麼預兆可以令人提前進行預防呢?這麼一來心臟的造血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自主神經受到紊亂,所以年輕人就會經常出現心率紊亂甚至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容易引發其他的心臟疾病。所以造成年輕人猝死的原因中,熬夜往往是佔據榜首。2、壓力過大導致年輕人猝死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便是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
  • 27歲小夥打籃球猝死,出現這幾種現象,是身體給你發出的警告信號
    7月22日晚,浙江嘉興的27歲小夥正和朋友們在籃球場上盡情揮灑自己的汗水,他的母親、姐姐也在一旁為他加油助威。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場上的小夥子們也更加投入地進行著攻防的博弈。只見小夥正目不轉睛地盯防著身前的一名球員,可是對方一個晃身越過了他,將球投入了籃筐。
  • 患者腰痛,第二天猝死,醫生:本可救人一命
    急診科醫生本想告訴他夜間沒有牙科醫生就診,打發他回家。但看患者有10多年的高血壓病史,平時不規律用藥,就順手做個心電圖,看看到底有沒有心肌損害了,沒想到歪打正著,心電圖發現患者是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說來也奇怪,沒診斷患者心梗前,患者不覺得胸口不舒服,一旦醫生告訴他有心肌梗死後,患者開始覺得胸悶、心悸了。
  • 跑步真的會猝死嗎?如果跑步時身體出現這些症狀,趕緊停下!
    另外馬拉松活動也經常會出現猝死的新聞,因此跑步猝死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重視的問題。那麼跑步什麼會猝死呢?一般來說跑步猝死是心源性的,也就是說心臟長期處在高壓之下,最終不堪重負導致驟停。所以如果在跑步時身體出現了以下幾個症狀,可能是心臟出問題的前兆,請你立刻停下!
  • 出現這些症狀不能拖!耽誤1分鐘多死190萬個腦細胞!牢記急救口訣
    專家介紹患者一旦出現卒中需在黃金救治時間的4.5小時內進行溶栓治療越早開始溶栓,患者獲益越大所以,一旦出現口角歪斜、胳膊舉起無力、言語不清、頭暈等腦卒中症狀救治及時,病人術後2天就有好轉「叮鈴鈴,叮鈴鈴……」4月26日,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高級卒中中心的專線卒中綠色通道電話響起,神經科住院總醫師接到了急診科的會診電話:「66歲男性,左側肢體無力3小時,NIHSS評分18分,請緊急會診!」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原因離不開5點,別不當回事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猝死的人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全球每20秒就有1個20多歲的年輕人猝死搶救成功率不到1%所以今天九叔想來和大家聊聊猝死到底是什麼對於猝死這個詞很多人的認知可能是死亡來得如此突然以至於身邊人都無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