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的5G組合拳

2021-01-19 網優僱傭軍

組網過於複雜,建網成本太高,覆蓋與容量難以兼顧,這些是5G部署面臨的挑戰,也是全行業正在不斷探索,努力攻克的難題。


近日,愛立信一口氣發布了三款5G新品:5G獨立組網新空口系統、頻段間載波聚合技術和16TR大規模天線陣。


 

▲圖片來源愛立信


這三款新品與愛立信過去已發布的動態頻譜共享等技術組合在一起,就像是一位武林高僧打出了一套5G組合拳,招招化解難題,助力5G部署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套5G組合拳。



  一套硬體  

既支持NSA也支持SA



本次愛立信發布的5G獨立組網新空口系統,也稱之為5G NR獨立組網軟體,它可以在現有的愛立信無線系統硬體上,通過軟體升級支持5G獨立組網。也就是說,一套不變的基站硬體,既能支持非獨立組網(NSA),也能支持獨立組網(SA)。


5G部署分為非獨立組網和獨立組網。非獨立組網是運營商早期5G部署選項,獨立組網是5G的終極構架。獨立組網將5G基站直接接入5G核心網,不僅具有低時延優勢,還支持網絡切片,可使能各行各業多樣化的5G用例,為運營商帶來新的業務收入增長。


一套硬體既支持非獨立組網也支持獨立組網,意味著運營商可以更簡單、更低成本、更高效地升級演進5G網絡。



  動態頻譜共享  

快速實現5G廣覆蓋



動態頻譜共享,是愛立信獨具創新的一大5G技術,它基於特有的智能調度算法,可在現有的4G載波中快速引入5G,可根據流量需求讓4G和5G用戶動態使用相同的頻譜資源。


眾所周知,4G LTE低頻段是黃金頻段,具備覆蓋優勢,如果將這些低頻段重耕為5G使用,5G廣覆蓋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但是,未來4G和5G長期共存,4G不可能短時間內退網,要想4G頻段全部給5G用,當然是不現實的。


現在有了動態頻譜共享技術, 4G和5G共享4G低頻資源,不僅可充分利用寶貴的低頻段,快速實現5G廣覆蓋,還利於4G向5G平滑演進。


在早期,大多數用戶是4G手機,會佔用大量的共享頻譜資源;隨著5G用戶增長,5G用戶佔用的共享頻譜資源越來越多,就這樣一步一步將現有4G頻譜平滑地遷移到5G上,既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頻譜浪費,充分利用了現有資產,也保護了5G投資。



  動態頻譜共享+頻段間載波聚合  

進一步提升5G容量與覆蓋



頻段間載波聚合技術,就是將不同頻段(比如低頻段和中、高頻段)的載波聚合來提升5G小區的容量。頻段間載波聚合是面向5G獨立組網的關鍵技術,它不僅可大幅提升網絡速率,還適用於未來低時延5G新業務。


5G NR載波聚合技術與動態頻譜共享技術組合,先通過動態頻譜共享技術讓5G NR/4G LTE共享原4G低頻段,再與新的5G中頻段載波聚合,不僅能提升容量,還能進一步擴展5G小區覆蓋範圍。


 

▲圖片來源:愛立信


小區的覆蓋範圍主要受限於上行鏈路,包括數據信道和控制信道,我們說5G頻段更高,覆蓋範圍更小,也主要指的是5G上行覆蓋距離更小。雙連接技術可以通過將上行數據傳輸承載於4G低頻段上來補充上行覆蓋短板。但在雙連接技術下,物理層控制信道(比如PUCCH)需同時傳輸,不能僅承載於4G低頻段上,因此,物理層上行控制信道是限制覆蓋範圍的另一個短板(儘管PUCCH的覆蓋距離比數據信道強很多)。


但有了動態頻譜共享+5G NR載波聚合就不一樣了。載波聚合技術僅PCell(主小區)中存在一個PUCCH,物理控制信道可以僅承載於低頻段,這意味著可以進一步補齊上行覆蓋短板,從而進一步提升5G覆蓋範圍。


5G時代引入了更高的新頻段,根據無線傳播特性,頻段越高,帶寬更大,網速更高,但小區覆蓋範圍更小,容量與覆蓋無法兼得。愛立信動態頻譜共享和載波聚合技術可謂恰到好處的解決了5G時代覆蓋與容量之間矛盾。但更值得關注的是,這些技術如齒輪般組合後發揮出了「1+1>2」的功效。



  NSA+SA+頻譜共享+載波聚合  

助力5G平滑、快速、經濟高效演進



現在,假設有一家運營商的5G部署分三步走,最終要實現一張全覆蓋、高性能的5G網絡,那麼愛立信的這些5G技術組合將發揮出怎樣的優勢呢?


第一步:初始部署


首先,由於愛立信5G硬體既支持NSA也支持SA,所以運營商不用擔心後期從NSA升級到SA帶來的額外成本,一開始就吃了一顆定心丸,可以隨意選擇不同的組網選項。


運營商初始部署期多偏向於NSA組網模式,在現有的4G低頻段網絡上引入5G中頻段,主要解決密集城區重要場所的5G覆蓋和網絡容量,以滿足先發5G需求,搶佔5G市場。


在NSA組網模式下,還可以通過將上行數據承載於4G低頻段,以及上下行解耦技術來增強覆蓋範圍。


第二步:做廣覆蓋


隨著5G產業鏈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多的用戶希望體驗到高性能的5G網絡,運營商開始擴展5G覆蓋。


但問題來了。由於5G頻段更高,覆蓋範圍更小,運營商要擴展覆蓋,不得不花巨資建設更多的5G基站。並且,要想建設一張廣覆蓋的5G網絡,還需要花費很長時間。


有沒有一種辦法可以快速的、低成本的實現5G廣覆蓋?有,這個辦法就是動態頻譜共享技術。


通過愛立信動態頻譜技術,讓5G NR與低頻段LTE動態共享頻譜資源,利用原有LTE低頻段的優勢,可快速、低成本的實現5G廣覆蓋。


比如瑞士電信Swisscom的5G部署就採用了動態頻譜共享技術,讓5G使用現有的4G頻譜資源,以快速將5G服務擴展到全國。


Swisscom認為,若採用全新的5G頻段建網,需新建大量天線,尤其在城區, 90%的基站天面已沒有空間,困難重重,難以充分發揮5G潛力,而採用4/5G頻譜共享,可快速形成5G廣覆蓋,以在2019年底實現覆蓋全國90%的人口。


同時,如上所述,動態頻譜共享與5G NR載波聚合組合,還可將低頻段和中頻段聚合,進一步提升網絡覆蓋。


第三步:做厚容量


完成了5G廣覆蓋,接下來當然是通過載波聚合更高的頻段,擴展網絡容量了,以讓用戶體驗到真正的廣覆蓋、高性能的5G網絡。


通常,運營商的5G頻段包括低、中、高頻段,比如4G低頻段、3.5GHz中頻段和28GHz高頻段,不同頻段範圍的無線傳播特性差異極大,各有優缺點,低頻段覆蓋好但容量低,高頻段覆蓋差但容量高,中頻段居中不偏,而愛立信的這套產品組合恰如穿針引線般將這些不同的頻段連通、縫合,並優缺互補,助力運營商平滑、快速、經濟高效地建成一張廣覆蓋、高性能的5G網絡。



  新增16TR大規模天線陣  

滿足5G多場景部署



一說到5G設備,我們都會想到Massive MIMO天線, Massive MIMO幾乎和5G技術捆綁。


Massive MIMO的天線越多,容量越高,覆蓋越好,但成本越高。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場景都需要大規模天線。對於一些容量需求不高的場景,沒有必要上成本高昂的64TR,更低成本的16TR或許就夠了。而對於一些低容量場景,比如郊區、農村,甚至8天線、4天線就能滿足。


為此,為了幫助運營商更靈活、更節省成本、高效率部署5G網絡,愛立信在現有4、8、32、64TR天線陣產品組合的基礎上,推出了16TR的大規模天線產品,讓5G部署選項更加豐富。


圖片來源:愛立信


愛立信本次發布的16TR大規模天線包括兩款產品:AIR 1636和AIR 1623。其中,AIR 1636具備更廣的覆蓋能力,而AIR 1623是一款功率更低、體積更小的產品,主要為那些天面資源緊張、承重受限的站點量身定製。


以上就是百年巨頭愛立信打出的一套5G組合拳。最後,來一個懶人包總結:


•一套硬體既支持NSA也支持SA,讓5G部署不必擔心後期升級成本。


•動態頻譜技術充分利用4G低頻段資源,做廣5G覆蓋。


•NR載波聚合連通了低、中、高頻段,既做厚5G容量,又進一步擴展5G覆蓋。


•豐富的Massive MIMO產品選項,滿足5G多場景部署。


•整套產品組合無縫配合,助力運營商平滑、快速、經濟高效地建成一張廣覆蓋、高性能的5G網絡。


本文參考自愛立信官微

參考文章請點擊閱讀原文

網優僱傭軍投稿郵箱:wywd11@126.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

通信路上,一起走!

相關焦點

  • 中華電信選擇愛立信5G平臺,快速部署大規模5G網絡
    近日,中華電信宣布選擇使用愛立信5G平臺解決方案,協助建設中華電信5G網絡。 臺灣電信龍頭中華電信將在中頻及高頻段部署5G NSA (非獨立組網)網絡。中華電信將採用愛立信無線網絡接取設備,愛立信提供5G核心網絡設備,包括5G EPC(Evolved Packet Core)。雙方自4G以來便有著合作夥伴基礎,該新合作案包含採用愛立信雲端VoLTE解決方案的語音服務來提升網絡效率,同時確保極具彈性的語音服務體驗。
  • 愛立信與臺灣啟碁科技合作以提供測試用5G路由
    C114訊 北京時間11月3日下午消息(蔣均牧)愛立信宣布與臺灣原始設計製造商啟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NC)籤署合同,以為預計本月開始的客戶試驗提供5G移動熱點路由器。這些設備將基於高通驍龍X50 5G基帶,旨在用於中頻5G NR非獨立組網解決方案,並支持互為補充的高端LTE接入。
  • 日本KDDI選擇愛立信作為5G核心網供應商
    發布 來源:C114通信網 相關關鍵詞 北京時間12月11日消息(艾斯)愛立信官網消息顯示
  • 愛立信攜手Magyar Telekom在匈牙利推出5G商用網絡
    愛立信攜手Magyar Telekom在匈牙利推出5G商用網絡,初期服務僅覆蓋布達佩斯部分地區以及位於K?nyves Kálmán k?rút的Magyar Telekom總部。  Magyar Telekom的5G商用網絡部署基於愛立信無線系統的5G-ready產品和解決方案。
  • 臺灣遠傳電信選擇愛立信為其5G供應商
    日前,臺灣移動運營商遠傳電信(Far EasTone)將愛立信列為5G供應商,並計劃在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推出3.5GHz頻段的5G商業服務。遠傳電信總裁程琦(Chee Ching)表示,選擇愛立信作為5G合作夥伴,將有助於降低多供應商互操作性的複雜性,以及從4G向5G的遷移。他表示,支持5G的核心和傳輸基礎設施目前已經到位。愛立信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將部署其基於AI的RAN和頻譜共享系統,這將幫助運營商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根據流量需求分配頻譜資產。
  • 外媒:臺灣遠傳電信推出由愛立信支持的商用5G網絡
    據外媒報導,遠傳電信(FET)已在臺灣推出了商用5G,其無線接入網(RAN)和5G核心技術僅由愛立信提供,該商業網絡已於7月3日上線。
  • 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可即便面對美方的重壓,華為仍不負眾望,擊敗愛立信拿下5G全球第一。 12月14日從中關村在線獲悉,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全球5G通信設備的市場份額排行中,華為依舊處於第一的位置。
  • 全球5G戰局撲朔迷離,愛立信連續兩個大招或要窺覷華為地位
    由於美國的制衡,本來在5G方面有絕對優勢的華為,在全球的5G市場高速發展上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為此也就給排名業界第二的愛立信不少機會。比如在正在進行中的MWC2019會展上,愛立信總裁兼執行長在新聞發布會上曾透露:愛立信目前已經籤下10個5G正式合同——多於其他任何供應商,同時公司還聘請了4000多名工程師從事研發工作,促進公司在新領域的影響力。注意這句話中的幾個關鍵詞,「10個」「5G正式合同」「多於其他任何供應商」。
  • 愛立信迄今為止已籤訂118份5G商用協議或合同
    【TechWeb】12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迄今為止,愛立信已經籤訂了118份5G商用協議或合同。此前,愛立信發布了《愛立信移動市場報告》。在報告中,該公司預計,到2020年年底,5G網絡將覆蓋全球超過10億人口。在中國5G用戶增速超出預期的推動下,到今年年底,活躍的5G籤約用戶將達到2.2億,其中只有1.5億人會使用支持5G的設備。該公司還預計,2026年,5G籤約用戶數將達到35億,佔所有移動用戶數的40%,5G網絡將覆蓋全球60%的人口。
  • 當初義正言辭拒絕華為,如今華為5G訂單突破50個,它卻成為笑柄
    在華為的發展道路中有不少的流言蜚語和中傷,其中澳大利亞在5g基站建設的開始就說華為的5G技術有安全隱患。目前有三家企業是在做5G基站的,有愛立信,諾基亞還有華為。雖然在5G投票的時候華為因為一票之差輸給了高通,失去了5g規則制定的最終話語權,但是這並不能證明華為的5g技術弱於他們,有機構證實華為的5g性能在各方面是排名前列的,而且比愛立信和諾基亞的性能要早兩年,可以說華為的5g在性價比上是有絕對的優勢的。因為美國牽頭,加拿大澳大利亞拒絕和華為合作,日本隨後緊跟其後,英國本把華為列入名單,後因為心知肚明的原因也將華為踢出名單。
  • 新一輪5G建設招標開啟!日本KDDI選擇愛立信作為5G核心網供應商...
    日本KDDI選擇愛立信作為5G核心網供應商! 愛立信官網消息顯示,日本運營商KDDI將使用該廠商的雲原生雙模5G核心網解決方案在日本推出5G SA服務。 C114訊 北京時間12月11日消息(艾斯)愛立信官網消息顯示,日本運營商KDDI將使用該廠商的雲原生雙模5G核心網解決方案在日本推出5G SA服務。 該方案由Ericsson Cloud Packet Core組成,將支持KDDI對加速企業客戶數位化轉型的聚焦。
  • 愛立信亮相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開啟5G探索創新之旅
    作為中國移動20年的合作夥伴,愛立信對本屆大會感觸良多。愛立信高級副總裁兼東北亞區總裁柯瑞東在大會賀詞中說:「衷心祝賀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這期間你們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同時也商用了全球最大的獨立5G網絡。愛立信在這 20 年裡一直是中國移動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我們也為自己成為中國移動5G 網絡的合作夥伴而感到自豪,願我們一起共創下一個20年的成功」。
  • 愛立信拿下5G大單,華為、中興未中標,比爾蓋茨早有警告
    在今年第三季度5G市場份額當中,華為以30%的市場份額佔據第一,超越諾基亞、愛立信等一眾老牌巨頭。而且華為的5G專利技術同樣以3147件佔據全球第一。不管從哪一個方面來看,華為5G的實力都是頂尖水準。不過在一些人和一些國家眼裡,卻有不一樣的看法,比如美國。
  • 愛立信的百年沉浮
    同一年,愛立信開始建造自己的第一家較大規模的工廠。次年,愛立信遷進了新工廠,1885年,愛立信生產出了第一部手持送受話筒。1887年,愛立信籤訂了當時的最大的合同,為SAT在斯德哥爾摩開辦的歐洲最大的電話局提供設備。
  • 諾基亞還是輸了,愛立信淪為手下敗將,華為5G拿下全球第一
    而在華為受挫之時,諾基亞與愛立信趁機上位,拿走了眾多5G訂單。在今年第三季度,諾基亞與愛立信5G商用訂單數量增長迅速,分別增加了18份與22份。而華為的數據,則自2月份之後,便一直沒有更新。但在重重重壓之下,華為5G依然拿下了全球第一。
  • Einride與愛立信、Telia、辛克物流開展自動駕駛5G技術測試
    據外媒報導,Einride與愛立信、Telia合作,在瑞典延雪平(Jönköping)的辛克物流(DB Schenker)設施內開展5G測試。愛立信無線電系統與愛立信5G雲核(Ericsson Cloud Core for 5G)為Einride的T-pod提供了5G高性能網絡連接。T-pod是一款無人駕駛車輛,該車輛一直在瑞典延雪平的辛克物流設施內持續運營。
  • 新加坡電信5G業務最終還是選擇了愛立信、諾基亞,華為被邊緣化
    新加坡很大的電信運營商選定愛立信和諾基亞作為其要緊的5G網頁供應商,而中國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這個國度的條約沒有辣麼重要。新加坡電信(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選定了愛立信(Ericsson),包含StarHub Ltd.在內的一個團體選定了諾基亞(Nokia)。新加坡周三很終答應了在天下局限內推出5G網頁。
  • 索尼愛立信手機
    索尼愛立信手機 >索尼愛立信公司(原世界第三大手機公司愛立信移動)。2000年歐洲著名電信巨頭愛立信子公司愛立信移動連續虧損,Sony Ericsson由Sony和Ericsson於2001成立,公司全球總部位於倫敦,包括歐洲、日本、中國和美國的研究開發人員在內,公司全球僱員約達7,500人。大家以為索尼愛立信是日本的其實索尼愛立信是一家歐洲公司。2011年10月27日,索尼宣布將以10.5億歐元收購愛立信持有的50%股份,索尼愛立信將成為索尼的全資子公司。
  • 全球5G訂單大PK!愛立信、諾基亞雙雙過百,中國華為呢?
    如今全球市場中,有能力競爭的只有華為、中興、諾基亞和愛立信四家。那麼如今這四家5G訂單情況如何呢?愛立信、諾基亞紛紛破百全球那麼多國家對於5G通信有需求,所以也就催生出了大量的5G商業訂單。當然,一家企業是無法獨吞的,即便是華為這樣的技術領先者也無法做到。先來看看來自歐洲的兩大通信設備商,諾基亞和愛立信。
  • 5G設備份額排名更新:諾基亞佔13%,愛立信超30%,那華為呢?
    更重要的是,現在的華為不僅在5G合同上連續被愛立信和諾基亞反超,就連曾經的市場份額優勢也快保不住了。最近,第三方統計機構發布調研報告,在三季度的5G設備份額排名更新後,全球的排名又有了一些變動。華為現在的對手,愛立信和諾基亞的市場份額雙雙上漲,但是華為創造最大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