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動態】守好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記碭山縣人民法院...

2021-01-08 澎湃新聞
【基層動態】守好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記碭山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

2020-10-10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碭山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現有員額法官6名,法官助理3名,書記員6名,多年來,全庭幹警始終牢記刑事法官的神聖使命,圍繞司法為民、服務大局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2017年至2020年7月,該庭共審結刑事案件1478件,為轄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除普通刑事案件外,涉黑涉惡案件的審理是該庭另一重要任務,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共審結涉黑案件4件,判處被告人6人,涉惡案件3件,判處被告人42人,涉九大類犯罪案件73件,已判處被告人143人。

2019年6月,由市中院指定管轄的詹仁東等13人「套路貸」涉惡案,由庭長王冬梅和副庭長王友海主辦。

被告人「詹仁東」成立「理財公司」,利用借款人急需用款的心理,以虛高於進貨價三到十倍的價格讓被害人從其公司處賒購貨物,然後通過虛假資金走帳,故意設置違約障礙等手段,惡意壘高借款金額,在被害人未償還虛高「借款」的情況下,藉助虛假訴訟或採取暴力、威脅及其他手段向被害人索取「債務」。該案涉及詐騙、敲詐勒索、尋釁滋事3個罪名,犯罪事實一百餘起,涉案被害人達95名,涉案金額1500餘萬元,社會影響較大。該案卷宗50餘本,為精準高效審結案件,王冬梅、王友海加班加點,認真梳理案件法律關係和每起犯罪事實的關聯關係,不放過任何一個有疑問的細節,先後四次向公訴機關發函要求補充證據。為節約庭審時間,合議庭對部分被告人、辯護人提出的申請排除非法證據、申請重新鑑定等問題,提前與被告人及辯護人溝通,先後召開四次庭前會議解決以上問題,並制定周密的庭審方案,大大節約了庭審時間,僅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庭審工作。庭審結束後,王冬梅和王友海顧不上休息,立即組織案件合議,用最短時間寫出了100多頁的判決書,13名被告人均以詐騙罪、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被定罪量刑,其中,主犯詹仁東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三萬元,剝奪政治權利三年。

案件審理期間,王友海的父親因病在蚌埠手術住院治療,為不影響案件審理進度,王友海始終堅守崗位,去醫院也只是匆匆探望就往回趕,始終沒能陪護在側,至今說起此事王友海都十分愧疚。「選擇了這份職業,就要有取捨,在掃黑除惡的關鍵階段,我必須堅守崗位,擔負起自己的責任,這樣才不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人民對法院公正審判的期待。」剛審理完一起婚姻詐騙案件的王友海說道。

一個團隊,不僅要有領跑的「火車頭」,更要有配合默契、默默奉獻的團隊成員,不論是法官助理還是書記員,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準備開庭事宜、法庭記錄、撰寫訴訟材料、送達法律文書……他們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地輔助員額法官,共同完成一樁樁案件的審判工作。「我們全庭幹警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家都在各自崗位上盡心盡力,他們中有常年患病的,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王冬梅說。

隊伍建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刑庭以「黨建帶隊建」為核心,大力提升幹警思想政治素質,以「崗位練兵」為載體,重視幹警司法能力建設,切實提升審判業務技能,推動全員學習,創建學習型法庭、培養專家法官。團隊的努力付出換來的是一個又一個榮譽,因為工作出色,今年2月該庭獲得「全省法院刑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此外,刑庭幹警還獲得省級榮譽7次,市級榮譽8次,1人受省高院個人嘉獎,多人多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法官、先進個人。論文《關於刑事案件補充偵查情況的調研》被評為第4屆全省法院優秀調研成果三等獎,另有多件案件被評為全市精品案件、精品庭審和精品裁判文書。

「刑庭全體幹警甘於奉獻,嚴格執法,力爭把每一個案件辦成鐵案,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他們用自己的專業、專注和堅持,努力守護著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該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張百昊說。

記者 付雪芹

來源:拂曉報

原標題:《【基層動態】守好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 ——記碭山縣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基層動態】碭山縣人民法院:開通10102368電話送達專用號碼的公示
    【基層動態】碭山縣人民法院:開通10102368電話送達專用號碼的公示 2020-08-04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林昌談冤假錯案:公檢法是社會公平正義最後防線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煙臺市政協副主席、煙臺大學副校長江林昌發言的主題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做了大量艱苦卓越的工作,為推進平安中國、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對兩高院的報告,我表示贊同。」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煙臺市政協副主席、煙臺大學副校長江林昌發言的主題是,「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結合兩高報告,江林昌就建設法治中國談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 開發區人民法執行局:守好司法最後一道閘門
    司法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執行工作是最後一道防線的最後環節。在法院裡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為了維護公平正義、守好司法最後一道閘門,無論嚴寒還是酷暑,不辭辛勞奔波在執行的路上,他們就是執行幹警。今天我們就來到了菏澤市開發區法院杜永剛的執行團隊,了解一下最後這道閘門。
  • 「站好最後一班崗,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
    「站好最後一班崗,守好最後一道防線 」  ——記十一師疾控中心主治醫師張景慧  「如果不是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過完年後,我就要開始著手交接工作,憧憬退休後的生活了。」6月1日,十一師疾控中心主治醫師張景慧笑著說。
  • 三個好把式標兵 | 陳偉華:做一名公平正義的好法官
    陳偉華內心不安,「我努力克服內心恐懼,一次次地告誡自己:這是你熱愛的職業,你要為死者找出真兇,也要為存疑當事人洗脫冤屈,你要做一名祛邪扶正、公平正義的好法官!」陳偉華從刑事書記員做起,一直到當上審判員,每接到一起案件,陳偉華精神都高度緊張,時刻提醒自己千萬不能有絲毫馬虎。
  • 本報評論員:堅持公正司法 維護公平正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要求「必須牢牢把握社會公平正義這一法治價值追求,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強調「不論處在什麼發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習近平總書記點明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目標,也明確了向社會公平正義奮進的路徑。
  • 促進公平正義 護航美好生活
    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人民法院巷口法庭庭長黃志麗代表說,如今社會上的一個顯著變化是遇事找法的人越來越多,全社會的法治觀念明顯增強,廣大群眾對法治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 新目標催人奮進,新藍圖鼓舞人心。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必須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 法治為基 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程序化主要體現在公正司法上,要用嚴格的程序正義保證實體正義,要用科學、合理的程序設定保證人民群眾的基本權利,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  樹立「法治為基」理念要把握好三個關鍵問題。一是必須把握好法治建設中黨的領導問題,要堅持黨的領導,讓黨的領導通過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等制度化規範化的方式有效體現。
  • 智慧司法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政法戰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司法公正。
  • 正確理解在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義
    因此,從司法規律角度解讀和實現這一目標,是人民法院必須深入思考的關鍵問題所在。  一、司法是捍衛公平正義的最終途徑  要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首先應該引導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含義形成一個儘可能的共識。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就會對人民群眾感受公平正義造成幹擾。  公平正義觀念和司法最為契合。
  • 讓人民群眾擁有公平正義「獲得感」
    本報今日起開闢「2015法院工作亮點回眸」專欄,記錄下過去的2015年,人民法院緊緊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牢牢把握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各項工作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回眸過往,開啟未來,相信人民司法事業必將取得更長足的進步。
  • 人民法院要把維護公平正義作為使命追求
    人民法院承擔著維護公平正義使命,必須進一步學習領會貫徹,準確理解把握,切實履行好職責。   一是要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觀本質要求,依靠改革創新履行職責使命。   十八大報告的總要求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這同樣是對人民法院履行工作職責、實現科學發展的總要求。必須堅定改革創新道路方向。
  • 每日警星 | 呂欣:守護好安保的最後一道防線
    每日警星 | 呂欣:守護好安保的最後一道防線 2020-01-24 18: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牢固樹立和踐行公平正義的理念
    作為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公平正義,是指社會成員能夠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公平地實現權利和義務,並受到法律的保護。與西方國家公平正義不同的是,我國是以維護、實現、發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宗旨的公平正義。  (一)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目標  依法治國的重要目標就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
  • 人民日報評論員: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一個非常崇高的價值。
  • 清苑區人民法院院長陳福星講黨課:牢記初心使命 維護公平正義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貫徹落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要求,激勵廣大幹警自覺增強政治擔當、責任擔當,2019年10月28日,清苑區人民法院院長陳福星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題,為全體幹警講專題黨課。
  • 【基層動態】碭山法院:旁聽庭審加交流座談 良好互動促依法行政
    【基層動態】碭山法院:旁聽庭審加交流座談 良好互動促依法行政 2020-05-29 2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教生: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圖片說明:上海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秘書長、市司法體制改革試點推進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市委政法委新聞發言人王教生將圍繞「積極推進司法體制改革 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等話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 評論員文章:感受公平正義 凝聚法治力量
    所以,孟建柱同志諄諄告誡全體政法幹警,要忠實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始終堅持公正司法,從實體、程序上充分體現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要求,努力使每一起案件的審理都成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生動實踐。  自今日起,本報啟動「感受公平正義」大型主題採訪活動,帶領讀者一同去感受檢察機關為實現公平正義所做的不懈努力,去感受檢察人員一言一行中釋放出來的公平正義。    執法捍衛公平,辦案彰顯正義。執法辦案是檢察機關履行職責的基本手段,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2013年,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879817人,提起公訴1324404人。
  • 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 努力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一、準確理解把握社會公平正義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要求政法戰線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要求重點解決好損害群眾權益的突出問題,決不允許對群眾的報警求助置之不理,決不允許讓普通群眾打不起官司,決不允許濫用權力侵犯群眾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