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值60億到2000億,愛爾眼科為何這麼強?

2020-12-19 騰訊網

自上周開始至今,上證指數下挫了150多個點,領跌的生物醫藥板塊更是不容樂觀,昨天康泰生物因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事件又跌去了200多億市值,下跌幅度達16%,不得不說,現在醫藥板塊除了「sha估值」現象之外還有黑天鵝事件存在。

然而愛爾眼科的表現卻稱得上「抗跌」,自上周四創了新高之後,接連4條陰線使愛爾眼科跌去了約10%,要知道在這上市的近11年時間裡,愛爾眼科的市值已翻了30多倍,現在市值超過2000億元、市盈率仍然有150倍,愛爾眼科為何這麼強?

一、背靠眼科醫療賽道,愛爾眼科的成長空間十分廣闊

首先,在整個生物醫藥板塊,醫療服務這個細分領域基本不受國家藥品集採影響,因而公司業績表現和行業市場供求、公司自身表現密切相關。

愛爾眼科是一家眼科醫療服務企業,主要為向患者提供各種眼科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醫學驗光配鏡等眼科醫療服務,自2003年成立至今,愛爾眼科從一家收入不到1億元的小公司成長為現在營收100億元的大公司。近五年來,愛爾眼科股票(300015)仍然維持快速增長。

今年上半年主要受疫情影響,愛爾醫療的終端門診量和手術量萎縮,使企業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但就2015-2019年業績表現來看,愛爾眼科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的複合增長率均在30%以上。

愛爾眼科維持高速增長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眼科醫療的行業賽道前景廣闊。現如今,眼健康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據統計,現在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達53.6%,近視人群高發化、低齡化的形勢嚴峻,同時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等眼病增加,促使眼科醫療需求持續增長。

2019年,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綜合防控全面實施,眼科醫療服務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同年我國眼科服務醫療市場規模增長到1240億元,未來,在市場需求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引領下,在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看來眼科醫療服務仍將維持較快的增長,其市場空間巨大,為愛爾眼科的市場開拓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愛爾眼科自身的三大亮點:模式、規模、技術

1、「分級連鎖」模式為業績增長提供保障

愛爾眼科具有獨具特色的「分級連鎖」發展模式,即從省會級城市醫院開始,形成省-地-縣區域和同城的分級連鎖網絡,由上級為下級提供技術支持,由下級為上級輸送疑難眼病病例,分級連鎖模式非常適於中國地廣、人多、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國情。

而從上市至今,愛爾眼科利用自有資金、定向增發以及醫療產業併購基金等多種形式進行擴張,從2009年上市之時擁有10來家醫院,到現在在中國內地已有500多家眼科醫院和中心數量。

不斷成熟的網絡布局為愛爾眼科帶來了大量的客戶流量,而這些客戶便為公司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截至2019年,愛爾眼科一年的門診量達662.8萬人次,手術量60.8萬例,較2013年均翻了約兩倍,當然愛爾眼科的業績已翻了不止兩倍。今年7月份,愛爾眼科又以16.53億元的募集資金購買了相關眼科醫院的股權,有錢使它「膨脹」。

2、規模增長帶動公司盈利能力不斷提升

不得不說,全國性的網絡布局對於愛爾眼科阻礙競爭對手進入及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由於醫療資源都是有規劃的,一般一個省會城市,能批 2-3 家眼科專科醫院,愛爾把全國省會城市佔滿,後面的競爭對手就很難進入了,且愛爾眼科股票(300015)還利用合伙人計劃、股權激勵等方式留住了各地區的人才資源,從而形成了龐大的醫療服務體系。

近幾年,愛爾在民營眼科診療的市場份額不斷提升,2019年,愛爾眼科的市佔率達到了40%,且近三年隨企業擴張速度加快,市佔率提升明顯。

與此同時,自2015年陸續收購海外資產以來,愛爾眼科在港澳臺及海外市場的收益也隨著擴大,全球資源整合優勢日益明顯。

愛爾眼科在不斷擴張規模的同時,仍然維持了較穩定的盈利水平,且毛利率和淨利率均處於增長趨勢。說明不僅公司的產品競爭力在不斷提升,公司本身的費用管控能力也在不斷提升。近幾年愛爾的加權淨資產收益率已提升了約8個百分點,說明公司的擴張策略確實是有效的。

3、眼科技術是核心競爭力,也是先發優勢

早在2004年底,愛爾眼科便提出外部引進與內部培養相結合的人才戰略,致力於引進和吸收國際同步的眼科技術和專業人才,截止2020年4月,愛爾眼科集團及旗下全球員工總數3.6萬餘人,其中眼科及視光醫生總數(含海外)7400餘人,是中國眼科領域強大的有生力量。

現如今,愛爾眼科藉助已有的先發優勢,積極推動國內外行業資源整合。展望未來「新十年」,公司將逐步拓寬行業「主航道」,實現從「做大」到「做強」的戰略演變。2019年愛爾眼科建設眼健康生態圈的戰略目標,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長沙市人民政府《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支持愛爾眼科發展,打造『眼健康』產業之都」。

三、總結

總的來看,愛爾眼科獲得如此快的發展不僅因為行業賽道好,在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看來更關鍵的是它找到了適合一家眼科醫療服務機構發展的發展模式——分級連鎖模式,經過多年來的擴張,愛爾眼科成為了民營眼科醫院連鎖龍頭企業。

現如今愛爾眼科聚焦拓寬行業「賽道」,致力於向「更強」的方向發展,愛爾眼科值得期待。(ty005)

相關焦點

  • 市值突破1400億,愛爾眼科的估值頂在哪?
    愛爾眼科的市值突破了1400億,估值已處於高位的它仍然受到了資本的熱捧,而依靠外延式併購擴張規模的陳邦稱在不久的未來內生增長將取代外延式併購。外延式併購真的能取代內生增長嗎,內生增長的估值又是否能同規模相匹配?A股有這麼一群股票,他們靠著併購將資產做大,靠著一二級利差,用「清粥兌米」實現外生增長。
  • 2000億愛爾眼科:走進後併購基金時代
    愛爾眼科半年報顯示,公司2020H實現營收41.64億元,同比下滑12.32%,實現淨利潤6.76億元,同比下滑2.72%。從公司披露的月度數據來看,公司營收月度增速在上升,已經逐步走出了疫情影響。半年報披露次日,公司股價大漲7.83%,市值一舉突破2000億元,表明公司業務獲得市場認可。對於愛爾眼科的市場爭議依然沒有消除。
  • ...市值蒸發275億,併購基金「雙刃劍」下愛爾眼科財務壓力隱現
    愛爾眼科是否診療恰當暫時還難以得出結論,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滬指站上3500點,但受此消息影響,愛爾眼科開盤即大跌,下午收於每股68.22元,最終跌幅達8.91%,開盤首日市值蒸發275億。市值2812億的眼科龍頭,白內障為第三大業務2009年,愛爾眼科作為第一家民營醫療機構登陸資本市場,上市之初公司只擁有19家醫院,年末時歸母淨利潤為9249萬元,2019年公司營收規模已達到99.9億。
  • 10年30倍的愛爾眼科,為什麼這麼豪橫?
    看看這月線圖,不得不說愛爾眼科豪橫,一口氣漲了十年,近10年甚至比股王茅臺更豪橫!愛爾眼科憑什麼這麼豪橫,咱們今天來好好認識一下這個公司。第三個,核心優勢-捆綁人才的先進位度上面優勢講了,眼科醫院是一個天然的好行業,那麼憑什麼這麼多眼科醫院就是只有你愛爾眼科做出來了,做成了行業龍頭。這個要好好分析分析了。對於眼科醫院這種有技術含量有口碑積累的行業,人才的掠奪最為關鍵。愛爾眼科在綁定人才上花了大功夫。
  • 愛爾眼科Q2業績簡析
    境內主營業務影響集中在2-4月,境外主營業務的影響從3月下旬延續到6月底。4-6月份,營收25.22億/+0.72%;淨利潤5.97億/+50.37%;扣非淨利潤5.53億/+30.73%。Q2迅速「回血」,業績實現「V」型翻轉,單季淨利潤增速創近十年來新高。7月來迎來開門紅。境內外營收於7月雙雙回歸高速增長通道,同比增幅分別達47.92%、35.81%。
  • 痛失3000億市值寶座!忙著解釋澄清後,「眼科茅臺」仍逆市跌落,本周...
    與抗疫名醫艾芬的醫療事故糾紛讓愛爾眼科登上了2021年第一個交易日的人氣榜首位。不過,這種「人氣」顯然並不能給公司股價帶來好處。1月4日一早,愛爾眼科通過其官方微信、微博回應稱,艾芬右眼視網膜脫離與白內障手術無直接關聯。開盤後,公司股價仍大跌逾10%,此後略有回升,截至午盤痛失3000億市值寶座,半日蒸發146億元。
  • 愛爾眼科:英雄流血再流淚?
    #艾芬醫生在愛爾眼科治療導致失明#2021新年第一天,創業板權重第二,市值3087億的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遭遇重大事件。艾芬此前因新冠疫情而被人們廣為熟知,李文亮當初在朋友圈轉發的那份病毒檢測報告,就是艾芬醫生拍攝並上傳到網上的。
  • 被砍傷眼科醫生陶勇聲援艾芬!3000億市值愛爾眼科回應:加強白內障...
    艾芬回應:雙手贊成成立「愛眼底」公益項目針對陶勇微博發聲,今日艾芬在微博回應稱,作為眼科專科醫生,他能站出來為這個事情說話,「蠻感激他的」。艾芬表示,將此事公之於眾的初衷是希望患者不再走彎路,更希望愛爾眼科醫院真正能意識到自身存在的種種問題,規範經營、改變運營模式,急病患之所急,真正以治病為目的來造福大眾。
  • 一夜暴跌230億,是什麼遮住了愛爾眼科的眼?
    1月4日開盤,大A股一片欣欣向榮,但愛爾眼科大幅低開超9個點,而後跌幅雖收窄至5個點以內,但午後再度下挫,盤中最低掉至67.41元/股。截至當日收盤,愛爾眼科報收68.22元/股,跌幅8.91%,總市值相比上一個交易日蒸發約230億元。
  • 愛爾眼科澄清醫生視網膜脫落事件 市值一天蒸發275億
    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4日訊 1月4日,愛爾眼科(300015.SZ)股價大跌。4日開盤,該股報71.00元,跌幅5.19%。截至今日收盤,該股報68.22元,跌幅8.91%,成交額111.50億元,總市值2811.70億元,市值較前一交易日蒸發274.91億元。
  • 【VIP資訊 | 10年30倍的愛爾眼科,到底牛在哪裡?】
    愛爾眼科憑什麼這麼豪橫,咱們今天來好好認識一下這個公司。 01 愛爾眼科介紹 愛爾眼科是全球知名的連鎖眼科醫療機構。主要為患者提供各種眼科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醫學驗光配鏡等眼科醫療服務,於 2003 年開始在長沙、成都、武漢等地成立醫院。
  • 愛爾眼科一口氣吞下30家眼科醫院 攀高的商譽或成「後遺症」?實控...
    愛爾眼科最近很吸「睛」,更吸「金」。10月30日,在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後,愛爾眼科復牌。股價刷新歷史新高,市值一度超過1255億元。作為首批登陸創業板的28家上市公司之一,市值從69億到如今的超1200億,愛爾眼科無疑是創業板的大牛股。
  • 愛爾眼科「白馬」基因:併購閉環下的布點加速度
    對愛爾眼科而言,15年間,公司從一間僅有4個醫生的小醫院,到今天成為全球最大、業務量最多的眼科集團,累計服務量超1億人次。截至目前,愛爾眼科旗下在中國30個省市區先後建立240餘家專業眼科醫院,覆蓋全國人口超過10億人;與此同時,愛爾眼科在美國、歐洲等海外市場開設有百餘家眼科中心。
  • 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被大V質疑「過度醫療」
    眼科醫療龍頭愛爾眼科被大V質疑「過度醫療」 財聯社訊,新年伊始,創業板權重第二、市值高達3087億的眼科醫療連鎖龍頭愛爾眼科遭遇風波。
  • 愛爾眼科毀掉武漢抗疫英雄人生,年入百億單日卻蒸發275億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通過社交平臺質疑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稱在該醫院治療白內障,致右眼視網膜脫落。 這位擁有200萬微博粉絲的抗疫女醫生,在愛爾眼科(300015.SZ)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讓這個市值3000億的「眼科帝國」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和輿論危機。
  • 愛爾眼科營收突破80億 2019年後續增長看哪裡?
    作者:匯眾研究院2009年第一批登陸創業板以來,愛爾眼科營收和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超三成,已榮登創業板五強,十年成績單堪稱完美。近日,愛爾眼科發布2018年報和2019年一季報。2018年營業收入突破80億元,淨利潤突破10億元。
  • 眼科行業龍頭——愛爾眼科
    2019年世界衛生研究報告指出,全球近視人數約有14億,其他眼病患者約有3.14億,而全球人口數量是77.5億,意味著眼疾患者佔到總人數的22%,平均十個人有兩個患者。我國近視人口數接近7億,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世界第一。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達53.6%。據2018年屈光性白內障手術新進展國際會議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至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90歲以上人群白內障發病率高達90%以上。2019 年我國白內障的患病人數高達 1.84 億。
  • 愛爾眼科醫院正規嗎?愛爾眼科吹響集結號,上市十年饋贈老股東!
    2019年10月30日,是愛爾眼科上市十周年!回望過去十年,愛爾眼科飛速發展,旗下眼科醫療機構已達400餘家,且成為覆蓋亞、美、歐三大洲的全球連鎖眼科醫療集團。愛爾每一步的成長,離不開無數股東的陪伴相守,時光的圖鑑,刻下無盡的輝煌。上市十年,感恩有你!感謝風雨十年的陪伴和信任,在上市十周年來臨之際,愛爾眼科將開展多項活動,深情集結、傾心回報老股東。
  • 2萬家民營醫院,為何眼科成了最靚的仔?
    就在5天前,2020年9月3日,愛爾眼科股價來到了歷史新高,市值2300億人民幣。相較於2009年上市之時,上漲超過50倍,相較於去年8月,也上漲一倍,那時剛剛突破1000億。排名第二的應該是以齒科為主的通策醫療,市值600多億;此前被稱為「民營醫院第一股」的恆康醫療,市值最高峰時不過364億;民營醫療機構中的明星和睦家,去年向新風天域出售時,估值也僅是100億左右。眼科的「一哥」如此強大,「小弟」們也不甘示弱。
  • 知名醫生在愛爾眼科治療後右眼近乎失明!醫療事故不斷,市值飆至...
    2020年12月31日,知名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以一名患者的身份,硬懟30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愛爾眼科。資料顯示,艾芬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疫情期間,她帶領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的200多名醫護人員日夜堅守,不懈奮戰,受到各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