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這些情況下漏繳稅款不予處罰 122家企業「蜂擁」主動補稅

2020-12-13 東方網

  東方網記者李歡12月24日報導:因為申報價格填寫差錯,170萬元的稅款「縮水」至1700元。拿到稅單後,報關業務總經理哭笑不得。放在以前,這樣一個小小的工作差錯,可能會引發行政處罰、企業資信評定下降等一系列「蝴蝶效應」。而如今,得益於海關總署近期發布的「升級版」主動披露制度,相關企業在向海關主動披露並補繳稅款後即照常通關,未獲處罰。

  這是「手下留情」嗎?在上海海關稽查處副處長儲慧莉看來,企業也需要合理的容錯空間,主動披露制度有助於形成企業主動報告、及時糾錯的誠信促進機制。

  

  11月13日,某大型貨運代理企業從荷蘭進口一票成套農業設備,因為書寫格式上的失誤,導致實際申報價格1549000歐元申報為1549歐元,涉及少繳稅款近170萬元。次日一早,公司在自查中就發現了這一工作失誤。

  「稅差巨大,這個後果無法想像。」企業相關負責人張欽說,按照此前的規定,企業將會為此次失誤付出最高130多萬元的罰金,並面臨信用等級下調的風險。

  14日一早,張欽立即前往海關業務窗口,如實披露了這起因工作失誤產生的涉稅違規行為。上海海關依據新公布的《關於處理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的公告》規定,核實認定該企業在涉稅違規行為發生的三個月內向海關主動報告,故未對其進行處罰。從接到企業的主動披露報告到最後補繳稅款入庫,作業辦結,僅用了8個工作日。

  「整個過程便利、高效,我們原本享有的通關便利措施及信用狀況都沒受到影響。」對主動披露制度,張欽給予了高度評價。

  張欽所在的貨運代理企業屬於第一批AEO高級認證企業,每年業務量在5萬票左右。在他看來,百密一疏,給企業留一些合理的容錯空間十分必要。張欽說,雖然企業對單證製作、錄入、審單各環境層層把關,尤其是審單環節,往往選任「精兵強將」慎之又慎,但龐大的業務量下出現一些差錯在所難免。曾經有一次稅單剛剛打出來,報關員就發現了錯誤,欲哭無淚。

  事實上,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修訂之時就曾引入主動披露制度,提出與進出口貨物直接有關的企業、單位主動向海關報告其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並接受海關處理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但實際過程中免予處罰的企業並不多。

  今年10月17日,海關總署就處理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再一次放大了企業主動披露的受益程度,規定進出口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有漏繳稅款或者違法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可以主動向海關報告,經海關認定可享受從輕、減輕,甚至免於處罰的政策。整個過程中,企業原本享有的通關便利措施及信用狀況均不會受到影響,違規產生的滯納金還可以獲得減免。

  海關總署《公告》顯示,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行政處罰:(一)在涉稅違規行為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內向海關主動披露,主動消除危害後果的;(二)在涉稅違規行為發生之日起三個月後向海關主動披露,漏繳、少繳稅款佔應繳納稅款比例10%以下,或者漏繳、少繳稅款在人民幣50萬元以下,且主動消除危害後果的。進出口企業、單位主動披露且被海關處以警告或者50萬元以下罰款行政處罰的行為,不列入海關認定企業信用狀況的記錄。

  「對於企業而言,我們很關心處罰金以及會不會因此影響信用資質。」張欽直言,按照處罰金額超過50萬元就將影響信用評級的上限,對於經常做大宗商品進口的企業而言,一個標點都可能引發「驚濤駭浪」。如果信用評級下降,將會面臨喪失多項通關便利化政策、合作夥伴流失等諸多問題。」

  此次主動披露制度的再升級,第一次公開向社會公布主動披露不予處罰的具體標準,進一步拓展了容錯政策的受益範圍,既有助於促進企業加強日常管理和自我檢查,又可以在不增加額外行政資源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行政執法的有效性。

  「主動披露制度是激勵性的執法方式,是通過企業的自律管理,來規範其進出口行為,我們希望企業不僅僅是被管理者,而是作為市場主體參與進來,通過主動作為爭取海關的減免處罰,實現共同治理,互利共贏。」儲慧莉說。

  在上海關區,相關措施即刻落地。上海海關依據《海關稽查條例》及《公告》的規定,在所有隸屬關設立業務專窗,公開主動披露報告的接收部門和聯繫方式,方便企業在自查發現違規問題後儘快向海關報告。同時,簡化作業流程、減少審批環節,優先處理事實清楚、案情簡單、違法情節輕微的披露事項。此外,縮短辦理時間,特別是主動披露認定程序的耗時縮短了至少10個工作日。

  一組數據或許可以反映企業對政策「加碼」的反響:今年1月1日起至10月16日,上海海關共受理72起自主披露案件,補稅700萬元。10月17日至今的2月間,上海海關已受理122起自主披露案件,企業申請補稅900萬元。

相關焦點

  • 廣東:今年1-10月,海關共辦理主動披露作業285宗合計補稅3.73億元
    央廣網廣州12月5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陳琳 張濤)東莞某電子公司於今年9月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拍立得相片紙,貨物放行結關後企業自查發現價格申報錯誤,該申報不實行為涉及漏繳稅款及增值稅6.2萬元。企業向黃埔海關所屬東莞海關申請主動披露涉稅違規行為。
  • 濟寧海關:「主動披露」讓企業盡享「誠信紅利」
    12月8日,在青島海關所屬濟寧海關關員指導下,濟寧市某紡織企業順利辦理了補稅手續。此前,該企業報關人員在進口申報時,由於疏忽,未準確填寫對外支付的17.1萬元運雜費,導致漏繳稅款。企業自查發現問題後,主動告知海關,並提交了有關材料。
  • 「主動披露」享受誠信紅利 石家莊海關為企業申請減免稅款滯納金
    原標題:「主動披露」享受誠信紅利 石家莊海關為企業申請減免稅款滯納金   「我
  • 因漏繳稅款,風電整機老大金風科技被罰11萬元
    記者 | 席菁華編輯 | 因稅號申報不實導致漏繳稅款,風電整機老大遭行政處罰。8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海關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進口6票雷射測風雷達漏繳稅款,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經計核,進口的這些雷射測風雷達漏繳稅款22.24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金風科技這一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八十六條(三)項規定,構成稅則號列申報不實。
  • 什麼情況下會有退稅或需要補稅?
    什麼情況下會有退稅或需要補稅?4月1日,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官網都掛出了《2019年度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辦稅指引》,以問答形式對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年度彙算進行了通俗講解,並就各類公眾疑問進行解答。什麼是年度彙算?
  • 補稅通知繳稅比例最新規定 17名藝人被約談
    該階段除補繳費用、滯納金和罰款,可能還會涉及刑事處罰。文中還透露,橫店實驗區當日上午收到稅務通知,工作室需按照2016年至2018年三年總收入的70%(最少)按個人勞務計算稅款,需補繳費用和滯納金,「總體來說,工作室補繳稅款需要按照工作室總收入的20%左右計算」。
  • 電商補稅通知來了 習慣刷單的電商行業將迎來監管大棒
    燃財經加入的一個「電商難友群」裡,有300多個群友在討論此次補稅情況,群公告指示「北京地區收到風險提示的商家每人寫一份情況說明,大概內容一是自身經營狀況及補稅後果,二是希望稅務局怎麼做。此情況說明是去市稅務做座談會時給領導看的,家數越多越有說服力。」
  • 海關行政處罰,將何處何從?
    離開老東家已有若干年頭,但鹹吃蘿蔔淡操心,對海關行政處罰還是無法淡忘。20年來,海關行政處罰的制度設計,一成不變,但貿易環境和海關監管一直在變,海關處罰制度的設計與貿易環境的發展狀況已漸行漸遠,矛盾突顯,需要及時修正。下面幾個對海關行政處罰制度的思考,算是拋磚引玉,與業界共勉,歡迎指正。
  • 主動補繳稅款還加收滯納金嗎?
    在日常稅收徵管工作中經常會遇到納稅人主動補繳稅款的情況,那麼,主動補繳稅款還要不要承擔一些責任呢?   根據《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除納稅人在申報期內(含企業所得稅彙算清繳期,下同)主動補繳少申報的稅款外,其他主動補繳稅款的行為要視具體情況承擔相應的責任。
  • 老林說法34 | 海關行政處罰,將何處何從?
    離開老東家已有若干年頭,但鹹吃蘿蔔淡操心,對海關行政處罰還是無法淡忘。20年來,海關行政處罰的制度設計,一成不變,但貿易環境和海關監管一直在變,海關處罰制度的設計與貿易環境的發展狀況已漸行漸遠,矛盾突顯,需要及時修正。下面幾個對海關行政處罰制度的思考,算是拋磚引玉,與業界共勉,歡迎指正。
  • 為什麼年度個稅彙算要補稅?退稅與補稅的問題匯總
    [導讀]很多人都要這個疑惑,我們每個月都有預扣稅款,但為什麼現在還要補稅呢?一般來說,常見的補稅情形有以下幾種,讓我們來看看具體情況。 常見的補稅情形有以下幾種:   很多人都要這個疑惑,我們每個月都有預扣稅款,但為什麼現在還要補稅呢?
  • 這些行為將不予處罰!從輕處罰
    指導意見提出,在全市市場監管領域推廣《洛陽市市場監管領域不予處罰清單》《洛陽市市場監管領域從輕處罰清單》《洛陽市市場監管領域減輕處罰清單》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三張清單」,明確在特定條件下,對32項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對9項違法行為從輕處罰,對9項違法行為減輕處罰,體現了包容審慎原則。
  • 什麼情況下要補稅?怎麼補?
    什麼情況要補稅?  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如果納稅人年度預繳稅額低於應納稅額的,且不符合國務院規定豁免彙算義務情形的(綜合所得年度不超過12萬元或者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均應當辦理年度彙算補稅。
  • 在這6種情況下,遲交稅也不用加收滯納金!
    根據《稅收徵管法》的規定:納稅人未按照定期限繳納稅款的,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期限解繳稅款的,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稅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因此,在大家的認知當中,如果企業交稅交遲了就會被加收滯納金。
  • 單訴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此路不通嗎?
    採取「徵罰並立」論的法官在審理稅務處罰案件時,傾向於僅對處罰的合法性、合理性作出評價,而對納稅人對於稅款的爭議不予評價,認為納稅人對於稅款的爭議應當通過對稅務處理決定提起行政複議、訴訟來解決,如開篇所述引起熱議的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2020)豫行申789號《行政裁定書》。
  • 法國VAT代理申報多少錢,法國VAT補稅的幾種情況?
    法國VAT合規化、申報費用多少錢及補稅情況已成了賣家關心的話題。不難看出,這項草案瞄準了兩個打擊對象,一是跨境企業,二是國外電商平臺。具體而言,企業需要註冊法國VAT,電商平臺需要下架沒有註冊法國VAT的店鋪和產品。在合規化的浪潮下,跨境賣家不得不選擇合規化。可是,現在市面上的稅務中介魚目混珠,並以偏低於市場價格搶客戶,然後無視後續服務,甚至收錢走人,給賣家造成不少的損失。
  • 明星補稅100個億,2018年「血流成河」的娛樂圈
    大概來龍去脈:5月28日和29日,崔永元在微博上發布了,懷疑與範冰冰有關的陰陽合同圖片;6月2日,國家稅務總局責成江蘇等地稅務機關調查核實;10月3日,時隔四個月,新華社報導,稅務部門依法查處其的偷逃稅問題,繳納稅款、滯納金、罰款約8.83億人民幣,範冰冰微博發布「道歉信」表示「完全接受」處罰。
  • 經理會計「合作」逃避稅款判刑
    檢察院指控:被告單位湖北景某建材公司逃避繳納稅款767343.21元,佔各稅種應納稅款的62.66%。經審理查明,該公司逃避繳納稅款主要事實如下:一是在生產過程中部分原材料的損耗應當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但是公司會計被告人秦琛琛按實際發生的損耗上報減稅;二是將贊助「八一慰問金」以禇德昭籤字的白條入帳作為公司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申報扣除;三是將銀行承兌貼現利息未取得有效憑證前,作為公司支出在企業所得稅前申報扣除;四是將支付給某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技術轉讓費
  • 稅務處理決定與處罰決定關係司法意見不一,二者可否一併審理?
    在涉稅爭議案件中,由於存在「複議前置」和「清稅前置」條款,納稅人在無力承擔稅款或者無法提供擔保的情況下會選擇直接就稅務處罰決定提起訴訟,這種情況下法院是否有權就兩行為一併審查在司法實踐中爭議頗多,以上列舉案例也說明了這一點,下文將重點分析二者一併審查處理的可行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