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師米塞斯是怎麼普及思想的?

2020-12-25 北晚新視覺網

近年來,隨著奧地利學派經濟學在國內的傳播,米塞斯的思想日益引起人們關注,甚至一些商界名人也開始攻讀米塞斯的著作。作為奧地利學派承上啟下的領軍人物和集大成者,米塞斯的思想精髓到底是什麼呢?

作者:風靈


《自由市場及其敵人》
(奧地利)米塞斯

說起來,米塞斯的思想非常簡單,不過四個字「人的行為」,英文只有兩個單詞「Human Action」。然而,這四個字卻包含了Everything。米塞斯以「人的行為」為題寫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煌煌巨著,重述了整個經濟學的體系。夏道平先生的經典中譯本有800多頁,英文原版也有近千頁。置於案上,儼然大磚頭一塊,需要鼓足勇氣才能打開,而該書前一百多頁基於先驗的經濟學方法論相當抽象,又足以令許多人打了退堂鼓。

如果你讀不下去八九百頁的《人的行為》,那麼不妨花上半天一天的工夫,看一遍《自由市場及其敵人》,看看米塞斯自己是怎樣普及他的思想的。米塞斯於上個世紀40年代遠渡重洋,從歐洲來到了美國,任教於紐約大學,並一直受美國經濟教育基金會的資助。1951年夏天,米塞斯在經濟教育基金會做了題為《自由市場及其敵人》的系列演講,米塞斯本人並沒有演講文字稿留下,基金會的格裡夫斯夫人逐字記錄並整理了英文全文。2004年,也就是米塞斯逝世30餘年之後,方由經濟教育基金會正式出版。

米塞斯最出色的弟子哈耶克將米塞斯稱為「真正的大師」,我個人認為,別的不論,至少在深入淺出闡述經濟學原理這方面,米塞斯遠勝哈耶克。該系列講座分為九講,英文不過3萬多字,卻概括了他整個學術生涯中最為主要的洞見:經濟學方法論;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貨幣與經濟周期。全文沒有生僻的單詞和難懂的長句,也沒有稀奇古怪的例子或故弄玄虛的掉書袋,平易淺顯,老嫗能解,但又處處閃耀著經濟學大師的智慧光芒。

米塞斯認為,人類文明數千年來,最偉大的成就莫過於近代社會科學(主要是經濟學)的產生和發展,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社會科學最核心的一點是認識到了人類社會的規律與自然規律的區別。自然界中,沒有思維的物體受外力的作用而運動,其間的關係是可測量、可實驗,從而可以準確預測的。而在人類社會中,人的行為是受其自身支配,受其思維、偏好、價值觀和個人目的的作用,這是「個性」(individuality),因人而異,不是恆定的常量,無法測量,也就無法實驗或準確預測。人們只能說,個人以自己的方式實現其目的。這種個性便是米塞斯所指的「極據」(ultimate given)。因此,社會科學,也即研究人的行為的科學,其方法與實證的自然科學完全不同,不能將活生生的人當作磚頭或棋子,聽憑擺布。

基於這種個人主義方法論,米塞斯反對任何頂層設計,而倡導個人自由。市場過程中,每個人都可以平等自願地參與買或賣的交易,不是權威,而是每一個普通人來決定資源的分配去向。價格便是市場無數主體互動產生的結果,在市場之外,脫離市場參與者的行為來計算或規定價格,不可能反映真實的經濟狀況,而人為的幹預會造成混亂。繁榮、蕭條的經濟周期,並非資本主義或市場經濟的固有特徵,恰恰是壓低貸款利率,人為製造繁榮的後果。被壓低的利率不是市場價格,由此扭曲了企業家的計算,新增的投資沒有真實的資本品供給,最終必然難以為繼,崩潰和蕭條便隨之而來。

順理成章,米塞斯始終堅信,改變社會的原動力是人的觀念而不是物質因素,因為生產工具、生產資料或產品都是觀念的產物。古希臘有著發達的科學,卻沒有產生現代的技術,比如鐵路,是受到了錯誤觀念的制約。要改變錯誤的觀念,只能努力用正確的觀念來說服,寄託於天降偉人來建立「理想國」,是違背人類行為規律的烏託邦。

來源:北京晚報 北晚新視覺網

相關焦點

  • 米塞斯的世界,不只有陰鬱的經濟學
    原文 :《經濟學家的非學術伴侶及其生活》 作者 |華中師範大學 嚴鵬 圖片 |網絡 零星的經濟思想史史料瑪吉特·馮·米塞斯,這位奧地利學派大師的妻子,提筆便向讀者發出警告:「這本書不會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也不會講學院智慧。它要回答的是我的丈夫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許多個人問題。」不過,由於文科學者的「知」與「行」高度纏結,從米塞斯的個人問題裡,也能發現不少零星的經濟思想史史料。
  • 米塞斯的世界不只是陰鬱的經濟學
    (圖片由出版社提供)嚴鵬/文作為一名經濟思想史研究者,我對經濟學家的自傳興味盎然。學術史尤其文科學術史的演化,不是知識與理論的單線進步或機械積累,它充滿意外和偶然,與學者的人生際遇往往有著直接關聯。零星的經濟思想史史料兩年前讀《米塞斯回憶錄》,我最大的感觸是,這個堅持自由至上主義學說的經濟學家,在為人處世方面表現出了很大的靈活性與務實性。米塞斯寫道:「在學術上,妥協是對真理的背叛。但在政治上,妥協卻是必不可少的,許多時候只有通過互相衝突的觀點的折衷,才能取得一點進展。
  • 米塞斯:堅持真理
    ,夏道平翻譯的米塞斯經典著作《人的行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讓大陸讀者得以更精確理解這位經濟學大師的思想。而近日面世的《米塞斯大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則將米塞斯經濟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融入其曲折的人生經歷之中。它讓讀者看到:堅決固守古典自由主義,孤身薄旅抵抗時代逆流的橫逆是多麼不易。正因為如此,米塞斯及其弟子哈耶克以及奧地利經濟學派才令人刮目相看。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資本主義曾經數次遭遇危機。
  • 《米塞斯回憶錄》: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回憶錄
    作為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第三代傳人和領軍人物,米塞斯在經濟學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中均有著諸多原創性的思想和理論貢獻,在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裡仍然有巨大的思想影響。2000年,米塞斯被美國《自由》雜誌評為「自由至上主義(libertarian)的世紀人物」,就足以說明這一點。
  • 《米塞斯夫人回憶錄》:20世紀美國經濟的側面詮釋
    該書被認為是經濟思想領域「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著作之一」,米塞斯在其中對人的自由意志進行了確認和闡釋,並在此基礎上反思經濟能被計算的可能性。那種試圖通過統計方法來找出經濟規律的經濟學在他看來是誤入歧途。《人的行為》第一版面世後即廣受好評。然而令人震驚的是,在耶魯大學出版社的再版卻遭遇一系列奇怪的「待遇」,先是米塞斯無法聯繫他們修訂,拿不到樣稿,接著是書出版時在排版和印刷上漏洞百出。
  • 該怎樣去讀米塞斯
    左大培  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思想史研究室副主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從事西方經濟思想史研究。米塞斯的《人的行動》一書確實值得一讀。在這個年代中,不僅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等非主流的經濟學在西方的影響急劇擴大,就是在英美等國的主流經濟學內部,也產生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它大大動搖了新古典經濟學等邊際主義經濟理論的主流地位。可以說,創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是當時的西方主流經濟學家們所進行的一場保衛戰,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歷史作用就是在凱恩斯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攻擊面前保衛邊際主義經濟理論的思想傳統。
  •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寧折不彎的誠實
    那漸行漸遠的背景,是米塞斯一生「做學問」和「做人」的方式所在——寫作上直抵問題,古板而缺乏靈活;思想上堅持認定的真理,從不妥協。風起雲湧的二十世紀,讓他這樣的「寧折不彎的誠實」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經濟大蕭條到來的前後,幹預和計劃政策興起,壟斷了歐洲和美國的經濟思想,米塞斯對它們保持著警惕。但不管是在奧地利,還是顛簸到了美國,米塞斯都被嚴重邊緣化。
  • 《米塞斯評傳——其人及其經濟學》
    著名的經濟思想史權威、英國經濟學家埃裡克·洛爾在其《經濟思想史》中指出,邊際革命是經濟學「一場全面革命的標誌」。從這時起,經濟學從古典經濟學關注生產轉向關注需求,邊際分析「是經濟科學研究方法上一項極其重要的革新」。由於這兩項變化,經濟學從古典進入現代。  邊際效用理論的創立者是德國的經濟學家赫爾曼·海因裡希·戈森。不過他當時連一片雲都算不上。
  • 米塞斯的另一個面相
    像多數偉大思想家一樣,米塞斯很少談及個人生活,所以這本由他的夫人撰寫的回憶錄也就顯得彌足珍貴。儘管這部回憶錄不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卻從生活的點滴中凸顯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經濟學家的親切和善與卓爾不凡。由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學領袖,轉身為在美國主流經濟學界幾乎籍籍無名的人物,直到晚年才又重新煥發光彩。米塞斯所經歷的不平與坎坷,所堅守的學術信仰與人格品質,讓人感慨萬千。
  • 米塞斯為什麼重要
    對於弗裡德曼的批評,米塞斯早已有無數精彩的回答,或許只是弗裡德曼從未理解而已。我們可以從米塞斯的《經濟科學的最終基礎》一書中隨便挑出一句:「有關人的行動事實的統計資料,不同於有關人的生理機能的事實。他們沒有考慮這樣的一個事實:所有這些統計數字都是在不斷變化的,有時變化得快一些,有時變化得慢一些。在人類的價值判斷中進而在人的行動中,根本就不存在自然科學領域中的那種規律性。
  • 米塞斯打了今天哪些經濟學家的臉?
    大多數正統的思想史教材中,根本尋不見米塞斯的身影;一些經濟學專業人士也僅僅是知道有這個名字而已;即便偶有少數教材提及米塞斯,說得最多的不過就是有關社會主義經濟核算問題,而且基本上沿襲思想史權威布勞格(Mark Blaug)的觀點,認為在這場發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論戰中,米塞斯是輸家。儘管該論斷全然罔顧中央計劃經濟在二十世紀後期全面衰退的事實。
  • 米塞斯:自由的定義可以濃縮為一個詞——私有財產
    米塞斯一直被諾貝爾獎委員會束之高閣,哈耶克卻在米塞斯逝世一年後贏得了這一獎項。哈耶克的著作時常被選入大學課程,當人們談及自由企業時,始終不敢繞開哈耶克;而米塞斯卻在美國學術界默默無聞。即便是在一些普遍主張自由市場的團體內部,人們也是以引用哈耶克為榮——米塞斯要麼被完全忽視,要麼淪為背景介紹。
  • 米塞斯的新學派:奧地利學派的「重生」
    與他年輕的奧地利同事或他的同時代人約瑟夫·熊彼特不同,米塞斯並沒有獲得長期的學術職位,也沒有因他檄文性的著作而獲得學術界的關注。最終,他獲得了來自洛克菲勒基金會為期一年的系列資助,來為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工作。
  • 世界著名經濟學大師米塞斯婚姻受母親影響,被拖延整整13年
    與《米塞斯評傳》《米塞斯回憶錄》《米塞斯大傳》等此前出版的著作不同,《米塞斯夫人回憶錄》截斷眾流,記錄了45歲以後、生活中的米塞斯。很多內容為前述集中著作所無。就人物的生活與形象來說,缺乏《米塞斯夫人回憶錄》的米塞斯形象是不完整的,無論這些著作在學術的溯源和辨析上有多麼精彩。
  • 米塞斯:一位偉大的老師
    一代學生終將消逝,但你的著作所啟發的觀念將會成為未來無數代學生思想的源泉。」 一位偉大的學者並不必然是一位優秀的教師,能寫出皇皇巨著的人不一定能管理好小小課堂。米塞斯是如何成為一位「偉大的教師」的呢?在米塞斯教授給出所有論證並重新解釋了所有內容後,整個班級都轉而完全同意米塞斯教授,並對經濟現實和經濟自由有了全新的理解。」「在(維也納研討會的)每次討論活動中,米塞斯都會拿出一大盒巧克力糖果,所有人都興高採烈。」
  • 走出歷史主義魔咒的米塞斯
    已經出版的《米塞斯回憶錄》和《米塞斯評傳》都只是片段式的文字,難以還原其整個人生全貌。幸運的是,去年八月由啟蒙編譯所策劃、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黃華僑博士主譯的《米塞斯大傳》(約爾格·吉多·許爾斯曼著)填補了這個空白。全書近百萬字,內容詳實、資料豐富,是一本了解米塞斯人生旅程、學術演變乃至20世紀上半葉西方思想史、學術史不可多得的學術傳記。
  • 學點經濟學:米塞斯改變了他一生
    他是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才由維塞爾推薦給米塞斯的,當時哈耶克還是個費邊社會主義者,相信漸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米塞斯將他變成了自由主義者。哈耶克不但在嗣後的社會主義經濟計算世紀辯論中與米塞斯並肩作戰,而且將論證計劃經濟的不可能性作為一生的研究方向,直到最後一本著作《致命的自負》。這樣的轉變相當神奇,但我在這裡要說的不是哈耶克,而是哈耶克之後,被認為最有可能再獲諾獎的奧派經濟學家柯茲納。
  • 米塞斯方法論的康德哲學背景
    他堅持,通過內省,我們能夠認識到我們思維中已經知道的東西,並能夠發現形成我們的思想和對世界看法的先驗範疇。 米塞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了他關於經濟學本質的立場,他和康德一樣,使用了人類思維的先驗公理和邏輯範疇的概念,認為這些概念是通過內省過程為個體所知,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手段。
  • 米塞斯論市場是一個過程
    最後,市場是不穩定的,投資的結果是不確定的,沒有任何永久安全的投資行為,這體現在米塞斯關於投機的論述中。 按照米塞斯的思想,可以概括出市場經濟的十五個特徵:(1)市場經濟需要和平環境,反對戰爭和階級鬥爭等破壞行為。(2)財產產權明晰。(3)政府作用是保護人身安全和健康,保護人身自由和私有財產,抵禦任何暴力侵犯和侵略。
  • 雷克薩斯 智·混動和米塞斯的猜想
    乍一看,這是個風馬牛不相及的標題,奧地利經濟學派代表人物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和雷克薩斯全混合動力驅動技術之間有點兒不搭界吧?事實上,請出這位撰寫了經濟學巨著《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家,恰恰想表明——在純電動勢不可擋的今天,還聊雷克薩斯的LHD(Lexus Hybrid Drive),我是認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