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理人雜誌
來源| 綜合開發研究院
12月9日,《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20)》在深圳舉辦的「中國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主持論壇及發布會
//招商銀行原行長、社會價值投資聯盟(深圳)主席馬蔚華作主旨演講
//東方港灣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作主旨演講
//廈門大學金融研究院院長屈文洲作專題演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原所長張承惠作專題演講
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是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團隊編制,旨在動態反映深圳上市公司發展的現狀、特徵、趨勢,形成更多規律性認識,剖析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存在的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建議,力爭以高質量的研究服務推動我國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深圳市蛟龍出海科技有限公司是本期報告的聯合編制單位,通過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為本報告提供了技術支持。首期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於2018年發布,首次將遍及全球主要交易所上市的深圳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全景式的展示了深圳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報告以後每年發布一次。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餘洋發布報告
《報告》分為「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總體狀況」「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價」「問題與政策建議」三個部分。
「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總體狀況」
報告從深圳上市公司行業分布、市值狀況、財務狀況、研發投入、資本市場利用、國際化經營、承擔社會責任等角度全方位勾畫深圳上市公司群體的現狀和發展特徵。
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總體上呈現「一快三高」的四大特徵,「一快」指上市公司整體發展速度快,「三高」,分別指行業分布集中度高、國際化程度高、對深圳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高。
截至2019年底,深圳境內外上市企業總數達到418家,廣泛分布於國內外主要資本市場,僅在2019年當年就有28家深圳企業以IPO方式實現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剔除股票長期停牌、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公開年報等特殊狀況的13家公司,通過對405家深圳上市公司年報進行分析,報告提出以下主要結論和觀點:
(1)從市值狀況來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22092.96億元,相當於當年深圳GDP(26927.09億元)的4.53倍;其中信息技術行業和金融行業上市公司市值合計為87266.11億元,佔深圳上市公司總市值比重超過71.47%,這充分反映了深圳經濟「科技+金融」雙輪驅動的顯著特徵。
(2)從財務狀況來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的資產總規模328110.93億元,淨資產總規模56917.52億元,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總規模60277.48億元,實現淨利潤總規模6953.85億元。
(3)從研發投入狀況來看,在年報中專門披露研發費用的企業有310家,佔比超過76.54%,這說明深圳上市公司普遍重視研發投入和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這310家深圳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為1319.47億元,平均研發強度為2.19%。
(4)從利用資本市場狀況來看,2019年11家深圳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發行實現再融資308.05億元,30家深圳上市公司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實現債務融資18908.44億元,深圳上市公司合計直接融資金額達到19216.49億元;92家深圳上市公司披露了併購交易,累計併購交易額達到1881.07億元。
(5)從國際化經營狀況來看,公布年報的405家企業中有205家企業披露了境外收入情況,佔比達到50.61%,境外收入比重超過10%的企業共有130家,佔到32.18%。
(6)從承擔社會責任狀況來看,上市公司積極發揮踐行社會責任主力軍作用。在就業貢獻方面,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員工總數達到334.44萬人,當年員工總薪酬達到5741.92億元。在稅收貢獻方面,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合計納稅4807.75億元。
(7)從主要發展指標增速來看,與2018年相比,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發展指標實現快速增長。上市公司數量從392家增加到418家,增加了26家;總資產增長了14.69%,淨資產增長了18.72%,營業收入增長了12.21%,淨利潤增長了18.69%,研發投入增長了21.92%,員工薪酬增長了12.21%,均高於同期深圳市GDP 名義增速11.17%。
(8)如果將深圳上市公司整體視為一個「經濟體」,那麼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經濟體」的「生產總值」達到17495.31億元,相當於同期深圳市GDP的64.97%,較2018年增長了13.05%,但低於上年同期增長率15.80%。同時,員工總數相當於深圳市在崗職工人數的28.67%,貢獻稅收相當於深圳市產業稅收總量(不計海關稅收和證券交易印花稅)的70.40%,研發投入相當於深圳市研發投入的99.36%。可以說,深圳上市公司整體作為一個「經濟體」,在經濟總量、發展速度、創新能力、稅收產出、創造就業等方面與深圳市「實力」接近,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成就。另外一方面,深圳上市公司又是深圳的優秀群體,人均創造的生產總值高於深圳人均GDP120%以上,在深圳發展中發揮著引領和帶動作用,是深圳經濟發展的旗幟和引擎。
(9)在行業分布方面,深圳上市公司較北京上海更加集中。
(10)無論是從營業收入還是利潤總額(國際上市公司為「除稅前利潤」),深圳龍頭上市公司都實現了對國際上市公司的明顯追趕。
「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價」
報告利用三級、38個具體指標從規模實力、發展潛力、經營能力、社會責任貢獻力四個維度對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進行綜合競爭力評價和專項競爭力評價。
# 綜合競爭力十強依次是:
中國平安、騰訊控股、招商銀行、萬科、邁瑞醫療、立訊精密、匯頂科技、深信服、信維通信、鵬鼎控股。
# 規模實力十強依次是:
中國平安、招商銀行、騰訊控股、中國恆大、萬科、平安銀行、工業富聯、招商蛇口、中信證券、中國廣核。
# 發展潛力十強依次是:
匯頂科技、深信服、康泰生物、中新賽克、騰訊控股、先健科技、立訊精密、金溢科技、華測檢測、和而泰。
# 經營能力十強依次是:
中國平安、萬科、中信證券、信維通信、邁瑞醫療、智萊科技、廣和通、歌力思、招商證券、立訊精密。
# 社會責任貢獻力十強依次是:
華潤三九、深信服、明輝國際、東江集團控股、金溢科技、天虹股份、鵬鼎控股、富安娜、匯潔股份、邁瑞醫療。
「經驗、問題與政策建議」
報告認為深圳上市公司整體上還存在增速放緩、風險增加、效率不足、科創企業競爭不利等問題;圍繞「提升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推進深圳上市公司更好服務深圳發展」,報告提出「持續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和民營企業上市」、「鼓勵優秀上市企業深耕國內市場」、「促進深港兩地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鼓勵上市公司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引導深圳上市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有效防範和化解上市公司風險」等六條具體政策建議。
//高端對話一:如何推動本地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和做優做強
//高端對話二:「註冊制」下如何尋找高質量發展上市公司投資標的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助理、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所長劉國宏作總結髮言
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評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