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與詞人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2021-01-16 溫度文化

風輕輕地吹過耳邊,鬢角添加了幾絲帶著憂愁的白髮,當身為將領的辛棄疾看著那片戰場,心裡在想些什麼呢?

奮勇殺敵,熱血噴張,辛棄疾的一生中有著那麼一大段的戰場生涯。也許是使命感,也許是悲憫之心,也許是見慣了烽火連天、民不聊生,也許是一腔報國救民除賊的血液在流動。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那時的願望簡單而又炙熱,辛棄疾的軍事才能也展現得淋漓盡致。如果說,時代埋沒英雄,那麼在那段歲月裡,蒙塵的寂寞刺痛著一名將軍的心。壯志難酬,總留下唏噓和一段悲歌。

將軍與詞人,兩種不同的身份。在辛棄疾的身上,表現出來的,是一樣的情懷、期待與落寞。

失意的生活裡,文字陪伴;起塵的戰場上,兵將對目,滿是滄桑。

辛棄疾在他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中這樣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21歲的辛棄疾便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軍事戰役,25歲便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年齡與閱歷,感受著那個時代的遭遇,感知著命運裡堅強而又執著的信仰。果敢的他,有勇有謀,歷經了多少次軍事危機,又經歷了什麼樣子的官場風波,都隨著歷史的風散去,只剩文字。

起起落落,也是辛棄疾的人生常態。晚年的辛棄疾也厭倦了官場的戾氣、虛假、浮誇,只是這份厭倦裡透著老當益壯的難耐寂寞和追憶往昔的暗淡希望。那首千古之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便寫盡了滄桑與心傷。

「千古江上,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在歷史的文字裡追憶那些逝去的故事與人物,在寂寥的工作忙碌過後重拾一份逆境裡的祥和,古往今來,多少英雄,多少落寞的傳奇與心聲。

相關焦點

  • 名師解讀丨辛棄疾《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南宋】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與辛棄疾志同道合,結為摯友。其詞風格與辛詞相似。⑶挑燈:把燈芯挑亮。看劍:抽出寶劍來細看。⑷夢回:夢裡遇見,說明下面描寫的戰場場景,不過是作者舊夢重溫。吹角連營:各個軍營裡接連不斷地響起號角聲。角:軍中樂器,長五尺,形如竹筒,用竹、木、皮、銅製成,外加彩繪.名目畫角。始僅直吹,後用以橫吹。其聲哀厲高亢,聞之使人振奮。⑸八百裡:牛名。
  •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醉裡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李芷樂誦讀著南宋著名愛國詞人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賽後他告訴記者,辛棄疾晚年常居鉛山,葬在鉛山,寫下了許多經典詞句,通過誦讀,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朗誦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情懷。
  •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快來《帝國神話》裡沙場秋點兵吧!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為何「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句詞最能表現男子漢氣概?
    如果說武將裡詞寫得最好的,非辛棄疾莫屬,如果說詞人裡武功最好的,非辛棄疾莫屬。這說明什麼?說明你在辛棄疾的詩詞裡既能體會出飛揚的文採,還能夠體出他獨特的男子漢的氣概。辛棄疾的這句盡人皆知的「醉裡挑燈看見,夢回吹角連營」出自他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詞以寄之》的開頭兩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 「醉裡挑燈看劍」的「挑燈」是什麼意思?並不是拿著燈的意思
    比如」醉裡挑燈看劍「,很多人以為」挑燈「就是拿著燈的意思,這是想當然耳,實際不是這個意思。「挑」字有兩個讀音,一讀「tiāo」,是擔的意思,一讀「 tiǎo」,意為用細長的東西的一頭把東西舉起或弄起。「挑燈」的「挑」,是後一個讀音,意思是撥動燈芯。為何要挑動燈芯呢?
  • 「詞中之龍」辛棄疾的另一張面孔——徵戰沙場的少年將軍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提起辛棄疾,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位留名青史的豪放派詞人。但你們知道嗎?就是這樣一位與蘇軾齊名,合稱「蘇辛」的一代文人,居然有兩副面孔,他不僅是個抒情大詞人,還是一位徵戰沙場、無懼生死、鐵骨錚錚的真將軍,一個不折不扣的歷史英雄。
  • 辛棄疾——偉大的愛國詞人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號稼軒。辛棄疾是南宋豪放派詞人、將領,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曾幾何時,我們讀到辛棄疾的《破陣子》的時候,會為詞中的壯志豪情而熱情澎湃,夢想那種「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的豪情,夢想那種「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的沙場馳騁,我們都被《破陣子》中那愛國的赤忱所感染。
  • 從軍隊裡走出的偉大詞人——辛棄疾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寥寥幾語,就把一個將士那種對軍營生活的懷念,以及那種心懷天下事,為國分憂的壯志,可又壯志難酬,人已老去的的悲憤描寫的淋漓盡致。
  • 原創丨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首先,看球看整體,一支球隊的強弱從來不是一個人決定的。而且發揮不好本身也就是比賽的一部分,米蘭如今彪炳的戰績背後並不是一系列球員超神的發揮,而是全隊整體運轉流暢輔以個別球員的球星作用的體現。在這個過程中,每個米蘭球員或多或少都有過自己的低谷期。先不說託納利的紅牌是否有值得商榷之處,本身就應該以一個更整體的思路去看。
  • 800多年的一個冬夜,辛棄疾翻來覆去睡不著寫下此詞,流傳了千年
    800多年前的一個冬夜,翻來覆去睡不著的辛棄疾寫下了此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最後5字令人肝腸寸斷,流傳了千年。《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南宋.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 吹角連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吹角連營,角:古代軍中所吹的樂器。指整個軍營響著進攻的號角。出自:宋 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吹角連營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吹角連營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吹角連營(chuī jiǎo lián yíng)成語釋義:角:古代軍中所吹的樂器。指整個軍營響著進攻的號角。成語出處:宋 辛棄疾《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語以寄》:「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 辛棄疾這首最熱血的豪邁詞作,我們都曾經學過!
    比如辛棄疾。愛國詞人辛棄疾辛棄疾是一個猛人,這個人有多猛?我們來看:他曾經率領幾十人的小分隊夜襲幾萬人的大營,找到叛徒並且帶回!如果宋代的將士們和朝廷都有如此肝膽的話,也不至於會有靖康之恥,南宋也不至於偏安一隅。與他軍事才華相對應的,對於他的詩詞,我們有最直觀的感受。
  • 辛棄疾最有氣勢的一首詞,一開頭便驚豔了世人,震古爍今!
    離別之後,辛棄疾便寫了這首聞名遐邇的詞作寄給陳同甫。如今看來,這首詞無疑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驚豔了世人。《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 辛棄疾不僅是偉大的詞人,更是身懷絕技的俠客
    在人們的印象裡,辛棄疾只是一名偉大的詞人。殊不知,他不僅是著名的詞人,他還是一名有膽有識的俠客,是一位大英雄。且聽我慢慢道來。辛棄疾在他的詞中說:「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這可不是書生的紙上談兵,而是撫劍感慨刀光劍影的一段往事。公元1161年,金人完顏亮大舉南侵。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的濟南南部地區拉了一支二千餘人的隊伍,後加入耿京領導的山東義軍。
  • 醉裡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
    從這一點看,就不能說宋「弱」。 今天咱們講的話題是,醉裡挑燈看劍——史上最具殺氣的文人辛棄疾是如何煉成的?一個文人都具有殺氣,宋弱在何處?那麼能寫下「醉裡挑燈看劍」這樣暗含殺氣之詞句的辛棄疾,究竟有怎樣的錚錚鐵骨,又是怎樣練就其具有武將氣質的人格魅力的呢?本期分解。
  • 家長建議刪除語文書中「醉裡挑燈看劍」,只因裡面7字,有理嗎?
    公元1140年,一個健康的男嬰在濟南某村呱呱墜地,因為此時北方已經淪陷於金人之手,所以這名南宋男嬰被迫成為「金人」,隨著男嬰一天天長大,他親眼目睹了金人殘酷的統治,以及漢人所受的屈辱,愛國情懷逐漸加深,他做夢都想拿起武器和金人決一死戰,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南宋詞人辛棄疾。
  • 因為7個字,家長建議將辛棄疾《破陣子》移出課本,有道理嗎?
    宋朝重文輕武的現象十分明顯,即使宋朝出過不少有名的將軍,但你也會發現他們的詞寫得特別好,文學水平很高。辛棄疾作為南宋將領,就是這樣一個人。辛棄疾是橫刀立馬的狂沙戰士,是一匹金戈鐵馬。他為抗敵事業終生奮鬥,其間有過凱旋,有過大捷也有過挫敗與失利。
  •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
    辛棄疾「醉裡挑燈看劍」我們真懂?看看詩詞大會冠軍雷海為的解釋《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 辛棄疾氣勢磅礴的詞作,全文筆墨酣暢,筆掃千軍,流芳萬古
    辛棄疾是南宋偉大的愛國詞人,當年他曾「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但昏庸無能的南宋王朝,非但不願收復失地,解民倒懸,反而打擊和迫害愛國志士。詞人壯志未酬,黯然神傷地終了一生。他曾悲痛地追往事、嘆今吾,只恨「春風不染白髭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