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春節期間,南京4歲「裸跑弟」爆紅網絡,這種極限教育方式,引來網民議論紛紛。而前不久,在武漢市常青花園第三社區組織的徒步比賽中,4歲的男童王鼎森走完18公裡全程,將不少叔叔阿姨甩在後面,連陪同的媽媽也大吃一驚。
來回18公裡沒歇一口氣
記者7日見到了王鼎森,得知他在武漢版「鷹爸」的特訓下,每天跑步3000米,日復一日從不耽擱。從常青花園步行至金銀湖,來回18公裡,4歲的男童王鼎森沒有歇一口氣。
回憶兒子3日的表現,在醫院做護士長的媽媽彭巧霞依然有些吃驚,早上8點15分從常青花園中心花園出發,11點45分返回,整整三個半小時,兒子在路上沒歇一口氣。因為兒子步幅小,跟不上大人,一路上基本上是小跑。因為擔心上廁所不方便,一路上沒讓他喝一口水,只給他吃了兩個橘子和一小片麵包。「一起出發的300人,有些沒走完全程,兒子堅持走完了。」
每天跑3000米
7日,武漢氣溫11℃至17℃,不少大人穿上了毛衣,下午5點,常青花園實驗幼兒園睿迪分園,記者面前的王鼎森只穿了一件小襯衣,裡面一件背心,還扎一根皮帶。
「冷不冷?」「不冷!」話未說完,王鼎森甩開膀子和爸爸一起往家裡跑。「最喜歡什麼?」「最喜歡騎自行車,還有跑步,我比所有小朋友都跑得快。」王鼎森一邊跑步一邊回答。
其父王劭彥介紹,幼兒園離家1500米,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個來回,只要不是大雨天,都是跑步完成。雙休日自己則帶孩子到中心花園跑步,一口氣跑3000米,雷打不動。
記者伸手摸了摸王鼎森的小腿和腹部,感覺有些硬度,非常結實。「都是鍛鍊出來的,基本沒生病。」擔任警察的王劭彥透露,在兒子1歲半前,經常感冒發燒,自己小時候身體也不算好,經常生病,不想讓兒子重蹈覆轍,如何讓兒子強壯起來成為困擾夫妻倆的一個重大問題。
經過翻箱倒櫃查閱資料,王劭彥和妻子彭巧霞制定了兒子的鍛鍊計劃,跑步成為首選。
王劭彥稱,開始的時候,孩子不想跑,老是想大人抱他,但即使孩子哭,依然還是讓他自己跑。從100米到1000米再到3000米,3歲基本可以跑下3000米,但一口氣跑不下來,兒子跑跑停停非要休息,他們就在一旁打氣,說「身上有小懶蟲,多了就跑不動了。」兒子慢慢開始聽話,最終堅持了下來,現在一口氣跑個3000米已經不算什麼了。
邊洗冷水澡邊哼歌
除了讓兒子跑步外,王劭彥堅持讓兒子洗冷水澡。2009年4月,王劭彥第一次將兒子抱進冷水池的時候,爺爺奶奶心疼不已,拼命反對。妻子彭巧霞見到在冷水中瑟瑟發抖的兒子時,也心疼得掉下了眼淚。
「雖然是學醫的,自己心裡也沒底。」彭巧霞說,剛開始洗冷水澡又哭又鬧,沒想到洗了幾次後,兒子漸漸適應了,經常邊洗澡邊唱歌。7日晚8點,王鼎森徑直走進了家裡的淋浴房,冰涼的自來水譁譁而下。「好舒服啊。」塗洗髮露、抹沐浴露,四歲的王鼎森嫻熟地完成了一系列動作。
「鷹爸」:沒有過度訓練
王劭彥不諱言自己是「鷹爸」,他說運動和智力水平有很大關係,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是一種誤讀,只有身體好,動作協調,智力發育才更好。
記者問王劭彥,有沒有過度鍛鍊兒子?王劭彥說:「並沒有過度,各種鍛鍊都是採取循序漸進的方法,比如冷水浴是科學的,通過觀察孩子,我認為能夠承受,現在身體越來越好,幾乎沒有生過病,足以證明我是對的。」
據《武漢晨報》
點擊查看更多體育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