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醫說」美尼爾氏綜合症到底是什麼?

2020-12-19 海報新聞

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

美尼爾氏綜合症雖然很常見,但是大多數人仍不了解。那麼,美尼爾氏綜合症到底是什麼呢?它應該如何診斷?如何治療呢?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將為您解答這類問題。

「美尼爾氏綜合症共有八種類型。」李慧介紹,普通型為眩暈、耳鳴、噁心、嘔吐、出汗等症狀同時出現,又稱常見型。首發耳鳴型為耳鳴發生在其它症狀之前,數月、數周數年。重耳鳴型表現為耳鳴嚴重,耳鳴發生了,眩暈易發作,眩暈表現重,耳鳴也重。眩暈治療好了,耳鳴未好,眩暈必反覆。無耳鳴型為眩暈發作5次以上無耳鳴,稱無耳鳴型。突發耳聾型表現為眩暈發作過程中,由於壓力特大,膜述路破裂,發生突然耳聾。耳聾多—側,亦有雙側交替發生。耳聾早期治療效果理想。延緩眩暈型表現為波動性、神經性、進行性耳鳴、聽力下降,短時間不發生眩暈。隱藏耳鳴型為病人外表表現沒有耳鳴,但耳內有堵塞、悶脹、悶熱、瘙癢、微痛的感覺,這是一種隱藏無耳鳴型美尼爾氏綜合症。眩暈狀態型表現為一個月內發作三次以上,患者處於眩暈狀態,稱眩暈狀態型,又稱重型。

「美尼爾氏綜合症依據病情危害可分為早期、中期、晚期。」李慧講解道,早期:發病早期,主要症狀是眩暈,眩暈呈旋轉性或搖擺性,眩暈發作時常伴有迷走神經刺激症狀,如面色蒼白、出冷汗、噁心、嘔吐,但神志有效清楚。發作前常有患側頭部或耳內發脹感、壓迫感,持續20分鐘至幾個小時。發作過後或緩解期聽力檢查往往正常。中期:隨著病情發展,出現波動性聽力下降,聽力下降呈感音神經性。眩暈發作達到較高潮,然後逐漸減輕,緩解期極不恆定,常常持續幾個月不等。晚期:病變晚期,聽力下降不再波動,進一步惡化且雙耳受累,此時聽力損失為突出特徵。在晚期時,雖然患者在黑暗中可有不穩感,但眩暈發作減輕,直至消失。

「病情不同,治療方式也有差異。」李慧表示,發作時要靜臥,戒急躁,進清淡低鹽飲食,限制入水量,忌用煙、酒、茶,在間歇期要鍛鍊身體,增強體質,注意勞逸調度適當,這屬於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狀況,合理用藥,切忌自行服藥,以免給健康造帶來損害。「不是所有的美尼爾氏綜合症的患者都可以手術。」李慧解釋,手術適用於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還應綜合考慮患者的身體狀況,才能決定是否需要手術。

李慧提醒患有美尼爾氏綜合症的人群,平時生活工作宜注意安全,不要登高,不要在擁擠的馬路上及江河塘水邊騎車。另外,最好不要從事責任性強,容易出危險的工作。患者的臥室以整潔安靜、光線稍暗為好。眩暈發作時病人常採取一定的體位閉目靜臥,不敢轉動。有時因驚駭而倒地,但神志完全清楚。症狀消失時,患者會轉入間歇期,間歇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有終生只發作一次者,也有反覆多次發作者。患者平時應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飲食上吃一些低鹽少水低脂飲食,避免菸酒、咖啡、濃茶。

(李磊 王琰)

相關焦點

  • 「醫說」美尼爾氏綜合症到底是什麼?
    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美尼爾氏綜合症雖然很常見,但是大多數人仍不了解。那麼,美尼爾氏綜合症到底是什麼呢?它應該如何診斷?如何治療呢?德州市中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李慧將為您解答這類問題。「美尼爾氏綜合症共有八種類型。」李慧介紹,普通型為眩暈、耳鳴、噁心、嘔吐、出汗等症狀同時出現,又稱常見型。首發耳鳴型為耳鳴發生在其它症狀之前,數月、數周數年。重耳鳴型表現為耳鳴嚴重,耳鳴發生了,眩暈易發作,眩暈表現重,耳鳴也重。眩暈治療好了,耳鳴未好,眩暈必反覆。無耳鳴型為眩暈發作5次以上無耳鳴,稱無耳鳴型。
  • 美尼爾氏綜合症是什麼 它的症狀有哪些
    美尼爾氏綜合症這個聽起來特彆拗口的名字,讓很多人都摸不著頭腦,這到底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來告訴您,美尼爾氏綜合症是什麼?美尼爾氏綜合症的症狀都有哪些?如果患有美尼爾氏綜合症應該吃什麼調理?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美尼爾氏綜合症是什麼美尼爾氏綜合症又稱迷路積水,是由於內耳的膜迷路發生積水,以致出現發作性眩暈、耳鳴、耳聾、頭內脹痛症狀的疾病。
  • 什麼是美尼爾氏綜合症,有哪些症狀,如何注意
    也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耳科疾病,只不過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名字,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美尼爾氏綜合症吧,和我們一起來看看它都有哪些症狀吧。通過醫生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美尼爾氏綜合症有以下幾個典型病症症狀:美尼爾氏綜合症主要伴有反覆發作的眩暈、聽力下降、耳鳴和耳悶脹感等症狀,也是比較常見的一些現象。
  • 哪些病因導致了美尼爾氏綜合症?常見治療方法有哪些?
    哪些病因導致了美尼爾氏綜合症 不管患上了什麼樣的疾病,我們都要找出自己患病的原因,因為只有了解了這方面才能針對性的治療。
  • 日語中「醫者」「醫師」「先生」的區別是什麼?
    「醫生」在日語中的說法有「醫者」「醫師」「先生」等,區別是什麼? 在日本的醫療劇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醫者」「醫師」「先生」這三個詞,而且通常都翻譯為「醫生」。那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遠離「假期綜合症」
    「假期綜合症」是指長假過後,人們重新進入常規生活狀態,不少人一時調整不過來,有些人還會對上班產生厭惡或恐懼感,表現為在一段時間內而在假期綜合症的病症中,頭號「頑疾」便是睡眠紊亂。」作為中國疊石橋第一家專業生產、研發、銷售蠶絲被芯的廠家,一直全心致力於蠶絲事業,每一條「締凡蠶絲被」被都傾注著「締凡人」的心血。
  • 總覺得自己什麼都「配不上」?你可能是患了「冒名頂替綜合症」
    「冒名頂替綜合症」意味著患者會選擇放棄重要的職業機遇,從而對他們的財務和個人造成傷害。但更好的反應可能是停止這樣,來弄清楚,你是真的想得到什麼,你是為了得到一份你真正想要的工作而假裝,還是為了迎合社會輿論而假裝,而這種輿論告訴你,你「應該」想要什麼。當我寫作、繪畫或創作公共藝術作品時,我從不「假裝」。當我的朋友追求著他熱愛的手工製作木製品時,他感覺到深深的滿足。當另一位朋友用絲網印刷術印刷活動的T恤時,她同樣感到很滿足。
  • 關於美尼爾氏症候群,你了解多少?
    美尼爾氏症候群又叫「梅尼埃病」很多人出現了眩暈,都會往心腦血管疾病、頸椎疾病來靠,雖然美尼爾症候群很常見,但比較容易被忽視,有患者在神經內科、耳鼻喉科看了一圈,也沒效果,最後才確診是美尼爾氏症候群。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可能會覺得很陌生,聽起來更像是個人名!
  • 對男人來說,到底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
    但……「喜歡」與「愛」呢?兩者的界限更是許多人無法得知的。往往就因為這樣子的不明不白,而追逐幻影直到迷失,接著再引發憤怒引發悲傷。所以今天讓我來告訴各位,對於男人來說什麼是喜歡?什麼是愛?那麼……愛是什麼呢?其實說起來很玄,可是喜歡與愛其實就是化學反應。就像氧與氫獨立存在,再多的氧也不會變成氫。但氧與氫並存且達到一定程度,才會成為H2O(水)。
  • 男生說女生「作」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說到底,「作」究竟是什麼意思?什麼樣的行為就算「作」了呢?文字君今天就來給大家捋一捋!▼形容女生,而且還都不是什麼好詞所以很多人認為「作」是從「做作」一詞縮略而來的但實際上,縮略後連讀音都改了的情況在漢語裡很少見而且「作」的具體含義也與「做作」不盡相同
  • 美爾氏綜合症是什麼病 出現這些症狀要警惕
    美爾氏綜合症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那美爾氏綜合症具體是什麼病呢,患有美爾氏綜合症時會有哪些症狀表現出來呢,美爾氏綜合症的治療方法又會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美爾氏綜合症是什麼病美爾氏綜合症是一種復發性的疾病,很多人一生中只發作一次,有些人是反覆性的發作。
  • 左暉所說的「難而正確的事」到底是什麼?
    貝殼所倡導的「有尊嚴的服務者、更美好的居住」聽起來像是一句難以落地的口號,其創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做難而正確的事」也並沒有向外界解釋清楚貝殼到底在做什麼。 在公眾看來,貝殼是一個找房 App,很多人熟悉它是從地鐵上黃軒代言的廣告開始的。「海量真房源,省心上貝殼」,這確實是一句概括了貝殼對於消費者的功能的廣告語。
  • 性生活傷心綜合症,動不動就哭到底是為什麼?
    」,集合全宇宙最獨立又最柔軟,最朋克又最詩意,最覺醒又最精怪的人類。滾床單中掉眼淚,有點羞恥,又有點情趣,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ta哭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大概能分成情感和身體兩個部分。想像一下這個場景:你和信任的他,躺在床上完全放鬆了下來,兩個人的狀態都相當不錯,於是你們自然而然地進行了生命的大和諧。然而…在這之後,他突然看著你的眼睛,說:「親愛的,是我哪裡做得不對嗎?你為什麼哭了?」
  • 「產品需求文檔」不是個好詞——論「需求」到底是什麼?
    就在剛剛,我才發現:「產品需求文檔」不是個好詞。且聽分解。做產品大概1年時,突然一臉懵逼:「需求」到底是什麼?別看天天掛在嘴邊,一旦認真思考,還真答不上來。那麼,我們的產品需求文檔(即PRD)中的「需求」是什麼?
  • 磕奶茶上癮綜合症是什麼梗?
    磕奶茶上癮綜合症是什麼梗?磕奶茶是什麼意思?最近小編看到有很多小夥伴都提到了這詞,那麼具體的意思是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一起來了解下哦! 磕奶茶上癮綜合症是什麼梗?磕奶茶是什麼意思?
  • 美尼爾氏症候群能配戴助聽器嗎?
    美尼爾氏症候群對大家來說還是很陌生的,它是屬於耳膜迷路積水的一種內耳疾病。發病時會有眩暈,噁心,耳聾耳鳴等症狀。在經過治療後會有好轉,聽力也會較發病前有所提高,但是這種病會經常反覆,最後造成耳聾,給工作和生活帶來不便,那麼這樣的耳聾能戴助聽器嗎?需要注意什麼?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究竟什麼是「發物」?總之,雖然前人總結出「發物」的飲食禁忌,出發點確實是為了飲食安全,但由於是經驗總結而出的,太過絕對並且其中也有許多誤區,所以,我們應該要科學地對待「發物」,而不是一味盲從。如何科學、辯證性地看待「發物」?
  • 馬斯克的「第一原理」到底是什麼?
    而他不止一次的提到過,他之所以能夠在多個領域取得成功,來自於他對「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思考。那麼什麼才是「第一原理」呢?我發現國內的翻譯表述都不一致,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 是什麼讓你痛苦萬分卻又無法離開? | 斯德哥爾摩綜合症
    這種「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甚至協助加害人」的情景,當時被看來是如此地不可理解,後來被公眾定義為「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圖片來源:giphy在心理學領域中,受害者和施虐者結成情感同盟的情形早已進入研究者的研究範疇。研究者認為,和施虐者結盟,其實是受害者在應對虐待和恐嚇之下發展出的生存策略。
  • 「回形針PaperClip」到底做錯了什麼?
    吳松磊用了一支視頻,講述了「回形針」團隊要做的一件事情。把世界分門別類的整理好,呈現給想去更加清晰的了解這個世界的人們。這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在某個問答網站上,有人對此事的評價,說:這也是我曾有過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