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教師的心理亞健康,壓力原來這麼大:成績、領導、家長

2020-08-30 教育有未來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者,在很多人眼中是光鮮亮麗的,每天輕輕鬆鬆的上兩節課,每周放兩天假,一個一年放兩次寒暑假,一年到頭上不了幾天課工資還高,這樣的一個行業幸福值應該是非常高的,人人都應該輕鬆的。

但是在2019年的一份調查報告當中顯示絕大部分的教師心理狀態屬於亞健康。

2019年,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協會指導發行的國家級刊物《明日》雜誌曾發表過一篇關於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分析的文章。該文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分析得出,32.4%的被調查教師感覺工作壓力非常大教師中亞健康心理患者佔到72%,其中61.2%的中小學教師有焦慮徵兆,表現為社會適應能力差、人際關係緊張、心胸狹隘、自我封閉、情緒不穩定、牢騷滿腹、過於自卑或自負等。

一、教師心理問題產生原因。

1.焦慮

客觀講,很多的教師是非常焦慮的,焦慮來源於學校、學生、家長。任何一個有職業追求的老師,都想在職業發展上面取得更大的進步,這就需要學校認可,家長認同,學生的進步。

但是這樣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多方面的配合,一旦沒有成績之後,我們教師在整個行業整個學校還是難以發展,還會被人家瞧不起,所以我們很多教師想在職業上面有發展,但是又非常的艱難,所以也是非常的焦慮。

在現在的教育環境中想努力做點事情,但是眾多因素在束縛教師,壓迫教師。

2.壓力大

在很多人看來教師是很有權力的,可以對家長吆五喝六,但是實際情況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師的壓力確實越來越大。

壓力來源於學校。學校對很多教師的教學業績都是有明確的要求的,如果達不到標準或者任教的班級考差了,就會大會小會上面批評。他不會管你本身的起點,不會管理家長配合什麼,不會管理學生的狀態如何。再遇上幾個不講理的領導,整天要求教師奉獻,那滋味就更難熬了。

壓力也來源於家長。現在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家長和學校老師懂得配合,但是也有部分家長胡攪蠻纏,但是就是這少部分的胡攪蠻纏卻可以佔到主動權,因為他們可以通過投訴的方式讓很多正確的事情辦不下去。讓我們的老師不敢懲戒學生,不敢管理學生。

壓力也來源於社會的不理解。很多人認為教師就應該如何如何,但是一個教師首先是一個正常的人才能成為正常的教師。但是現在社會上面對於教師的要求還是非常嚴格,要為人師表,什麼事情都以為人師表這句話來進行約束。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老師既然選擇教書,來自學生的壓力,學生管教的壓力當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不僅僅要接受學校教學的任務,甚至還有很多的被教學任務也成為了壓垮教師的最後一根稻草。

有人談到,有健康的教師才能有健康的學生,試想教師因為種種原因心裡不健康,會正常教育學生嗎?會理解學生嗎?會帶給學生快樂嗎?

所以,教師的心理健康也是需要我們重視的。

你認為,你的壓力來源於哪裡?

相關焦點

  • 72%教師心理亞健康,壓力原來這麼大:成績、領導、家長、社會
    但是在2019年的一份調查報告當中顯示絕大部分的教師心理狀態屬於亞健康。2019年,中國教師教育發展協會指導發行的國家級刊物《明日》雜誌曾發表過一篇關於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分析的文章。該文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分析得出,32.4%的被調查教師感覺工作壓力非常大。
  • 心理亞健康,一把指向教師的刀
    林蕊不是唯一有這種症狀的教師。雖然不至於都走到辭職的地步,但心理狀況的確不佳。他們,都處於心理亞健康狀態。現代社會,心理亞健康已成為教師群體面臨的普遍問題,亟待關注與解決。重壓之下,焦慮、困惑成教師「標配」教師職業具有特殊性——運用自己的知識、智慧和個人魅力,使一個個充滿生命力又獨具個性的孩子健康成長,肩負著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之責,因此,會面對來自社會各界的期待與壓力。
  • 教師普遍面臨心理亞健康問題!教師,需要你關「心」
    ,我很擔心學生的未來,想幫助他們,又不知從何下手,覺得自己很沒用」;……不安、緊張、焦慮、抑鬱、空虛、自卑、神經質……不知從何時起,亞健康,尤其是心理亞健康問題,開始與教師群體如影隨形。心理亞健康在教師群體中有何表現?對教師會產生什麼影響?是什麼導致了教師心理亞健康問題?教師如何才能走出亞健康狀態,擁有更多的幸福感?
  • 教師不分青紅皂白打罵學生,是什麼心態?是心理亞健康+職業倦怠
    這個孩子並不是調皮、成績差的學生,該女生是班長,成績不錯。到底是犯了多麼嚴重的錯誤竟遭到趙老師如此毆打?事實令人難以置信:5月28日下午兩點左右,趙老師正在上勞動技術課。因為27日才參加完考試,女生問了一句後排女學的考試成績。趙老師發現後,走上前去揪著女生的頭髮,共扇了四個耳光。
  • 解決教師心理亞健康問題,不能「頭痛醫頭」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師面臨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心理亞健康現象在教師隊伍中越來越普遍,不明原因的情緒低落、思維混亂、焦慮、恐慌、神經質,更有甚者會產生自殺念頭……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師才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學生。目前,不少地方已針對教師心理亞健康問題出臺相關政策,但碎片化嚴重,起不到綜合治理的效果。
  • 關愛教師,從關注中小學教師的亞健康開始
    不安、緊張、焦慮、抑鬱、煩燥、自卑……不知從何時起,亞健康,尤其是心理亞健康問題,開始與教師群體如影隨形。教師心理問題亟待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教師心理亞健康問題?一位教師的這番話反映出當前在教學任務繁重、升學壓力過大、工作滿負荷的現實情況下,各地許多中小學教師真實的壓力。三、家長的壓力。目前,學生家長對子女普遍有著過高的期望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必然投射到教師身上,對教師也產生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期望,提出近乎苛刻的甚至不合理的要求。
  • 我談幼兒教師的心理亞健康與自我調適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我談幼兒教師的心理亞健康與自我調適 分頁標題#e#   ●多學習、多問、多與同事討論。
  • 緩解學生考試壓力,還原孩子真實成績
    不少學生由於各種因素影響,陷入考試焦慮中痛苦地無法自拔,教師和家長要有效配合,採取積極的有效措施,幫助孩子走出考試焦慮的陰影,讓孩子自信地面對考試,自我緩解考試壓力,真真切切考出優異的學業成績。一、考試焦慮是一種正常現象,不做無知家長和教師緊張焦慮是一種正常心理狀態,成年人同小學生一樣也會緊張。
  • 高校教師身體「亞健康」的背後
    不僅如此,還有其它原因在影響著學人們的身體健康,如下所示: 司琦等人(2007)在《高校教師亞健康狀況的心理成因與鍛鍊對策研究》一文中就指出:「我們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法,對91名高校教師亞健康狀況的心理成因及相應鍛鍊對策的提出進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有超過九成的高校教師自評處於亞健康狀態,引發此現象的心理原因主要是工作壓力大造成的心情不好、焦慮、睡眠不良等消極心理狀態
  • 愛自己,遠離亞健康心理
    當今社會,人人都有壓力,社會和家庭賦予人們不同的責任和義務,因而對應著不同源頭的壓力。請先看一看你是否有以下一些情況呢?如果有以上類似的情況,那就代表了你可能處於亞健康心理。壓力過大特別容易造成亞健康心理,那麼該如何遠離亞健康心理呢?最好的良藥是學會愛自己,壓力大多數來自於外部,由於自己內心不夠愛自己,無法持續給自己提供心靈能力,因此容易被壓力擊垮。愛自己就是要接納自己是不完美的,接納自己的缺點,明白每個人都是有缺憾的,人生不如意是常態。
  • 誰來關注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不安、緊張、焦慮、抑鬱、煩燥、自卑……不知從何時起,亞健康,尤其是心理亞健康問題,開始與教師群體如影隨形。教師心理問題亟待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教師心理亞健康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職業的神聖感和使命感客觀上迫使教師不得不掩蓋自己的七情六慾,促使教師在一定程度上極力壓制自己的個性,負面情緒得不到舒展,心理壓力得不到釋放。
  • 某中學一教師墜樓身亡:成績不理想,心理壓力,抑鬱症……
    網傳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高級中學一教師從當地一棟20層高的樓房墜下身亡。看到這樣的消息,除了心裡難過,還有一聲嘆息。當地教師稱,該校教學壓力任務重,涉事教師所在班級考試成績不理想,或因此心理壓力大所導致的。也有多名教師稱,該教師患有抑鬱症。正常的教學是什麼?應該是教師按照學科課標,根據教材實施目標,正常備課、授課、批改學生學業、評價學生成績和學生發展,正常參加教研活動,專注於教學教研工作,不斷提高教學和教研水平。
  • 高三家長 | 孩子成績不好,壓力大,應該這樣辦
    回到學校後,西西賭氣不願接父母的電話,複習狀態也大受影響。她說自己以前的學習狀態很好,每天都很充實很自信。但自從父母那樣說之後,就找不到學習狀態了。在跟心理老師交流的過程中,西西仍忍不住流淚抱怨,本來自己沒考好,壓力就很大,心情也很煩了,父母怎麼可以這樣給自己定性,為什麼父母不相信自己。
  • 知愈心理:@親愛的教師:聰明的你應該學會與壓力「共處」
    知愈心理諮詢專注您的心理健康,為所有的情緒提供一個溫暖安放處,讓您從心遇見自己。在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由於職業特點、社會期待、家庭壓力等諸多原因,教師職業的工作要求越來越高。所面臨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老師都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 媽咪的18個亞健康處方
    專家認為,產生「亞健康」狀態的根本原因,是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際關係也越來越複雜,白領階層的知識女性,工作中又時常面臨新挑戰,精神壓力更大。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較強,及時調整心態,便可隨時化解壓力,不會「積勞成疾」。
  • 申振北:誰來關注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
    不安、緊張、焦慮、抑鬱、煩燥、自卑……不知從何時起,亞健康,尤其是心理亞健康問題,開始與教師群體如影隨形。教師心理問題亟待引起全社會的關注。是什麼原因導致了教師心理亞健康問題?筆者經過多年的研究並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一、社會的壓力人們把教師讚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既反映了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更反映了大眾對教師的期許。學高為師,身正為範。
  • 學生壓力大,家長怎麼辦?
    學習是主業、分數是命根,是學生和家長不得不面對的客觀現實。 有些家長可能會說,我家那個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哪有什麼學習壓力?事實上,學習壓力並不是只屬於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且,一些學生成績不好,甚至厭學,很可能就是「學習壓力大」導致的。
  • 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形成分析及應對辦法
    如不能正確看待,就會陷入極度的痛苦與煩惱之中而難以自拔,甚至因為超過心理承受能力而做出不理智的行為。4、經濟壓力過大農村貧困家庭的大學生,雖然說國家有相關的貸學金和助學金,承受的經濟壓力也很大。為了緩解經濟上的壓力,一些同學跳課去兼職,從而影響正常的學業,給自承受很重的心理壓力,造成焦慮不安。
  • 有人對成績排榜提出了質疑,認為成績排榜會給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
    有人對成績排榜提出了質疑,認為成績排榜會給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會使學生過重的看重分數,會使教師過重的追求分數,忽略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等等。這種認知,可表現在情感的變化上,高興的,不高興的;興奮的,不興奮;滿足的,不滿足的;心理壓力過重的,毫無心理壓力的;情緒波動大的,情緒波動小的等等,學生表現為不同的心理活動。面對自己的成績名次,認知能力的不同,還可導致行為的不同。沒有考好,下決心努力者有之;沒有考好,不在乎者有之;沒有考好,失去信心者有之。考得好,再接再厲者有之;考得好,驕傲自滿者有之;考得好,不再繼續努力者有之。
  • 3年級小學生心理壓力大 憋成「異食癖」
    而越來越多的醫生們認為,異食癖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廣州日報就報導了一起因心理原因導致異食癖的事件:一個三年級小學生竟偷喝墨水。這個小學生名叫小亮,好幾次在學校裡喝墨水,媽媽問他喝墨水原因,但怎麼也不肯回答,帶去醫院檢查發現身體沒有問題。最終,心理醫生給出了真正原因:成績差怕挨罵 心理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