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川和《魏紫的春天》:難度成長題材書寫

2020-12-25 光明數字報

    「我」走進開滿鮮花的山谷,遇見了美麗的神鳥,天空似乎隱隱響起音樂聲,優美的旋律就像從雲層背後投射出來的霞光,縹緲,遙遠……這是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吳夢川在新書《魏紫的春天》開篇中所描述的綺麗而神奇的場景,令人心生嚮往。

 

    故事講述了父母離異的十四歲女孩魏紫,與外婆和小姨在一個與世隔絕的古鎮生活,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結識了同樣孤獨的小男孩青鸞,給她的童年帶來了溫暖和陪伴。後來,魏紫隨母親去城市生活,但溝通相處一直存在問題。在一次灰雀「自殺」事故現場,她認出了童年時的夥伴青鸞,而青鸞卻認不出她了。與此同時,好朋友夕顏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昏迷不醒,魏紫因此自責,並在恐懼與焦慮中養成了吃花的習慣……看似複雜的故事和不斷變化的心緒,在作者筆下卻顯得輕巧靈動。詩性的語言、短句短章的設置讓作品讀起來很有韻味,瀰漫著濃濃的文藝氣息和懸疑感。得益於以「我」為視角的敘述,情節安排收放自如,主線魏紫、青鸞的故事寫得細緻入微,輔線夕顏、小姨、媽媽等的故事則甚為收斂,點到為止,卻能讓人體會到文字背後的種種深意。

 

    《魏紫的春天》是吳夢川「花朵」系列成長體驗小說的第四部,從2011年到2014年,前三部《完美的花朵》《尖叫的海棠》《淡白的古果》相繼出版問世,然後中斷近五年,才有了《魏紫的春天》。五年時間內,吳夢川更多的時間都在沉默,思考著寫作的成長與自身的成長。作為一個低調而內斂的寫作者,吳夢川對自己的創作有著十分嚴苛的要求,她認為給孩子寫的作品,是人生最初階段接觸的作品,不僅關乎孩子審美趣味的養成,也關乎孩子精神底色的鋪就,容不得半點馬虎,這樣的作品絕不是為了滿足熱鬧和好看,也不能滿足於簡單再現,而是要捕捉時代的黑洞,回應孩子的欣喜、困惑,煩惱,提煉孩子在這個時代的個性特徵,積極回應當代兒童文學的時代之問,從而讓作品進入更高的層次。吳夢川沒有當下的世俗與浮躁,而是安安靜靜踏踏實實地寫每一篇文、每一本書。正因為如此,她的作品談不上高產,但是絕對稱得上高質量,每一部都因為其內容的深刻、文筆的優美而獲得很好的反響。

 

    談到創作理念時,吳夢川表示,自己的成長書寫有一個最大的特徵,那就是向內的,自外而內,指向內部和核心,喜歡探索人的內心世界、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具有深度成人寫作經驗的她,其兒童文學創作從一開始就摒棄了那種普遍意義上的成人倫理霸權和粗劣的成人理性判斷,而是選擇了頗有難度的青少年成長題材和成長主題,以藝術為切入口展開文本和敘述探索。從《完美的花朵》中酷愛繪畫藝術的少女花木棉,到《尖叫的海棠》中極具音樂天賦的少女裴雨棠,到《淡白的古果》中善於奔跑的女孩淡白,再到新書《魏紫的春天》中三個尋求治癒和救贖的少男少女,吳夢川將視角放在各具特點的少年身上,探索少年成長的內心精神世界,探索成長的各種可能性。每一個故事都有一個宏大的內在心理架構,整個敘事都依靠細節和心理活動緩慢而從容地推進,頗具張力。

 

    這種創作風格在當下兒童成長故事的書寫中是頗具匠心且有意義的,能夠探討更為深邃的成長問題。

 

    吳夢川作品的第二大特點是關注現實。好的現實題材小說能夠直達人心,讓人動容。《魏紫的春天》主題是探索原生家庭對成長的影響,探索暴力對成長的影響,以及如何以溫情消解這個世界的暴力,尤其是家庭生活中的冷暴力。故事裡的三個主人公魏紫、青鸞、夕顏,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背景,即問題家庭,這是外部世界帶給他們內心動蕩不安的深層因素。魏紫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五歲時曾被母親暴力體罰並被鎮上的孩子孤立,從此留下陰影,不但性格孤僻,而且心理也有問題,甚至懷疑自己不是親生的孩子;青鸞曾被生母拋棄,跟隨養父長大的他重新回到生母身邊時,人格和記憶就分裂了,不願與人相處,也不相信任何人;夕顏生活在父母長期冷戰的家庭環境中,一直盼望能夠從這種冷暴力中解脫出來,但當解脫真正來臨時,她卻不知何去何從……

 

    當讀者跟隨主人公們的腳步,體會成長的悲喜苦樂時,便會突然意識到自己陷入了一個因果輪迴的死循環裡,從冷漠到冷漠,從暴力到暴力,以冷製冷,以暴制暴。而這一切的化解方法只能靠自己,放棄冷漠,放棄暴力,以溫柔待世界,世界亦溫柔。這種「放下」並不是強加於人的,而是通過成長一步步自我意識的覺醒,沒有人知道一朵花在開放之前,會經歷怎樣的黑暗、孤獨、恐懼,最後才會向這個世界敞開真實的自己。這樣的成長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心智情感的成長,而這也正是這部作品最為精彩、最為可貴的地方。

 

    吳夢川生活在基層,她不僅對孩子的生活十分熟悉了解,也對當前的教育現狀了如指掌,在她的作品中,時時可見自「兒童本位」生發出的對於現代教育的反思。吳夢川認為,教育的最大問題在於溝通:家長總是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卻很少與孩子進行心貼心的交流和溝通;老師只關注孩子的分數,卻很少在孩子心靈深處進行耕耘。這就使孩子的心靈陷入了一種孤獨和冷落,魏紫是這樣,青鸞是這樣,夕顏也是這樣。對於如何化解矛盾,通常家長就會用簡單的暴力,而老師只有簡單的批評——這種簡單的方式往往難以奏效,長期下去會產生難以想像的後果。

 

    吳夢川清楚地認識到,兒童是兒童文學的表現內容,只有接近兒童現實的兒童觀,才能真正做到兒童本位,使其作品真正抵達兒童的內心。她認為,「兒童本位」的關鍵需要認識到兒童本質的社會性,和生命本質的完整性。認識到兒童的社會性,就要讓人間百態、冷暖人生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講給孩子聽;認識兒童生命本質的完整性,就要認識到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一個大宇宙。在小說的結尾,魏紫的媽媽終於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使魏紫放棄了冷漠,善待他人,善待世界。小說向我們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耐人思索的社會問題:大人如何介入孩子的成長階段,而孩子又如何將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各種影響吸收和消化,從而轉化成成長的養分和能量。

 

    這種「兒童本位」的創作理念亦體現在吳夢川對孩子的教育中。女兒周書痕有感於媽媽的作品和「放羊式」教育,深情撰文稱:「從小到大,媽媽幾乎從不督促我的課業,但我總是能從她身上汲取到精神力量,執著追求夢想的媽媽,身教總是勝過言傳。自從家裡添置了電腦,媽媽就整天在電腦前打文章,鍵盤敲得飛起,我目睹了她無數個日夜的堅持,很佩服她身上那股子韌勁兒。讀了『花朵』系列後,我開始擺脫混沌,去思考自己的內在與審視外部的世界,變得越來越有耐力,有主見,後來,我才真正地發奮苦讀,最終考上重點大學。應該說,『花朵』系列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的性格,讓我樹立信念,找到自我,初步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獨立、自由的精神世界。」

 

    在日前舉辦的《魏紫的春天》新書發布會暨閱讀分享會上,吳夢川與大家分享了創作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她希望小讀者們通過閱讀自己的作品,能夠認識這個世界的兩面性,看到一個真實的現實世界,這個世界並不像童話那樣絕對美好,但活著就必須要面對誤解、傷害、挫折,必須面對別離、失去,甚至死亡,友誼、同情、愛,這些人類最寶貴的品質,猶如黑夜裡的明燈,終將引領我們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

 

    會上,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賈平凹,對吳夢川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吳夢川的成長小說有著非常鮮明而精彩的特點,一是凸顯了兒童文學不同於成人文學和成人世界的「超驗」式的、「脫俗」式的人性探秘屬性;二是作品有著一種指涉成人世界、表達時代、表達現實的內生文化意蘊。他還表達了對於吳夢川今後創作的希冀,以及對陝西省原創兒童文學的展望,認為「兒童文學能夠巧妙地將當下青少年成長中的社會問題、文化問題、教育問題進行隱喻式、鏡像式引入,用明顯、精確的故事講述異常複雜的成長衝突和時代議題,使作品獲得震撼人心的主題效果與藝術魅力」。

 

    《魏紫的春天》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旗下百萬大刊《兒童文學》雜誌出版。《兒童文學》雜誌創建於1963年,名家雲集,精品薈萃,以純文學的理念與優秀的作品,56年來一直深受讀者喜愛。中少總社以百萬大刊《兒童文學》雜誌為基礎,成立兒童文學出版中心,致力於原創兒童文學中長篇作品的出版。近年來,兒童文學出版中心不斷推出大量優秀的原創現實主義題材兒童文學,除了吳夢川「花朵」系列外,還有徐玲「我的愛」系列、趙菱「青春飛揚」系列、晏菁「紫霧·心謎」系列、王巨成「就這樣長大」系列等各具特色的佳作。徐玲作品喚醒孩子對親情的珍惜之情,趙菱作品有著青春小說領域少見的深度,晏菁作品關注少兒心理,王巨成作品從生活常態中帶給讀者具有積極意義的反思。在現實主義兒童文學領域的積極布局,彰顯了中少總社關注現實問題、關注少年成長的出版理念,以及在少兒出版方面堅守的社會責任感與擔當意識。

 

    後續,兒童文學出版中心將有更多、更有力度的反映時代特色的現實主義原創長篇出版,「花朵」系列成長體驗小說繼《魏紫的春天》後仍有新作,將分別以夏天和秋天命名,值得期待。    (王蘇)

 

相關焦點

  • 青少年題材影視劇成長的煩惱-光明日報-光明網
    而部分聚焦留守兒童、問題少年等特殊群體的作品往往以題材為噱頭,為了獲得更多關注給自己披上一層觀眾易感興趣的話題外衣,看似內涵深刻,實則膚淺表面。另一部分青少年題材作品雖然表面上聚焦成長話題,展現家長人到中年時對孩子教育的感悟,實際上卻是「舊瓶裝新酒」,借青少年成長的線索延續對婆媳劇、職場劇或情感劇類型的書寫。
  • 華雲文化亮相網文+大會 現實題材書寫時代故事
    本屆大會以「網絡正能量 文學新高峰」為主題,匯聚了100多家文藝企業、1000多部優秀作品和近萬名業界代表。次日上午,由浙江華雲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聲臨其境——現實題材IP新作發布會」在大會現場成功舉行,旗下現實題材創作工作室的籤約作家、有聲團隊雲川工作室等正式亮相。
  • 2016考研英語閱讀理解難度解析(詞彙簡單,題材常見)
    考完之後,很多同學感到還是比較簡單的,原因在於沒有過難的詞彙,文章題材也不陌生。考完之後,很多同學感到還是比較簡單的,原因在於沒有過難的詞彙,文章題材也不陌生。有些人甚至感嘆這是「史上最簡單一年」,確實如此,2016年的考題難度其實相較於前幾年尤其是2015年,難度有所降低。
  • 農村題材影視劇:影像敘事呈現山鄉巨變
    電影《春天的馬拉松》海報。核心閱讀通過描摹鄉村振興過程中人們的種種際遇、命運變遷和觀念變化,彰顯現代治理和國家進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題材創作的主旨。遵循現實主義精神書寫走向現代化的鄉村農村題材電影是新中國電影的重要收穫。如《我們村裡的年輕人》《李雙雙》用影像記錄農民的生活狀況,生動塑造投身鄉村建設的農民形象。
  • 一年級語文第1單元測試卷,難度大,書寫要求高
    現在的一年級語文,起始階段語文一點也不好學,難度非常大,拼音也好,識字也好,閱讀寫話也好,都非常有挑戰性。下面,就以第一單元的檢測卷為例,來說一說學習要點,希望能幫助到家長們。第一大題給認識的字塗上紅色,如果是零起點入學的孩子,相信通過第一周的學習,認識的漢字是非常有限的。
  • 一年級語文第1單元測試卷,難度大,書寫要求高
    現在的一年級語文,起始階段語文一點也不好學,難度非常大,拼音也好,識字也好,閱讀寫話也好,都非常有挑戰性。下面,就以第一單元的檢測卷為例,來說一說學習要點,希望能幫助到家長們。第二大題要求看圖寫字,這些字,都是第一周學過的,比較簡單,唯一的要求,就是按照田字格,正確書寫。
  • 《破角的春天》 流亡文學,或「去流亡化」的書寫
    聶魯達寫過一首詩:現在,春天,請告訴我有什麼用,對誰有用,幸好我還記得/你有什麼用/我覺得是用來拯救落在任何一口深井裡的人/那個詞本身即是青春的儀式/對誰有用,好吧,依我拙見,你對生活有用/比如,我只需念出「春天」這個詞,就會感到生命力、勇氣和活力。  這首詩出現在烏拉圭作家馬裡奧·貝內德蒂的小說《破角的春天》臨近結尾處。
  • 專家:漢字需要書寫
    另一方面就是題庫的建立,整個比賽過程中,我們一直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有著密切的聯繫。漢字書寫關係民族文化傳承,有民族基礎情感,所以它一定是一個非常好的題材,它符合一個新題材高收視節目的幾個要素。所以錄製第一期節目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能夠確定它成功了。
  • 教育題材影視創作如何解決成長的煩惱
    找準現實焦慮 用講故事的方式啟迪人心從嬰幼兒教育的起跑線競爭,到出國留學潮的低齡化趨勢,到「高考定終身」的狹隘觀念,最後到「不放手」父母培養的「啃老巨嬰」,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都伴隨著不同的教育問題,這些現實痛點也成為教育題材影視劇創作的土壤源泉。
  • 《我不是購物狂》:青春題材的又一突破口
    青春題材作品,向來是電視螢屏上重要的劇集類型之一,縱觀影視行業的各個發展階段,青春題材影視作品中都湧現出不少引發觀眾廣泛關注和熱議的佳作。近年來,在現實題材劇霸屏的趨勢之下,青春題材與現實主義創作手法的融合,催生出一批真實反映青年群體生活面貌、書寫當代青年品格的電視劇。
  • 用「田園」方式書寫成長故事
    帶著初秋的喜悅,帶上幸福的笑容,2020年9月1日,長興縣吳山中心幼兒園全體教職工熱情滿滿,用甜美的笑容、親切的問候歡迎吳幼娃回家,和孩子一起用最「田園」的方式書寫成長故事。一進校門,孩子們就用小手在「成長樹」上印下了一片片樹葉,意味著在吳幼這顆大樹上發芽,長大。接著教師們送上了新學期禮物——「草頭娃娃」,賦予孩子們照顧的責任,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製作「專屬日記」。
  • 評文學創作:城市題材不敵農村題材?(圖)
    城市,在千百年來中國文學家的書寫中從來不乏精彩之作,然而相對於農村小說而言,十七年時期城市小說作品相對較少,城市文學曾經成了工業題材的代名詞。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城市文學正以不可阻擋的銳氣洶湧而來。2013年,金宇澄的《繁花》幾乎成為文壇的重要話題。作者通過描寫100多個上海市民的日常生活呈現這座城市,這部關於城市上海的小說,獲得第二屆施耐庵文學獎等多項大獎。
  • 《張小五的春天》(組圖)
    央視「剩男剩女」題材電視劇有點擠  央視一套熱播  閆妮主演的25集電視劇《張小五的春天》4月15日起在央視一套黃金時間首播,在劇中,一向以風情萬種的潑辣女掌柜形象著稱的閆妮,一改往日形象變身大齡剩女,為了結束單身而奔波忙碌……喜歡在觀看央視電視劇的觀眾不難發現,最近央視似乎特別偏愛「剩男剩女」這一類題材。
  • 大渡口區小學生漢字書寫大賽決賽 小選手硬筆書寫愛國情懷
    6月13日上午,由大渡口區教委、大渡口區文聯聯合主辦,大渡口區教師進修校、大渡口區書法家協會、聯合騰訊·大渝網協辦的「書寫規範字 爭做好少年」2019年大渡口區小學生漢字書寫大賽決賽,在大渡口區鋼花小學順利進行,近300名熱愛硬筆書法的小選手齊聚一堂,共同用硬筆書寫愛國情懷。
  • 新華網評:在職業成長的「春天」裡不懈奔跑
    不少網友對「快遞人迎來職業成長『春天』」而歡呼,同時對快遞業充滿了期許,認為高技術人才的不斷成長與匯入,有助於快遞業更好更快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快遞業絕不是刻板印象中跑腿搬運的簡單體力活,背後的支撐是人工智慧、大數據、網絡工程等高大上技術。拿這次上海評出的首位快遞「高工」來說,這個名叫金龍的人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快遞小哥,而是一名從事數據化分析工作的海歸博士。
  • 「專欄001」面試策劃:什麼是題材優勢?怎麼發揮題材的優勢?
    4)通常設定在前面部分的內容,給出很大的空間讓面試者組織語言識別面試官需求題目設計來源:阿里遊戲事業群的文案策劃面試題題目難度:初級題目內容:什麼是題材優勢?殭屍、射擊、飛行、仙俠等等都是屬於遊戲題材範疇知識點3:遊戲的題材和其它行業的題材是一樣的嗎?遊戲行業有固定的題材範圍, 而其它行業不限於遊戲題材的內容知識點4:遊戲的製作由哪些組成?成本、周期和開發難度。知識點5:題材對遊戲的影響有哪些?
  • 《過春天》曝光推廣曲 劉惜君俏皮演唱《卜卜脆》
    ­  現實主義題材青春電影《過春天》由青年導演白雪執導,新生代演員黃堯、孫陽、湯加文聯袂主演,倪虹潔、廖啟智、江美儀、焦剛等多位實力戲骨鼎力加盟,並將於2019年3月15日全國上映。­  《卜卜脆》MV回溯十六歲花季 見證青春時光的無畏與成長­  「卜卜脆的年紀,我們還有太多犯錯的機會,燃燒的春天裡,享受青春觸電的滋味。」
  • 不再是坑貨,生肖紀念幣的春天回來了,預約難度拉滿
    所以生肖幣雖然題材出色,但它的關注度從來都是最低的。不過,接下來要發行的牛年紀念幣,會一改生肖幣的頹勢,從它招標公告中提到的信息來看,生肖幣的春天已經回來了。牛年紀念幣將不再是面值幣,而是會擁有不錯的漲幅。它也會成為很難預約的紀念幣。
  • 農村題材電視劇《富貴盈門》在美麗的南和順利殺青
    電視劇《富貴盈門》由北京御喜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韓兆影視文化工作室聯合出品。該劇由韓兆擔任導演,潘長江,趙達,於藝璇,王翊丹,郭金傑,陳嘉男等聯合主演。新農村題材電視劇《富貴盈門》在美麗的南和縣順利殺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