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禮讚——一本能夠真正打動你的關於汶川地震的書

2020-12-16 四川省地震局

Winter is coming.

現在正在遭受生活毒打的我,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總有某些時刻讓你覺得,類似的生活哲理是濃縮的生命智慧。寒風凜冽,防疫形勢依然不得放鬆,我們推薦如非必要,不要去封閉的、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聚集。就算冬天再冷,也總有暖陽可以溫暖人心。我們也總會去尋找精神的暖陽來撫慰自己焦慮的心情。不妨找個陽光和煦的日子,靜下心來,翻看一本書。

據說今年年初抗疫最緊張的時候,如鼠疫一類的圖書,銷量以及閱讀數據暴增。我們需要從精神食糧中汲取力量,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地震災難相關的書,來一場精神治癒的朝聖之旅。

小說《雲中記》,是作家阿來在2019年推出的小說作品。小說著墨的主題正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作為川籍作家,寫汶川地震似乎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我們可以看到在很多採訪中,這個問題都會被多次提及。作者也在採訪中正面回答了這一問題,那麼他在《雲中記》中是否寫出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呢?

不論是在災難中死去的、殘損的或是倖存的,你應該要寫出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領會不出這個東西,要麼就寫得哭天哭地,要麼就寫得好人好事,這個寫不出什麼來。果然,十年過去了,我沒見到過一本寫汶川地震讓我感動的書。

小說的視角對準一個深受現代文明衝擊的傳統藏族村落。主角阿巴也不是一個傳統的英雄式的人物或者現代小說中反英雄的人物,他的身份本身就是一個傳統與現代衝突的具體表現。作為祭師的兒子,他沒有子承父業,而是接受正統的現代教育,上農業中學,學習現代農業技術,成為發電員。當祭師這一身份被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搶救的時候,主角阿巴才在政府舉辦的培訓班上,學得了祭神的儀式。正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打破了村民困惑而又日常的生活,整個村子,被迫整體遷出,原來的祖居變成了荒村。

雲中村的傳統中,鬼魂是可愛的存在,調皮的存在,「讓一隻火鉗像人一樣邁開腿走路。讓碗自己盛滿茶水。讓發酵的酸奶變得能酸掉牙齒。讓一隻牛突然說話。讓成熟的蘋果不斷砸中同一個人。讓一個穿了新衣服的人跌進水渠。」持續的反封建宣傳已讓阿巴及其他這一代的村民不再相信鬼神,地震的到來,讓悲傷的人們,急於去抓住救命的稻草,鬼魂的存在能夠安撫活著的人。

安撫鬼魂成為阿巴返回雲中村的契機,然而雲中村由於地質滑坡的威脅,早已不是安全的存在了。山村是因為地質滑坡的危險而整體搬遷,但最終,阿巴也同雲中村舊址一起,掩埋在地質滑坡的石礫下,又與自然化為統一,形成了一個閉環。就如奧德賽的歸家是母題,也是結果,故事是旅途本身,主角阿巴回歸雲中村也不是最終目的,在對逝者的哀悼中,超脫哭泣與悲傷,重新認識生命與死亡,才是本部作品中真正擁有的力量。

「而如果我們不能參透眾多死亡及其親人的血淚,給予我們這些活著的人的靈魂洗禮、心靈淨化,如果他們的死沒有啟迪我們對於生命意義、價值的認知,那他們可能就是白死了。如果我們有所領悟,我們的領悟可以使他們的死亡發生意義。」「我們能不能有一些更莊重、更具尊嚴的,對生命本質有更深入認知跟領會的表達?」

參考文獻

阿來《雲中記》獻給地震死難者的安魂曲

專訪作家阿來:十年過去了,沒有一本寫汶川地震的書讓我感動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生命之花絢爛綻放
    10年來,從抗震救災到災後重建再到震區振興,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匯聚到這裡,當年那個滿目瘡痍的汶川,如今已恢復其蓬勃生機,然而,那場8.0級的大地震卻改變了無數人的生命軌跡。當年的地震受害者王麗因左腿被壓時間過久,肌肉組織壞死,左腿不得不高位截肢,然而此時的她只是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還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不得不面對生理和心理上的雙重痛苦。
  • 汶川地震12年後,你還好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生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還記得汶川地震時媒體的一句話:一個能出動十萬軍隊救援的國家,一個總理2個小時就趕到災區的國家,一個因民眾爭相獻血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國家,永遠不會被打垮。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我們知道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我們被過去一年中災區重建所取得的進展,以及中國人民特別是四川人民在重建家園時所表現出的力量所深深打動」。 19:33:13  中國網:地震周年祭日當天,港澳臺媒體也紛紛發表社論、社評、文章,予以紀念。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我們該用什麼去面對汶川地震?汶川十年祭的時候,白巖松曾說:「我不願意看到我們以敲鑼打鼓和非常反映成就的方式去面對汶川大地震的十周年。」一個有責任有憂患意識和睿智的媒體人,道出了對災難和傷痛銘記的心聲。是地震!」我們才如夢方醒,慌亂地奪門往下衝去。在下樓的時候,我依然感到腦袋裡一片混沌:地震究竟是什麼。後來尹大媽告訴我們,她經歷過1976年的地震,才第一個率先反應過來。而我們其他的人,都幾乎是後知後覺,甚至不明白搖晃和震耳欲聾究竟意味著什麼。在走出四樓的門,下到三樓樓梯間的時候,我真正的恐懼才出現了。
  • 汶川地震 科學你為誰哭泣
    但在5月14日做出了最後的調整,確定此次地震級別為芮氏7.9級,震源距地表19公裡。美國地質調查局地質信息中心的研究人員斯圖爾特·西普金(Stuart Sipkin)告訴《北京科技報》:我們有幾種測定地震級數的方法。從多個測震站點第一時間傳來的感應波是我們可以迅速確定地震級數,但是並不會非常的精確,通過稍後的感應圖表的分析能夠得到更加精確的數字。
  • 汶川地震引爆全民詩歌熱潮 網友詩作樸素動人
    也有不少作品是寫給賑災英雄的,《妹妹快跑》《寶貝不哭》《讓我輕輕擦你的手———獻給譚千秋和他的妻子》等。還有很大的一類則是針對這場災難本身的,如《最近我常常含著淚水》《災難中的感動》《深切哀悼汶川地震遇難同胞》《挺住吧兄弟挺住吧汶川》等語言樸素,但同樣催人淚下。這些詩被廣泛轉載,原因不是它們有著多麼高的詩藝,而是因為他們有最樸素、真摯的感情,作者的感受與讀者的感受完整地契合。
  • 汶川地震失去右手女孩高考625分,知恩圖報,我們學到了什麼?
    幸運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她是倖存者;不幸的是,年僅7歲的李欣雨,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右手。今年高考,李欣雨取得了625分的好成績,超出四川省本一分數線96分。2.四川獨臂女孩李欣雨與朱家青老人之間究竟有什麼特別的緣分呢面對磨難,李欣雨並不氣餒,她用左手練出了一手好字。
  • 在汶川地震中,讓2300多師生先跑並指揮自己的校長怎麼了
    每一次真正的犧牲也是自我保護,也就是保存理想的自我。--匿名汶川地震有點措手不及,當地村民根本沒有採取任何防範措施,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由於地震過於暴力,許多地方被直接夷為平地,整個汶川變成了廢墟,然而在這場災難中,也有很多高尚的人護送他人離開,最終離開了自己,在汶川地震中,讓2300多師生先跑並指揮自己的校長,我們一定很好奇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繼續吧。
  • 2020年是汶川大地震第幾周年 512汶川地震發生在哪一年
    【12年了,今天發條微博,祝福汶川】2008年,14時28分04秒,8.0級地震,近7萬人遇難。歲月抹去滿目瘡痍,抹不去疼痛記憶。我們緬懷生命的逝去,也銘記危急時刻的生死救援、災難面前的大愛無疆、震後重建的守望相助。#汶川大地震12周年#,山川撫平傷痕,汶川走向重生。祝福汶川,祝福中國!
  • 永不褪色的記憶|我和汶川大地震
    汶川,就是這樣一個因為大地震而令我魂牽夢縈的地方。每當回溯,除了一份無言的沉重和牽掛,更有一份無聲的感動和力量。汶川、映秀、北川、什邡、青山、銀廠溝……面對著這些挾裹著死亡和恐懼的地名,共和國打響了一仗空前的抗震救災保衛戰。黨的總書記來了,共和國總理來了,子弟兵來了,白衣天使來了,工人、農民、學生、志願者來了……天地之性人為貴。生命無價,救人第一。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社會各界用奮不顧身的頑強鬥志,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不放棄、不拋棄的執著情懷,衝鋒在拯救生命的戰場。
  • 北師大全體師生沉痛悼念汶川地震死難者
    圖為北師大全體師生沉痛悼念汶川地震死難者。圖為北師大全體師生沉痛悼念汶川地震死難者。圖為北師大全體師生沉痛悼念汶川地震死難者。宿舍、食堂、圖書館,但凡有電視的地方都在播放關於地震的報導。但凡在播放地震報導的地方,總可以看見那些複雜的表情,關切的,難過的,不忍再看卻又繼續堅持的。  偶然撞見了這樣的場景:一個同學把頻道調到了輕鬆一些的節目,想要轉移身旁好友的注意,卻遭到了好友的質疑。偶然聽見了這樣的對話:「就別擔心了吧,擔心能有什麼用呢?」「如果換做是你的家,你還能這麼說麼?」
  • 紀念汶川地震 《極震區》3D災難電影啟動
    再現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極震區》,在震後十周年之際正式啟動。電影《極震區》,向抗震救災英雄與人民致敬,謳歌中國軍魂,傳遞大愛的中國精神。  (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協會副秘書長張作龍為《極震區》題詞)  汶川大地震3D災難電影,集各界力量共創大作  《極震區》是關於汶川大地震救災題材的3D院線電影,不僅將5.12汶川大地震通過電影鏡頭進行全景展現
  • 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捕捉地震中的次聲波
    汶川地震十周年紀念——捕捉地震中的次聲波 來源:中科院聲學所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芮氏8.0級的汶川地震爆發,山崩地裂,滿目瘡痍,69227人的生命因此被迫畫下休止符。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 「512」汶川地震:十年生死兩茫茫
    幾乎在地震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軍人、醫生、救援隊還有無數聞詢趕來的志願者冒著生命危險趕到了汶川,來到了救災搶險的第一線。中國軍人衝在最前面的,永遠是人民子弟兵。汶川震後,災區道路損壞嚴重,地面救援部隊難以抵達,震中茂縣已成「孤島」。當時汶川海拔高、氣候條件複雜,此前直升機6次嘗試降落未果。,空降兵成了進入災區了解災情的最後希望。
  • 汶川地震12年,媽媽一封信刷屏:人生無常,孩子這4點你要知道
    這個視頻,媽媽反覆看了很多遍,以至於年幼的你也好奇地湊了過來:「這個叔叔的舞跳得真好,可是他為什麼沒有腿呢?」看著你困惑的眼眸,我感慨萬分。孩子,那一年,你尚未出生,對於當時發生的一切全然不知。你知道嗎,哪怕已經過去了整整12個春秋,512汶川地震依舊讓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都刻骨銘心。
  • 當初陪我經歷了汶川地震的貓,回喵星了……|汶川地震12周年祭
    汶川地震12周年祭⑴今天焦了嗎:記得地震後我跑出來第一件事就是著急打電話給他,確認他的安全,像瘋了一樣不停的打,等我找到他的時候看到他在和朋友談笑風生,問他貓在哪也只回了就不知道⑷欣欣給你:樓下超市裡有兩隻貓,一隻叫北川,一隻叫汶川,雖然每次去都很想問超市老闆為什麼給貓起這個名字。但我想每個親身經歷過2008年5月12日這一天的人,都知道答案。
  • 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朋友圈說說,紀念汶川大地震心情說說
    【導讀】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朋友圈說說,紀念汶川大地震心情說說   江西人事考試網同步安徽人事考試網招聘信息: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朋友圈說說,紀念汶川大地震心情說說,報名時間:,請考生多加關注。
  • 新華社記者專訪阿來:為何醞釀十年才寫汶川地震
    我趕緊問他,是不是你家裡有人遭遇不幸?他說不是。他說:「這麼多天,災難一發生我就發現,我在這兒是層級最高的幹部,必須擔起這個責任來。」我在《雲中記》裡寫的鄉長,也是這樣。  書中的故事都有真實的依據,汶川地震一發生,通信全斷了,跟外界聯繫不上,當天晚上所有能組織起來的幹部,摸著黑就下去了,這一路上生生死死誰知道?那個時候幹部們強烈地意識到自己是誰。
  • 總參謀長陳炳德首次披露汶川大地震用兵過程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14.6萬名中國軍人抵達災區抗震救災,涉及地域之廣、動用力量之多、投入速度之快,都創下了我國軍隊抗災歷史紀錄。國外媒體稱:中國軍隊在震後的反應之快令世界震驚,並稱這一壯舉為「救援大長徵」。這14萬軍隊是如何調遣的,有什麼幕後故事?作為軍隊抗震救災指揮組組長,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長陳炳德在《強軍之路》書中,首次披露了這一用兵過程。
  • 汶川地震靈異事件,盤點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靈異現象
    世界奇聞探索畫報與你共賞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中,曾近發生過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靈異事件,而發生的這些靈異事件當中,可以說每一件都是十分的離奇詭異。就在2008年汶川地震搜救期間,救援隊遇到很多靈異現象,當局勒令保密不得洩露,那麼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底發生了哪些靈異事件呢?是真實的還是惡意炒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