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在國內的傳播,米塞斯的思想日益引起人們關注,甚至一些商界名人也開始攻讀米塞斯的著作。作為奧地利學派承上啟下的領軍人物和集大成者,米塞斯的思想精髓到底是什麼呢?
作者:風靈
《自由市場及其敵人》
(奧地利)米塞斯
說起來,米塞斯的思想非常簡單,不過四個字「人的行為」,英文只有兩個單詞「Human Action」。然而,這四個字卻包含了Everything。米塞斯以「人的行為」為題寫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煌煌巨著,重述了整個經濟學的體系。夏道平先生的經典中譯本有800多頁,英文原版也有近千頁。置於案上,儼然大磚頭一塊,需要鼓足勇氣才能打開,而該書前一百多頁基於先驗的經濟學方法論相當抽象,又足以令許多人打了退堂鼓。
如果你讀不下去八九百頁的《人的行為》,那麼不妨花上半天一天的工夫,看一遍《自由市場及其敵人》,看看米塞斯自己是怎樣普及他的思想的。米塞斯於上個世紀40年代遠渡重洋,從歐洲來到了美國,任教於紐約大學,並一直受美國經濟教育基金會的資助。1951年夏天,米塞斯在經濟教育基金會做了題為《自由市場及其敵人》的系列演講,米塞斯本人並沒有演講文字稿留下,基金會的格裡夫斯夫人逐字記錄並整理了英文全文。2004年,也就是米塞斯逝世30餘年之後,方由經濟教育基金會正式出版。
米塞斯最出色的弟子哈耶克將米塞斯稱為「真正的大師」,我個人認為,別的不論,至少在深入淺出闡述經濟學原理這方面,米塞斯遠勝哈耶克。該系列講座分為九講,英文不過3萬多字,卻概括了他整個學術生涯中最為主要的洞見:經濟學方法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貨幣與經濟周期。全文沒有生僻的單詞和難懂的長句,也沒有稀奇古怪的例子或故弄玄虛的掉書袋,平易淺顯,老嫗能解,但又處處閃耀著經濟學大師的智慧光芒。
米塞斯認為,人類文明數千年來,最偉大的成就莫過於近代社會科學(主要是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社會科學最核心的一點是認識到了人類社會的規律與自然規律的區別。自然界中,沒有思維的物體受外力的作用而運動,其間的關係是可測量、可實驗,從而可以準確預測的。而在人類社會中,人的行為是受其自身支配,受其思維、偏好、價值觀和個人目的的作用,這是「個性」(individuality),因人而異,不是恆定的常量,無法測量,也就無法實驗或準確預測。人們只能說,個人以自己的方式實現其目的。這種個性便是米塞斯所指的「極據」(ultimate given)。因此,社會科學,也即研究人的行為的科學,其方法與實證的自然科學完全不同,不能將活生生的人當作磚頭或棋子,聽憑擺布。
基於這種個人主義方法論,米塞斯反對任何頂層設計,而倡導個人自由。市場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平等自願地參與買或賣的交易,不是權威,而是每一個普通人來決定資源的分配去向。價格便是市場無數主體互動產生的結果,在市場之外,脫離市場參與者的行為來計算或規定價格,不可能反映真實的經濟狀況,而人為的幹預會造成混亂。繁榮、蕭條的經濟周期,並非資本主義或市場經濟的固有特徵,恰恰是壓低貸款利率,人為製造繁榮的後果。被壓低的利率不是市場價格,由此扭曲了企業家的計算,新增的投資沒有真實的資本品供給,最終必然難以為繼,崩潰和蕭條便隨之而來。
順理成章,米塞斯始終堅信,改變社會的原動力是人的觀念而不是物質因素,因為生產工具、生產資料或產品都是觀念的產物。古希臘有著發達的科學,卻沒有產生現代的技術,比如鐵路,是受到了錯誤觀念的制約。要改變錯誤的觀念,只能努力用正確的觀念來說服,寄託於天降偉人來建立「理想國」,是違背人類行為規律的烏託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