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成
考插年份:2020
原學校:上海大學
考入學校:上海交通大學
推薦閱讀:
「上海插班生考試」從上海電機學院考入上海理工大學
「上海插班生考試」從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考入上海大學
「上海插班生考試」從上海海洋大學考入東華大學
「上海插班生考試」從上海政法學院考入華東政法大學
「上海插班生考試」從上海師範大學考入華東理工大學
獨立之精神
想來想去,還是選擇了這樣一個不是很有插班生特質的題目。但這種「獨立之精神」的確在考插過程中對我幫助良多。
為何要有「獨立之精神」?
獨立精神決定了無論高考還是考插,你是相信即使考不上也仍舊廣闊天地大有作為,還是認為自己需要依靠一個好大學的文憑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相應地採取兩種不同地姿態——挑戰者的勇往直前,抑或是祈求者的卑躬屈膝。這兩種姿態孰優孰劣,大家自己選擇。
它決定了你能否正確地面對自己的競爭對手。在備考過程中,可能有許多人會被周圍的同學影響。但實際上,你只需要一個確切的目標,以及為實現這個目標所制定的行動方案就已經足夠了,大可對他人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
這也決定了你面對眾多的建議時是否有自己的辨別力。為什麼要說這一點呢,因為我時常能夠想起高三時班主任的種種決定,時常能夠想起那些建議對自己造成的負面影響。因為我所在的班級培養學生的目標主要是清華北大,而自認為考不上清北的我卻要同樣地以清北為目標。總之,這種生活現在回想起來仍舊讓人反感與噁心,無非是空洞的口號和廉價的熱血。同樣,在考插的過程中會有老師、學長學姐給你一些建議,哪些適合自己,哪些不適合自己,要始終堅守自己的本心。
這同時決定了你為自己的生活所提供的,是一個確切的目標還是只是一套生活框架。就如上一段所說,你的心態是「我想上這所大學」呢,還是「我應該上這所大學」呢?前者往往成為動力,而後者常常成為一種束縛。一個切實的,發自內心的目標讓你無法努力的時候也能夠心安理得地放鬆;而一套生活框架,比如人人都說」努力了就能夠實現自己地目標」,於是乎「努力」就成了你的生活框架,當你真的無法繼續努力時,當你偏離了這個生活框架時,就只能不知所措。
以上這些都是非常具體的。總之,獨立精神能夠讓人時常跳脫出來,審視周圍的一切。冷眼旁觀者並非沒有自己熾熱的心,而只是不願與群情激憤為伍。因為想要加入人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被熱情衝昏頭腦。
我一直慶幸自己沒有選擇復讀。集體生活就是煉獄,高三尤甚。大學是擺脫集體生活惡臭的第一步,也是大家能夠儘量獨立安排自己生活的第一步,在高三我不可能每天跑四公裡,也不可能根據自己的體力安排學習計劃,而這些都在大一的考插生活中得到了實現。因此,大家大可不必眉頭緊皺地迎接自己的大一考插生活,無論你考不考插,考上抑或考不上,都要恭喜你首先具備了成為一位獨立者的資格。
嘮嘮叨叨說了這麼多,可能對大家沒有什麼幫助。就我上一年的經驗而言,「學長學姐說」給我提供的主要幫助在於兩點:一是為自己的備考生活提供一些借鑑,二是提供一些真題。
備考生活
誠懇地說,我時常有狀態不好的時候,尤其是在疫情期間,這種負面情緒更是不斷地積累,有時一整天都不學習。而且由於今年的考試推遲了一個月,在最後一個月裡,我的確沒有很好的安排,甚至連看了7部番(當然我相信如果在學校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但是,我狀態好的時候可以每天背11個小時的法律也不嫌累,可以連續一個月每天都寫一篇英語作文並提交批改網批改,也可以把宣老師發的98組練習裡的每一個單詞都查的一清二楚,把第五義乃至第六義都抄在自己的本子上,雖然有時並不一定能記住。
因此,你可以有狀態不好的時候,但一定也要有奮力拼搏的時候。可能成功的人總是喜歡渲染自己的成功是源於超常的努力或者過人的天賦。而努力也好,天賦也罷,也許過程並沒有看起來那樣激情澎湃,而只是他們成功後自以為,原來我的成功是由於這些。
總之就是想告訴大家,學長學姐的話不能全信,大家都是普通人,一年前我也曾抱頭痛哭。或者說如果你和我同齡,考上的有可能是你而不是我。我也知道往屆一些學長或學姐的話可能會讓你倍感壓力,但你只要有自己的目標以及相應的行動力,道路則是有千萬條的。
其實我的備考生活確實沒有什麼值得說的,因為它實在是太平淡了。要說我拼地最兇的階段,大概是開春時的三月和四月。後來由於在家呆的時間太長了,也沒有了之前那種積極性,總之就是tomorrow is yesterday。現在想想還真是懷念凌晨五點四十在校門口等公交的日子,那時我還能做到自我感動。而到了最後的六月,備考生活就開始有些隨便了,考試也完全沒有高考時的那種緊張。後來我才發現,原來考好和考差都是同一種感覺,都不過是稀裡糊塗地度過那些在日後看起來也許很重要的幾天罷了。
英語方面,從知道插班生的7月到次年2月的精力主要都放在英語上,雖然我說對於建議要辯證地看,但宣老師的建議我都盡力完成。這些建議宣老師課上都會講到的,我就不再贅言。
法學方面 ,總之就是不斷整理,不斷記憶。另外,我比較喜歡邊背邊複習,參照了羅賓浩斯遺忘曲線制定自己的計劃,對於這個方法如何使用,大家可以在知乎/B站上搜索,具體網址我忘記了。法理學尤其重要,也是最好背的,但是需要自己整理要點,因此我也將自己一年來整理的思維導圖和筆記發給了法律助教老師,希望對大家能有些借鑑意義。刑法也比較好背,我直接背了聖才考研的筆記,民法我個人認為比較難背,背了聖才考研的筆記,也自己從教材裡整理了一些筆記上遺漏的點。法律的背誦過程可能會感到焦慮,其實我也是背了很久才記住的,更何況,今年的題你就算都背住了也不一定能答出來……總之,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來,考試前完成計劃就OK了。即使完不成,你也要相信,大部分人是完不成自己的計劃的,比如我。
語文方面 ,我備考過程中並不是很注意學習方法,學累了就隨便看一點,畢竟主要靠積累。大方向的話,我並不認為應付交大的語文需要讀文學史,而是應當對於重點作家逐個擊破。邊邊角角的不太會考,即使考了大概率大家都不知道。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閱讀他們的作品,把閱讀當作休息就可以了。為什麼我推薦直接看作品呢,因為就我的經驗來說,看的那些文學史確實沒記住,記住的都是自己之前就已經非常熟悉的。
另外,我就給大家列一些推書目吧。國外的話,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和杜素娟的《歐美文學簡史》可以看一看,兩者我更推薦《歐美文學簡史》,因為它詳略得當,對於重要作品都會提及作品的內容,而木心的《文學回憶錄》則文人氣太重,略顯做作(高中就受了這書的荼毒),且主觀感受較多,不夠適合用來備考。國內的話,中華書局出版的葉嘉瑩的一些書,比如《葉嘉瑩說杜甫詩》《唐宋詞十七講》等,《六神磊磊讀唐詩》,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文》《唐宋詞》,李澤厚的《美的歷程》等書都可以拿來翻看。
真題環節
今年的卷子,無論是從題目上來看,或者從時間上來看,還是從考試時各種人為因素來看,確確實實考驗了考生的綜合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幸好我在做卷子時已經沒有成敗心了,只是想著趕緊把卷子寫完就是解放,就是勝利,似乎最後結果還算可以。
1.英語
作文是關於疫情期間網上學習告訴我們online flexibility的重要性,我也不是很清楚online flexibility是指什麼東西,180 words左右;然後有一道漢翻英,關於端午節的;一篇閱讀;一道10選10,不需要變形;一道15選10,需要變形(給的單詞的數量可能記錯了)。英語實際上仍然是一個半小時的題量,但由於疫情原因考試時長改為一個小時,因此各種題型都來不及考慮,幾乎是稍微有遲疑就直接猜,作文也來不及構思,直接上手。
2.法律
名詞解釋 1.指定代理2.法律實證主義3.遵循先例4.不安抗辯權
簡答題 1.減刑的幅度2.間接故意和過於自信的區別3.有關民事責任,類似於案例題,就是學生在午休期間踢足球導致受傷,學校和造成損害的學生要不要承擔責任4.舉例說明法律實證主義和自然法學派的區別5.英國遵循先例和我國的案例指導制度的區別6.有關減刑的基本知識(好像是前提條件和實質條件)7.給了法國民法典的一些法條,讓你寫它們體現了法的哪些效力8.美國法學家富勒的程序自然法的內容
案例題 1.崑山反殺案,為什麼構成正當防衛2.趙宇案,構成正當防衛還是防衛過當,理由(網上可以查到具體案情)
論述題 1.鄧小平的一句話,論述關於法治與人治、法治與法制,轉變的意義等2.習近平關於疫情的一句話,論述堅持依法治國,堅持法治對疫情等特殊情況下社會治理的意義
3.語文
選擇題 1.關於詩經楚辭等的選項,忘記了,比較雜,但都很基礎2.「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作者? 杜甫/李白/李商隱/杜牧3.副標題為「涓生的手記」的魯迅的小說名稱? 《傷逝》/《祝福》/XXX/XXX4.《洛麗塔》的作者是? 納博科夫/XXX/XXX/XXX5.「美啊,請為我停留「出自? 《浮士德》/《少年維特之煩惱》/XXX/XXX6.「在絕對正確的革命之上,還有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出自? 《九三年》/《海上勞工》/《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共10題,20分)
簡答題 1.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任選一人物鑑賞(15分)2.戴望舒《蕭紅墓畔口佔》詩歌鑑賞(15分)3.卡夫卡《變形記》鑑賞(20分)4.馮至《我們準備著》詩歌鑑賞(30分,備用卷除了作文就是這兩道簡答題了,只能憑平時的積累,連蒙都沒得蒙)
作文 1.給了一首詞,蘇軾的《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然後有三種選擇,一個是寫一篇品評蘇軾人生與哲學的文章,二是賞析這首詞,三是將這首詞寫成一篇短篇小說(50分,這種作文題已經完全超出我的預料了)2.關於「家園與故鄉」的作文,給了幾句話,似乎意思是「人是帶著故鄉的流浪者」,大概意思可能和史鐵生的那句「人的故鄉,並不止於一塊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種遼闊無比的心情,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心情一經喚起,就是你已經回到了故鄉」類似,但我忘了給的材料是怎麼說的了,另外,還給了魯迅在《故鄉》中對於故鄉的描寫,是關於真實的故鄉和迅哥兒記憶中的故鄉不一樣的那一段,總之給了這幾個材料,寫一篇關於「家園與故鄉」的作文(50分)
最後
我就不祝願大家都考上了
畢竟這也不可能
就祝大家
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