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點經濟學:米塞斯改變了他一生

2020-09-07 湘雲水一天

文 風靈

米塞斯是一位好老師。

很多人是從哈耶克知道米塞斯的,包括我在內。因為米塞斯是哈耶克的老師。然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有那麼多人,我們又知道幾個諾獎得主的老師呢?

哈耶克其實不是米塞斯嚴格意義上的學生。他是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才由維塞爾推薦給米塞斯的,當時哈耶克還是個費邊社會主義者,相信漸進的社會主義道路。是米塞斯將他變成了自由主義者。哈耶克不但在嗣後的社會主義經濟計算世紀辯論中與米塞斯並肩作戰,而且將論證計劃經濟的不可能性作為一生的研究方向,直到最後一本著作《致命的自負》。

這樣的轉變相當神奇,但我在這裡要說的不是哈耶克,而是哈耶克之後,被認為最有可能再獲諾獎的奧派經濟學家柯茲納。

柯茲納24歲那年在紐約大學遇見了米塞斯。當時他正在攻讀MBA學位,而米塞斯為躲避歐洲戰禍,遷居到了美國。他在歐洲成名已久,卻不能在紐約大學這所美國當時的二流大學謀得一個正式教職,而只能在校外贊助薪水的情況下擔任客座教授。

柯茲納原本打算繼續會計專業,選米塞斯的課是為了拿幾個學分,但聽了米塞斯的課後,他很快就改變了主意,立志成為一名職業的經濟學家。獲得MBA學位後,柯茲納繼續在紐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米塞斯成了他的論文導師。柯茲納是米塞斯在紐約大學指導的寥寥無幾的博士生之一,算是米塞斯如假包換的親傳弟子。

米塞斯為柯茲納確定了博士論文選題,27歲那年,在米塞斯的指導下,柯茲納順利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留在紐約大學任教。他的博士論文於1960年以《經濟學視角》為題出版,這也是柯茲納的第一本著作。

柯茲納經常談起,他永遠忘不了在米塞斯的課堂上所受到的思想衝擊。米塞斯說,市場是一種過程。這種說法柯茲納從前聞所未聞。他後來回憶,說市場是一個地方,他能理解是什麼意思,但說市場是一個過程,是什麼意思呢?在米塞斯那裡,柯茲納經歷了一場智力啟蒙。

柯茲納當時也在學習主流的微觀經濟學,他發現,米塞斯所講授的經濟學和主流經濟學大相逕庭。在主流經濟學的均衡模型中,通過假設,省略了市場參與者的主觀主義行為,以此得出確定的解,即反應基礎變量的市場的價格、生產結構等。但這種市場的規律性靠的是假設,而不是真實的基礎。現實中,市場是由一個個有著自己個性,按照自己主觀判斷行事的人的互動,真正的經濟問題是,個體的主觀行為如何能夠產生市場所表現出的規律性?

柯茲納認為,只有把市場當作一種過程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從此他致力於企業家精神、知識和競爭等方面的研究,這其實是米塞斯人的行為理論的一個具體應用。同時,柯茲納也不斷地認識、發掘和重述奧地利學派一以貫之的市場過程傳統。

米塞斯1969年正式從紐約大學退休,到最後,他仍然未成為這所大學的正式教授,但他看到了自己的學生實現他未竟的願望。柯茲納1968年被聘為紐約大學的教授,一直到2002年72歲時退休,退休後仍以榮譽教授的身份發揮作用。

20世紀50年代,奧地利學派在美國已成為了一個歷史名詞,它的現實存在全面轉入了「地下」。只有米塞斯、哈耶克等少數人還在堅持。即使是米塞斯當年在維也納的學生,也有不少改投主流經濟學,他們認為主流經濟學已經吸收了奧派有價值的洞見,奧派作為一個學派已經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柯茲納回憶道,他當時是在經濟思想史之類的教材上接觸到奧派這種說法的,而紐約大學也完全看不到奧派的影響。

柯茲納堅守在米塞斯唯一執教過的這所美國大學,發揮他的熱情,努力傳播奧派思想。但在整個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仍然是舉步維艱,沒有什麼重要的奧派會議或項目。到了70年代中期,事情發生了變化,在人文研究會的資助下,柯茲納、拉赫曼等人開始舉辦奧派研討會。不久以後,紐約大學有了奧派項目,並持續開展每周一次的奧派討論會。對奧派感興趣的經濟學家以此為中心聚集。在柯茲納的領導下,許多奧派經濟學家都曾在紐約大學任教,其中,馬裡奧·裡佐獲得了終身教職,現任朝聖山協會會長彼得·貝奇也曾與柯茲納共事8年。紐約大學成了美國奧派的重鎮之一,這恐怕是米塞斯生前想不到的。

1974年,奧派學者在羅約敦學院開了一次會,柯茲納、拉赫曼和羅斯巴德等奧派的新一代代表人物到會,那次會議被認為是奧地利學派當代復興的標誌性事件。柯茲納提出的「企業家精神」的理論,也構成了當代奧派理論的重要部分,並引起了主流經濟學的重視。2006年,柯茲納因其企業家精神的相關理論獲得了全球企業家精神研究獎。

奧派的這場復興運動迄今已近半個世紀,拉赫曼和羅斯巴德都已作古,但88歲高齡的柯茲納如他老師當年一樣,仍在不辭辛勞、不知疲倦地為奧派的主觀主義傳統、為市場過程方法鼓與呼。

2017年1月,柯茲納在希爾斯代爾學院做了一場題為「米塞斯為什麼重要?」的主題演講,他說道,他60年來所有的研究工作都不過是在闡述從米塞斯那裡學到的東西,不僅是當米塞斯的學生那幾年學到的,從米塞斯的論文指導中學到的,還包括之後幾十年他不斷閱讀米塞斯的著作所學到的。米塞斯塑造了他的學術生涯。

柯茲納還談道,今日奧派的復興盛況,是他初入奧派門下所不能想像的,但奧派的思想還未給主流經濟學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這種希望寄托在新一代的奧派學者身上。

相關焦點

  • 《米塞斯評傳——其人及其經濟學》
    但由於他在1973年去世,生前的影響遠不如哈耶克,他的意義在其身後才逐漸被當代的經濟學家認識。  米塞斯原來是學法律的,就學於維也納大學法律與政治科學系,1906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03年末他讀了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深受震撼,寫了幾篇駁斥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方法論的文章,自此進入經濟學。以後他也承認,「這個經歷使自己成為一名經濟學家」。
  • 米塞斯的經濟學方法論
    ■ 吳荻楓 米塞斯以皇皇巨著《人的行為》完成了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大廈的基石是關於人的行為的先驗命題: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人之所以行為,是因為他想以較滿意的情況代替較不滿意的情況,並且預料其行為足以消除或減輕所感覺的不適。 米塞斯認為以上命題是先驗的,即不證自明的。
  • 米塞斯的世界不只是陰鬱的經濟學
    不過,瑪吉特·馮·米塞斯,這位奧地利學派大師的妻子,提筆便向讀者發出警告:「這本書不會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也不會講學院智慧。它要回答的是我的丈夫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許多個人問題。」讀完整本回憶錄後,會發現此言不虛。不過,由於文科學者的「知」與「行」高度纏結,從米塞斯的個人問題裡,也能發現不少零星的經濟思想史史料。
  • 米塞斯的世界,不只有陰鬱的經濟學
    瑪吉特·馮·米塞斯,這位奧地利學派大師的妻子,提筆便向讀者發出警告:「這本書不會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也不會講學院智慧。它要回答的是我的丈夫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許多個人問題。」不過,由於文科學者的「知」與「行」高度纏結,從米塞斯的個人問題裡,也能發現不少零星的經濟思想史史料。
  • 經濟大師米塞斯是怎麼普及思想的?
    米塞斯以「人的行為」為題寫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煌煌巨著,重述了整個經濟學的體系。夏道平先生的經典中譯本有800多頁,英文原版也有近千頁。置於案上,儼然大磚頭一塊,需要鼓足勇氣才能打開,而該書前一百多頁基於先驗的經濟學方法論相當抽象,又足以令許多人打了退堂鼓。
  • 米塞斯打了今天哪些經濟學家的臉?
    而在奧教分子——特指那些絲毫不理解經濟學,卻熱衷於意識形態、立場鬥爭的奧派粉絲——眼中,米塞斯更像是上帝一般的存在,社會科學理論到米塞斯這裡就達到了完滿,「人的行動學」(Praxeology)是當下人類智識水平不可逾越的巔峰,任何對米塞斯理論的質疑都是異教徒惡毒的攻擊。但是另一方面,在主流學界,米塞斯依然默默無聞,甚至還有些聲譽不佳。
  •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寧折不彎的誠實
    堅持完整的「個人」是米塞斯貫徹一生的價值選擇。他拒絕使用觀察的方式研究人的行為,它們太過複雜,不可能將其以解構的方式進行研究,而且害羞等本性使得無法被正確觀察。這意味著,人不是物理上的原子式個人,而是運用其自由意志在日常生活中行動的人,不能像工程師處理非生命物質的技術那樣來處理,那種試圖通過統計方法來找出經濟規律的經濟學,在他看來將誤入歧途。
  • 世界著名經濟學大師米塞斯婚姻受母親影響,被拖延整整13年
    於是,她改變了此前學醫的決定,要做一名演員,但遭到了母親的反對。瑪吉特在報紙刊登廣告,得到了一份給科隆一位銀行家女兒做家教的工作,於是離開了家。時隔不久父親就寫信讓她回家,並允許她自己選擇職業。    1925年秋天,35歲的瑪吉特在一次晚宴上邂逅了44歲的米塞斯。此時,米塞斯是經濟學教授,晚宴後米塞斯宋瑪吉特回家,在路上,米塞斯又提出去酒吧喝酒跳舞。晚宴主人次日告訴她,米塞斯被視為奧地利最偉大的人。這一評價和米塞斯的謙遜、單純和平易近人形成了巨大反差,讓瑪吉特嚇了一跳。
  • 米塞斯的另一個面相
    像多數偉大思想家一樣,米塞斯很少談及個人生活,所以這本由他的夫人撰寫的回憶錄也就顯得彌足珍貴。儘管這部回憶錄不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卻從生活的點滴中凸顯了這位傑出思想家、經濟學家的親切和善與卓爾不凡。由奧地利維也納經濟學領袖,轉身為在美國主流經濟學界幾乎籍籍無名的人物,直到晚年才又重新煥發光彩。米塞斯所經歷的不平與坎坷,所堅守的學術信仰與人格品質,讓人感慨萬千。
  • 米塞斯為什麼重要
    如前面的提到的,米塞斯最為重視的是「方法論」,而芝加哥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米爾頓·弗裡德曼儘管同意米塞斯的很多觀點,但他最不同意的是米塞斯的方法論,他認為行動學是「狹隘的」,他認為「假如不能對某些命題或陳述是否正確達成一致,那是無法通過尋找邏輯錯誤的方式去解決它的」。他認為答案是尋找與預測相衝突的證據,這也是科學進步的方式。
  • 米塞斯:堅持真理
    ,夏道平翻譯的米塞斯經典著作《人的行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讓大陸讀者得以更精確理解這位經濟學大師的思想。他曾對加繆說,我也覺得這些勞改營令人不能容忍,但是我認為,天天在資本主義的報刊上對它們加以利用的行為同樣令人不能容忍。兩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居然成了薩特做腦殘式比較的藉口!由此可見,米塞斯對個人自由的捍衛是多麼可貴。米塞斯的思想並非與生俱來。他1881年生於奧匈帝國,成長於維也納。
  • 走出歷史主義魔咒的米塞斯
    翁一奧地利人米塞斯被譽為是繼亞當·斯密之後對市場理論貢獻最大的經濟學家,他以其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思想性,豐富和完善了市場經濟理論。米塞斯一生勤於著述,從貨幣理論、商業周期研究以至構建基於人的行動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極富開拓性和原創性。其《社會主義》、《人的行動》等代表作陸續被譯介成中文,供國內學者和經濟學愛好者閱讀。
  • 米塞斯的新學派:奧地利學派的「重生」
    當米塞斯的奧地利同胞越來越多地從經濟學的範圍之外尋求啟發,並試圖結合非經濟因素來發展社會理論時,米塞斯卻把他的方法基於一個單一的先驗原則:行動公理。對他而言,所有人類行動都是理性的,這意味著對目的和手段的「有目的」的考慮。我們做出選擇以實現我們所偏好的目標。「行動學」(praxeology)是他對人類行為科學的稱呼。
  • 該怎樣去讀米塞斯
    米塞斯的《人的行動》一書確實值得一讀。無論如何,這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學者經過深思熟慮而寫出的有關經濟學根本問題的著作。不過,我在這裡想要強調的是,米塞斯是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最極端的代表人物,他和他的《人的行動》一書都凸顯了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幾個典型特徵。邊際主義經濟學的傳人米塞斯本人就顯示出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與邊際主義經濟學的師承關係。
  • 米塞斯:一位偉大的老師
    ,還有一大批經濟學教授和各行各業的精英。 「他與每一位新來的學生見面,鼓勵他們,希望他們之中能有人成為第二個哈耶克。哪怕只有一絲星火,他也希望這點星火能夠燎原。他從未表現出一絲不耐煩,而且鼓勵每個人說出自己的觀點。」
  • 米塞斯方法論的康德哲學背景
    ■ 吳荻楓 提要:米塞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了他關於經濟學本質的立場,他和康德一樣,使用了人類思維的先驗公理和邏輯範疇的概念他堅持,通過內省,我們能夠認識到我們思維中已經知道的東西,並能夠發現形成我們的思想和對世界看法的先驗範疇。 米塞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展出了他關於經濟學本質的立場,他和康德一樣,使用了人類思維的先驗公理和邏輯範疇的概念,認為這些概念是通過內省過程為個體所知,是我們理解世界的手段。
  • 米塞斯:做一位正確的知識分子
    ■米塞斯盡其一生,只是告訴了我們一件事:做一名正確的知識分子。這裡所說的「正確的知識分子」,不是價值判斷,更非道德評價,僅僅是說知識分子唯一的職責,就是追尋世間萬物背後的恆常,並將它們言明。
  • 《米塞斯回憶錄》: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回憶錄
    寧折不彎的一生  米塞斯1881年9月29日出生於奧匈帝國倫姆堡(現為烏克蘭的利沃夫)。1900年,米塞斯進入維也納大學,就學於維也納大學法律與政治科學系。1903年末,他讀了卡爾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深受震撼,寫了幾篇駁斥德國歷史學派經濟學方法論的文章,自此進入經濟學。1906年,米塞斯從維也納大學獲法律與經濟學博士學位。
  • 經濟學的任務是人的行為的分析
    一、獨特原創的思想貢獻 在《人的行為》中,最具獨特性、原始性創新的內容有四部分: 第一,創立了人類行為學。米塞斯認為行為是人的特徵,人的行為是選擇手段實現將來目的,沒有理性與非理性的區別,行為學的方法把一切現象追溯到各個人的行為。米塞斯認為經濟學只是行為學的一門子學科。
  • 米塞斯論市場是一個過程
    學術界認為,米塞斯是亞當·斯密之後對市場經濟理論貢獻最大的經濟學家,他夯實了市場經濟理論基礎,是堅守市場經濟信念的中流砥柱。 人們首先要問市場是什麼?多數教科書將市場解釋為商品或服務交易的場所,可以是無形的,也可以是有形的。在米塞斯看來:「市場不是一個地方、一件東西,或一個集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