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最美之城,感受17世紀的文化,奧斯曼的最後一個「活化石」

2020-12-19 閒不住的小蜂

文/小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用戶轉載分享!】

大家都知道土耳其是一個國外的旅遊勝地,許許多多的古建築讓我們大開眼界,秀麗的風景讓我們留戀不已,但是大家光顧著賞那些大眾景點,卻忽略了隱藏在土耳其其他的小眾景點,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便是這樣一個景點,雖然小眾,但是它的身份可一點也不小哦,走,看看去!

番紅花城藏在土耳其安安託利亞中部,離首都安卡拉約兩百公裡。老城區的鄂圖曼時期的房屋和建築都被完整地保留下來,包括私人博物館、清真寺、墓園、歷史噴泉、土耳其浴、鐘塔、日晷以及數以百計的房屋,整修後在1994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而且它也是奧斯曼遺留在世間最後的一段足跡,只有從這裡才可以見識到奧斯曼帝國當時的強大和輝煌。

番紅花城佔地面積約1000平方公裡,海拔485米。 城鎮名稱源自於番紅花以及希臘。番紅花城在17世紀時期是番紅花的貿易以及種植中心,至今番紅花仍在番紅花城以東22公裡的村落種植。17世紀鄂圖曼帝國在黑海沿岸間的貿易必經過番紅花城,為城鎮帶來了商業、金錢以及重要的貿易地位。

18-19世紀,城鎮中富裕的居民開始修建豪宅,至今才有如此數量龐大的住宅保留下來。 19世紀,約有20%的番紅花城居民是土耳其的希臘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他們後代大多遷移至希臘。

番紅的建築風格我兩到三層的木質結構,上面樓層突出於下層,就像一個帶著帽子的樓層,並用雕刻的木架支撐,房屋的木材結構框架作為基礎,在填充土磚,最後塗上灰泥和稻草的混合物,外牆刷上灰泥再用木頭作為裝飾,房子內部還有水池,主要的作用是給房間降溫,就好像是一個天然的空調。番紅花城有著名的舊政府大樓,古代的將軍府,商隊驛站等景點。其特產手工藝品,紡織品,金屬製品,鞋子,木頭製品,甜點,番紅花香皂,花茶,精油等物品。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帶著番紅城的特有飾品,逛累了就找個清涼的地方坐下來品嘗一杯芳香的花茶,那是多麼愜意的事情,而且當地的開銷很低,非常適合窮遊的遊客,土耳其的風味這裡應有盡有,這裡有的土耳其不一定有,幹嘛還要去人山人海的其他地方呢?

我國一座「八卦」布局的古鎮,迷宮般的街巷,迷路後竟要逆水而行

世界最強「釘子戶」,精美雕刻隨處可見,只為紀念一場戰役的勝利

你試過在「鏡子」上划船嗎?湖北「巴掌大」的景點,讓你如痴如醉

相關焦點

  • 土耳其番紅花城—奧斯曼建築博物館
    原標題:土耳其番紅花城—奧斯曼建築博物館  新華網安卡拉10月23日電(記者鄒樂鄭金髮)入秋的安納託利亞高原陽光明媚,位於高原中北部的薩夫蘭博盧(番紅花城)城中,大量保存完好的奧斯曼帝國時期的民居與古建築在綠蔭中散發著古老而靜謐的氣息。從高處俯瞰小城,近一千棟古典精巧的土木結構小樓在山谷中錯落有致,堪稱奧斯曼風格建築博物館。
  • 巡禮土耳其的世界文化遺產之城——番紅花城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保留了整個奧斯曼時期的古老城鎮建築,並且經過了完美的修整,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極具代表性的土耳其奧斯曼風格的建築群「活化石」。這裡有古老的清真寺,建於17世紀的商隊驛站,也有土耳其著名的公共浴室。
  • 土耳其通史:奧斯曼國家的興起
    奧斯曼人(Ottomans)的國家脫胎於穆斯林在安納託利亞發動的聖戰實踐,奧斯曼國家的興起可謂安納託利亞之穆斯林聖戰實踐的邏輯結果和歷史產物。另一方面,13世紀蒙古帝國興起以後,大批突厥血統的穆斯林迫於蒙古西徵的強大壓力,從亞洲大陸腹地的中亞和伊朗高原自東向西移入安納託利亞,進而導致安納託利亞人口構成的明顯變化。
  • 番紅花城最後的奧斯曼小城
    該建築落成於1485年,由奧斯曼蘇丹巴耶塞特二世下令建造,包括清真寺、醫院、醫科學校、藥店、浴室、宗教學校、廚房、施粥鋪等。在18世紀初期,這裡發生過一場嚴重的疫病。當時,一位名叫瑪麗.沃特利,蒙塔古的女士給孩子們接種天花疫苗,後來又把這種方法傳到了英國,為人類消滅天花做出過不小的貢獻,而當時的大多數歐洲人對此還一無所知。
  • 盛產番紅花的小城,欣賞奧斯曼土木小樓,體驗土耳其浴
    番紅花城(又名薩夫蘭博盧)是位於土耳其安納託利亞中部的城鎮,離首都安卡拉約200公裡。名字的由來是由於這一地區盛產番紅花,它被稱為土耳其最美的山城。1994年番紅花城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不識字,因此每次籤字都是摁手印
    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穆拉德要想鞏固他在巴爾幹地區的地位,還需要三座城市。首先是索非亞。該城的指揮官被一名深得其信任、為他養隼的年輕土耳其逃亡者勒死在了城外。這樣一來,通往摩拉瓦河(Morava)上的尼什城的道路就打開了。第二年,塞爾維亞人在進行抵抗後丟掉了尼什,統治當地的拉扎爾大公被迫增加了每年向奧斯曼人交納的貢金,並且同意為奧斯曼大軍提供部隊。
  • 世界遺產大會在土耳其舉行 荔枝記者帶你領略土耳其番紅花城
    第40屆世界遺產大會目前正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召開。本次世界遺產大會的一個主要議程是審議27個提名加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項目。其中,13個項目申請世界文化遺產,9個項目申請自然遺產,4個項目申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1個項目(巴拿馬城考古遺址和歷史中心)將對其邊界做重大調整。
  • 土耳其博覽 | 李秉忠: 轉型時期奧斯曼土耳其和英帝國在中東的角力...
    英國和土耳其關係在此階段更多地表現為英國對奧斯曼土耳其戰略性領土的吞食,而奧斯曼土耳其被迫吞咽這些惡果。土耳其獨立戰爭時期,文明和種族的優劣一度成為英國主導的話語並深刻作用於其對土耳其政策,集中體現為西方試圖將土耳其人永遠逐出君士坦丁堡。凱末爾主義者以民族主義為主,輔之以伊斯蘭主義完成了政治動員,確定了建立邊界明晰和領土有限的共和國這一目標,完成了救亡圖存的使命。
  • 浪漫土耳其,星月之國誕生記
    亞美尼亞人的神山亞拉臘山位於土耳其最後於公元前1世紀羅馬人佔領了安納託利亞,並稱為小亞細亞。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一統歐亞,將土耳其納入馬其頓帝國版圖。羅馬帝國時代,土耳其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首府就是以弗所。
  • 走訪奧斯曼末期的遺蹟,看帝國的餘暉與掙扎
    在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馬爾馬拉海的交匯處,遠眺伊斯坦堡的老城區(法蒂赫區),或是站在14世紀熱那亞人所見的加拉達石塔上俯瞰:一座座巍峨的清真寺,矗立在不同的山丘之上,碧海藍天的映襯下,格外壯美,詮釋了這座千年古都「七丘之城」的美譽。
  • 薩弗蘭博盧,一個迷人的奧斯曼城鎮,珍貴的藏紅花之鄉
    薩夫蘭博盧是一個以奧斯曼帝國時期的城市布局和美學元素而閃耀的城鎮,它更像是一個博物館城市,它的鵝卵石街道、山丘房屋和自然美景證明了它值得成為一項文化資產。薩夫蘭博盧被認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20個城鎮之一,被譽為「戶外博物館」和「自我保護城市」。1994年12月1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定將這座城市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永久性地保留它在歷史上的地位。
  • 番紅花城——正牌世界遺產,來土耳其留些時間給這裡絕對不會後悔
    我的心願是和朋友,和喜歡的人一起去看最美麗的風景,感受別人呆膩了的地方的人文風情。可是我發現,每個人都很忙,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為了和你出去玩就放棄自己的工作,身為朋友我也是能理解的,而喜歡的人呢,都不太長久,所以一直沒有等到那個一起的人。不過沒關係,因為當你習慣一個人的旅行後,你會發現一個人更舒服。土耳其現在是文藝青年的大熱門,但人家熱門的有理由。
  • 我國陶瓷,14世紀走向世界,已成為代表土耳其文化特色的產品
    疫情前,我們來到土耳其卡帕多西亞著名的陶瓷之鄉-阿瓦諾斯小鎮,小鎮位于格雷梅國家公園的北邊,小鎮中心有一條土耳其最長的內陸河紅河流經,河水清澈含有豐富鐵質,河兩岸土壤非常適合製作陶器,紅褐色黏土以及山上白色黏土,被稱為陶瓷製作取之不盡的原材料。
  • 加利波利塹壕內的甜蜜武器之土耳其軟糖
    這種在加利波利戰場上帶給士兵們甜蜜回憶的糖果就是土耳其軟糖,同時也是土耳其飲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甜點。這種軟糖在土耳其語中稱為lokum,源自阿拉伯語中的「喜悅」,也被稱為rahat lokum,意為「令喉嚨舒爽」,而在英語世界中普遍稱為Turkish delight,也就是土耳其軟糖。
  • 為了融入歐洲,近代土耳其是如何進行文化革命的?
    一些人將這場革新運動貶為「衣櫃改革」(wardrobe reform),認為衣著愛好是膚淺而做作的,對一個社會來說最重要的是當代形象和現代制度的建立。然而,阿塔圖克8月24日在卡斯塔莫努的演講中說:「強大的文明之火會將漠視它的人燒成灰燼。」他想使土耳其西化,不僅在制度和精神上,也在其社會形象上。
  • 土耳其敗家旅遊攻略 之一 伊斯坦堡
    因為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曾經是奧斯曼、拜佔庭和羅馬帝國的三朝古都。一帶一路的樞紐,東西方貨物貿易的」集市「,在這裡東西方的文化融合,在西方人心目中,它有著東方的神秘,而在東方人的眼中,它充滿了西方的奔放。
  • 歐洲史:匈牙利,在1664年成為土耳其人所徵服的最後一個歐洲王國
    歐洲史:匈牙利,在1664年成為土耳其人所徵服的最後一個歐洲王國歡迎來到百家號冉冉時暮,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說關於列強爭霸的新世界這一主題的歷史故事,在1700年,西班牙查理二世去世,且膝下無子。這種現實主義乃是源於:戰爭代價之高昂前所未見,就連大不列顛和法國也精疲力竭,且它們是18世紀唯一兩個能夠維持與其他列強的戰事而無需外援的國家。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的終結還為現實問題帶來了有效的解決方案。一個新時代正在開啟。義大利以外,20世紀西歐政治版圖的輪廓已經十分明顯。王朝統治模式開始退居二線,成為外交政策考量中的次要原則。
  • 宗奇奧海戰:奧斯曼艦隊崛起與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權衰敗
    最後,還有來自西葡兩國的航海探索消息,讓國內的工商業者都提心弔膽。 他繼承的帝國,是一個建立在軍功分配製基礎上的戰時政權。永遠需要向更遠的地方開戰,才能滿足內部社會的良性循環。錢多人少的威尼斯港口,就散布在希臘海岸,勢必成為重點目標。 當然,要同威尼斯人開戰,就需要有足夠強大的海軍。儘管奧斯曼的首支海軍部隊建立於14世紀,卻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得到繼承。
  • 細說土耳其與亞美尼亞的血海深仇
    他們曾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在四千多年前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在亞歷山大帝國覆滅之後,亞美尼亞曾控制從裏海到埃及之間的廣大區域,成為西亞地區最強大的勢力。在羅馬大肆擴張之時,它一度與羅馬與安息兩大強國鼎足而立,成為雙方的重要緩衝國。
  • 一個可以和漢朝相媲美的,奧斯曼帝國,是如何從崛起走向衰落的
    雖然西歐人普遍認為它們是一種威脅,但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奧斯曼帝國是地區穩定和安全的源泉,也是藝術、科學、宗教和文化方面的重要成就。奧斯曼帝國的起源奧斯曼一世是安納託利亞土耳其部落的領袖,在1299年左右建立了奧斯曼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