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的基礎——淺談米塞斯《人的行動》的意義

2020-12-25 財新網
 

  1949年,奧地利經濟學家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的《人的行動》(Human Action: A Treatise On Economics)一書,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當時,耶魯學術委員會的多數成員持反對意見,其理由是,米塞斯在移居美國後,謀不到任何一所大學的教職。「二戰」後,凱恩斯主義一統美國經濟學界,主張由政府干預和管制經濟。在當時的主流學術界看來,米塞斯傾畢生所學,寫就的這本經濟學巨著太落伍了。然而,在一位學術委員的堅持下,這本書還是出版了。出人意料的是,這本不合時宜又昂貴的大部頭學術專著熱銷一空。時間證明這是一本劃時代的著作,它深刻地影響了安蘭德、赫茲利特、羅斯巴德等一大批學者,帶動了自由市場經濟學和自由主義在美國的全面復興,並且擴散到所有主要的工業國家,時至今日,影響越來越大。《人的行動》無疑是經濟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相關焦點

  • 《米塞斯評傳——其人及其經濟學》
    在經濟學方法論上,他堅持奧國學派的個人主義與主觀主義,反對當時流行於經濟學中的實證方法以及在經濟學中運用數學;在理論上他堅持最徹底的自由放任,可以稱之為「市場原教旨主義」,不僅反對計劃經濟和凱恩斯主義,而且反對國家有限幹預經濟的芝加哥學派。正是這兩個特色使米塞斯不是浮雲。  米塞斯一生眾多著作中,最重要的是《人的行為》。這本書是他整個經濟學的基礎,也是奧國學派思想體系的核心。
  • 米塞斯論市場是一個過程
    市場是一個過程,是由形形色色的個人,在分工合作的行為之相激相蕩而發動的。」「市場過程完全是人的行為結果。每一市場現象都可溯源於這個市場社會成員們的某些確定行為。」 學術界認為,米塞斯是亞當·斯密之後對市場經濟理論貢獻最大的經濟學家,他夯實了市場經濟理論基礎,是堅守市場經濟信念的中流砥柱。 人們首先要問市場是什麼?
  • 米塞斯論人的行為
    「成就偉大抱負的惟一方法,是從基礎上一步一步、一點一點地做起。」 ■ 孫寶強 二十世紀最出色的經濟學家之一米塞斯推出的世紀巨著《人的行為》影響深遠。米塞斯使用的「人的行為」(也譯為「人的行動」)一詞借用了波蘭哲學家科塔賓斯基的《行動學》。米塞斯詳細闡述了人的行為的特點,這是理解其學說的重要內容。 第一,什麼是行為呢?
  • 米塞斯打了今天哪些經濟學家的臉?
    米塞斯第一次運用效用理論來證明貨幣的本質,闡述企業的投資決策、銀行的信用擴張以及政府的貨幣政策等諸因素如何會導致社會系統性的經濟波動,從而為宏觀層面的商業周期理論建立起微觀基礎。二是堅持以動態方法來處理現實世界的經濟事態,從風險和不確定性的角度來理解競爭性市場。在米塞斯看來,競爭性市場的本質是每一位有目的的理性行動者在充滿風險與不確定性的境況之下,如何有意識地去發現「盈利機會」的過程。
  • 走出歷史主義魔咒的米塞斯
    翁一奧地利人米塞斯被譽為是繼亞當·斯密之後對市場理論貢獻最大的經濟學家,他以其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思想性,豐富和完善了市場經濟理論。米塞斯一生勤於著述,從貨幣理論、商業周期研究以至構建基於人的行動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極富開拓性和原創性。其《社會主義》、《人的行動》等代表作陸續被譯介成中文,供國內學者和經濟學愛好者閱讀。
  • 米塞斯為什麼重要
    如前面的提到的,米塞斯最為重視的是「方法論」,而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米爾頓·弗裡德曼儘管同意米塞斯的很多觀點,但他最不同意的是米塞斯的方法論,他認為行動學是「狹隘的」,他認為「假如不能對某些命題或陳述是否正確達成一致,那是無法通過尋找邏輯錯誤的方式去解決它的」。他認為答案是尋找與預測相衝突的證據,這也是科學進步的方式。
  • 米塞斯的新學派:奧地利學派的「重生」
    米塞斯在紐約的最早追隨者之一喬治·科瑟(George Koether)通過基督教自由基金會(CFF)分發了大量的摘錄。CFF僱員珀西·格雷夫斯(Percy Greaves)和他未來的妻子貝蒂娜(Bettina)加入了米塞斯在紐約舉辦的小型研討會,該研討會在《人的行動》取得成功後重新開始。格雷夫斯夫婦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米塞斯經濟學的主要傳播者。
  • 米塞斯的經濟學方法論
    ■ 吳荻楓 米塞斯以皇皇巨著《人的行為》完成了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大廈的基石是關於人的行為的先驗命題: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人之所以行為,是因為他想以較滿意的情況代替較不滿意的情況,並且預料其行為足以消除或減輕所感覺的不適。 米塞斯認為以上命題是先驗的,即不證自明的。
  • 米塞斯:知識的行動主義基礎
    人——他本身是一個行動的生物——先是傾向於把所有的事情都解釋為生物行動——其行動方式在本質上與他自己的行動方式沒有什麼不同——的表現形式。萬物有靈論賦予宇宙中的所有東西以行動的官能。當經驗使得人們放棄這種信念時,它仍然認為上帝或大自然的行動方式與人的那些行動方式沒有什麼不同。擺脫這種神人同形同性論的束縛是現代自然科學的認識論基礎之一。
  • 學點經濟學:米塞斯改變了他一生
    很多人是從哈耶克知道米塞斯的,包括我在內。因為米塞斯是哈耶克的老師。然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有那麼多人,我們又知道幾個諾獎得主的老師呢?哈耶克其實不是米塞斯嚴格意義上的學生。柯茲納經常談起,他永遠忘不了在米塞斯的課堂上所受到的思想衝擊。米塞斯說,市場是一種過程。這種說法柯茲納從前聞所未聞。他後來回憶,說市場是一個地方,他能理解是什麼意思,但說市場是一個過程,是什麼意思呢?在米塞斯那裡,柯茲納經歷了一場智力啟蒙。柯茲納當時也在學習主流的微觀經濟學,他發現,米塞斯所講授的經濟學和主流經濟學大相逕庭。
  • 米塞斯:堅持真理
    ,夏道平翻譯的米塞斯經典著作《人的行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讓大陸讀者得以更精確理解這位經濟學大師的思想。由此可見,米塞斯對個人自由的捍衛是多麼可貴。米塞斯的思想並非與生俱來。他1881年生於奧匈帝國,成長於維也納。在童年時代,米塞斯就接受了國家主義,他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持有共同的基本信念:政府干預必定是有益的,而自由市場最多只是偶然如此。只是後來,他閱讀到了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這徹底改變了米塞斯在社會問題分析上的看法。
  •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寧折不彎的誠實
    會場上的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在討論間臉色驟變,令人詫異。不顧組織者哈耶克的私交情面,憤而離場。哈耶克可是他的弟子。  兩年後,1949年,米塞斯的《人的行為》出版了。「如果沒有可看得見的國民,就沒有可看得見的國。」「經濟學對於有權力的人的妄自尊大是一個挑戰。如果你沒有注意到這個事實,你就不可能懂得經濟思想史。」
  • 該怎樣去讀米塞斯
    米塞斯的《人的行動》一書確實值得一讀。無論如何,這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經過深思熟慮而寫出的有關經濟學根本問題的著作。不過,我在這裡想要強調的是,米塞斯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最極端的代表人物,他和他的《人的行動》一書都凸顯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幾個典型特徵。邊際主義經濟學的傳人米塞斯本人就顯示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與邊際主義經濟學的師承關係。
  • 米塞斯的另一個面相
    像多數偉大思想家一樣,米塞斯很少談及個人生活,所以這本由他的夫人撰寫的回憶錄也就顯得彌足珍貴。儘管這部回憶錄不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卻從生活的點滴中凸顯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經濟學家的親切和善與卓爾不凡。由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學領袖,轉身為在美國主流經濟學界幾乎籍籍無名的人物,直到晚年才又重新煥發光彩。米塞斯所經歷的不平與坎坷,所堅守的學術信仰與人格品質,讓人感慨萬千。
  • 米塞斯的世界不只是陰鬱的經濟學
    該章詳細敘述了米塞斯的代表作《人的行為》是在怎樣的狀態下寫出來的,以及米塞斯與出版該書的耶魯大學出版社的糾紛。此外,儘管瑪吉特回憶錄中對人物的品評不能算是她丈夫態度的直接反映,但仍然可以藉此一窺米塞斯的人際交往與關係世界。例如,瑪吉特提到,米塞斯的一位學生告訴她,米塞斯在課堂上如此評論熊彼特:「有很多人……堅定不移地支持熊彼特教授的社會理論。
  • 米塞斯方法論的康德哲學背景
    事實上,如果沒有這些讓經驗產生意義的範疇,我們不可能理解這個世界。因此,根據康德的觀點,通過運用已知的先驗概念,我們對客觀現實的理解具有了客觀的有效性。所有經驗認知的基礎之上都是先驗的概念,沒有這些先驗概念,就沒有客觀有效性。如康德的論證,我們不是從自然中得出概念,而是在這些概念的幫助下審問自然。
  • 米塞斯:一位偉大的老師
    他從未表現出一絲不耐煩,而且鼓勵每個人說出自己的觀點。」這位安靜坐在房間後面的小女孩,她對我們正在討論的事情沒什麼興趣,但她或許能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在其中黃油價格將交由自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如果我們不去研究這些問題,不把我們的思考結果告訴人們,那麼這一切當然不會發生。
  • 不讀米塞斯,萬古如長夜!——關於市場,謝作詩錯在哪裡?
    但這次我無意中佔開了他的這篇《市場的對立面是計劃而非政府》,雖然都是芝派那些常規說法,並不新鮮,但作為他眼中的「極端奧派」,覺得還是有必要反對反對!作為對先師米塞斯的紀念。謝老師說:用價格機制來配置資源的制度安排即是市場。這個定義非常芝派,含糊不清。我認為,市場是指人們進行交換活動的場所、區域。市場經濟,也就是人們能隨時處於自由交換的狀態。
  • 《米塞斯回憶錄》: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回憶錄
    米塞斯到美國時,已經接近60歲了,在艱苦和窘迫的環境中仍然筆耕不輟,撰寫了許多著作,包括《全能政府:全權國家與全面戰爭的興起》(1944)、《官僚體制》(1944)、《人的行為》(1949)、《理論與歷史:對社會與經濟演變的解釋》(1957)、《反資本主義心態》(1957)、《經濟科學的終極基礎:論方法問題》(1962)、《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歷史背景》(1969)等。
  • 經濟大師米塞斯是怎麼普及思想的?
    米塞斯以「人的行為」為題寫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煌煌巨著,重述了整個經濟學的體系。夏道平先生的經典中譯本有800多頁,英文原版也有近千頁。置於案上,儼然大磚頭一塊,需要鼓足勇氣才能打開,而該書前一百多頁基於先驗的經濟學方法論相當抽象,又足以令許多人打了退堂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