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什麼要在大城市生活?原因有5個,第5個最現實!

2020-12-15 筱說公考

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會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大城市生活不易,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是北上廣深,想要憑藉一己之力站住腳,著實不容易,所以才會有那麼人在30歲左右又回到家鄉發展。其實不僅僅是高校畢業生,就算是沒有上大學的年輕人不是一樣希望到大城市發展嗎?為什麼要到大城市發展?

我覺得主要有下面5個原因,其中第5個比較現實。

1、機會多平臺廣

為什麼小城市的年輕人都削尖了腦袋想進入體制內工作?非常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小城市的工作機會少,平臺小,即便有那麼幾家合適的企業,工資也會少得可憐,還不如體制內,有編制,工作體面,穩定。在小城市,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工資屬於上等水平,可見平臺有多少。

大城市非常顯而易見的一個好處就是機會多,能夠選擇的工作崗位也多,相比較而言,工資也會高一些。而且大城市有很多可以讓我們不斷學習和成長的工作平臺,而不是一下子就能摸到天花板,看到自己五年、十年之後的生活,這對一個有幹勁的年輕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2、生活質量高

我們拼命的賺錢是為什麼呢?不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的生活嗎?什麼叫好的生活呢?我們已經過了溫飽無法解決的年代,那麼現在追求的無非是精神層面的享受,娛樂、休閒等等,小城市各方面的生活設施都沒有大城市完善。

一位在大城市上了7年學,又工作了3年的同事被父母要求回到老家考公務員,考上之後,著實適應了好長一段時間,畢竟在大城市生活了十年,無法適應老家的生活環境,想健個身沒有健身房,想做個瑜伽,老師還沒她專業,想喝杯咖啡都是速溶……

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想得開,賺錢就是為了享受生活的,所以小城市的生活質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

3、教育、醫療環境較好

教育、醫療這也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大城市和小城市還是區別非常大的。

就拿幼兒園教育來說,有位朋友給我分享了她侄女的幼兒園教材,裡面居然有一個故事是講小寶寶從胳肢窩下面生出來的!這個故事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誤區?小城市的教育落後也就不說什麼了,至少不能給孩子錯誤的引導吧?

再說說醫療,就拿生孩子這件事來說,小城市的醫院還是只要能剖腹產就剖腹產,畢竟賺錢多麼,而大城市的醫院已經有了限制剖腹產率,鼓勵順產,鼓勵母子第一時間親密接觸,鼓勵母乳。

這就是大小城市的區別。

4、眼界

在大城市裡,接觸的人群不同,接受的環境薰陶不同,自然眼界就不同。

朋友的媽媽原本在一個縣城生活,來幫她看孩子,在一線城市待了5年,這5年讓她媽媽改變非常的大,心胸變開闊了,養育孩子的觀念也與老家的嬸嬸、阿姨們不同,甚至於一回到家,開始覺得家鄉的人們普遍素質偏低,比如說會亂丟垃圾,會動不動就吵架等等。

朋友感慨,在大城市侵染了幾年,媽媽的眼界也變得開闊了。

老年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年輕人呢?

5、利於後代成長

即便有調查數據顯示,90後這一代不太熱衷於結婚生子,但這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極少有人會錯過,所以下一代的成長環境也就非常關鍵了。

在大城市裡生活,小孩子得到的見識和小城市必然是不一樣的,包括對於規則秩序的理解,對於新鮮事物的接觸等等,其實在能力範圍內,我建議年輕人選擇城市落腳時一定要考慮這個問題,畢竟生養孩子就要對它負責,儘可能給他一個好的環境。

相關焦點

  • 為何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家?原因很真實
    那麼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寧願在大城市拿著3500的工資,也不願意回老家呢?原因也很真實。一、拼搏的力量第一個原因就是像我朋友說的那樣,在外打拼,我們能夠擁有拼搏的力量。這一份力量其實是非常可貴的,當你體驗過這個力量,你就會捨不得脫離這個力量。因為這個力量帶給我們的就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什麼是拼搏?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都不願生孩子了?5大原因,每一條都很現實
    現在年輕人都面臨著教育壓力大、房價高,而且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變化,男青年沉迷遊戲,女青年更加獨立了,對家庭的依賴和小孩的渴求越來越少了,很多人都不願意生孩子,導致現在的生育率越來越低。婚姻前後心理期待上巨大的落差,需要面對的有娃現實,以及婚後幾代人觀念的碰撞,讓很多年輕人有了恐婚恐育的思想。
  • 知乎高贊:為什麼許多人寧願月薪5、6千,也要留在大城市?
    最近因為公眾號改版,時間線被打亂了,GPA+每天中午12點發布的文章你們有可能錯過啦。所以如果你喜歡GPA+,覺得GPA+的文章對你們有幫助,記得動動手指把我們置頂或者星標呦,經常在文章下方留言,喜歡的話多點在看和zan,這樣我們就能不失聯,天天見,更及時地看到我們的文章啦,筆芯好幾年前,我在北京的同學曾有個比喻:大城市是個吸血鬼。
  • 要不要「逃離北上廣」? 看看這5個年輕人的故事
    以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依賴少數幾座一線城市拉動城市化進程,本身並不現實。現在這些新興的城市,你叫它們「準一線城市」也好,「強二線城市」也罷,總之縮短了與北上廣深的差距,而且還沒有那麼嚴重的大城市病。  在大城市生活,到底有什麼好處?下樓就有便利店,淘寶購物次日達,出門幾步電影院,這些生活層面的便利讓人上癮。
  • 珠海5個好玩的地方,第3個最好玩,第5個最有魅力
    珠海5個好玩的地方, 第3個最好玩,第5個最有魅力人的一生中如果一直是平坦的話,那就沒有一點趣味了。總要有一次衝動,來一場說出發就出發的旅行。如果厭倦了循規蹈矩的生活,不妨背上行囊,踏上一段令自己難忘的旅程。
  • 花2小時上下班,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時間永遠「在路上」
    情況好的話能在12點之前上床睡覺,但是常態化的情況是,基本要弄到一點才能安心睡覺,在公司只能在午休的2個小時裡面,急急忙忙睡個一個小時,以此來保證每天自己正常的睡眠時間。後來他直接包了1個月的共享單車卡,因為上下班5分鐘,路上的時間短了,還能每天上下班和自己貓咪到招呼,也算是為他的生活找回了一點幸福感和存在感。
  • 美國最……的10大城市
    睡眠最佳10大城市 Sperling's公司評選最適合睡眠城市根據5個標準:過去一個月居民報告自己睡眠不足的數字、居民每天上下班通勤所需的時間、離婚率、失業率和綜合幸福指數。這5項指針相互關聯,如離婚的人睡眠不會很好,睡眠不好的人幸福指數較低等。
  • 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趨向於穩定的工作?網友:原因很現實!
    朝氣蓬勃的年輕人都趨向於穩定的工作?網友:原因很現實!在小編的主頁曾寫過一篇關於考公務員年輕化的分析與總結,這其中就提到過一個重點,就是公務員的考試人群大多數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每年有成千上百萬的年輕人奔赴在考公的戰場上,英勇殺敵或者被幹掉。目的就是:為了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小編當初就在想,年紀輕輕,正處拼搏的時代,為啥一定要追尋穩定的工作呢?年輕人不是應該奮鬥嗎?太穩定的工作是不是代表著沒有出息和前途呢?這些想法都是我在校園的時候所想的,直到我出社會這一年,徹底明白了這個現象的原因。就像網友所說的,夢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
  • 全球最富裕10大城市:香港第8,北京第5,這個城市排名第一
    我國也已經有了更多的名片,比如說高鐵技術就已經得到了世界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我國尋求了經濟合作。而我國的支付系統也走上了世界前列,提前進入了無現金時代,刷臉支付也在悄悄趕來。當然如今的地鐵也成為了大城市的運行標配,這些都讓大家的生活方式得以更好的提升。
  • 花2小時上下班,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時間「性價比」越來越低
    情況好的話能在12點之前上床睡覺,但是常態化的情況是,基本要弄到一點才能安心睡覺,在公司只能在午休的2個小時裡面,急急忙忙睡個一個小時,以此來保證每天自己正常的睡眠時間。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打工人,生活就是在公司和床之間兩點一線了,因為光是通勤+正常工作時間,就已經佔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了,再加上基本的睡眠時間,屬於自己的時間基本是沒有的。 準確一點來說是,屬於自己且不那麼累的時間,是沒有的。
  • 過來人的經驗告訴你:為什麼要去大城市上大學?答案很現實
    ,答案很現實,因為大城市的生活節奏太快了,並不能很好的適應下去。為什麼一定要去大城市上大學呢?1. 發展更快速大城市發展是十分快速的,生活節奏也很快,總是能夠走在社會的最前端。先進有活力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城市裡面的共享單車或是一些先進的東西之類,可能在過了幾年之後,才開始在小城市裡面流行起來,而這中間的時間差,是很久的。
  • ​為什麼大城市要垃圾強制分類?
    為什麼大城市要下決心要搞垃圾強制分類了呢?有理數嘗試從各城市生活垃圾體量、垃圾無害化處理方式變化等數據角度來找找問題的答案。
  • 鄧元傑:大城市不要你,你要大城市嗎?
    看看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第五部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第(六)小條「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中,白紙黑字寫著:「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只要繼續改革開放,中國的城市化也將是不可阻擋的潮流,為什麼大城市要設置限制人口的目標呢?回到剛才那個問題:為什麼網絡不能消除城鄉差距、反而讓人口更加集中於大城市?
  • 為什麼不要「裸辭」式跳槽?這3個原因很現實,別不信!
    為什麼不要「裸辭」式跳槽?這3個原因很現實,別不信!一般來說,「跳槽」無非就是兩種原因:一種是公司的發展與自己相背離;一種就是公司的待遇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可以說,現實中有很多人因為這兩種情況,辭去了原來安穩的工作,甚至還有些人是「裸辭」,更是讓人無法理解。可以說,「裸辭」式跳槽十分不可取,其中的原因更是現實,嚴重的甚至還會影響到心理健康。1、工作不是想找就能找對於找工作這件事情,一直以來就不簡單。
  • 為什麼,勸大家填報高考志願時,一定要選擇大城市?
    在每年填報高考志願時,都會由衷地勸說同學們,在選擇大學時,儘可能去大城市。經濟發達一線城市,比如北上廣深等是首選,其次,新一線城市次之,比如,成都、杭州、武漢、合肥、天津等。最差也要去一座省會城市。至於讓大家選擇大城市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都很現實。
  • 猝死為何「盯上」年輕人,這5個原因被找到,若你有,儘量避免
    近年來,猝死的發生概率越來越高,而且年齡逐漸下移,很多90後的年輕人都出現了這種情況,甚至有部分00後也發生了猝死現象。那麼,為什麼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1、熬夜熬夜是導致年輕人猝死最主要的原因,每年都會傳出年輕人熬夜上網,不幸猝死的新聞。最理想的睡眠時間,應該是在晚上10點之前。但遺憾的是,能在這個時間段上床睡覺的年輕人,幾乎不到百分之一。
  • 張雪峰:一定要去大城市上大學!985學長:4個理由讓你無法拒絕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舉棋不定,去大城市害怕競爭激烈,去小城市又怕沒有前途,怎樣選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張雪峰:有機會去大城市上學,就一定要把握住千萬不要放棄!為什麼? 有人覺得在小城市上大學比較好,人少壓力也會小很多,然而18歲出頭的年輕人,最怕的就是沒有了競爭意識,沒有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那股子衝勁,這樣的年輕人將來很難有太大出息,每天只能如阿Q一樣「精神勝利法」,自我感覺良好。與此相反,如果選擇去大城市,至少有4個理由讓你無法拒絕!
  • 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每月沒剩多少,也要留在大城市?
    有網友提問——「為什麼那麼多人寧願月薪五六千,每月沒剩多少,也要留在大城市?」,相信很多人都對大城市有一種嚮往,但是在大城市生活的壓力要比在自己的家鄉大很多 ,大城市的物價要比小城市的高,通勤時間要長很多,月薪也僅僅只夠當月的基本開銷,那麼為什麼很多人寧願這麼辛苦地在大城市拼搏也不願意回到家鄉呢?
  • 買貓為什麼要買公的?5個原因告訴你「真相」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養貓了,那買貓時買公貓還是母貓呢?其實買公貓最好,為什麼?下面5個原因告訴你真相!
  • 為什麼要去大城市上大學
    全國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已接近尾聲,這個過程中會有驚喜,有無奈,有滿足,但都不能阻擋高考生走進大學的腳步。那麼填報志願你選擇了去哪裡,是傾向於離家較近的三四線城市,還是選擇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大城市呢?每個考生所做出的選擇我們都給予尊重,但我更希望考生能勇敢些填報大城市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