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的一個下午,我在倫敦一個朋友的家裡參加她的生日聚會,席間,一個德國的朋友突然向我們提起他9月即將去威斯敏斯特大學讀碩士研究生的事,他是德國一家報紙的編輯,兒子在英國上學,他在倫敦和德國兩邊跑,邊工作邊學習。得知他要去威敏讀的是傳媒管理專業,當時我嘴裡沒說什麼,心裡卻動了一下。這個學校的傳媒專業也是我一直想上的啊。威敏是每個新聞從業人員心儀的大學,它的新聞專業在英國的大學中非常的強。
朋友的生日蛋糕, 是另一個朋友做的
回到家裡,我有些失落。因為知道消息的時候, 已經是7月中旬,9月開學在即,要想讀,再怎麼說也來不及了,而且,當時雅思也還沒考呢。這位德國朋友知道後,鼓勵我去試一試。他說,他有教授的郵箱,讓我發個郵件問一問。
當時,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給那位教授寫了封郵件,介紹了一下自己以前從事的職業,還有現在的狀況,最後,問他還有沒有可能上當年的碩士研究生課程?幾天後,收到那位教授的回信,約我去學校見面談一談,看看我的英語情況怎麼樣?並順便給我介紹一下這個專業的情況。
7月20日,我第一次來威斯敏斯特大學和教授見面。威敏主校區在倫敦市中心,靠近牛津街和攝政街。但以傳媒為主的新聞、廣播、電視、藝術、設計等專業都設在這個新建的校區內,在倫敦郊外,離哈羅很近,從倫敦坐地鐵過去大約半個小時。
學校大廳門口
內部大廳,當時我和教授就約在這裡見面
在大廳裡,我見到這個專業的主管老師,一個胖胖的老頭,50多歲,印象最深的是,他穿了一件印著「北京」兩個漢字的黑色T恤來和我見面,一下子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他問了問我的情況,聽我說了說英語,然後向我介紹了一下這個專業的情況,以及所要學的課程。當我問起他我需不需要考雅思時,他說,如果我一直住在英國,不申請籤證的話,就不用考,而且他說聽我說英語好像也沒什麼問題。完了,他說可以給我一個offer, 我只要按正常程序向學校申請就可以了。而且,由於我住在英國多年,學費還可以按本地學生的學費交,只是國際學生的一半。
聽到這個消息,會面結束後,我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這就好似藏了一個多年的夢想,突然間實現了,還真有點兒不敢相信。
當天,我忍不住在朋友圈記錄下當時激動的心情:「今天真是太開心了,多年的一個夢想很快就要實現了。九月份我就要去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威斯敏斯特大學)讀傳媒管理的研究生了。一切來得太突然,到現在我還不敢相信是真的!威斯敏斯特的傳媒專業據說是英國最好的,我嚮往已久,但聽說他們要求雅思的分特別高,平均分至少7分,寫作至少7.5分,以我現在的水平根本達不到,只能望而卻步。但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湊巧,一切源於上周朋友的生日聚會,媽媽們在閒聊中說到將來的打算,我就說了我的計劃,然後Jonney的媽媽就說Jonney的爸爸剛好申請了這個學校的傳媒管理專業,九月份就要去讀了,一打聽,居然不用考雅思,只要發郵件去和教授面談就行,教授同意就行。Jonney的爸爸在德國管理著一家報紙,他知道我有新聞從業的經歷,馬上就寫郵件向教授推薦了我。開始以為今年的申請可能來不及了,沒想到教授約我今天面試,詳談之後,他已經答應給我一個位置了,接下來就是直接在學校網上申請就可,九月中旬入學。而且在英國住滿三年學費和歐盟英國的學生一樣,幾乎減半。教授說這個專業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傳媒從業人員就讀,英國各大媒體電視臺都有,聽說國內央視也有,而且這個專業比較實用。我真是太激動了!謝謝家人和朋友多年來的支持和鼓勵!接下來就是緊張繁忙的學習了。
9月20日,終於迎來開學第一天
在朋友圈記錄下開學當天的心情:「時隔二十年,又重返大學校園,許多感慨。今天是在威斯敏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的第一天,我將在這裡修完一年的傳媒管理碩士研究生課程。在這個英國排名前五,傳媒專業最佳的大學裡學習,對我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還好是自己喜歡的領域,再難也要堅持,希望一年後我能從這裡順利畢業。
PS: 今天的老師好萌,穿著一件上面有中文「向錢看8」的T恤就開講了,上次面試我的時候也是穿一件上面有「北京」兩個大字的T恤,他是對中國文化有多熱愛!」
學校圖書館
小組學習討論區
學習區
英國的研究生,因為是一年,所以學習非常緊張,基本上是一個星期一篇小論文essay, 三個星期一個大論文report, 老師講課的時間很少,一個星期大概有三天左右的上課時間,而且不是全天有課那種,要麼上午,要麼下午,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在查資料,做作業,要麼小組合作,共同完成一個課題,跟國內老師上課的方式很不一樣。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的。
我們班大概有30多人,有一半多的同學來自國內。新聞專業在國內很火,但在國外,可能找工作比較難,上的學生並不是很多,特別是傳媒管理這個專業。
有一天,我去上衛生間的時候,聽到幾個國內來的同學在衛生間議論,說感覺這個學校有點兒騙人,老師上課的時間非常少,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自學,交那麼多學費有點兒不值。其實,不只是威敏,英國大學的上課方式和國內很不一樣,老師講課的時間真的非常少,他們只是給你一些綜述性的東西,很多具體的東西都是在同學和小組之間進行學習討論的。比如說每個單元,會有很多課題需要幾個同學一起完成,團隊協作非常重要。
周末也要去學校,和同學一起討論小組作業
晚餐就是叫的外賣
回家時已是凌晨,圖書館內空無一人
其實,在威敏的一年,在這度過的又豈是一晚?印象中,為了寫論文,曾經有好幾個通宵都完全沒有合過眼。
曾經在朋友圈寫下那時的狀態:「英國大學的研究生課程,看似簡單,其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幾十個單元的課程集中在一年中完成,緊張程度可想而知。其實上課時間倒不密集,但大量的課外閱讀量需要去做,平均兩個星期一篇2500字的小論文,一個月5000字的大論文和一個星期一篇的presentation 要交要講,PPT和Microsoft Word這些工具必須在短時間內掌握並熟練運用,還有學校的單元lecture和videos 必須在課前完成預習,否則聽課似天書。現在泡圖書館成了常態,自從上了這個課程,從未在晚上12點前睡過,周末也在趕論文中,更別說看一看喜歡的電視劇之類的。在這想建議即將來英留學的同學,來之前最好在國內把英語基礎打紮實,否則聽課、做作業、查閱資料和閱讀都會遇到很大的問題。」
這樣泡圖書館幾乎是每天的常態
閱讀不計其數的報刊數據資料
感覺在威敏的那一年,我把幾乎整個英國及國內的媒體重新研究了一遍,如果不是上這個大學,我不會作那麼細緻認真的學習。在其他同學課堂上作的陳述presentation裡,我也順帶了解了一些雜誌和網站的情況。
需要什麼資料就來這裡查
最怕的是交作業的最後期限deadline, 最高興的也是交完作業之後的輕鬆。
當時寫的小論文,研究倫敦標準晚報的
另一篇論文,研究電視的
記錄下當時完成作業時的心情:「 熬了整個通宵的成果就是在天亮前通過抄襲檢測軟體turnitin ,把寫了兩個星期的市場調查報告成功提交出去,比截止時間提前了幾個小時。這次選了倫敦的一份免費發放的晚報London Evening Standard作為調查對象,發行量有90多萬份,有190多年的歷史。其實寫倒不難,就是查詢數據、製作圖表的過程比較花時間和功夫,昨天整個白天就僅製作了兩個圖表,傍晚完成數據圖表的分析寫作主體部分、references 歸納總結過程,全部18頁,還算滿意,學到不少東西。昨晚以為花兩個多小時可以修改完提交,沒想到花了一整個晚上,痛並快樂著。
其實,上一所大學,學習和文憑是很重要的一方面,體驗本地的文化和生活又是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大學的校友圈和師資等方面的資源,能給予你學習之外的一些額外收穫。當時,我們學校就組織了很多的活動,不僅是校園內的,也有校園外的。
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去英國獨立電視臺ITV聽講座。
電梯門口
ITV兩個有名的節目主持人
在校園內,也有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
學校樂隊在大廳演出
學生會組織的旅遊宣傳活動
學校廣播站
圖書周活動
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最喜歡做的事就是午飯過後,和同學來校門外的這個大公園走走。
在這裡度過春夏秋冬
畢業論文寫了一萬多字,是有關數位化新聞的商業策略研究,這是三年前寫的話題,今天看來,仍有現實意義,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下的新聞,向數位化邁進的步伐更快了。
辛苦一年,熬了多少個日日夜夜,終於順利拿到畢業文憑。在我這樣的年齡,真的不容易。
畢業典禮上,忍不住激動的心情,把帽子拋得高高的。
畢業典禮後和導師及德國朋友合影
終於畢業了
2017年12月12日,我又回了一趟學校,去還寫論文時從圖書館借的書,那是最後一次回威敏。當時的心情是這樣的:「今天又回大學校園了一趟,假期中,整個學校好安靜,圖書室幾乎見不到人影。站在空蕩蕩的大廳,突然有些留戀,想起在這挑燈夜戰到半夜三點多的情景,雖說這個大學把我折騰得夠嗆,畢業了還真有些捨不得。不知道以後什麼時候才會又回來?
學校旁邊的地鐵站,每天從這裡下車去學校上課和回家
再來的時候公園已經積雪
學校圖書館粉色的樓梯依舊
圖書館又來了新學生
小賣部的小哥特意擺pose讓我拍照
連接大廳和教室的走道
大廳
校園依舊,而我,是再回不去那樣的時光了。
這就是我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讀碩士研究生一年的經歷,大家覺得這樣一年的碩士研究生很「水」嗎?一起來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