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6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2020-10-03 跟葉子老師學感統

相信細心的家長一定會發現,從2歲起,孩子們就越來越有性格了。

但凡不合他們心意的事,他們一定會搖頭說「不要」,對於想做的事,即便家長不認可,他們也會說「非要」。不止如此,他們甚至會對父母拳打腳踢。

這種現象到底是突然產生的,還是有跡可循呢?

很多時候,孩子的情緒失控,是在向我們釋放一個信號,我們需要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潛在表達。


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

家長忽視孩子的情緒管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我們的生活習慣、辦事方式、情緒處理等等,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很多父母都會忽視對孩子的情緒管理,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公布的《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中顯示,在家長最關心的家庭教育項目中,孩子的情緒情感只佔11.93%。

而且近段時間頻發的青少年惡性事件,也更加提醒我們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緒變化。

暴躁嘲諷、冷漠忽視、延遲滿足等家庭環境,會讓孩子無法建立健康的依戀關係。

如果孩子的童年期沒有足夠的安全感,甚至存在未經修復的心理創傷,這樣孩子長大做了父母后,在面對孩子問題時,也會出現防禦性反應。


不僅無法接納孩子的情緒,還會對孩子的行為產生惱怒與憤恨,意識不到自己行為的後果,進入事後讓自己羞愧與後悔的失控狀態。

孩子觸覺失調

孩子情緒失控,有時並不是個性問題,而是因為「觸覺失調」。

人類在胚胎期,有三層結構,最外層日後發展成皮膚及神經系,也就是說人類的觸覺和神經體系是相關的,觸感便是神經組織最重要的營養,觸覺的敏銳度會影響大腦辨識能力、身體的靈活及情緒的好壞。

剖腹產的生產方式使孩子出生時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缺乏觸覺刺激;家庭生活環境的改變,使孩子活動空間減少,缺乏戶外等遊戲;在成長過程中被家長保護過度或限制過度等都會導致孩子的觸覺失調。

觸覺失調的孩子最常見的表現為粘人、愛哭、怕陌生、膽小、孤僻、壞脾氣、固執、挑食、偏食、咬人等,這些進而影響其情緒和人格的健全發展。



6個溝通案例養成孩子高情商

解決孩子情緒失控的方法很多,除了要在3歲前建立孩子良好的依戀關係外,生活中的溝通方式也很重要。

下面通過幾個案例介紹,怎樣跟孩子溝通更加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當孩子發脾氣扔東西時

×「不要再亂扔東西了!」

√「你扔這些玩具,我會以為你不喜歡和它們玩了。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越要求,孩子越不做。不如換個角度來跟他們說話,告訴他們「你正在做什麼,這個行為無法表達你想說的意思。」

當孩子生氣動手打人時


×「你再打人試試!″

√「你生氣、你憤怒都是很正常,但是打人就不對了。″

我們要明確一點:情緒是沒有錯的,錯的是表達方式。

打人、踢人這種傷害他人、傷害自己都是不被允許的,拿別的東西出氣更不是解決憤怒最好的方式。

當孩子做錯事需要受到懲罰時


×「夠了,到那邊站著,沒我允許不能出來。″

√「我們可以找個地方冷靜下來。″

這種計時類的懲罰,只會讓孩子的憤怒再度升級。對孩子來說,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比無意義的懲罰更重要。

當孩子無心學習時


×「不要走神,集中注意力。″

√「這個很難是嗎?那我們先休息17分鐘,再回來。″

根據研究生產力的公式,休息17分鐘效果是最佳的。中場休息時間能幫助孩子從重壓的環境中抽離出來,集中精神,重新再來。


在孩子平時做作業、彈鋼琴或者練習時,都可以用這個方式找回注意力。

當孩子在公眾場合哭鬧時

×「你這樣很丟人。″

√「我們找個沒人的地方,好好溝通一下這件事。″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接著訓斥孩子,事情可能更糟糕。將他們帶走,找一個適合的地方安靜下來溝通,才能避免事情的進一步惡化。

當孩子情緒崩潰大哭時

×「我數321,你給我停下來!″

√「如果綠色代表平靜,黃色代表沮喪,紅色代表生氣。我現在就是從黃色的房間走向紅色的房間。你呢?你現在是在哪個房間,我們怎麼才能回到綠色的房間?″

當我們生氣時,身體會發生應激反應,讓我們產生不安全感。

父母除了陪著孩子,還需要給情緒一個可視的形象,讓捉摸不定、抽象的情緒變得具體,這樣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我們先滿足了孩子們對於父母依賴的需要,才能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品格。

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有以下幾點原則可供參考:

☑ 同理共情,認可孩子的情緒;

☑ 劃定界限,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 正確引導,教會孩子管理情緒的方法。

家長也可以多帶孩子進行觸覺遊戲,帶孩子去戶外與其他小朋友玩耍,如玩泥巴、玩沙土、玩石頭等。

另外,還要注意孩子對溫度冷熱的體驗,多擁抱孩子,必要時可以進行專業的感統訓練來降低觸覺敏感度。

感統訓練的黃金階段是3-6歲,如果錯過這個年齡訓練起來難度會更大。所以家長一定要早發現早幹預,以免錯失機會。

一個孩子在傷心、生氣或害怕時,也是他最需要父母的時候。認同孩子的情緒時,我們也在教孩子如何安慰自己,這種能力將讓他受益一生。

相關焦點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 這是好老師 2020年的第596 篇文章 -你家娃有沒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看中某個玩具沒給買,便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抱著ipad看動畫片,說Ta幾句就鬧情緒搭積木時;01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情緒的英文是Emotion,有種解釋是Emotion= Energy in Motion,即情緒是流動的能量。管理情緒,並非壓制它,而是需要給予出口,讓它流動起來。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情緒的英文是Emotion,有種解釋是Emotion= Energy in Motion,即情緒是流動的能量。管理情緒,並非壓制它,而是需要給予出口,讓它流動起來。下面的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1. 當孩子發脾氣扔東西時 × 「不要再亂扔東西了!」 √ 」你扔這些玩具,我會以為你不喜歡和它們玩了。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情?」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越說什麼我偏不要做什麼。
  • 育兒|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情緒的英文是Emotion,有種解釋是Emotion= Energy in Motion,即情緒是流動的能量。管理情緒,並非壓制它,而是需要給予出口,讓它流動起來。″數9個溝通案例養成孩子高情商在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下面的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1.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試一試這6種溝通方式
    在學校被同學搶了玩具,會抓狂甚至打人發脾氣;……當孩子情緒失控時,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6個溝通案例養成孩子高情商在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很關鍵。下面的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
  • 【心理健康】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會抓狂甚至打人;……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下面的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1.父母除了陪著孩子,還需要給情緒一個可視的形象,讓捉摸不定、抽象的情緒變得具體,這樣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管理情緒。
  • 世紀金榜教育丨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這9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孩子發脾氣,控制不好情緒,大多是父母不懂得引導。俗話說,「堵」不如「疏」,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正確地引導孩子情緒的釋放,才是緩和他們情緒的不二法門。你家娃有沒有這些情緒失控的時候:當孩子情緒失控時,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01孩子為什麼會情緒失控?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怎麼辦?
    他們其實是用這些看起來讓人很討厭的行為,如摔壞東西、亂發其等來進行「無效的溝通」。而情緒本身,其實,是有好壞與輕重緩急之分的。今天樹洞為大家推薦6種溝通案例,助力你們養成高情商孩子在孩子鬧脾氣時,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很關鍵。下面的不同的溝通、處理方式,值得所有父母思考,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情緒失控時,如何把溝通拉回正軌?
    這期音頻,我就來說說,開放式大腦必備的第一種特質「平衡力「。01.狹窄的綠色區導致孩子脾氣暴躁「平衡力」指的是管理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它也是其他3個特質的基礎。孩子缺少平衡力,就容易出現情緒失控,做出衝動的行為,像是大吵大鬧、扔東西等等。
  • 孩子情緒容易失控,因為父母做錯了這件事
    明明也完全失控了,我不要你管我就想去。媽媽開始大聲的吼了起來,我說了你不許去,你現在立馬給我回來。我能常常看到很多父母都被同樣的問題所困擾,他們會說,這個孩子就是不肯聽話。家長通常會把言辭激烈情緒激動的說成是溝通,說是在努力地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
  • 當自閉症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在自閉症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讓家長感到頭疼的,除了孩子的語言問題之外,就是他們的情緒問題了。當孩子突然情緒失控,出現大哭或大笑的情況時,你會怎麼做呢?今天星空半步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來給大家分享一下,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家長應該如何進行正確的幹預!
  •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用這3種方式處理,就是在「火上澆油」
    只不過spanclass=bjh-strong情緒有好有壞,以及每個人控制情緒的能力不同/span罷了。情緒控制是成年人的一項基本能力,但卻依舊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屢屢失控。  spanclass=bjh-pspanclass=bjh-strong情緒失控的家長,教不出善於控制情緒的孩子/span,尤其是在面對有情緒的孩子時,學會如何處理,對家長至關重要。
  •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我常用的8種溝通方式,你可以試試
    ,發脾氣時,我通常是這樣做的,這裡我挑選了幾個場景,最常見的,也都是我家福林出現過的,寶爸寶媽們可以參考一下。所以,你不如告訴他你為什麼不讓他扔,這種方式是偏向鼓勵他表達情緒的方式。這就是溝通技巧,劃重點哦。
  • 愛孩子的7種有效溝通方式
    著有《教育總會有辦法》《陪伴是更好的教養》《愛從懂孩子開始》《讀懂孩子的敏感期》《探索著長大》。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良言一句暖三冬。一句話可以讓你破涕為笑,一句話也可以老死不相往來。怎樣的溝通,才會讓父母和孩子彼此心靈貼近呢?我總結了7種有效溝通方式,大家一起討論。
  • 當星孩在公共場合情緒失控時,請牢記這五步驟
    之前我們推送了當孩子在公共場合失控的時候,旁人可以做什麼比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與他的父母的文章(點擊閱讀:當星孩在公共場合情緒失控時,請別這樣做...)因此,面對孩子的情緒失控,父母首先要做的是先冷靜自己的情緒,試想,當兩位成人在吵架或在崩潰的情緒下進行溝通,通常不是不歡而散就是沒有結果,更何況是面對孩子呢?適度的保持冷靜,才能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
  • 孩子情緒崩潰時,別再用「錯誤」的方式教育娃,試試「塑造管理」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一些這樣的場景:商場裡在地上耍賴撒潑的小孩、餐廳裡大哭不止的寶寶寶,在和爸爸媽媽發生衝突時,很多孩子都會情緒失控,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不滿。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一些父母會選擇和孩子講道理、一些會選擇用暴力制止孩子的「惡劣」行為,還有一些會和孩子僵持不下,這是很常見的三種解決方式,但是最終的教育結果並不能讓家長滿意,尤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會發現孩子跟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離了。
  • 孩子情緒失控不是一天養成的,心理專家為你支招,試試這3種辦法
    文/寧媽媽育兒經孩子的成長不總是一帆風順,問題層出不窮,比如小時候淘氣,做錯事,和小朋友吵架,上學還逃課,不寫作業等等,主要原因就是沒有養成一個好習慣,這些壞習慣中,孩子的情緒失控最應該引起父母重視。孩子年齡小,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很容易變得肆無忌憚,最後因為情緒失控,釀成的悲劇不在少數,那麼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別著急,心理專家為父母支招,可以試試這兩種辦法。
  • 6步法轉化情緒:語言暴力下的孩子,有一個情緒失控的媽媽
    反之一個語言暴力的父母:背後是一個情緒失控、語言粗暴、性格叛逆的孩子,孩子對媽媽發洩長期積累的怨恨。矛盾衝突時,覺察到負面情緒時,後悔時,看到孩子不接受、逆反時……停下來我們即將準備,脫口而出要說語言,和要做的行為,就是知止。
  • 開學第一課│孩子6-18歲時,這幾種溝通方式最有效
    從小學,到初中、高中,孩子將完成多階段的基礎學習,度過從兒童到青少年的關鍵成長期。這12年中,孩子會從懵懂的小屁孩逐漸蛻變成能獨立思考、有思維能力的青少年,實現智力、認知能力的大越級;他的性格也進一步突顯,基本人格進一步成型。作為父母的我們,要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至關重要的12年,首先得了解孩子這段時期獨特的認知和心理特徵,還得學會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
  • 孩子總情緒失控?增強孩子情緒控制能力,從培養「加法思維」開始
    每個孩子的問題都差不多,都是孩子的情緒容易失控。孩子哭鬧其實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哭鬧過度就會做出很多出格的事情,這就變成了情緒失控。1、大喊大叫摔東西發脾氣孩子對情緒的認識和表達還處在一個比較懵懂的狀態,孩子都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像是看上了某個玩具家長沒給買;因為被其他小朋友搶了東西就發脾氣甚至打人,他們都是在用最直接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和孩子玩「情緒紅綠燈」,終止孩子壞情緒
    有時候這種焦慮的情緒還會傳染給孩子,你會增加孩子的情緒波動,有沒有辦法得到溝通和教育的目的,所以家長無論如何都不能在孩子的情緒失控的時候和他一起暴躁狂怒,一定要保持冷靜。 很多孩子情緒失控,往往就是因為父母沒有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也沒有想過要和孩子去好好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