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韓焱精選 湛廬文化
寫在前面:
如果你了解怎麼區分「固定性思維」和「成長性思維」,可以說,你已經稱得上是合格的父母了。如果你知道具體要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成長性思維」,那才稱得上是優秀的父母。《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這本書,就能幫助你實現這個進化。
《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
作者:[美]丹尼爾·西格爾 蒂娜·布賴森
譯者:黃珏蘋
作者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那就是:要想建立「成長性思維」,就要培養孩子的「開放式大腦」,幫助他們獲得4種重要的特質,分別是:平衡力、復原力、洞察力和共情力。這樣做,還能幫助孩子更進一步,做到克服「防禦式思維」,擁有寶貴的「開放式思維」。
可以說,「開放式思維」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是能陪伴他們一生的內心指南針;同時也是父母送給自己的最好禮物,是成人後最重要的個人突破。
我會用4期音頻來為你分享這本書,每一期音頻,我都會介紹「開放式大腦」的一種特質。
這期音頻,我就來說說,開放式大腦必備的第一種特質「平衡力「。
01.
狹窄的綠色區導致孩子脾氣暴躁
「平衡力」指的是管理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它也是其他3個特質的基礎。孩子缺少平衡力,就容易出現情緒失控,做出衝動的行為,像是大吵大鬧、扔東西等等。
作者認為,導致孩子缺乏平衡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睡眠不足、身體不舒服等等,但是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的情緒三色區裡的「綠色區」太窄了。情緒三色區代表的是,人會經歷的三種情緒狀態。你可以在閱讀資料中看到這個模型,最上面是紅色,中間是綠色,下面是藍色。
三色區模式
如果某件事情超出了孩子承受的極限,有的孩子會進入情緒爆發的紅色區,比如發火、大叫、打人等等。而有的孩子會進入情緒壓抑的藍色區,比如生悶氣、不說話、憂鬱等等。這兩種狀態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非常有害,只有孩子處於情緒平穩的綠色區的時候,才能控制好情緒和行為,想辦法通過思考來解決問題。
02.
如何讓孩子停留在情緒綠色區?
作者提供了兩種辦法,幫助孩子在大多數情況下,都能處於情緒綠色區。
第一種是聯結引導法。也就是說,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先和孩子建立情感上的聯結,再想辦法引導孩子改善行為。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負責情緒管理的右腦佔據了主導地位,如果父母堅持給他講道理,用自己的左腦直接去碰撞孩子的右腦,不僅沒效果,反而還會讓孩子情緒惡化。這時候,父母應該也調動自己的右腦,先呼應孩子的情感需求。等孩子情緒平緩了,再引導他啟動自己的左腦,這樣才能幫助他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比如,孩子最喜歡的恐龍玩具的尾巴斷了,哭著來找你,很多父母的解決辦法就是馬上動手,幫孩子把尾巴裝好,這樣孩子就不哭鬧、不煩人了。可是,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認為,有情緒是不好的、不正常的,也會認為鬧脾氣是可以解決問題的。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你應該先和孩子建立情感聯結,讓他正確理解現在的情緒。
你可以對孩子說:「小恐龍的尾巴斷了,你很難過吧?媽媽也很難過,我也很喜歡這個恐龍玩具。」
接下來,你要想辦法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情緒,一旦他開始說話,語言系統就被激活了,這時候大腦的控制權就從右腦轉移到了左腦。
然後,你就可以引導孩子自己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說:「你覺得我們要怎麼搶救小恐龍呢?」這時候,孩子就會開動腦筋,給出各種奇思妙想了。
通過這種聯結引導的方法,父母不僅給孩子展示了成熟的處理情緒的方式,也幫助他學會了怎麼更好地溝通。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幫助孩子提高平衡力的第二個方法,是要建立「健康心智餐盤」。
就像孩子需要有健康的飲食結構一樣,孩子的生活裡也應該包含7種日常活動,分別是專注、玩耍、聯結、運動、內省、放鬆、睡眠,這些日常活動就組成了「健康心智餐盤」。
很多家長只顧著督促孩子學習,很少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去放鬆、玩耍。但事實上,當孩子無所事事的時候,大腦才會進入了默認模式,變得更活躍,快速地處理一天裡攝入的所有信息,促進孩子高級腦的發育。
歡迎保存金句卡轉發朋友圈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理察·費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從4歲開始,他的父母就經常讓他一個人待在後院玩耍。因為沒事可做,小費曼就開始擺弄那些廢棄的機器和馬達,後來竟然還自己學會了修理鐘錶。正是因為有充足的時間可以自己支配,才能讓他盡情探索,增長智慧,成長為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
父母要注意審視一下,孩子的日程安排裡是不是包含了「健康心智餐盤」裡的7種活動,而且要做出適當的調整。
比如,孩子在學校裡已經有了足夠的專注時間、運動時間和聯結時間,但是沒有放鬆時間,那回到家裡,你就要多安排一些能幫助他放鬆的活動,像是看電影,或者全家人一起出遊等等。再比如,你的孩子很內向,總是一個人安靜地待著,那你就需要幫他增加運動時間和聯結時間,像是打羽毛球、參加好朋友的生日聚會等等。
總之,除了睡眠,其他6項活動都可多可少,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出安排。只要做到有意識地讓孩子的日程安排裡包含這7種活動,就能很好地幫助孩子培養平衡力。
《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這本書的作者丹尼爾·西格爾,是國際知名的全腦教育專家,在幫助父母教養孩子這個領域,貢獻了很多具有開創性的作品,比如《全腦教養法》《由內而外的教養》《第七感》等等,都是廣受父母好評的作品,我建議你親自讀一讀。
《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
作者:[美]丹尼爾·西格爾 蒂娜·布賴森
譯者:黃珏蘋
好,以上就是我為你精選的內容,我在閱讀資料裡為你準備了本期音頻的金句卡片,歡迎你收聽《如何讓孩子自覺又主動》的全本有聲書,也歡迎你閱讀完整版的電子書,在湛廬閱讀App上都可以找到。當然也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精彩觀點。更希望你能把咱們的專欄轉發給自己的朋友。
韓焱精選,明天見!
End
新媒體編輯/Eurus
//湛廬文化//
掃碼即可關注湛廬文化,
與最聰明的人共同進化!
原標題:《韓焱精選 | 孩子情緒失控時,如何把溝通拉回正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