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圳367家上市公司生產總值相當於深圳市地方生產總值的59.6%,經濟增速相當於深圳經濟增速的2.43倍。
其中,中國平安、騰訊控股、萬科綜合競爭力排名前3,匯頂科技、騰訊控股、招商蛇口發展潛力排名前3 。
這個結論來自於,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聯合宏信證券27日共同發布的《深圳上市公司發展報告(2018)》。
深圳上市公司經濟增速是深圳2.43倍
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12月31日,深圳上市企業總數達到367家。從上市地點來看,深圳上市公司分布於境內外各主要資本市場,境內上市公司272家,境外上市公司107家。具體來說,深交所上市公司252家,上交所上市公司20家,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94家,紐交所3家,納斯達克上市公司8家,新加坡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家。
深圳絕大多數上市企業不靠行政手段捏合,也不是來源於壟斷行業,而是從本土開始創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起來的。騰訊、平安、招商銀行、萬科、恆大晉身「世界500強」,中興、順豐、比亞迪等企業在行業處於領先或領導地位,瑞聲科技、大族雷射、信維通信、中集集團、歐菲科技等一大批高端製造企業成為細分行業的全國乃至全球龍頭企業。
報告稱,如果把深圳上市公司整體視為一個「經濟體」,這一「經濟體」2017年生產總值相當於深圳市地方生產總值的59.6%,研發投入相當於深圳市研發投入總額的84.6%,從業人數相當於深圳市單位從業人員總數的56.8%,貢獻稅收相當於深圳市稅收總量的70.6%,經濟增速相當於深圳經濟增速的2.43倍。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副所長餘凌曲說,深圳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持續向好,經濟社會貢獻突出,一方面有賴於深圳市場導向的營商環境與創新土壤,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深圳經濟結構正在不斷優化和高質量穩步推進。
A股公司直接融資強度弱於港股公司
上述報告利用27個具體指標從規模實力、發展潛力、經營能力、社會貢獻力四個維度對深圳上市公司競爭力進行評價。
其中,綜合競爭力排名前20的企業依次是中國平安、騰訊控股、萬科、中國恆大、招商銀行、招商蛇口、瑞聲科技、中信證券、奮達科技、比亞迪、崇達技術、匯頂科技、立訊精密、平安銀行、神州長城、景旺電子、龍光地產、海能達、信維通信、海王生物。
發展潛力排名前十的企業依次是匯頂科技、騰訊控股、招商蛇口、信維通信、瑞聲科技、英可瑞、華聯控股、中國恆大、康泰生物、神州長城。
報告也對深圳上市利用資本市場情況進行了專題研究,結果顯示,不同市場板塊(A股、港股、美股)等因素對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強度的影響十分顯著。
其中,A股上市公司對資本市場利用整體上弱於港股上市公司,特別是直接融資強度(股票融資及債券融資)落後港股上市公司37.1%。
餘凌曲對第一財經解釋,調查時,資本市場利用強度是以股票融資、債券融資和併購交易三個指標進行衡量的。資本市場利用強度和審批制度等因素有關。
此外,根據報告,大股東性質為「私企/個人」的深圳上市公司資本市場利用強度要比大股東性質為「投資機構」的深圳上市公司大39.2%,比大股東性質為「國企」的深圳上市公司大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