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正式員工」和「合同工」在待遇上的差別,其實就這3點!
題目中的「正式工和合同工」的概念不準確,應該是合同制員工與勞務派遣工及業務外包工的差別。正式工這個稱謂是以前的叫法,現在都叫合同制員工。但是「正式工」的這個群體還是存在的,只是「合同工」不清楚罷了,也不太關心了。主要的區別是合同工與勞務工、外包工的差別。
一是正式工與原正式工的概念。
你們聽說過「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這個勞資語言吧。原正式工是指二十年前國家統招統分的國企職工。比如,二十年前的,中專以上畢業就是國家幹部身份,技校畢業或者招工進來的是國家工人。那個時候實行低工資高福利,比如,分配福利房等等。後來取消福利之後,實行新勞動法後,都改為合同制員工,十年以上都是無固定期限合同制員工。但在企業內部的勞資語言裡,對以前的國家幹部國家工人那類老人,還叫「原正式工」,在退休、養老、住房公積金等方面還有一些特殊政策。
二是合同工與勞務工的概念。
合同工,就是你與這家企業籤訂勞動合同,就是這家企業的合同制員工。勞務工,就是你與一家勞務派遣公司籤訂合同,但被這家勞務派遣工資派到這家企業工作的人,就叫勞務派遣制員工,你沒有與這家企業籤勞動合同,你是勞務派遣公司的合同制員工,但不是這家企業的合同制員工。也就是說,你是勞務公司的人,你只是被勞務公司派到這家國企來工作的「勞務人員」,與國企沒有人事關係。
合同制員工與勞務工所謂的同工同酬,一般很難實現。國企為何要用合同工和勞務工?這是因為國企有工資總額和定員定編限制,不可能招這麼多人,工資總額也不夠啊。所以,國企委託勞務公司給他招勞務工來補充人力。目的就是為了減少人工成本和管理責任。你想想,勞務工的工資與合同工一樣,他們招勞務工幹嘛?目的就是省錢,勞務工的待遇肯定比合同工差。
三是勞務工與外包工的概念。
2016年,國家發現勞務工與合同工待遇差距大,不能同工同酬,就要求國企減少勞務工,要求比例不能超過10%,且只能安排在三性崗位上工作,就是保安保潔司機食堂等低薪崗位,就是讓他們幹最髒最累的活,拿最低的工資。合同制工一般是指在核心崗位和管理崗位上的員工,通過校園招聘和少量社會招聘而來。
那麼,國企大量使用的勞務工怎麼辦?國企就把勞務工辭退,重新與外包公司籤合同,把勞務工轉變為外包工。什麼是外包工呢?外包工在國企就不能算是一個勞務,而是一項業務。舉例:國企大樓保潔10個人,一年人工和材料費100萬。好,國企把保潔項目作為一個業務項目,估價100萬,外包給一家外包公司。反正,我只給外包公司100萬元,外包公司把保潔任務完成就行了。國企與保潔員,一點關係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