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人生的路越走越窄?(深度長文)

2021-02-07 阿何有話說

    

點擊上方藍字可關注阿何

微博搜索阿何有話說也能找到我哦



如果你已經工作三五年或者更長時間,想必對「盡人事知天命」這句話有更深的理解。我們愈發感覺自身的渺小,世事的不可控,也發現面臨抉擇時越來越為難。


讀書的時候,想上哪所大學其實並不難選擇:主要看自身的興趣和能力。想考一所好點的學校,一般來說只要更加努力就能接近目標。這其實是一個相對容易把控的選擇。


工作後,對工資不是很滿意想著要跳槽,問題就沒那麼簡單了。你可能每個月有幾千塊錢的房貸要供,還有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都等著你賺的錢,這讓「裸辭」變得非常困難,可一邊工作一邊找工作同樣不容易;你可能想著跳槽後的工作要比當下更高,又害怕去到新的公司受到排擠發展不順利,最終還不如現在……


曾經我們以為整個世界都是自己的,人生具有無限的可能性。不過幾年時間,卻發現人生的路似乎越走越窄了。從當初的熱血少年,我們逐漸成長為每日上班下班兩點一線,似乎一眼能看到老的平庸之人。


那麼你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


很顯然,大多數人經歷的都是這樣的過程,可絕對不是所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少部分的「幸運兒」,他們的選擇非但沒有減少,反而越來越多。


又是什麼因素,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長時間跟蹤一個人的走勢曲線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有些人一生走勢平平,人生波瀾不驚;有些人起點高,一出生便擁有別人難以望其項背的優勢和資源,未想卻高開低走,晚景悽涼;還有些人的起點卑微到不能再低,卻一輩子都在往上走,不知不覺已經站在眾人只能仰望的地方。


運氣和能力顯然是決定「人生曲線」的重要參數,可前者難以把握,後者早已被說爛,都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如果認真研究,你會發現還有一個因素決定了你的人生曲線形狀,它甚至比運氣和能力更具決定性。


我把它稱之為「人生走向的選擇策略」。


完美的選擇是不存在的,任何選擇都意味著你會得到一些東西,同時失去一些。研究表明,人類對失去的敏感性遠超收穫,心理學將其稱為「損失厭惡」。所以最終決定我們選擇的往往是選擇帶來的壓力、困難以及損失,我把它稱為「選擇的阻力線」。


面對選擇的阻力線,不同性格、背景的人有不同的應對策略。有些人總習慣沿著阻力小的方向前進,有些人卻熱衷於突破阻力最大的那個點,而這些策略會導向完全不同的結果。


關於這一點,前人已經有很多感性的結論,比如說「越容易的路越難走遠」,「越困難的路走到後面越好走」,但往往只是拍腦袋的靈光一現,頂多拿山間小路之類的事物來作一番比喻,其實難以服眾。




如果從嚴肅地邏輯去探討不同的人生走向選擇策略帶來的結果,或許下面的一段話能給我們一些靈感。以下這段話來自飯否的一位網友:


「我犯的最大錯誤,就是我以為往下走工作比較輕鬆,實際上往走反而比較輕鬆,因為層次高的人腦子比較清楚,做事講道理。小地方很多人腦子轉不開,你每天去跟他們吵吵,時間精力都浪費在這上面了。」


這段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它簡直就是身邊很多朋友的真實寫照。


一位朋友讀書成績一般,高考只考上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畢業後進了家很一般的私營企業,月薪5000多,在廣州勉強夠生活。但他有個優點,特別擅長交朋友,而且認識的很多朋友社會地位、收入都遠超過自己。後來他其中一位開工廠的朋友啟動新項目,拉著他入夥讓他管理項目。兩年後項目成功了,他也從普通的打工仔搖身一變成為身家過千萬的創業新貴。周圍很多人都說他走了狗屎運,如果不是那位朋友幫忙,他這輩子估計也就這樣了。


那些嫉妒的人沒搞明白的一件事是:為什麼這個人能認識比自己優秀的人,而且這些人還願意幫助他。表面看是開工廠的人改變了他的命運,其實項目啟動後並不順利,還是我朋友又找到了很多有效人脈解決各種問題,最終才走上正軌。整個過程中,他的人脈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認識層次比自己高的人其實是件比較困難的事情:


大部分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自卑的心態,很難做到平等交流;層次不同的人因為見識不同,共同話語很少,也很難成為真正的朋友。從社交角度看,努力和層次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就是選擇了一個選擇阻力比較大的方向。


那麼這種選擇帶來了什麼收穫呢?你擁有了層次比自己所處階層大的多的外界力量,在這種力量助推下,能夠得到超出自己正常所能擁有的加速度,最終必然比同一階層的其他人跑得快很多。


為了能和高層次的人打成一片,我那位朋友花了大量的精力鑽研國學、高爾夫、紅酒、雪茄、美食、商學,並且認真琢磨這群人的痛點、需求。可以說,他簡直比這群人還要更了解自己。如果他選擇只和同層次的人打交道,顯然無需做這麼多額外功夫,會輕鬆很多,但也永遠不會有飛躍的機會。


所以在社交方面我們有了這樣一個結論:選擇阻力比較大的方向作為突破口,一旦突破,你就能擁有超出所處階層的外界助力,從而獲得更快的發展速度。


關於這方面,還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小段子:


爹對兒子說,我想給你找個媳婦。兒子說,可我願意自己找!爹說,但這個女孩子是比爾蓋茨的女兒!兒子說,要是這樣,可以。


然後他爹找到比爾蓋茨,說,我給你女兒找了一個老公。比爾蓋茨說,不行,我女兒還小!爹說,可是這個小夥子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比爾蓋茨說,啊,這樣,行!


最後,爹找到了世界銀行的總裁,說,我給你推薦一個副總裁!總裁說,可是我有太多副總裁了,多餘了!爹說,可是這個小夥子是比爾蓋茨的女婿!總裁說,這樣,行!


這故事其實非常理想化,但確實揭示了外界強大助力是如何助推一個普通人加速起飛的,前提是你要選擇阻力大的方向去突破,並且成功做到。


社交方面如此,其實在個人能力成長方面,往阻力大的方向走的選擇策略也起到類似的效果。



學習和認知領域有本著名的書籍叫《刻意練習》,書裡將人類學習的知識領域劃分成三個部分:舒適區、困難區以及學習區。


困難區裡面的內容遠超我們現階段的能力,讓人望而生畏,即便硬著頭皮嘗試,結果也多半不會太好。


舒適區裡都是一些我們已經良好掌握的內容,學習和實操起來阻力最小,但我們只不過是在重複製造輪子,無法掌握更新的內容,無法進步。


學習區是介於困難區和舒適區的一個區間,裡面的內容雖然超出我們現階段水平,又不至於完全無法搞定。只要你比平常更加努力一些,總有辦法解決。


《刻意練習》的核心理念是:我們必須逃離舒適區,讓自身時刻處在學習區,才能獲得持續的成長。


如果用選擇的阻力線理論來說,就是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必須挑選阻力比較大(並不是最大)的方向去突破,才能獲得突破原來階層的力量。


曾經網上流傳過一個牛逼秘書的故事:


普通的秘書只知道貼發票,訂酒店,幫老闆安排各種形成,並且認為這就是工作的全部。但牛逼的秘書會分析老闆參加各類商務活動的費用情況、形成規律,從中了解一家公司是如何運作的,不同的活動是如何組織的,最終甚至可以做到在很多重要事項上幫助老闆做決策。


本質上,牛逼秘書和普通秘書的區別在於是否具有「突破阻力線」思維。其實工作崗位不會成為我們上升途徑的最大阻力,真正的阻力在於我們自身怎麼想、如何做。


從這個角度看,如果你覺得現在的工作非常輕鬆,所有問題都能輕易解決,並且習慣與此的時候,你的境地就非常危險了。這時你最該做的不是滿足於現階段的幸福感,而是找到下一個有阻力的方向,並且努力去突破它。



突破阻力線的選擇思維,不僅是讓我們的能力得以成長,更能讓自身價值得以合理體現。


很多人都認為,自身有多大能力便能體現出相應的價值,這個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在中國股市最好的時期,金融企業是就業市場最受歡迎的僱主。巔峰時期,很多基金公司的前臺都是碩士畢業,而且在顏值、身材等其他方面的要求毫不打折。


一般而言,碩士前臺自然要比普通前臺做得好一些,但充其量也就是9分和8分的區別,因為這項工作的難度上限非常低,低到碩士即便能力再強也拉不開和普通前臺的差距。


就像網上一個段子所說的:


一次數學考試,學霸考了100分,你考了98分,你以為你們之間只有2分的差別。可事實是你考了98分是因為竭盡全力也只能考這麼多,而學霸考100分是因為滿分的上限只有100分。你們的差距其實比你想像要大得多。


從職業規劃角度來考慮,碩士去當前臺絕非一個明智的選擇。因為再怎麼考慮,基金公司或許可以給前臺發出超過我們想像的薪水,但也必定少於公司其他更加核心的崗位。碩士能力很強,但這個選擇註定了她得不到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價值體現。


一切的根源,都在於其選擇了一個阻力最小的突破方向。


突破阻力線的思維,要求我們挑選那些適當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崗位、項目,從而在眾多慣性生存的平庸大眾中脫穎而出,讓自己的收入、地位不斷匹配自身真實能力,甚至最終獲得溢價。


綜上所述,我們會看到,突破阻力線的思維和選擇策略,可以在能力上讓我們持續進步、價值體現上逼近真實能力、社交上得到高出自身層次的外部助力,而這三方面結合起來在時間維度上進行累積,最終便導致徹底和原來的群體拉開距離,人生的道路越走越寬。


如果說成功有什麼可實操方法的話,我覺得這條應該是最重要的之一。


☑ 如何運營好自己的人生是個複雜的問題,策略非常重要,執行也非常重要。即便選擇了正確的突破方向,同樣要腳踏實地去做到才行。在鍛鍊自身能力方面,寫作是一個非常高效、綜合的訓練方式,持續寫作能讓人的綜合能力不斷提升。如果你也想跟阿何一樣寫出精彩好文,建議購買我精心研發的《公眾號寫作全解析》課程,手把手教你新媒體寫作的核心秘訣。以下為課程二維碼,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購買,快和我一起來學習吧。


(如提示無法跨號支付,請點擊確認後掃碼支付)


關於本課程的更多詳情,請點擊:個人逆襲的最後機會,你還要當個旁觀者?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別忘了分享點讚支持阿何哦


-作者-


阿何,清華大學理工男,職場充電寶&唯庫創始人,感性理性兼備的寫作者,國內知名個人成長研究者,個人公眾號:阿何有話說(ID:aheshiwo)


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阿何

相關焦點

  • 「窮慣了」的女人,喜歡做這樣的事,路自然越走越窄
    可出了社會後,女人們才會漸漸明白原來生活沒有那麼多瑪麗蘇,如果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自己的人生路很可能會越走越窄。尤其是「窮慣」了的女人,她們最容易誤入歧途了。那麼究竟是哪些事,會讓路越走越窄呢?一、對自己摳到極致,一點都不會享受生活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點都沒錯。
  • 美國華人:為什麼感覺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
    加州平權法案通過;哈佛改寫招生規則;為什麼美國華人感覺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
  • 長安劍:臺灣的路為什麼越走越窄?蔡英文在裝糊塗
    蔡英文執政臺灣,真的是把臺灣今後的路越走越窄——蔡英文,這麼羞羞的話你怎麼好意思說出口!?蔡英文和她綠油油的臺灣地區執政黨認為:大陸在臺灣參加世衛會這件事情上表現的不夠「大氣」,把臺灣「排除」在世界衛生大會之外,讓臺灣醫療衛生「隔絕」在世界以外,嚴重影響臺灣人民的福祉,甚至可能把臺灣變成世界傳染病防疫體系的漏洞,威脅全人類。
  • 工作7年,連前臺的工作都找不到,職場路越走越窄怎麼破
    我人生的道路怎麼就越走越窄了呢?"01 隨波逐流的人生,路會越走越窄我自己也是個隨波逐流沒計劃的人。所以身邊有那麼一群人,覺得自己還年輕,時間還很多,不論職場還是生活都不做規劃,走到哪裡算哪裡,信馬由韁。工作不開心了,就請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叫上三五好友胡吃海喝,談天說地。
  • 《周易》:40歲之前你必須過的3道坎,過不去,人生就會越走越窄
    在國外尚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在國內,《易經》的影響力更是流傳千年未曾消減,很多人從中汲取能力用來引導自己的人生,這其中就包含著人在四十歲之前會遇到的三道坎。這三道坎過不了,你人生的路就會越走越窄;這三道坎過去了,你人生的路就會越走越寬。
  • 任何人的路都是越走越窄,但窄路並非死路,狹窄的路人少幽靜
    表面上看這條路越走學窄,實則大路朝陽。這真是有趣。勞倫斯應該為此驕傲,至少我為此驕傲不已。上世紀八十年代有個作者寫了著名的文章引起爭論和批評,題目是《人生的路為什麼越走越窄》,論調是悲觀的。當然那是世界觀方面的論述,我只是借用一下這個題目談勞倫斯研究的現象。現在看來,任何個人的路都是越走越窄,但窄路並非死路,而且有不同的人前後接續,綿延逶迤,依舊陽光燦爛,也是正路。
  • 做人太過老實,人際關係會越來越差,路會越走越窄!
    而面對複雜的社會現實以及形形色色、性情各異的人,做人太過老實的人往往覺得無所適從,不知如何應對,結果導致人際關係越來越差,路越走越窄,自身的福氣也會慢慢消失。而且,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社會環境越是文明、開放,太過老實的人的生存空間就會越小,辦事的難度也就會越大。三、太過老實的人不知道承諾會帶來麻煩老實人大多是老好人,因為抹不開情面,總是輕易地就給予別人承諾,有時明明知道自己根本辦不到,也不好意思推辭。
  • 小哥用布條給貓咪測試,越走越窄,結果太驚豔了
    小哥用布條給貓咪測試,越走越窄,結果太驚豔了模特經過長久的練習,通過走臺步就能夠展現自己的身材和強大的氣場,而哪些模特小姐姐大多走的都是貓步,但你見過貓咪真正走貓步的樣子嗎?正宗的「貓步」,小哥用布條給貓咪測試,越走越窄,結果太驚豔了,說到貓咪人們第一印象就是映入眼前的外觀,獨特的身體進入,讓他們走起路來別有風味,而且身姿輕盈體態優雅。
  • 任天堂路越走越窄,這款賣600多的NS遊戲,別說中文連英文都沒了
    就是在說遊戲只要擁有中文功能,就要放出來讓大家開心開心,為什麼明明有中文的遊戲,你任天堂偏要把中文移除了再上線在NS線上商店呢?難道不是對我們的歧視?更嚴重的是,沒中文也就算了,我們早習慣了,你連英文都沒有,不怕被主子嫌棄嗎?
  • 自卑到骨子裡的的孩子,都會有這些習慣,不糾正將來的路越走越窄
    導讀:自卑到骨子裡的的孩子,都會有這些習慣,不糾正將來的路越走越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自卑到骨子裡的的孩子,都會有這些習慣,不糾正將來的路越走越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別讓年輕學者的路越走越窄
    「博士剛畢業時恰好是人生中精力最充沛、思維最活躍的時候,但條條框框的限制把人捆得像個粽子。」戴著一副眼鏡、身材清瘦的薛宇有些激動,「給年輕人一個機會,為年輕學者鬆綁,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他很快把文章轉給身邊的年輕學者們,又引發了一場討論。而張亮生當天寫的有感而發的博文,則獲得了科學網上兩萬多次的閱讀量和50個推薦。
  • 說到做到,路才能越走越寬
    說到做到,路才能越走越寬 2020-12-10 0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生不順利時,要做好這些事,路才會越走越寬,別不了解
    你若是不想就此認輸,希冀改變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人生朝著一個積極的方向發展,那麼你就應該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人生不順利時,要做好這些事,路才會越走越寬,別不了解。思考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並努力做好。有些時候,你之所以進展不順利,是因為你交錯了朋友,沾染了一些惡習,如你遇人不淑,結交了一群狐朋狗友,他們會給你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如在你空閒的時候,他們會帶著你抽菸喝酒,一起打牌,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這類在一起相處久了,你肯定會受其影響,人生之路常會越走越窄。
  • 人生,要多積累這「三德」,路才會越走越寬!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人生,多積累這「三德」,福報才會越來越多!老祖宗經常教導我們要多「行善積德」,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日行一善,積善成德!那麼,我們到底該具體如何行善積德呢?難道「積德」就只是簡單的做好事、做好人嗎?其實,「積德」大概分為三種!人生,要多積這「三德」,路才會越走越寬!人生,多積累這「三德」,福報才會越來越多!
  • 「低氣壓」中的上汽通用|雪佛蘭為何越走越窄?
    說了這麼多,大概你能理解雪佛蘭在美國是多麼受歡迎、接地氣的品牌了。不過在中國市場,雪佛蘭卻一直以價格低廉的中小型車形象示人,產品和市場定位要低於別克品牌。而近兩年,隨著汽車市場面臨「新四化」變革,尤其是年輕化風潮盛行,雪佛蘭也開始提出「重塑品牌形象」,不僅在產品上推出更多高級別車型,同時也在產品上添加了更多年輕化元素。
  • 做好3點,職場路越走越寬
    做好3點,職場路越走越寬在職場,辭職時經常會發生的一件事。有的時候因為在公司得不到提拔,懷才不遇,所以辭職。有的時候因為和公司的同事相處不來,所以辭職。有的時候又是因為公司薪資太低,所以辭職。反正,有著種種原因,各種各樣的理由。有些人一直都抱著錯誤觀念,那就是都要走了,什麼都無所謂。
  • 天天、全峰因暴力分揀被約談,同質競爭的路將越走越窄?
    天天、全峰因暴力分揀被約談,同質競爭的路將越走越窄?但落在後面的中小快遞企業就沒那麼幸運了,僅靠目前的經營模式和自身的資本能力,這些快遞企業很難在技術、生態布局上有所作為,如果得不到額外支持,或許只能在同質化競爭的路上越走越窄。(編輯 / 吳思凡)
  • 傲遊海豚們的衰落:獨立瀏覽器之路越走越窄
    2010年興起的移動瀏覽器風潮最後卻被巨頭搶得先機,不妨回顧一下第三方瀏覽器中的佼佼者:傲遊和海豚,為什麼他們沒有大成?獨立瀏覽器之路越走越窄包括傲遊、海豚瀏覽器在內的第三方移動瀏覽器可以說起了個大早,但沒趕上集,因為獨立瀏覽器之路並不好走。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瀏覽器本身已經沒有什麼技術壁壘,更快的訪問速度?更豐富的插件?還是更本地化的服務?或者多終端同步?其實現在所有的瀏覽器都具備了,真正比拼的是配套的資源,這其中包括分發渠道與內資源。
  •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
    胡雪巖的3句話:告訴你的人性的弱點,讀懂了人生路會越走越寬廣說起「紅頂商人」,由於他的特殊性,可以一手官印,一手算盤,也就是可以同時擁有二個身份:官員與商人,一邊朝廷上做官,一邊市場上經商,二不誤。能獲得如此特殊待遇的之人,在歷史上是屈指可數的,畢竟對人被封之人來說,本事本領絕非一般之人可比的。
  • 這兩種類型的工作不要長期幹,邊際成本無法遞減,路越走越窄
    在職業生涯的道路上,會有很多的迷惑性,暫時的高收入,或者穩定性來讓你獲得暫時的職場安全感和相應的報酬,但是隱形的時間成本和未來的風險卻隱藏的很深。尤其在現在時代發展飛速,技術迭代更新非常高效,已經不再是靠大公司給你背書你就可以成長很快,可以賺到很多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