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經濟學大師米塞斯婚姻受母親影響,被拖延整整13年

2020-12-25 北晚新視覺網

與《米塞斯評傳》《米塞斯回憶錄》《米塞斯大傳》等此前出版的著作不同,《米塞斯夫人回憶錄》截斷眾流,記錄了45歲以後、生活中的米塞斯。很多內容為前述集中著作所無。就人物的生活與形象來說,缺乏《米塞斯夫人回憶錄》的米塞斯形象是不完整的,無論這些著作在學術的溯源和辨析上有多麼精彩。

作者 張弘


    《米塞斯夫人回憶錄》   作者:(美)瑪吉特··米塞斯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2019年5月

    如果說,瑪吉特與米塞斯的相戀有一個夢幻般的開始,那麼,13年的等待則讓她備受煎熬。但是,兩人終於修正成正果,此後相親相愛,白頭偕老,也證明了他們在婚姻上的「大器晚成」。而他們輾轉於歐洲各國,歷經戰亂與恐慌,最後又漂泊美國,寄人籬下。其動蕩與曲折的人生經歷猶如一幅漫長的歷史畫卷,時代的風雲變幻盡在其中。

    瑪吉特1890年生於德國漢堡,在學習德語之前就學了英語,並且在私下裡學習拉丁語。她的父親摯愛戲劇,經常帶著瑪吉特去看席勒、歌德和莎士比亞的戲劇。17歲時,瑪吉特在一場業餘表演中擔任主角,一位記者出席演出並報導了她。於是,她改變了此前學醫的決定,要做一名演員,但遭到了母親的反對。瑪吉特在報紙刊登廣告,得到了一份給科隆一位銀行家女兒做家教的工作,於是離開了家。時隔不久父親就寫信讓她回家,並允許她自己選擇職業。

    瑪吉特拜訪了漢堡德意志劇院導演和總經理卡爾·哈格曼,成為無報酬的學徒演員,除了出演小角色,還參加劇院正式教員的演說課程,他還每周免費給瑪吉特授一次課。此後,她與不萊梅港城市劇院籤約,出演了多部戲劇的主角。一年之後,她去了呂貝克,然後到維也納成為德意志人民劇院主演。

    1917年2月,瑪吉特和第一任丈夫費迪南德結婚。其時,每個女演員的合同都有一個條款,禁止未經導演同意就結婚。但瑪吉特沒有遵守,兩人偷偷舉辦婚禮,懷孕後繼續演出,利用劇院放暑假在布達佩斯剩下了兒子吉多。之後瑪吉特給導演寫信懇請原諒並回到劇院照常工作。劇院一些老演員指控導演瓦爾納對瑪吉特和其他幾個女演員有不道德行為,而瑪吉特為瓦爾納辯護使之無罪釋放,但瑪吉特也在人民劇院待不下去了。於是,她回到漢堡繼續演出。不久女兒吉塔出生,但是,費迪南德1923年因病去世,瑪吉特成為帶著兩個孩子的寡婦。

    1925年秋天,35歲的瑪吉特在一次晚宴上邂逅了44歲的米塞斯。此時,米塞斯是經濟學教授,晚宴後米塞斯宋瑪吉特回家,在路上,米塞斯又提出去酒吧喝酒跳舞。晚宴主人次日告訴她,米塞斯被視為奧地利最偉大的人。這一評價和米塞斯的謙遜、單純和平易近人形成了巨大反差,讓瑪吉特嚇了一跳。很快,米塞斯和她頻頻約會,瑪吉特察覺到,米塞斯已經愛上了她。不久,兩人開始相愛。

    不難看出,瑪吉特是一個具有現代意識的女性,且個性鮮明:她獨立自主,富有叛逆性,為了自己喜愛的職業而違背父母。在婚姻上,她敢於違背劇院規定結婚生子。按照瑪吉特在書中描述的米塞斯母親的形象,米塞斯愛上瑪吉特,或許與他有一位性格類似的母親有關。

    米塞斯的父親是奧地利政府裡一位傑出的鐵路建築工程師,46歲時在膽囊手術後去世。米塞斯的母親「是一個聰慧的女性,但有著將軍般的態度和鋼鐵般的意志,極少對他人表露熱情和關愛」。但她是盲人協會主席,為此投入很多時間。據哈耶克回憶,他在維也納參加米塞斯的研討班,米塞斯有時會邀請他到家中吃午餐或晚餐,米塞斯和母親分坐在長桌一頭,「她雖不參與對話,但沒人能忽視她的存在」。除了米塞斯,她還把米塞斯的弟弟裡夏德培養成了傑出學者。

    米塞斯1881年出生,1900-1902年就讀於維也納大學,1904-1912年參加了龐巴維克在維也納大學的研究班,1906年獲得教會法和羅馬法博士學位,並且在維也納女子商學院為高年級學生講授經濟學,1909年加入維也納商會工作。1914-1918年期間,米塞斯服兵役並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在1925年認識瑪吉特之前,他已經出版了《貨幣與信用原理》《民族、國家與經濟》《社會主義:一個經濟學與社會學分析》等著作,以其堅定的經濟思想而著稱。

    按照瑪吉特的敘述,兩人訂婚之後,米塞斯卻又開始猶疑,米塞斯懼怕婚姻。兩人的關係一直持續。1937年4月18日,米塞斯的母親去世。這年的聖誕節,米塞斯向瑪吉特求婚,並於1938年7月6日結婚。

    《米塞斯大傳》一書顯示,米塞斯的母親阿德勒對瑪吉特「保留著很大的意見。實際上,米塞斯的女朋友沒有一個得到過她的承認」。從兩人相戀訂婚到結婚拖延了13年,母親去世的當年米塞斯就向瑪吉特求婚的情況看,米塞斯在婚姻上很可能受到了母親的影響,《米塞斯夫人回憶錄》與《米塞斯大傳》的敘述在這一點上相當吻合。

    一個帶著孩子的寡婦,從35歲拖延到48歲才和心愛的人結婚,瑪吉特無疑付出了真愛。在婚後的日子裡,瑪吉特還付出了更多。她發現,米塞斯對其完全公共的生活不滿,偶爾會在家裡情緒失控:「他會突然暴跳如雷,大多是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然後他就會失控,開始大吼大叫或喋喋不休,這讓人既意外又難以置信。」此情此景,瑪吉特有時會獨自流淚,而米塞斯見不得她哭,於是抱著她一遍遍親吻並開始道歉。直到結婚幾年後,米塞斯的壞脾氣才消失。

    在婚後的歲月裡,瑪吉特伴隨著米塞斯一路漂泊到日內瓦,在二戰期間輾轉於裡斯本等地,並於1940年8月到達美國。從收入豐厚的著名學者,到寄人籬下,找不到一份穩定的教職,米塞斯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瑪吉特陪伴著他經歷了這些風風雨雨。書中一個細節頗具象徵性:米塞斯開車從未讓瑪吉特安心,1947年一次會紐約的路上,車子撞上了一棵樹,瑪吉特的頭部撞開了擋風玻璃,整個人被甩出車子,失去了意識經易生爭端,她的頰骨斷了,而米塞斯的肋骨斷了五根。瑪吉特醒來之後對米塞斯說的第一句話是「我不會再坐你開的車了。」此後只要兩人同行,就改為瑪吉特開車。

    一定程度上,米塞斯與瑪吉特的關係,可用《浮士德》中的最後一句描述:「永恆之女性,引導我們上升。」

來源:北京晚報

相關焦點

  • 米塞斯的世界,不只有陰鬱的經濟學
    瑪吉特·馮·米塞斯,這位奧地利學派大師的妻子,提筆便向讀者發出警告:「這本書不會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也不會講學院智慧。它要回答的是我的丈夫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許多個人問題。」不過,由於文科學者的「知」與「行」高度纏結,從米塞斯的個人問題裡,也能發現不少零星的經濟思想史史料。
  • 米塞斯的世界不只是陰鬱的經濟學
    不過,瑪吉特·馮·米塞斯,這位奧地利學派大師的妻子,提筆便向讀者發出警告:「這本書不會回答任何經濟學問題,也不會講學院智慧。它要回答的是我的丈夫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的許多個人問題。」讀完整本回憶錄後,會發現此言不虛。不過,由於文科學者的「知」與「行」高度纏結,從米塞斯的個人問題裡,也能發現不少零星的經濟思想史史料。
  • 《米塞斯評傳——其人及其經濟學》
    但以米塞斯和哈耶克為首的奧國學派,卻在美國頑強地生存下來,使奧國學派有了重大發展,在今天仍有其不可忽略的意義。哈耶克在197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全球經濟自由化的進程中廣受重視,連柴契爾夫人的提包中都常放一本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米塞斯實際上對奧國學派理論的發展起的作用並不比哈耶克少,在經濟學方面米塞斯甚至超過轉向法律與政治的哈耶克。
  • 經濟大師米塞斯是怎麼普及思想的?
    米塞斯以「人的行為」為題寫就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煌煌巨著,重述了整個經濟學的體系。夏道平先生的經典中譯本有800多頁,英文原版也有近千頁。置於案上,儼然大磚頭一塊,需要鼓足勇氣才能打開,而該書前一百多頁基於先驗的經濟學方法論相當抽象,又足以令許多人打了退堂鼓。
  • 米塞斯的經濟學方法論
    ■ 吳荻楓 米塞斯以皇皇巨著《人的行為》完成了奧地利學派經濟學的理論大廈,大廈的基石是關於人的行為的先驗命題: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人之所以行為,是因為他想以較滿意的情況代替較不滿意的情況,並且預料其行為足以消除或減輕所感覺的不適。 米塞斯認為以上命題是先驗的,即不證自明的。
  • 米塞斯:一位偉大的老師
    從1920年代維也納的私人研討會到始於1945年的紐約大學經濟學研討班,幾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米塞斯的學生中人才輩出,不僅湧現出了哈耶克、羅斯巴德、柯茲納等著名經濟學家這位安靜坐在房間後面的小女孩,她對我們正在討論的事情沒什麼興趣,但她或許能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裡,在其中黃油價格將交由自由市場來決定。但是,如果我們不去研究這些問題,不把我們的思考結果告訴人們,那麼這一切當然不會發生。
  • 學點經濟學:米塞斯改變了他一生
    很多人是從哈耶克知道米塞斯的,包括我在內。因為米塞斯是哈耶克的老師。然而,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有那麼多人,我們又知道幾個諾獎得主的老師呢?哈耶克其實不是米塞斯嚴格意義上的學生。獲得MBA學位後,柯茲納繼續在紐約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米塞斯成了他的論文導師。柯茲納是米塞斯在紐約大學指導的寥寥無幾的博士生之一,算是米塞斯如假包換的親傳弟子。米塞斯為柯茲納確定了博士論文選題,27歲那年,在米塞斯的指導下,柯茲納順利獲得了博士學位,並留在紐約大學任教。他的博士論文於1960年以《經濟學視角》為題出版,這也是柯茲納的第一本著作。
  • 該怎樣去讀米塞斯
    奧地利學派理論家第二代的最著名代表之一是龐巴維克,米塞斯曾長期追隨龐巴維克學習經濟理論,並被視為奧地利學派第三代領袖。也就在那以後不久,米塞斯就著手建立以他為代表的「新奧地利學派」,這個「新奧地利學派」在新自由主義經濟學中最極端地堅持經濟自由主義理念。 新「奧派」代表了什麼而「新奧地利學派」等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各個流派都產生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
  • 米塞斯的另一個面相
    至今我依然清晰地記得文中的幾個細節,如米塞斯在從軍期間不間斷寫作,為反對通脹吶喊;米塞斯與經濟學界主流開展持久的論戰,創立了新經濟學方法論和研究人類行為學科的基本認識論。  在《米塞斯夫人回憶錄》中,米塞斯的形象無疑更具象了。瑪吉特將她和米塞斯在維也納共度的歲月娓娓道來,他們結為夫妻的情形,他們經由法國、葡萄牙到達美國的經歷,以及他們與歐美著名經濟學家、哲學家的有趣交往。
  • 米塞斯:堅持真理
    ,夏道平翻譯的米塞斯經典著作《人的行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讓大陸讀者得以更精確理解這位經濟學大師的思想。由此可見,米塞斯對個人自由的捍衛是多麼可貴。米塞斯的思想並非與生俱來。他1881年生於奧匈帝國,成長於維也納。在童年時代,米塞斯就接受了國家主義,他認識的每一個人都持有共同的基本信念:政府干預必定是有益的,而自由市場最多只是偶然如此。只是後來,他閱讀到了門格爾的《國民經濟學原理》,這徹底改變了米塞斯在社會問題分析上的看法。
  • 米塞斯為什麼重要
    人的行為受動機的指引,因而與過去打交道的歷史學家以及專注於預測未來的企業家,都必須努力『理解』這種行為。」對社會現象這一基本事實的理解是經濟學研究的起點,而弗裡德曼似乎並未意識到這一點。對經濟學的基本性質缺乏了解,才更容易陷入到「狹隘」的實證主義中去吧。如柯茲納在本書中提到的,組成現實王國的是利用與動機,這個王國的存在無法用實證主義者的「可檢驗性」標準去證明。
  • 米塞斯打了今天哪些經濟學家的臉?
    1900年米塞斯就讀於維也納大學,1906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其間他閱讀了奧地利學派奠基者門格爾(Carl Menger)的代表作《國民經濟學原理》,研究興趣開始轉向經濟學。在獲得博士學位之後,米塞斯積極參與門格爾的傑出弟子、曾三度出任奧地利財政部長的龐巴維克(Eugen von Böhm-Bawerk)所組織的研討班,並成為主要參與者。
  •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寧折不彎的誠實
    但半個世紀前,在知識面前不妥協,以己身力量迎戰二十世紀的那個米塞斯,同樣影響著中國的經濟研究。臺灣經濟學家夏道平早年翻譯的《人的行為》,在上世紀經由複印本在漢語學界傳閱,二十年來,米塞斯作品在大陸的漢譯本仍在湧現,儘管這一頭經濟思想「大象」來得晚了點,但終究是來了,帶著他的進步和局限提供了更多的思想選擇。  新京報記者 羅東
  • 米塞斯方法論的康德哲學背景
    奧地利學派獨特的方法論立場是它與其他經濟學學派重要的區別之一。其中,由門格爾開創,米塞斯加以繼承、堅持和發揚的經濟學方法論先驗主義是最有特色也最具爭議的方法論主張。 米塞斯的經濟學方法論明顯受到了康德哲學先驗論的影響。康德認為,對我們的理解而言,概念的先驗演繹是最重要的智力運動,它建立在事物的表象和事物自身內在的區分之上。
  • 《米塞斯回憶錄》:20世紀最偉大的古典自由主義思想家回憶錄
    在納粹佔領歐洲的情勢下,他於1940年移居美國,並在1949年出版了經濟學巨著《人的行為》。他的理論深刻影響了20世紀中期興起的美國自由至上主義運動。  黃華僑,1978年出生,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碩士,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現象學博士,首都師範大學哲學系博士後,現為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師、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現象學研究所學術助理,長期從事藝術理論和米塞斯思想研究。
  • 米塞斯的新學派:奧地利學派的「重生」
    在全國製造商協會的支持下,米塞斯撰寫了專門的論文,譴責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並倡導恢復金本位制。1944年出版《官僚主義》和《全能政府》之後,米塞斯以「英語世界捍衛自由和自由企業制度(這種制度在美國達到其最高的發展水平)的最傑出,最堅定的人士」的身份,給各地的NAM分會發表演說。然而,這兩本書——著重於歷史和政治,而不是經濟學——除了在意識形態領域之外並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 米塞斯論市場是一個過程
    米塞斯關於市場是一個過程的論述是全面而深刻的,市場是所有行為人的選擇過程,是動態的、非均衡的。主流經濟學往往忽略了過程,經過20世紀前40年的發展,新古典經濟學已經從一個「過程理論」轉變成一個「均衡理論」,基本上只使用「均衡分析」方法。米塞斯認為,經濟學不能滿足於解釋清楚均衡狀態的條件,而是在於揭示市場過程的系統特徵——這一過程的產生,恰恰是因為缺乏滿足均衡的條件。
  • 米塞斯:自由的定義可以濃縮為一個詞——私有財產
    一個詞——私有財產文:霍普 譯:千字君 編:李強  請允許我引用一段文字作為本文開頭,這是我的老朋友拉爾夫·雷克在15年前寫下的: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和F.但是顯而易見,他們師徒二人在當時當世所受到的待遇,是很不一樣的。 米塞斯一直被諾貝爾獎委員會束之高閣,哈耶克卻在米塞斯逝世一年後贏得了這一獎項。哈耶克的著作時常被選入大學課程,當人們談及自由企業時,始終不敢繞開哈耶克;而米塞斯卻在美國學術界默默無聞。即便是在一些普遍主張自由市場的團體內部,人們也是以引用哈耶克為榮——米塞斯要麼被完全忽視,要麼淪為背景介紹。
  • 經濟學的任務是人的行為的分析
    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上的簡單經濟學,也就是考察同質商品數量、價格的經濟學說在逐漸遠離現實,還需要更上層樓。 1949年9月14日,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米塞斯的《人的行為》,對於這部綜合性的經濟學論著,羅斯巴德、理察·艾伯林等知名學者都曾撰文評述。在其出版70周年之際,筆者再作一評論,聊作紀念,望學界批評。
  • 經濟學人書架|從新制度經濟學到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威廉姆森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也是新制度經濟學的重要作品。在該書中,作者考察資本主義的各種經濟制度,把它們歸為合同關係治理,雙邊與多邊治理,以及縱向一體化等幾種治理模式,並給出了影響不同治理模式的三個維度,即資產專用性,交易的頻率和不確定性等,這些因素決定交易費用的高低,從而影響治理模式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