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三朝,立二帝」,韓琦撐起了北宋半壁江山?

2020-12-19 寫乎

作者:許雲輝

(《清平樂》中韓琦劇照)

1045年初夏,揚州官署後花園芍藥盛放,五顏六色的芍藥花爭奇鬥豔,散發著沁人心脾的芬芳,招引得蜜蜂嗡嗡穿梭。其中,幾株芍藥格外奇異醒目:層層疊疊的紫色花瓣,圍裹著一圈金黃色的花蕊,頗似宰相的紅袍金腰帶相服。

知州韓琦向客人王安石、王珪、陳昇之介紹:「此花名為金腰帶,又名金纏腰,數年難得一開。坊間傳說,此花盛開時,揚州必出宰相。」客人們嘖嘖稱奇時,韓琦趁興剪下四朵金腰帶,分插各人鬢邊。主客相視而笑,盡歡而別。

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此後三十年,主賓四人先後拜相。而最早拜相者,正是最先把金腰帶插到鬢上的韓琦。

(一)造福地方

韓琦於弱冠之年憑「學問過人」高中進士第二名,從此步入仕途,先後輾轉各州出任父母官。每到一地,他總能發揮理民得法、治軍有方特長,因地制宜制定法規和教令,修葺國庫與糧倉、整治掌管兵器的官署、「勸農興學」,深受當地官民讚譽。

蜀地賑災,是韓琦地方官生涯的首秀。面對遍野饑民和混亂的地方管理制度,他先雷厲風行開倉放賑,「活饑民百九十萬。」再採取減免賦稅、開除不稱職官吏、裁減冗官雜役等利民措施,首秀贏得碰頭彩。

在定州(今河北定州),他充分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果斷採取「威恩並行」策略應對定州兵鬧事。為激勵士氣,他宣布戰死沙場者重賞其家人,官府負責撫養戰死者的寡妻幼子。他潛心研究仿製古陣法,令將士反覆演練,最終把定州兵打造成一支精銳勁旅。

不久,因朝廷派到地方協助防守的京師精銳部隊龍猛卒擾民惹事,韓琦毫不客氣把將他們全部趕走。韓琦的責任擔當得到宋仁宗的詔書褒獎,也由此成為地方官員的標準和楷模。他轉任并州(今山西太原)時,定州百姓「爭欲遮留公,使不得出。」

韓琦到并州後,得知宦官廖浩然倚權仗勢無法無天,毅然奏請朝廷將其召回。廖浩然回京後,被宋仁宗處以鞭刑。并州百姓聞知,無不歡欣鼓舞。

因幾塊原屬宋朝的土地被遼國覬覦冒佔,韓琦召來遼國貴族,出示相關文字依據,有理有據收回國土,並令立石為界。他又奏請朝廷,在并州「墾田(開荒耕地)至九千六百頃。」

他鎮守大名府時,勤政愛民,百姓「為立生祠。」擔任故鄉相州知州期間,「相人愛之如父母」。相州百姓出現爭鬥訴訟時,都會告誡對方:「我們之間的矛盾,千萬不能驚擾到敬愛的韓先生!」

豐富的地方行政工作經驗,為韓琦日後步入廟堂大放異彩打下堅實基礎。

(二)抗擊西夏

西平王李元昊稱帝自立建西夏後,韓琦被朝廷任命為陝西安撫使,全力應對西夏威脅。此時的韓琦,「年甫三十,天下已稱為韓公。」

韓琦先上疏為戰敗被俘的邊將辯明冤屈,又力薦啟用被貶外地的範仲淹,與自己聯手輔助主官夏竦、共同抗擊西夏。

韓琦在戰略上藐視敵人,認為西夏兵馬「眾不過四五萬人」,力主採取「先發以制賊」戰術。範仲淹則建議儘量穩妥,展開防禦持久戰與敵周旋。夏竦將皮球踢給宋仁宗,宋仁宗傾向一勞永逸,詔令韓琦與範仲淹共同出徵。

遺憾的是,韓琦的大將任福完美複製了馬謖失街亭的悲劇:任福置韓琦「誘敵深入、一舉全殲」的手令,貪功輕進,吞下西夏誘敵深入的誘餌,使宋軍在好水川(今寧夏隆德西)折損將士近七千人。

夏竦在任福遺體上翻出韓琦的手令,極力為他開託:「言罪不在琦。」韓琦卻寢食難安,上表彈劾自己用人不當,情願承擔戰敗責罰。朝廷予以降職一級處分,依然重用他抗擊西夏。

韓琦知恥後勇,多次取得勝利,使「西賊聞之心骨寒」。他與範仲淹聯手抗擊西夏,「名重一時,人心歸之,朝廷倚以為重,故天下稱為『韓範』。」西夏與宋朝籤訂「慶曆議和」協議後,韓琦與範仲淹雙雙奉調回京。

和平陽光乍現,李元昊卻出爾反爾,獅子大開口向宋朝提出十一條不合理訴求。宰相晏殊與朝臣們人心厭戰,準備全盤接受。韓琦上《論備御七事奏》,旗幟鮮明表示反對。他條分縷析歸納出朝廷急需處理的七條要務、拯救時弊的八條具體措施,被宋仁宗全部採納。

(三)京城揚威

在朝廷,韓琦直言敢諫,先後上七十餘疏勸諫宋仁宗「明得失、正紀綱、親忠直、遠邪佞。」他曾因當政者尸位素餐無所作為而憤然上《丞弼之任未得其人奏》,彈劾宰相王隨等四人,使他們被同日免職,留下「片紙落去四宰執」的佳話。

他強烈抨擊「貨賂公行」的社會風氣,批判「賞罰倒置,法律不能懲有罪,爵祿無以勸立功」的腐敗官場,力諫宋仁宗開源節流「減省浮費」。從不輕易誇人的宰相王曾對他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極為賞識,給予公開表揚。

當時,掌管軍事的樞密院與掌管政務的中書門下並稱「二府」,一起辦公。文武有別,互不幹涉事務是官場潛規則。韓琦卻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惹得文官們很是不悅。宋仁宗對韓琦的跨界言行極為支持,在文官們抱怨韓琦多事時,風輕雲淡用一句「韓琦性直」化解了矛盾。

韓琦力主整頓吏治、選拔人才,政治主張與範仲淹的十項改革方案不謀而合。在韓琦與富弼大力支持下,範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政治改革運動轟轟烈烈啟動。

範仲淹等人「以天下為己任」,大刀闊斧改革,極大觸犯既得利益集團。權臣們群起而攻之,終日在宋仁宗面前詆毀誣枉範仲淹。三人成虎,範仲淹等人先後被罷相。韓琦義憤填膺,多次上疏為他們辨理。由於勢單力薄,只能眼睜睜看著轟轟烈烈的「慶曆新政」宣告無疾而終。

(四)為相十載

韓琦為相後,「與富弼齊名,號稱賢相,人謂之『富韓』雲。」他禮賢下士,一視同仁,善於選拔重用賢才,甚至放手使用有能力才學的持不同政見者。他胸襟開闊,能力超群,被視為與漢相周勃和唐相姚崇比肩的賢相。

宋仁宗晚期和宋英宗時期「朝廷多故」,朝廷雲譎波詭,韓琦同樣身處危險和遭猜疑的險地。但他以正義和大局為重,「知無不為」,置安危於度外。親友好意勸他:「您的確一心為公,但萬一有個閃失,只怕您不但無法保全自身,還會累及家庭!」韓琦大義凜然回答:「你們說的這是什麼話!身為人臣,就應不計生死竭力侍奉君主。至於事情成敗,那是天意!哪有猶豫不決半途而廢的道理!」

宋仁宗因三個兒子相繼夭亡,又時常犯病「不能御殿」,導致朝廷內外人心惶惶。朝臣們連續上疏勸諫宋仁宗早立皇嗣,宋仁宗以各種藉口拖了五六年,始終不願正面回應。

韓琦上疏建言:「皇嗣者,天下安危之所系!」力諫宋仁宗從宗室中選擇賢德之人立為太子。最終使宋仁宗將侄子趙宗實(賜名趙曙)立為皇太子。宋仁宗駕崩,趙曙即帝位,是為宋英宗。

韓琦深知高處不勝寒,把擁立太子一事全部歸功為「仁宗聖德神斷,為天下計,皇太后內助之力!」

宋英宗剛即位,便突染惡疾,不得不由「太后垂簾聽政。」一些宦官因常遭宋英宗訓斥,經常在曹太后前挑撥離間,致使兩宮漸生嫌隙,關係惡化。

韓琦主動化解兩宮矛盾,先安撫好滿腹委屈的曹太后,再以孝道委婉規諫宋英宗,使「帝大感悟。」宋英宗病癒後,曹太后撤簾歸政,母子和好如初。

西夏再次大兵犯境,韓琦果斷提出「停歲賜,絕和市」建議,並遣特使前去問罪。部分朝臣列舉宋仁宗時對西夏的幾次戰敗事例,認為此舉過於冒險。韓琦胸有成竹分析:「西夏國王只是個狂童而已!何況我朝邊防力量早已遠超當年。官家只管派特使前去,必定降服他!」宋英宗依計行事,西夏果然上表謝罪。宋英宗心悅誠服告訴韓琦:「一如所料!」

宋英宗再次病危時,韓琦再次進言:「願早建儲,以安社稷。」促使宋英宗下定立長子趙頊(xū))為皇太子決心。

(五)忠言逆耳

宋神宗即位不久,韓琦便被御史彈劾大擺「執政三世」的老資格,飛揚跋扈到不去文德殿押班(百官朝會時領班,管理百官朝會位次,宋制參知政事﹑宰相必須分日押班)的地步。深知宦海風險的韓琦果斷謝絕宋神宗多次誠心挽留,毅然辭去相位。

韓琦辭相賦閒後,憂國憂民之心依舊。他發現王安石變法頒行的「青苗法」弊端過多,憂心忡忡上疏:「按青苗法規定,百姓不論貧富,一律均可配借青苗錢。可是,上三等戶及坊郭大戶,原本就是兼併富裕之家,居然也堂而皇之貸到青苗錢,這與『抑兼併、濟睏乏』的變革初衷明顯背道而馳!懇請廢止!」

宋神宗在朝會上將他的疏奏讓群臣傳看,感嘆:"琦真忠臣,雖在外,不忘王室!」幾乎動搖變法決心。王安石逐條批駁韓琦奏疏,公布於天下。韓琦又上疏,「申辨愈切」,且反對實施「免役法」、「市易法」。宋神宗從天下大局出發,最終力挺王安石。

遼國趁宋朝內憂外患之際,要求宋朝割讓素有領土爭議的代北地(今山西代縣一帶)。韓琦接到宋神宗徵求意見的手詔,上疏諫言必須拒絕遼國的無理要求,同時加強防範,隨時準備武力反擊遼國進犯。可惜,王安石再此出任宰相後,「悉以所爭地與契丹,東西七百裡,論者惜之。」

韓琦於六十八歲時病逝故鄉相州。

韓琦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相三朝,立二帝」,勞苦功高,名垂青史。歐陽修高度評價他憑著「純正而質直」的本質,成為「天下至公之賢」,憑藉高超的治國理政才能,「不動聲色」地把天下治理得安如泰山,「可謂社稷之臣!」

因此,將出將入相的韓琦譽為撐起北宋半壁江山的頂天柱,毫不為過。

(宋仁宗)

【作者簡介】許雲輝,男,1984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系,現為雲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團高級講師。曾出版專著兩部,在省級以上文學刊物發表文章六十餘萬字。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紅樓夢》裡薛寶釵進言和襲人進言的同與不同

讀書識字的夏金桂,為什麼那麼蠻橫?

富弼是否想身體力行告誡後人:真正懂得取捨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相關焦點

  • 北宋韓琦:我本想專心作詞寫文章,卻在做官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歷相三朝,擁立二帝 韓琦在朝中當了十年的宰相,輔佐了三朝皇帝,仁宗、英宗和神宗都對韓琦非常倚重,朝中大小決斷之事,都要問韓琦的意思。韓琦身為宰相,對儲君之事自然十分用心,在與司馬光等人商量後,趁某天仁宗午睡醒後,拿著《漢書·孔光傳》直接走進皇帝臥室,對仁宗說:「漢成帝即位二十五年無嗣,立弟之子定陶王為太子。成帝,中才之主,猶能之,以陛下之聖,何難哉!太祖為太子。太祖為天下慮、福流至今」、「願陛下以太祖之心為心,則無不可者」。
  • 韓琦:韓相公的起家史,步步走向北宋宰輔的榮耀之路(上)
    韓琦作為北宋仁宗朝至神宗朝的重臣,歷仕三朝而榮寵不減,可是他為何能如此受寵,在北宋朝佔據這樣獨有的地位?天聖五年(1027年),此時北宋朝的權力還在太后劉娥手裡,韓琦作為一個青年剛在科舉中摘取第二,作為一個對未來充滿政治訴求的有志青年,他已經開始關注北宋朝局。當時還是由章獻太后劉娥把持朝政,不過韓琦此時位居小官,對於劉娥的為政得失還不能有所指摘。
  • 西夏刺客不殺北宋宰相韓琦:歷史上那些因感動而未行屠戮的刺客
    作者:史遇春 ——西夏刺客不殺北宋宰相韓琦 先來介紹一下韓琦。 韓琦(公元1008年~公元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北宋政治家、詞人。
  • 《知否》讓太后撤簾還政、歷經三朝的韓大相公,歷史上確有其人
    首先擁護太后的一派,這一派以齊衡為代表,根據所謂的倫理綱常各種力爭,同時還各種參韓大相公不顧倫理;而太后則是在韓大相公吃酒之後,下手諭宣布撤簾還政,並且還允許趙宗全稱舒王為皇考,並且還讓其稱為帝後
  • 北宋中期的一次重大帝統更迭,濮議之爭「叫父親還是伯父」?
    朝廷給趙曙加授官職,但趙曙以正在守喪期間為由拒絕一再推辭朝廷授予的官職;身體每況愈下的宋仁宗在宰相韓琦以及包拯、範鎮、司馬光等大臣一再勸諫下,終于于嘉祐七年(1062年)立趙曙為皇子,趙曙不但不高興反而一再推辭當皇子,最後仁宗不同意,趙曙才進宮做皇子,臨行前,他還囑咐府裡人:「好好照看我的房屋家裡,以後皇上有了後嗣,我就回來」,趙曙為人篤孝、節儉不僅在於他對自己的生父,還在於他對待晚年的仁宗、服侍照顧仁宗
  • 吳錚強·尋宋︱晝錦堂記碑:人生贏家韓琦
    二、晝錦堂韓琦在相州衙署後圃修築園林,後經子孫擴建,除晝錦堂,又有忘機堂、狎鷗亭、觀魚軒、榮歸堂、魏臺(假山,又稱高臺)等建築景觀。明初,原來的衙署仍是彰德府署,但統稱晝錦堂的園林可能已經衰敗,後來被佔為藩王(趙王)府。
  • 《清平樂》又名:北宋朝堂辯論大賞
    《清平樂》改編自米蘭lady的小說《孤城閉》,以北宋為背景,在朝堂之事與兒女情長之間,還原了一個複雜而真實的宋仁宗。全劇第一集,由北宋皇帝趙禎,即宋仁宗得知身世真相,要去尋找生母開始講起。然而先帝有令,無論如何不能出現兩宮並立的情況,所以趙禎一到永定陵門口,就被守陵的官兵給攔了下來。而此時,另一位重要人物要到了——趙禎的老師,晏殊。沒錯,就是那位寫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北宋大詞人晏殊(阿槓歷史小課堂上線)。
  • 清平樂韓琦的感情線是怎樣的 韓琦扮演者楊玏個人資料大起底
    清平樂韓琦的感情線是怎樣的 韓琦扮演者楊玏個人資料大起底時間:2020-04-14 11:25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平樂韓琦的感情線是怎樣的 韓琦扮演者楊玏個人資料大起底 近日熱播的電視劇《清平樂》相信很多網友都有看,小編今天主要是和大家聊一聊該劇的劇情和人物,有興趣的網友可以來看看
  • 清平樂韓琦歷史原型人物感情線介紹 韓琦扮演者楊玏個人資料
    清平樂韓琦歷史原型人物感情線介紹  在《清平樂》裡韓琦一角,與原型如出一轍,在韓琦金榜題名後,與趙禎相逢於朝堂之上!之後更是跟隨仁宗從青絲到白髮,是仁宗的知己、伯樂,韓琦確實是北宋的福星。目前,韓琦的感情線沒有出來。原著小說中,韓琦的感情線沒有提到,或許作者根本沒有給韓琦安排感情線。
  • 宋朝時期韓琦,一位文武全才,一位宋朝不應該被遺忘的人物
    而或許也正是因為韓琦的努力,上天不負有心人,韓琦在自己年齡不大的時候就考中了進士,這在北宋那個時代來說,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像韓琦這樣的存在,註定要在歷史上留下自己深深的印記。而等到景祐元年的時候,這個時候的韓琦才二十五歲剛剛出頭,這個時候的韓琦,就已經坐到了太常博士的位置,韓琦的升遷速度,讓人感覺驚訝,但是這卻也不得不讚嘆北宋那個時代,或許也正是因為北宋的包容性,才讓韓琦如此快速的坐到了這個位置。
  • 知否大相公是什麼意思 韓章在歷史上的原型是北宋名臣
    知否大相公是什麼意思 韓章在歷史上的原型是北宋名臣時間:2019-02-01 13:18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知否大相公是什麼意思 韓章在歷史上的原型是北宋名臣 在最近,有一部古裝言情劇在國內有著極高的人氣,那就是由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知否知否》中的韓大相公是範仲淹的好友,曾連任三朝宰相
    《知否知否》中的韓大相公是範仲淹的好友,曾連任三朝宰相宋朝的繁榮一點也不遜色於唐朝,在宋朝出現了夜市,同時紙質貨幣也是出現在那個年代,宋朝的繁榮離不開朝廷的文官進言獻策,可是宋朝一味的追求國家的經濟發展,也導致了朝廷最終文武官員分配不均,文強武弱的局勢導致了北上尚有隱患的宋朝處於極為危險的狀態
  • 韓琦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揭示了宋朝武將們的地位
    狄青在定州做副總管時,便很受知州兼安撫使和都總管韓琦的氣。有次韓琦要殺狄青的舊部焦用,他立在階下為焦用求情說:「焦用有軍功,好兒。」韓琦說:「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就在他面前把焦用殺了。其實宋朝狀元又算什麼!
  • 同樣是改革,為何韓琦支持慶曆新政,反對王安石變法
    北宋時期,有兩場影響深遠的改革運動,一是範仲淹發起的慶曆新政,二是王安石發起的熙寧變法(王安石變法)。 慶曆新政持續的時間較短,規模不大,影響較小;王安石變法持續的時間較長,規模很大,影響深遠。
  • 北宋西北戰線駐軍名將小計
    北宋名將。北宋開國名將、樞密使曹彬的第四個兒子。曾西北駐防四十年。宋真宗時期知鎮戎軍,治所在今天的寧夏固原一帶,曾襲破李繼遷。駐防期間,屢立戰功,有效遏制夏太宗李德明勢力。官終彰武節度使,封武威郡公。為將四十年,未曾失利。
  • 《清平樂》中的北宋書法天團
    近期,反映北宋仁宗朝的電視劇《清平樂》正在熱播,該劇不僅描繪了一個有血有肉的宋仁宗形象,更是勾勒出了北宋前期名臣群像。明代學者李贄論及宋仁宗朝時評價道:「鉅公輩出,尤千載一時也。」歐陽修、範仲淹、司馬光、韓琦、蔡襄等名臣不僅在歷史課本中為人熟知,更是頻頻出現在語文課本背誦並默寫全文名單裡,因此他們也被觀眾戲稱為「全文背誦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