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通常在面對困境的時候,有三個常見的行為動作:
一、不承認,具體表現為否定困難的真實性。比如你父母的不相信,日本的「不給測就沒確診」和美國川總的「fake news」;
二、不接受,具體表現為承認真實性,卻拒絕考慮如何解決問題。比如你的「家境困難」,日本的疫情期間旅遊刺激計劃和川總的「黑命貴暴徒論」。
三、將困難歸因於他人,問題既然不是造成的,自然也不該由我來解決。比如你父母認為你不孝,日本的「傳真機通報疫情」和川總的「China Virus」。
很明顯,從這個角度來看,你,你父母都是和川總一樣的「ordinary guy」,正常人,你們的反應都是正常人該有的反應。
但是,這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因為能夠解決問題的人,是非常的人。
汶川地震的時候,千家萬戶都在逃命,卻只有一個人因為逃命而被罵,那個人叫範美忠,人稱「範跑跑」。
道理很簡單,醫生、教師、消防員、警察等職業,並非單純是謀生餬口的行當,它們有自己的職業道德,就是在特殊情況下犧牲自己,維護他人。
這當然是反人性的,卻也恰恰是人性光輝所在。
回歸題意,你需要向他們坦白你的病情,說到底,並不是你說不出口「我得了抑鬱症」這幾個字,而是你無法預知說出去的後果,或者你預知得到,而你無力承受這個後果。
這個時候,就要把坦白病情分成三步走:「抑鬱症是什麼」「如何治癒抑鬱症」「患者家屬的自我修養和須知」。
其實,你不必說那六個字,我相信效果也會達到的。
他們不相信你的說辭,那就換一個人來說(比如醫生);他們不相信任何人的說辭,那就讓冰冷的機器數據來說話(檢測報告)。
然後,開處方,按時按量服藥,你不是小孩子了,這些不需要教。
最後,多和你認為親密可靠的人交流,學會用更溫和的方式釋放自己的各種負面情緒,包括卻不僅限於:不安、絕望、恐懼、焦慮、怠惰、多疑、易怒、自責等等。
當然,這一切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單純教給你如何成為祥林嫂。
你還年輕,未來還有無數的可能性。扭轉自己的一切不正常,儘可能用最美的姿態,在未來的美好到來的那一刻迎接它,而非眼睜睜地錯過。
世界上最大的失敗,不是「我不能」,而是「我本可以」。#抑鬱症不要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