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醫院來了位患者,45歲正值壯年,從不喝酒卻被檢查確診為「前期隱匿,發作迅猛,治癒率低」的肝癌。我覺得他的症狀很典型,有必要和大家分享出來,提早了解提早預防。
這麼患者體型較胖,並且脂肪肝史已經有了8年,但是患者覺得脂肪肝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有點也就沒當回事。前段時間他常覺得腹痛,加上工作忙,吃了止疼藥就沒再管它。直到事發當天,患者腹痛難忍,才趕緊撥打了急救電話。
最傷肝的不是熬夜喝酒
看著這位患者在病床上疼痛難忍的樣子,我真的想提醒大家:最傷肝的其實不是熬夜喝酒呀!經常做這2 件事,肝照樣不行!
1.長期抑鬱
長期抑鬱不僅整個人看起來憔悴、精神狀態不好,更嚴重的是對肝臟也有影響。長時間處於緊張、鬱鬱寡歡的情緒下,容易造成肝氣鬱結,肝火旺盛。有研究顯示,經常抑鬱和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要比正常人高8倍。
2.飲食油膩
大吃大喝、垃圾食品、長期不運動,這可能是現在年輕人,甚至是不少中年人的通病。尤其是經過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大部分都待在家裡大吃大喝,殊不知脂肪肝這類慢性肝病,就喜歡這些油膩的高脂肪食物。
同時除了油膩的食物,過量的攝入糖分和蛋白質也會有這個風險。所以,平時還是要注意合理膳食。有數據就顯示,脂肪肝患者發生肝硬化和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150倍。這樣的概率,你看了還敢亂吃嗎?
這些不起眼的習慣也是「兇手」
除了上面兩項我們生活中都會儘可能明確避免的「壞習慣」,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習慣也是肝臟問題「無形的殺手」。
1.吃生魚片
這一點很多人肯定不知道,但事實上吃淡水魚生很容易感染肝吸蟲,一旦感染肝吸蟲會寄生於我們的肝臟內,引起膽管阻塞、膽汁滯留等。長期發展下去,便會誘發膽管炎和肝硬化等,甚至是肝癌。
2.亂吃藥
在所有的科普中,我都就一再強調生病一定要對症下藥並在醫師的建議下用藥。但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是一旦哪裡不舒服就是直接上藥店買藥吃,仿佛藥就成了零食一樣。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身體各項機能或器官的損壞,甚至是生命危險。
在所有傷肝行為中,亂吃藥應該是最具危險性的。下次買藥的時候,大家一定要留意一下,不少藥物在說明書上都明確寫出了不良反應:長期服用可引起肝酶升高,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這就在提醒你,不要亂用藥!
此前,有統計顯示,目前約有1000種藥物可引起肝臟損傷。我們常見的感冒藥、抗生素和降糖藥,都具有肝毒性。
最後我再特別提出一些肝臟功能異常的表現,如果有類似症狀,就是肝在警告你了,不容忽視!
1.肝區疼痛
我們常說疼痛是人體對生理不適發出的警告,而肝臟卻人體唯一沒有痛感神經的器官。但它周圍有一層包膜,隨著肝臟的異常變大,肝臟周圍會有一層包膜被牽扯到,進而引發疼痛。肝臟在腹部右上方,如果這個位置出現疼痛,一定要重視!
2.身體多處發黃
膽紅素是一種神經性毒素,一般如果血液中膽紅素含量升高,我們的皮膚便會發黃。而膽紅素需要經由肝臟分解代謝,隨著膽汁排出。當肝功能下降,膽紅素分泌增多卻無法正常排出,進而身體就會出現面色發黃、尿液發黃等現象。
3.異常出血
肝功下降時,會影響凝血因子的正常工作,如果我們在刷牙時發現牙齦頻繁出血,或者生活中不知名原因的流鼻血等,很可能是肝功能導致的凝血機制發生障礙,最終造成異常出血。
養肝不易,但是傷肝卻很容易。如果你想讓一個健康的肝臟陪你終老,最有效的護肝還是從生活習慣做起減輕肝臟負擔,而不是服用護肝藥!
▼關注我,走進臨床醫生的生活!
-Dr.X-
一個醫學博士、外科醫生和三娃奶爸
《學會看病》作者
帶給你有態度、有溫度的健康乾貨和育兒錦囊~
關注我,每天多一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