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

2020-12-12 秀秀愛好攝影

(一)認知發展與教學的關係14湖北大學前,14畫北簡,16天津簡,17肯島大學篇,1夏ら皮大學簡,18閩南論

1.提供活動

為了增進學生的活動經驗,教師要為他們提供大量的、豐富的、真實環境中發生的活色動,讓學生自發地與環境進行相互作用,去自主地發現知識。

2.創設最佳的難度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通過不平衡來促進的。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經常製造些使學生產生認知不平衡的問題,以促使他們的認知發展。

3.關注兒童的思維過程

皮亞傑是率先詳細描繪兒童與成人心理差異的科學家。在教學中,教師必須認識到兒童思考問題的方式與成人不同,並根據當前兒童認知水平提供適宜的學習活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4.認識兒童認知發展水平的有限性

教師需要認識各年齡階段兒童認知發展所達到的水平,遵循兒童認知發展順序來設計課程,這樣在教學中就會更加主動。

5.讓兒童多參與社會活動

皮亞傑特別強調社會活動對兒童認知發展的作用,他認為環境教育重於知識教育。年幼兒童的自我中心主義表現為只從自己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主要是由於缺少與他人相互用的機會。因此,隨著兒童參與社會活動的增多,他們逐漸能夠認識到他人的觀點與自的不同。

維果茨基文化歷史發展理論12重慶論,17東北論維果茨基(名詞解釋)

維果茨基(1896~1934)是蘇聯的心理學家,主張把歷史研究作為人類心理學的基本原則,提出「心理發展的文化歷史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社會歷史的產物,受社會規律的制約,人類社會文化對人的心理發展以及社會交互作用對認知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他主要研究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著重探討思維和語言、兒童學習、教學與發展的關係問題。他所創立的文化歷史理論不僅對蘇聯,而且對西方心理學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在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部分,主要以客觀題和簡答題的形式來備考。並且重點掌握其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部分。首先,皮亞傑的主要觀點為:人類主要通過動作來獲取知識,通過動作來感知外界並且動作是思維的基礎。我們都知道,在人類的兒童時期,喜歡抓取身邊的物體,並且放在手中不斷的擺弄。這一動作並不是無意義的,兒童正是通過這一動作來認識這些物體。
  • 教師考試: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的基本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以及教師資格證考試中都是重點內容,。這部分內容需要學生牢記的。下面中公講師為廣大考生解析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1、建構主義發展觀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教師資格考試中很少能涉及到,但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有可能以選擇題的方式來考查。
  •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原創:山居背景:皮亞傑使用數理邏輯分析兒童認知的起源與發展,從而建立「建構主義發展理論」。兒童認知發展的機制:觀點:主體(兒童)與客體(環境)通過動作完成相互作用,完成的相互作用反過來促進兒童心理發展。動作的本質是主體(兒童)對客體(環境)的適應。圖式是主體(兒童)對環境做出適應的認知結構。
  • 【教育家】讓·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擺脫了遺傳和環境的爭論和糾葛,旗幟鮮明地提出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發展觀,即心理發展是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皮亞傑認為智力是一種適應形式具有動力性的特點。隨著環境和有機體自身的變化,智力的結構和功能必然不斷變化,以適應變化的條件。
  • 心理學重點理論——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瑞士心理學家,是兒童心理學、發生認識論的開創者,被譽為心理學史上除了弗洛伊德以外的一位「巨人」,其提出的發生認識論不僅是日內瓦學派的理論基礎,也是歐洲機能主義的重大發展。它開闢了心理學研究的一個新途徑,對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和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影響。皮亞傑早期研究兒童語言和思維等認識的發展,並從此入手,最後創立了發生認識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獻。
  • 讀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隨感
    寒假伊始,工作室的小夥伴們共讀《當代教育心理學》,分章節錄視頻課件導讀,撰寫讀書隨筆。我讀了這本書的前面一小部分,最感興趣的是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傑從發生認識論的視角對兒童的認知發展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形成了極具影響力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他認為,個體從出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表現出不同質的4個階段: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形式運算階段。
  • 維果斯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維果斯基認知發展理論        1.心理發展基本規律  維果斯基認為,人類的發展包括個體發生發展、
  • 教師招聘點——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他在20世紀60年代創立的「發生認識論」,形成了其獨具特色的認知發展觀,並對教育產生巨大的積極影響。同時,皮亞傑對心理學最重要的貢獻,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種隨意、缺乏系統性的臨床觀察,變為更為科學化和系統化,使日後臨床心理學上有長足的發展,並提出了建構學說。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在教招考試中,考試頻率相對較高,主要考查學生對於認知發展四個階段的理解。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居多,考生在備考過程中需要掌握每個階段的特點並加以對比辨別。1.感知運動階段 年齡:0-2歲在感知運動階段,兒童僅僅是依靠感覺和動作去適應外界環境的。
  • 智能教育時代認知負荷理論發展、應用與展望——「第十一屆國際認知負荷理論大會」綜述
    認知負荷理論作為一種基於人類認知結構的教學設計理論,其核心是工作記憶的有限性,只有將認知負荷控制在工作記憶所能承載的範圍之內,有效學習才能發生。在技術和學習理論的共同推動下,認知負荷理論歷經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多媒體學習認知-情感理論、多媒體學習認知-情感整合理論等發展階段,主要關注從認知過程和情感過程兩個方面進行了理論拓展。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和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和道德發展階段理論無論是在教師資格考試還是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鑑於有些學員在學習時缺乏對於知識的歸納和總結,本文將將皮亞傑的兩個階段理論進行歸納便於學員理解和記憶。
  • 教育心理學考點——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那怎麼能將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這一知識點理解和把握到位呢,中公講師將在此幫您進行釋疑解惑。關於認知發展問題,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是在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從而表現出按不變順序相繼出現的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它主要的行為模式,但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他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並將個體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 《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認知發展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教育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認知發展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認知發展理論主要有皮亞傑和維果斯基兩大心理學大咖的貢獻。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認知發展理論」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教師網發布:《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認知發展理論」,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認知發展理論主要有皮亞傑和維果斯基兩大心理學大咖的貢獻。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二)
    在人身心發展的過程中,順序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規律,無論是生理機制還是個性心理、自我調控、思維能力等等,幾乎每個方面都要經歷有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歷程。而認知發展更是十分鮮明的體現了順序性這一發展規律。對於人類,尤其是兒童的認知是如何發展的,瑞士的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傑經過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為我們了解認知發展的階段特點和階段要求有了十分明確而清晰的可能性。
  • 心理學難點之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與教育價值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的基本內容:1、建構主義發展觀關於皮亞傑的建構主義發展觀,有四個關鍵名詞,即圖式、同化、順應、以及平衡化。圖式: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人在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形成的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認知結構,即圖式。
  • 教育心理學理論流派之認知主義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對教育心理學中很多教育理論流派有太多的不理解,這也造成了學生學習的障礙。其實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把每種理論都要分清楚,弄明白,知道每種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的思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他們的核心內容。
  •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皮亞傑是瑞士著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是建構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著名理論在於認知發展階段理論,這個基本上就是每次考察的常考點,這裡的考察形式多以客觀題為主,單選多選都有可能會出。因此需要大家充分的理解和識記。下面給大家詳細介紹這一理論,希望能夠給各位備考的考生一些幫助。
  • 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與理論
    圖式: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換言之,頭腦中對外界事物的認知結構。比如,我們對鳥的認知圖式為,有羽毛的,會飛的,有尖尖的喙的動物。同化:有機體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景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換言之,新的刺激能夠納入原有的圖式中,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比如,我們知道鳥的圖式之後,在看見麻雀,鸚鵡,把這些整合納入到鳥的圖式中。
  • 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
    【導讀】為幫助考生更好備考2016年廣東省教師招聘考試,華圖教育專家整理了一系列考試技巧。下面廣東人事考試網為考生提供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學習理論—認知學習理論,望考生多加關注,2015年廣東教師招聘答疑群:14533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