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益學院四年來慈善教育成果豐碩

2020-12-23 人民看點新媒體

近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迎來建院四周年慶。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表示,在過去四年中,國際公益學院不斷探索、牢記使命,為中國的公益慈善發展和創新培養優秀人才,未來還要讓更多企業家、商業人士、金融人士加入到公益隊伍中來,用影響力投資、公益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來解決社會問題,為中國的公益事業做出了貢獻。

國際公益學院院長、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表示,未來全球進入善經濟階段,世界面臨著新的挑戰,國際公益學院的師生需要在善經濟大潮中展現引領作用。國際公益學院以「培育全球公益典範」為使命,自覺肩負起社會大愛,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德仁愛密切融合,從而創造出人類文明的使命。

2015年11月12日,國內首家獨立註冊的國際公益學院在深圳誕生。從深圳前海的兩三張工位的簡陋辦公室起步,在學院捐贈人、深圳市政府、合作夥伴、校友四年來的攜手同行、鼎力支持下,至今已有深圳大中華、國創校區,北京辦公室近5000平方米辦公、教學場所,逐步形成一所以慈善和社會價值創造為基本價值觀,以行動學習、知行合一為核心課程邏輯,構建終身學習和終身實踐支持系統,致力於成為推動生態完善和社會變革的百年學院。

截至目前,國際公益學院已擁有逾百人師資,其中國際師資20位;建立起五大知識體系,GPL善財領袖計劃、EMP國際慈善管理、公益認證課程、大眾教育和學歷教育工商管理博士DBA。四年來,共有3267名校友及在讀學員,4110人次參與學院課程。四年來,國際公益學院共舉辦講堂及講座活動120餘期,線上影響118萬人;網校註冊學員突破3.4萬人,在線學習量達180萬人次;校友及校友機構的公益行動遍布全國並走出國門,年度公益支出超過50億元,惠及人數超過2億人次。

在我國,慈善事業日益與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和美好生活建設、一帶一路建設等相結合,成為推動經濟轉型和社會建設的重要槓桿以及國家對外開放不可或缺的橋梁和紐帶。(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嚴聖禾)

相關焦點

  • 國際公益學院迎來五周年慶,中外慈善家共話公益教育未來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發起人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聯席主席比爾蓋茨,橋水聯合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內蒙古老牛慈善基金會創始人牛根生,深圳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慈善總會會長、民政部原副部長宮蒲光,深圳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吳遠翔,印第安納大學禮來家族慈善學院院長阿米爾·帕斯克,日內瓦大學校長伊夫·弗呂克格爾,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郭雨蓉等政府
  • 國際公益學院國際慈善管理EMP2017秋季班在深圳開學
    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馬蔚華、院長王振耀與來自全國各地近80名國際慈善管理EMP2017秋季班學員一同參加了開幕式。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深圳市教育局黨組成員範坤,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凌衝出席活動,共同見證國際慈善管理EMP2017秋季班起航。 深圳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凌衝局長表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發展適逢新的機遇。
  •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四周年慶在深圳舉行
    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原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表示,在過去四年中國際公益學院不斷探索、牢記使命,為中國的公益慈善發展和創新培養優秀人才,未來還要讓更多企業家、商業人士、金融人士加入到公益隊伍中來,用影響力投資、公益金融和可持續發展的新理念來解決社會問題,為中國的公益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 黃晨熹 | 華東師大紫江公益慈善通識教育實踐
    在紫江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下,我們從2017年暑期正式開始紫江公益課程,經過這幾年的探索,慢慢形成了以知行合一為核心的系統公益慈善通識教育模式。目前我們是上海首家也是唯一系統培育公益人才的高校,也是全國唯一一所在本科階段系統嵌入公益慈善教育的雙一流高校。     接下來我想介紹一下以「知行合一」為核心的系統公益慈善教育模式。
  • 國際公益學院與法國南特高等商學院合辦公益慈善博士課程
    國際公益學院與法國南特高等商學院合辦公益慈善博士課程 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2020-05-23 11:02 來源:澎湃新聞
  •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建院四周年:公益項目已惠及2億人次
    早期,國際公益學院從深圳前海兩三張工位的簡陋辦公室起步,在捐贈人、深圳市政府、合作夥伴和校友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在深圳和北京設立辦公室和教學樓,四年來,為中國公益事業培養了大量高級公益人才,成為中國最富影響力的公益學院。
  •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成立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成立 2016-01-06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中國正在積極與世界分享其在對抗極端貧困方面的經驗和專長,在國際舞臺上扮演的角色日益凸顯。」這是比爾·蓋茨在深圳國際公益學院的成立儀式現場對這所學院及中國公益行業的評價。 2015年11月12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
  • 王振耀不再擔任深圳國際公益學院院長,被授予「創始院長」稱號
    1月23日,《公益時報》記者從深圳國際公益學院了解到,因年齡原因,王振耀不再擔任該學院院長。學院董事會充分肯定王振耀院長對學院創建和發展所做的貢獻,決定特授予王振耀「創始院長」稱號,並將公開遴選新院長。新院長到任之前,院長職務由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代行。
  • 高校聯手基金會探索長三角公益慈善教育:種下慈善種子
    記者採訪發現,在上海已有高校聯合基金會先行先試,將公益慈善納入通識教育,並聚焦培育年輕人的公益人格,推動公益慈善教育區域生態建設。從最早僅在社會發展學院開設的8門選修課,到現在和多個學院合作開設的30門選修課,每門課程開課時,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琳都會去旁聽,藉此了解項目開展情況。在聽課的過程中,陳琳發現,很多大學本科生對諸如公平性等社會議題毫無概念。「老師在講臺上談到公平、種族差異等話題時,很多大學生都是一臉蒙的表情。」
  • 高校聯手基金會探索長三角公益慈善教育
    記者採訪發現,在上海已有高校聯合基金會先行先試,將公益慈善納入通識教育,並聚焦培育年輕人的公益人格,推動公益慈善教育區域生態建設。早在四年前,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先行先試,共建華東師範大學紫江公益慈善中心和華東師範大學公益慈善事業管理研究院,設立相關的基金項目,推動公益課程建設,開展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從最早僅在社會發展學院開設的8門選修課,到現在和多個學院合作開設的30門選修課,每門課程開課時,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秘書長陳琳都會去旁聽,藉此了解項目開展情況。
  •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成立五周年
    隨著公益慈善組織在中國的快速發育與成長,迫切需要公益教育的探索,突破原有學科門類,向綜合性的學科發展。五年來,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先後開展了國際慈善管理EMP、善財領袖計劃GPL、公益網校、工商管理DBA等,開啟對公益管理專業人才、慈善家、社會大眾的培養探索,並與哈佛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國內外大學形成合作。
  • 追問︱高校慈善教育,專業還是通識?來自高校與公益行業的反思
    「在這樣的變局當中,中國式的公益慈善教育,將會面臨巨大的國內國際需求。」 上海民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馬伊裡表示。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高校在探索公益慈善教育的路徑。例如,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在2017年就開始了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但與此同時,2020年6月,北師珠慈善專業停辦,引發「大學該不該有慈善專業」的爭論。
  • 專業築善,創變未來——國際公益學院畢業暨開學典禮在深舉行
    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會主席、招商銀行原行長、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力目標指導委員會成員馬蔚華教授,國際公益學院院長、北師大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教授,港澳臺灣慈善基金會創會主席林添茂,國際公益學院董事、敦和基金會執行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越光,國際公益學院尤紅教授、賈晶教授、陳瑜教授、唐昊教授,72位畢業生和87位新生、數十位親友及校友等200餘位嘉賓出席。國際公益學院助理院長傅昌波教授主持典禮。
  • 北師珠慈善專業停辦,大學本科慈善教育走向何方?
    「到目前為止,公益慈善領域的知識生產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深圳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深圳大學公益創新專才班創始主任羅文恩認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學界在非營利組織管理、義工管理、商業倫理、社會創業等公益慈善相關的領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知識生產。但在國際範圍內,目前公益慈善還沒有形成一個堅實的知識體系、邏輯體系和價值體系。
  • 深圳國際公益學院 昨日開班
    【深圳商報訊】(記者 管亞東 通訊員 王陽)昨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EMP2016春季班開學典禮暨使命型公益人才培養研討會在深圳舉行。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郭永航出席活動,市政府副秘書長朱廷峰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辭歡迎。
  • 公益支出超43億元!深圳國際公益學院三年碩果纍纍
    深圳新聞網12月2日訊(記者 餘俐潔 通訊員 張馳)12月2日,深圳國際公益學院2018年畢業及開學典禮在深圳舉行,今年該學院迎來首期畢業生57人,他們將從這裡開始,為中國慈善創新開創新的篇章。據不完全統計,學院校友所在機構公益支出超43億元。
  • 國際公益學院揭曉2019年十大公益輿論熱詞
    12月25日,國際公益學院在京舉辦益論沙龍——中國論「益」年終盛典。沙龍盤點了2019年中國公益慈善事業進展,並對新年進行展望。沙龍上,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首先揭曉了2019年十大公益輿論熱詞。入選熱詞包含:可持續發展金融、民間互助、科技慈善、善經濟、社會扶貧、體育公益、慈善走出去、社工+、她力量以及家族傳承。
  • 2020北京公益慈善匯展舉行 600餘社會組織將有專屬「網店」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權敬)2020北京公益慈善匯展(以下簡稱「匯展」)於11月16日在北京拉開序幕,本屆匯展以「公益匯聚力量,慈善人人參與」為主題,全面展現全市社會組織緊緊圍繞北京「四個中心」發展定位,展示在「四個服務」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貢獻。
  • 北京公益慈善匯展社會組織開「網店」
    本報訊(記者蔣若靜)昨天上午,2020北京公益慈善匯展(以下簡稱「匯展)在京拉開序幕,本屆「匯展」以「公益匯聚力量,慈善人人參與」為主題,全面展現本市社會組織緊緊圍繞北京「四個中心」發展定位,展示在「四個服務」方面取得的豐碩成果,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中的突出貢獻。
  • 臨沂市蒙陰縣《關注教育》電視節目開播一周年成果豐碩
    一年來,蒙陰縣依託《關注教育》節目,講好蒙陰教育故事,傳播蒙陰教育好聲音,集中宣傳報導教育事業有關政策措施、工作動態和改革發展成果,增強了校園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青少年的凝聚力和引領力,為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輿論氛圍提供了堅實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