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歡迎來到「星海微語」,同名微信公眾號持續更文。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為什麼現在孩子的事情,大部分卻變成了父母的事」。
如今的父母參與孩子教育的程度越來越高,但其背後卻有很多對學習漫不經心或不以為意的孩子,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在當大學班主任的時候,有一天有個媽媽帶著孩子來見我,這個孩子當時已經掛科5門,在我們學校掛科達到6門及以上,是要留級的。
當時這個媽媽對我說,她自己的職業是公務員,她自己讀書那會兒,學習成績一直是數一數二的,在她們那個年代,只要死讀書、讀死書,是肯定會有一條不錯的出路的,所以她也是一直這樣跟她女兒說的「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可見這個媽媽在孩子的整個教育過程中,至少她自己是非常要求上進的,同時也對女兒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但坐她旁邊的女兒卻一臉無所謂的表情,我當時就知道這個孩子根本不把學習當一回事,所以今天我們會發現這樣的家庭比例越來越高,即父母非常辛苦,也非常操心孩子的學習,但是孩子根本沒有把學習放在心上。
甚至我還碰到過一對父母,兩個人加起來拿了4個碩士學歷,但是卻培養了一個根本沒有學習動力的孩子,最後父親只能用打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很多父母的感慨就是自己付出那麼大的代價和犧牲,而孩子卻絲毫不領情,自己一步不落地去看著孩子學習,孩子卻依然在消極怠工,這就逼著我們不得不反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原本學習是孩子的事情,最後卻變成了父母為之頭疼的事情。
下面,我想從兩個點,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都知道在人與人之間的博弈中,有一句經典名言,那就是「誰急誰就輸了」,所以當在孩子的問題上,父母比孩子表現得還要著急,其實父母一定是輸家,因為這樣父母就會受制於孩子。
舉個例子,比如你去買東西的時候,看到一件非常喜歡的物品,你表現得非常激動和興奮,這時候我想在最後談判價格的時候,你其實已經受制於人了。所以即使你非常喜歡這個物品,也要表現出非常無所謂的態度,然後跟店員說「這個我家裡有很多,我就是隨便看看的,如果合適的話,我就買一個」,當收銀員看到你無所謂的狀態,他就會一步一步地讓價,最後你才有可能變成贏家。
面對孩子也是同樣的問題,如果你特別緊張,你也是輸了,所以即使你非常緊張和在乎孩子的表現,也要表現得不緊不慢、不疾不徐,這樣你才有可能讓孩子著急,而不是你著急。
我曾經聽班上一個男生很自豪地跟我說:「我媽一般叫我起床都要叫三次,第1次她讓我起床,我完全可以不用動,因為還有第2次,第2次我媽會說再不起來就遲到了,這時候我也可以不用動,因為還有第3次,第3次的時候,我媽就會發火說再不起床就要停我的生活費了,我就會起了,因為我媽真的會這樣做。」
我都可以腦補那個畫面,這個學生的媽媽一定非常恨鐵不成鋼,也一定為孩子操碎了心。可是你不覺得有哪裡不對嗎?明明起床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怎麼最後卻變成了他媽媽的事呢?
第二,針對這種現象,應該怎麼做?父母們就應該停止這樣的「關愛」,讓孩子自己去承受不主動做某件事所帶來的後果。
比如今年暑假,我出差過幾次去處理一個學生被退實習的事情,這個學生被退實習的原因是上班經常遲到,後來經了解我才知道,她媽媽在她實習期間每天都會打電話叫她起床,但是有一段時間,她媽媽因為自己工作也比較忙,就忘了打電話叫她起床這回事,於是她就多次遲到了,最後實習單位忍無可忍,決定清退這個學生。這個媽媽的做法可能是誤打誤撞,但卻能說明一個道理,無論媽媽叫不叫起床,遲到始終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最後受懲罰的也一定是孩子,是那個直接犯錯誤的人。
現在這個學生改變很大,她把被動的起床變成了主動,也終於把起床這件事當成了她自己的事。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多感慨:在任何時候,誰因為某件事或某個人生氣、激動,誰就會是輸家。所以教育孩子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方法值得探討和商榷的。
這裡,我還想講一個故事,給父母們做個啟發。
有一天,毛澤東、周恩來和朱德在一起吃飯,毛澤東就給周恩來和朱德出了個題目:如何讓貓愛上辣椒?我們都知道,貓肯定是不吃辣椒的。結果朱德是個粗人,說就三個步驟,第一步把貓嘴剝開,第二步把辣椒放進去,第三步把貓嘴合上。毛主席說這個方法不可取,因為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周恩來想了想說,那可以把辣椒放到魚肚裡,這樣的話貓在吃魚的時候就愛上吃辣椒。毛主席搖了搖頭說,這個方法也不可取,因為欺騙只有一次,如果貓感受到被欺騙,下次可能連魚也不吃了。
在大家都沒有辦法的時候,毛主席說有個最好的方法就是把辣椒油塗到貓的屁股上,這樣貓因為辣得很疼,就會不停地舔自己的屁股,最後可能就習慣了辣椒的味道從而喜歡吃上辣椒。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人跟貓之間語言是不通的,想讓貓做一件事情,講話是沒有用的,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讓貓改變它的行為,這件事的難度可比媽媽跟孩子之間溝通要難多了。
我們也可以反思一下,為什麼這個貓從不愛吃辣椒,最後變成了愛吃辣椒?「吃辣椒」這件事最後到底是減輕了誰的痛苦呢?答案是貓自己的痛苦,所以在這個故事裡,其實是把吃辣椒從別人的事情,變成了貓自己的事,最後才會讓貓習慣上吃辣椒。
所以父母的智慧就在於把孩子的事情變成他們自己的事情,好好學習是他們自己受益,不好好學習,那將來他們要為此付出代價,千萬別讓孩子有幻想,即「我不好好學習,我爸媽也一定會託關係幫我找個好工作」,要知道,總有一天我們會有幫不動的時候,到那時,也許孩子會後悔和懊惱,但更自責的一定還會是父母。
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請把它轉發出去。也歡迎你在留言區給我留言,對於孩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你還有哪些對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