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鄉村教育︱深化音美扶智工程,助推村小教育教學新發展

2021-02-08 澎湃新聞
走進鄉村教育︱深化音美扶智工程,助推村小教育教學新發展

2020-06-26 03: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銅山區黃集鎮金樓小學、左莊小學地處黃集鎮西北、東北邊緣,是偏遠農村小學。近年來,兩所小學始終堅持面向全體,彰顯「畫美好生活,繪多彩人生」「唱響人生」理念,不斷優化校園育人環境,積極開展特色項目活動,使農村的孩子也能受到藝術的薰陶。

2020年初,金樓小學與左莊小學被選為徐州市教育局實施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音美扶智工程」第二批試點學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由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統一部署、協調、督導,高質、高效、安全、穩定的逐步完成調整網絡、整修教室、安裝硬體、調試軟體等工作,構建了以鎮中心小學為主講端,村小為聽講端的一對多的音美扶智「專遞課堂」,為金樓小學、左莊小學這樣的偏遠農村小學解決了師資缺乏的困境。

被確定為二期試點學校後,銅山區教師發展中心、黃集鎮中心校、黃集鎮實小、左莊小學、金樓小學就組織校長、教師、信息化人員研討、交流,在學習借鑑其他地區模式與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特色與需求,制定實施方案、教學計劃、課程表。多次召開音美專職教師專題會議,對上課的時間、地點、內容、教具、後勤準備等進行了系統的梳理,設立專門負責音美教室管理人員,布置任務和工作職責,商討上哪些科目內容、用什麼形式上、怎麼上能達到最佳效果,並能落實到各位老師。按照工作計劃,6月8日黃集鎮的音美扶智課堂準時在三所學校開課,老師們激動著、興奮著、盼望著、精心準備著把黃集音美最優秀的教學資源分享給村小的孩子們,也為村小的音美素質教育提供了優質平臺,我們有說不出的感動。

「老師先考考大家,咱們中國地廣物博,一共有多少個民族呢?」問題一拋出,孩子們便爭先恐後回答:「56個民族。」接著,老師又說:「每一個民族或者說他們所生活的地域都有著其特有的文化,當我們歌唱他們的音樂,我們就仿佛身臨其境,置身於他們的文化中。想想我們學習過哪些民族歌曲呢?」孩子們開始從腦海中搜索著答案,有的有點思路便同桌小聲確認,有的已經完全肯定,信心滿滿的端坐舉手準備回答。在生生、師生交流互動中,孩子們被帶進了課堂。直播另一端的學生們也開始哼唱起來。

在課堂中,不僅僅能用歌聲旅行世界,還有滿滿的溫暖。在《小船》這首歌曲中,把爸爸媽媽比喻成船和帆,在溫暖的港灣裡,撐起愛的小船。講到這裡,有些孩子眼睛裡閃著淚花。現在每所學校都有不少留守兒童,這首歌曲戳中了他們最柔軟的心底深處。歌唱完了,有的同學已經哭成了淚人。這應該就是音樂的魅力吧!

孩子們通過大屏幕觀摩專職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並能與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實時互動,教育局隨時通過後臺管理帳號監管教學情況。有了音美扶智雲課堂,孩子們終於參與到了高質量的藝術課之中。教學扶智工程的實施,既提高了孩子們對美術學習的熱情,也為該校兼職美術教師線下教學提供了示範!在疫情防控依舊嚴峻的當下,足不出校,就能觀摩高水平的音美課堂教學,提高師生的音美鑑賞能力,深受學校師生的歡迎。

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音美教學扶智工程,藉助「網際網路+」等信息化手段,有利於提高農村小學音美學科教育水平,同時帶動其它學科教育水平;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農村小學藝術教育質量,使偏遠農村學校的孩子也享受到同樣的藝術教育資源,有利於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實現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原標題:《走進鄉村教育︱深化音美扶智工程,助推村小教育教學新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平潭打造「一村一品 一村一特」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獨具特色的農村文創街、別具一格的石頭厝民宿、各種各樣的農漁產品……近日,記者走進平潭多個鄉村發現,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近年來,平潭立足海島實際,秉持「一村一品 一村一特」的發展理念,通過改善人居環境、發展鄉村旅遊、培育特色產業等,走出一條凸顯平潭特點的鄉村振興之路。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西南大學實施「鄉村振興助推工程」精準幫扶雲南省昌寧縣
    2019年9月,根據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相關文件部署和安排,西南大學開始實施「鄉村振興助推工程」定點扶貧雲南省昌寧縣。在不到一年時間裡,學校選派兩位幹部赴昌寧,分別擔任副縣長和駐村第一書記,270餘名(人次)師生奔赴昌寧生產一線、田間地頭、校園課堂、鄉村農戶,開展多種形式的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文化扶貧、消費扶貧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 「扶志」和「扶智」還得靠名師
    近日,在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之一的怒江州福貢縣,教育部下派到這裡進行教育幫扶支教的8位專家型支教教師每人獲推5名徒弟,師徒約定以3年為期,培養40名「徒弟」為當地教學科研骨幹,提升當地教研軟實力,助力教師專業發展。
  • 南京江寧:以「四變五新」助推鄉村振興
    新華社南京8月11日電 題:南京江寧:以「四變五新」助推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楊紹功  轄區面積佔南京市近四分之一的江寧區,從打造周末休閒的「盆景」到統籌全域旅遊的大景區,從建設美麗宜居田園到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江寧區以「兩山理論」為內核,以「四變五新」為抓手,推動鄉村振興
  • 覃塘區:以「教育」為統領 助推民族團結髮展
    將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各中小學課堂教學,針對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教學和學生進行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民族理論、政策、民族團結的教育。其次,以教育均衡發展為突破口,改善民族地區辦學條件。實施學校項目建設243個,投入資金1.24億元。2016年,覃塘區被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
  • 中小學教育聯盟網提供免費教育資源 推動網絡扶智
    10月24日,2020年全國網絡扶貧暨數字鄉村發展工作現場推進會在貴州省貴陽市召開,旨在保持攻堅態勢,紮實推進深度貧困地區特別是52個未摘帽貧困縣的網絡扶貧工作,打好網絡扶貧收官戰,接續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 閩清縣三溪鄉上洋村黨支部書記鄭東演:「紅色」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閩清縣三溪鄉上洋村黨支部書記鄭東演:「紅色」力量助推鄉村振興 2019-06-26 07:24:08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林瑞琪
  • 【扶貧結碩果 雙寨展新顏】扶志扶智從娃娃抓起 多方合力創美麗鄉村
    (記者李勝美 攝)  從娃娃抓起於根源上斬斷貧困代際傳遞  「雙寨村的地理位置不差,交通條件便利,貧困的根源在於教育落後,5000人的大村,每年考上大學的寥寥無幾。」談起雙寨村的教育狀況,南粵集團駐雙寨村村第一書記陽三平分析道。
  • 春風送暖花千樹——南充市統籌農旅結合助推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綜述
    春風送暖花千樹——南充市統籌農旅結合助推鄉村旅遊高質量發展綜述春回大地氣象新,正是出遊好時節。連日來,南充各鄉村旅遊景點鮮花盛開、春光宜人,吸引各地遊客紛紛走進景區感受春天、感受自然。同時,為了更好發展旅遊業,村裡正修建廣場,增添休閒娛樂設備,進一步提升鄉村旅遊內涵。近年來,南充市以推進「雙百億工程」為抓手,加快實施旅遊板塊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重點推進順慶西河生態鄉村旅遊開發、高坪中法農業科技園、閬中嘉陵江流域生態農業旅遊綜合保護開發(閬中水城)、南部升鍾湖國家旅遊度假區、蓬安相如湖旅遊度假區等22個重大項目。
  • 「扶貧結碩果 雙寨展新顏」扶志扶智從娃娃抓起 多方合力創美麗鄉村
    (記者李勝美 攝) 從娃娃抓起於根源上斬斷貧困代際傳遞「雙寨村的地理位置不差,交通條件便利,貧困的根源在於教育落後,5000人的大村,每年考上大學的寥寥無幾。」談起雙寨村的教育狀況,南粵集團駐雙寨村村第一書記陽三平分析道。
  • ...打造集黨群服務、鄉村旅遊等功能為一體的發展新平臺 殷祖鎮北...
    扶貧先扶智 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由於交通不便、經濟比較落後,教育扶貧在助推北山村脫貧攻堅中發揮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該村依託「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項目,選拔優秀青年農民,接受脫產大專學歷教育,培養能適應農村發展,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實用型人才,示範帶動地方特色產業發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
  • 平安好學入選中科院《網際網路周刊》2020在線教育獨角獸TOP50排行榜
    平安好學作為業內最早的AI教育企業之一,2019年7月獲得中國平安戰略入股,被納入到平安整體生態圈戰略體系中,成為智慧教育板塊的核心組成部分。自中國平安戰略入股以來,平安好學在集團的品牌、渠道、科技多維度賦能下,課程產品不斷創新,服務流程持續優化,大力推動「科技改變教育,教育實現公平」願景的實現,引領智慧教育新發展。
  • 東臺農商銀行建立掛職服務機制 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東臺農商銀行建立掛職服務機制 助推地方高質量發展   為切實擔當
  • 匯聚本土名師資源,助推鄉村教師發展
    匯聚本土名師資源,助推鄉村教師發展——省級鄉村名師石豔、鄧蓮、範光繼、李波工作室開展聯合研訓活動貴州民族報訊 8月3日,省級鄉村名師石豔、鄧蓮、範光繼、李波工作室在水城縣玉舍鎮玉舍中學聯合開展了以「聚焦易扶搬遷安置點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升鄉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為主題的研訓活動。
  • 江蘇漣水千名村幹部「圓夢大學」學費全額返還反哺鄉村
    社區)幹部學歷素質提升計劃」正式啟動,首批學員走進「空中課堂」,作為鄉村振興帶頭人的他們將進行為期2年半的本科、專科學歷素質提升學習。,是指針對村(社區)幹部學歷偏低、能力偏弱開展的專項扶智賦能計劃,通過江蘇開放大學量身定製的遠程教育培訓,提高村級組織的治理能力、拓寬鄉村幹部的工作思路、優化基層幹部的隊伍結構,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 扶智、扶業、扶志,是教育扶貧之根本
    學校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類組織,教育通過知識、人才、科技和文化而推動社會發展,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運用自己的優勢特點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1.教育扶貧「根」在扶智 扶貧先扶智,「通過教育扶貧脫貧一批」是扶貧工作分類施策的內容之一。
  • 【鄉村新畫卷】走進川島甫草
    【鄉村新畫卷】走進川島甫草 2020-05-13 0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陽:走進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下的「美麗庭院」
    12月19日,「奮進新時代 聚焦『次核心』建設新渭南——2018追趕超越看秦東」大型採訪走進合陽縣。提及合陽,您的腦海是否第一時間浮現出仙霧繚繞的處女泉?聯想到常年棲息在溼地中盡情享受的珍禽?依託黃龍山遊擊隊根據地這一紅色資源優勢,合陽縣甘井鎮黨委按照縣委「黨建+3c」工作思路,探索「黨建+扶貧+旅遊」發展模式,並依託初心探索推行產權制度改革,運用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鎮域經濟創新發展、跨越發展,著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首個黨史教育主題公園。
  • 勝利村的鄉村美化設計師 「神筆繪製」鄉村展新顏
    四川公路設計院供圖 編者按: 承擔貧困地區公路工程、溜索改橋、渡改橋等重點項目的勘察設計100餘項,打造了汶馬高速、雅康高速、雀兒山隧道、布拖縣馮家坪溜索改橋、雞鳴三省大橋等一大批品質工程、民生工程,切實解決當地老百姓出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