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來時路
我與「閱讀」的前世今生
說句實話,不怕大家笑話,2011年大學畢業後,我基本沒看過幾本書,卻花了很多時間追劇,看電影聊天。
那時的自己雖每天在上課,但總是在重複教材。那時缺乏系統有目的性的閱讀,也不知道要怎麼提升自己。後來有了孩子我迫切想改變,但是卻沒有方法。
後來,2017年暑假,我參加了徹底改變我的「擔當者行動」閱讀領航員培訓,並開始找到了方法。
在那裡,我遇到了很多充滿教育夢想的老師。認識了那時懷著寶寶都快臨盆了,仍然為著研習營的事情,經常和夥伴們忙到很晚的美琴姐;遇見了這幾年一直幫助引領我的上海的朱煜老師;遇到了一大批擔當者的夥伴們,他們是那麼真誠。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一股清流,真心實意的為老師為孩子們著想。也許這也正是他們的真誠打動了那麼多的導師,也是因為真誠擔當者從創立到現在,這樣一家有溫度透明的公益機構走過了這些年。
我真正的閱讀經歷也是在2017年那個暑假開始的。在那場研習營外面有很多書,老師們在講課聊天時提到的書我基本沒聽過。我就那樣傻傻地聽著看著,那時候我在反思「鍾金連,你真的要一直這樣不求改變,安於現狀,渾渾噩噩地過下去嗎?!」
我心底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我不想這樣,我想改變」 。
那個暑假我哪兒也沒去,我把擔當者彩虹花項目推薦的書基本都買回來,呆在家裡閱讀學習。
如果說擔當者行動引領我走上了閱讀之路,那麼親近母語星星點燈計劃則是讓我在這條路上走得更系統,更專業,更堅定。
我在18年1月申請了親近母語星星點燈計劃,進行專業的學習教研。閱讀的大門開始打開,學習的資源撲面而來。開始一邊帶著孩子們閱讀,一邊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武器是自主閱讀和聽課反思。
求變的過程
自我意識的覺醒
(一)瘋狂閱讀聽課,拼命學習
網絡學習:朱煜老師小語教學研習營、馬雲鄉村教師成長計劃釘釘群、會員專享課第三期教研群、點燈人大學專享課程、每周五星星點燈網絡教研。
(1)親近母語星星點燈計劃
從啟動書包,每個月的網絡教研,每周五的小講壇,寒假線上點燈人大學網絡課程,每周三的點燈人會員專享課程,到現在更完善的親讀會,我如饑似渴地跟著導師們進行網絡學習。
後來,有幸成為親近母語星星點燈計劃的第三期種子教師。進行網絡學習一般是在每天晚上,等孩子九點多睡著了以後,花一個多小時聽課,並寫聽課筆記,剩下的時間看專業理論書。我迫切希望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希望從兒童文學作品,兒童文學理論書籍,教育學書籍中汲取養料,突破自己。
(2)朱煜老師小語教學研習營
自己慢慢地有了一定的積累,就開始教孩子們。帶孩子們一起閱讀最大的阻力可能就是來自學校的壓力和家長的不配合,應試教育下,學校和家長怕會影響孩子成績,特別是當班上如果學生學習成績下降時我的壓力是巨大的。
所以說如果學生成績有保證,無論做什麼,就有了底氣。所以平時我在上課前花了很多時間研究教材,從2018年暑假我一直自費跟著小學語文名師朱煜老師在統編教材研修群,研讀教材提高上課效率。尤其這一點在我的課堂上改變很大。
怎樣教比喻句?以前我教比喻句總是問孩子們把什麼比作什麼,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什麼。
朱老師告訴我們,教比喻句不是光問學生把什麼比作什麼,而是讓學生明白喻體和本體之間的相同之處,進而體會作者背後的情感。用朱老師提到的一些非常好用的方法去教學生,重新嘗試,慢慢改變原來缺乏設計感的課堂教學。
鍾金連老師在教孩子們讀書
我在上《日有所誦》的課。講朱自清的《細雨》時,講到比喻句「星呀星的細雨是春天的絨毛呢」再也不像以前一樣只問孩子們把細雨比作什麼,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什麼,而是讓孩子體會他們有什麼共同點。孩子們講得特別好。工具性講透了,人文性也就出來了。
我從去年來到一個新的學校,屬於城鄉結合部的學校,閱讀基礎更薄弱,現在把《日有所誦》誦讀課納入到課程表裡,真正形成日積月累,讓孩子們受益。學會解讀文本,更是因為只有深入解讀的文本,才有可能想出辦法,在語文教學中,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和諧統一起來。
然而想想以前的語文教學,太過注重學習方式,而輕文本解讀了。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先確定形式,再找相應的文本來套用,明顯帶有形式主義的傾向。現在想來,確實是在誤導學生,實在有些愧對學生。好在現在開始轉變,慢慢突破……
(3)遇見朱煜老師
上海的朱煜老師真得幫助我很多,從18年到現在,經常和大家在群裡討論,前幾天我們群裡老師一起聽江蘇的素養大賽,聽完後在群裡討論。周二朱老師在cctalk評課,聽他評課真得很過癮。
在怎麼養成學生行為習慣上,朱老師也給了我很多指導。之前我一直教高年級,沒有帶過低年級,去年我在新學校特別想去挑戰教一年級。一年級孩子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生活,習慣養成教育方面得一步步教,我很擔心自己不懂一年級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到時候和孩子們鬥志鬥勇,怕是要招架不住的,得做好預習工作。於是我在朱煜老師統編教材研修群跟老師們請教,很高興也很感動,晚上11點多了朱老師還通過語音給我們分享。朱老師提到,如果你想著和孩子鬥智鬥勇,一開始就錯了,觀念錯了,行為肯定不會對。
總要求:對於一年級的孩子要明確要求慢慢教,隨身帶一點積分卡,一周一小評,一月一大評,通過積分兌換獎品。
一切行動要聽指揮,如果有人不聽指揮,就讓好的小朋友影響不好的,不能讓不好的蔓延開來。帶班要讓集體正氣抬頭,不是老師在維持正氣,如果只有老師一個人,最後一定是正氣成了邪氣,老師成了潑婦,一旦老師開始撒潑,學生是教不好的,學生就會成為馬戲團裡的猴子。
從2018年暑假到現在,2019年2月我的小寶寶出生,我在休產假,暑假因為孕吐厲害,打開朱老師的課來聽,想轉移孕吐的注意力。
後來在剖宮產麻醉醒來後疼痛如刀削一般,叫先生幫我打開親近母語點燈人課程和cctalk朱煜老師的課,想通過聽課轉移注意力,減少疼痛感。這孩子是聽著朱老師的課長大的,和朱老師有緣,孩子的名字也是朱老師起的。朱老師除了帶著我們學習,還給予了我很多機會。上個月朱老師招募編寫成員,我參與編寫了朱老師的《傳統文化從做中學》這本書,近期會出版。
(二)自主閱讀
以下都是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我的個人的閱讀書單。
1.《文言文教學教什麼》、《散文教學教什麼》、 《寫作教學教什麼》、《語文綜合性學習教什麼》、《實用文教學教什麼》、《語文教師專業發展十四講》、《小說教學教什麼》、《閱讀教學教什麼》(主編:王榮生);
2.《我怎樣教語文》(作者:於永正);
3.《語文教學與文本解讀》、《閱讀教學與文本解讀》(作者:詹丹);
4.《課堂打磨——蔣軍晶小學語文典型課例》、《和孩子聊書吧》(作者:蔣軍晶);
5.《小學語文部編教材文本解讀及學習設計》(主編:汪潮);
6.《童年愛上一本書》(作者:周益民)。
繪本理論書:
《圖畫書應該這樣讀》、《如何給孩子讀繪本》、《玩轉繪本創意讀寫》《親近圖畫書》。
整本書:
《我的媽媽是精靈》、《諸神的奇蹟》、《薛瑞萍讀教育理論》、《根鳥》、《青銅葵花》、《細米》、《甜橙樹》、《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動物大王沈石溪的動物小說等。
2020年1月——2020年7月個人閱讀單。
整本書:
1.羅爾德達爾系列叢書《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查理和玻璃升降機》《好心眼兒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
2.《呼蘭河傳》(作者:蕭紅)
3.《可愛的中國》(作者:方志敏)
4.《中國歷史故事集》一套(作者:林漢達)
5.《作文九問》(作者:蔣軍晶)
教學理論書:
1.《小學語文兒童文學教學法》《親近圖畫書》(作者:朱自強)
2.《讓課堂說話1——朱煜閱讀教學策略與實踐》《讓課堂說話3——朱煜古詩文教學策略與實踐》(作者:朱煜)
3.《從整本書精讀到群書閱讀》(作者:沉沙)
自主閱讀一般是在10點鐘以後,寶寶睡著了,集中閱讀,夜深人靜,是讀書的好時光。聽課一般是白天,有時候在洗衣服,在廚房準備菜時打開課來聽。親近母語的點燈人服務號裡面的整本書課程我是在在廚房裡聽完的。每天在準備菜前就先打開課來聽。
我和孩子們共成長
閱讀也為我和孩子們插上了飛翔的翅膀,開始成長起來。孩子們在閱讀中發生了一些變化,我覺得最要的是,他們在優秀繪本、童書的薰陶下變得越來越美好!
(1)閱讀讓我走進了孩子們的心裡
上學期的少年宮閱讀課很快結束了。
結課那天,孩子們發出感嘆和惋惜「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和孩子們讀書、分享,收穫著成長和感動。最後一節繪本閱讀課,讓孩子們做了一學期後的學習體會分享,滿滿的欣慰,滿滿的感動,孩子們邊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情到深處熱淚盈眶……我從來未曾想過,自己能夠那樣的影響孩子們,影響一個個心靈。
自從上了閱讀課,閱讀課改變了我很多,我的想像力越來越豐富,因為老師講的時候一般只講前面的部分,一直會給我們留下想像的空間。而且我的觀察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書中的細節我會去仔細尋找。可讓我最大改變的,是我以前上課幾乎從不舉手發言,心中的想法也一直咽在口中,吐不出來。上了閱讀課,我舉手發言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心中的感觸也表達得更全面。
最後我想給老師看一個東西……(孩子給我看的那個神秘的東西,是一本小小的筆記本,在筆記本上的每一頁頁腳邊上,用簡筆畫畫著love you……)
——伍歡
在這一年中,我收穫了許多閱讀的果實,它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閱讀的知識,而是快樂,我學會了去感受作者的心,學會了如何看圖。
我學了《爺爺的牆》《爺爺的幽靈回來了》《西雅圖酋長的宣言》《活了一百萬次的貓》《遮月亮的人》。這些繪本讓我的想像力豐富了,在這幾本繪本中,我最喜歡《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因為虎斑貓在一百萬次的時候,終於找到了真愛,我多麼為他感到高興。
上了這兩個學期的閱讀課,我十分的快樂,我們在快樂的氣氛中學習知識,並從中尋找到了一條屬於我的閱讀之路,我覺得我非常有幸能結識鍾老師,因為她為我們開闢出了一片閱讀的天地,鍾老師是我閱讀的明燈,也是帶著我們飛向閱讀世界的翅膀。
——劉亦凡
(2)閱讀給我們班帶來了榮譽
在區創新作文大賽中,孩子們也表現突出,有 4 位孩子的作文獲了一等獎。其實這都是孩子們長期閱讀的結果。我們班創建的動感小書蟲活動也在中國少年先鋒隊官網展播,同時被全國少工委評為「動感中隊」。
鍾金連老師在動員大會上講話
我也希望儘自己綿薄之力影響更多的人。2018年在點燈人會員專享課程分享了圖畫書《活了一百萬次的貓》《西雅圖酋長的宣言》和誦讀課程。6月在馬雲鄉村教師社區(華東區)做了「閱讀引領我們進入更廣闊的人生」主題演講。9月在親讀會第一次學員分享中做了「身未動,心已遠」——我的班級閱讀實踐的演講。
2019年1月在一家繪本館分享了「回到原點,從心出發」主題演講,那時懷孕七個多月,還有兩個月寶寶就要出生了。閱讀也讓我成長起來,5月入圍親近母語核心閱讀種子教師培養計劃,有幸成為親近母語培訓師。
我們一起先閱讀起來起來,再帶著孩子們讀起來。讀起來,一切都會好起來。一起共勉:
像李利安筆下提燈的人一樣去照亮更多的人,像花婆婆一樣播撒閱讀的種子。向著明亮那方,向著星星發光的方向前行,而後自己也成為那顆星星。
2020年12月6日,發現朋友圈裡有名為「心語」的好友,轉發了一篇名為「拿起書就是成功——讀《書院梨痕》有感」,微信公眾號為「清韻讀寫社」。仔細閱讀發現是潭口中心小學教師、我08級一位學生鍾金連寫的。再搜索及其朋友圈查閱,發現她多年堅持自己閱讀,也帶著孩子們閱讀,通過閱讀,她加入親近母語核心閱讀種子教師培養計劃,被評為「閱讀領航擔當教師人物「;通過閱讀,她所帶的班級也被評為首屆「犟龜杯全國十佳閱讀教室」,被全國少工委評為「動感中隊」。她用9萬多字的讀書筆記和生活隨想筆,講述並記錄了一個通過閱讀打開教育之窗、追夢之窗,並通過閱讀這扇窗,讓教育愛、讓夢想光照進生活現實,照進孩子們的成長真實。
於是,我便聯繫金連。金連和我分享了很多關於閱讀與成長的故事。作為她曾經的輔導員老師,我真心為有這樣的學生而驕傲,驕傲於她用實際行動和時間生命來兌現「悅己耕心」的境界,驕傲於她畢業離校這麼多年,徜徉在閱讀世界裡為人為師為母繼續追光前行。於是,就有了一期有長度有溫度有廣度有深度的悅讀者故事。金連在忙裡忙外的12月28日晚上22:48,金連給我發來了她閱讀徵途中的所有乾貨和所有情義。
閱讀這些文字,我覺得輕鬆,卻覺得厚重。輕鬆的是我的學生正在向我講述自己的閱讀故事;厚重的是,作為老師的我,卻並沒有像她那樣,把讀書閱讀作為首要推動自身建設和帶領孩子成長。所以,我很希望,我自己以及更多的人向金連老師學習,通過自己先閱讀起來,再帶動孩子們讀起來。通過大家一起讀起來,讓教育一切都好起來。
2021年第一期悅讀者,希望沐陽課堂裡的朋友們,通過《悅讀者》欄目這一座橋,找到讀書的起點,痛點,擁有讀書的時間、空間,汲取閱讀的使命任務,為自己的職業發展、崗位履職、生活嚮往打開一扇窗,照進一束光,匯聚成一片共讀共學共進的海洋,那裡有著寧靜致遠的書單,有著行穩致遠的書轍,有著不絕不止的書香,有著一生相伴的書友。讀過的書,走過的路,愛過的人,擁有的氣質,豐盈我們有限卻無限人生。
(黃暉於沐陽工作室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