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很多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會選擇留在大城市工作,大城市生活不易,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尤其是北上廣深,想要憑藉一己之力站住腳,著實不容易,所以才會有那麼人在30歲左右又回到家鄉發展。其實不僅僅是高校畢業生,就算是沒有上大學的年輕人不是一樣希望到大城市發展嗎?為什麼要到大城市發展?
我覺得主要有下面5個原因,其中第5個比較現實。
1、機會多平臺廣
為什麼小城市的年輕人都削尖了腦袋想進入體制內工作?非常關鍵的一個原因就是小城市的工作機會少,平臺小,即便有那麼幾家合適的企業,工資也會少得可憐,還不如體制內,有編制,工作體面,穩定。在小城市,公務員、事業單位的工資屬於上等水平,可見平臺有多少。
大城市非常顯而易見的一個好處就是機會多,能夠選擇的工作崗位也多,相比較而言,工資也會高一些。而且大城市有很多可以讓我們不斷學習和成長的工作平臺,而不是一下子就能摸到天花板,看到自己五年、十年之後的生活,這對一個有幹勁的年輕人來說是十分必要的。
2、生活質量高
我們拼命的賺錢是為什麼呢?不就是為了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的生活嗎?什麼叫好的生活呢?我們已經過了溫飽無法解決的年代,那麼現在追求的無非是精神層面的享受,娛樂、休閒等等,小城市各方面的生活設施都沒有大城市完善。
一位在大城市上了7年學,又工作了3年的同事被父母要求回到老家考公務員,考上之後,著實適應了好長一段時間,畢竟在大城市生活了十年,無法適應老家的生活環境,想健個身沒有健身房,想做個瑜伽,老師還沒她專業,想喝杯咖啡都是速溶……
現在的年輕人都很想得開,賺錢就是為了享受生活的,所以小城市的生活質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
3、教育、醫療環境較好
教育、醫療這也是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資源,大城市和小城市還是區別非常大的。
就拿幼兒園教育來說,有位朋友給我分享了她侄女的幼兒園教材,裡面居然有一個故事是講小寶寶從胳肢窩下面生出來的!這個故事會給孩子造成什麼樣的誤區?小城市的教育落後也就不說什麼了,至少不能給孩子錯誤的引導吧?
再說說醫療,就拿生孩子這件事來說,小城市的醫院還是只要能剖腹產就剖腹產,畢竟賺錢多麼,而大城市的醫院已經有了限制剖腹產率,鼓勵順產,鼓勵母子第一時間親密接觸,鼓勵母乳。
這就是大小城市的區別。
4、眼界
在大城市裡,接觸的人群不同,接受的環境薰陶不同,自然眼界就不同。
朋友的媽媽原本在一個縣城生活,來幫她看孩子,在一線城市待了5年,這5年讓她媽媽改變非常的大,心胸變開闊了,養育孩子的觀念也與老家的嬸嬸、阿姨們不同,甚至於一回到家,開始覺得家鄉的人們普遍素質偏低,比如說會亂丟垃圾,會動不動就吵架等等。
朋友感慨,在大城市侵染了幾年,媽媽的眼界也變得開闊了。
老年人都是如此,更何況是年輕人呢?
5、利於後代成長
即便有調查數據顯示,90後這一代不太熱衷於結婚生子,但這是人生的一個必經階段,極少有人會錯過,所以下一代的成長環境也就非常關鍵了。
在大城市裡生活,小孩子得到的見識和小城市必然是不一樣的,包括對於規則秩序的理解,對於新鮮事物的接觸等等,其實在能力範圍內,我建議年輕人選擇城市落腳時一定要考慮這個問題,畢竟生養孩子就要對它負責,儘可能給他一個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