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氣質裡,
藏著你走過的路、
愛過的人、讀過的書。
閱讀,
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一個人,
甚至一座城市。
8月19日一早,金芒果花苑城市書房剛一開門,便迎來了一群等候多時的孩子,他們來到書架前挑選自己喜愛的書籍,開始一天快樂的閱讀。
書房內,各類圖書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書架上。一些綠植點綴其中,為書房增添了一絲溫馨和幾許生機。
這裡的讀者大部分是放暑假的孩子,他們正在翻看圖書,尋找「精神食糧」。
五歲半的小朋友李昊澤是這個書房的常客,因為家離得近,每天上午和下午只要有時間,他就和媽媽一起來到圖書館看繪本故事。「他很喜歡看書,我們從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看書了,家裡已經有幾百本的書,今年我發現這裡新開了一個書房,就帶他來看看,沒想到他一來就喜歡上這裡的環境了。」小昊澤的媽媽馬女士介紹說。
和馬女士一樣,帶著孩子來這裡看書的陶女士也深有感觸:「以前孩子放假了沒處去,就經常在家看電視。現在好了,我帶著他一起看書,希望通過自己帶動孩子,愛上閱讀。」
「我們這個書房是今年三月份對外開放的,市民只要拿著身份證就可以辦理讀者證,每張讀者證一次可以借兩本書,最長可以借閱一個月的時間。這些都可以通過自助借還辦證一體機操作,非常方便。我們每天上午九點到中午十二點,下午兩點到六點開放,這個書房大概一天能接待100多個讀者。我們還定期舉辦一些活動,豐富群眾的讀書生活。」書房管理員唐東霞介紹說。
和金芒果花苑一樣的城市書房在新鄭市一共有三個,其他兩個分別是黃帝故裡城市書房和第二社區城市書房。每個書房有藏書6000餘本,涵蓋哲學、經濟、文學、藝術、歷史、養生、科技等門類,而且還有小朋友喜聞樂見的少兒圖書和繪本。自2019年以來,新鄭市城市書房建設遵循「普遍均等、就近服務、精準布點」的原則,有效地彌補了公共圖書館輻射範圍有限的短板,滿足了人民群眾對閱讀的新期待、新需求。
走進第二社區城市書房,40多歲的王國衛正倚在沙發上看著一本關於如何管教叛逆男孩的書,他靦腆地笑著說:「兒子12歲了,有點叛逆,我看看這本書。」王國衛以前是個農民,村莊拆遷了,現在在書房附近的高千莊社區居住,是社區的一名保安。「這個書房非常不錯,離家近,自從開放以來,我經常來這裡,提高一下自身素質。我決定以後戒掉玩手機的毛病,打算帶兒子也來看看書。」
除了城市書房,新鄭市還在農村(社區)建設了19個圖書館分館。平均每個分館圖書能達到5000冊以上,涵蓋農業科技、古典名著、政治經濟、養生保健、兒童文學等方面。
在城關鄉圖書館分館,溫馨的環境裡充滿了文化氣息,幾名群眾在涼爽的空調房間裡讀書。「這裡不僅能讀各種書,還可以辦理圖書借閱證,與新鄭市圖書館實現統一管理,實現了通借通還。」城關鄉圖書館分館館長白金良說。
基礎設施薄薄弱是農村開展閱讀工作的短板,新鄭市根據各鄉鎮實際,利用現有資源進行適當改造,綜合考慮村民活動習慣,建設具有農村特色、貼近農民生活的圖書館分館。按照共建共享理念,建成後的圖書館分館全部由鄉鎮文化站進行業務指導,依據農村群眾生產生活規律規範開放時間,契合農村社情民意安排活動內容,真正讓全民閱讀紮根農村、服務農民。
城市書房和圖書館分館不僅增強了公共圖書館的功能,更大的意義在於引領了城市的文明生活方式。相信不久的將來,新鄭的城市底色一定有閱讀這濃重的一筆。
官微矩陣
新鄭發布 新鄭融媒 新鄭廣播電視臺
新華融媒記者:孫 瑞 沈 磊
編輯:陳思澄 責編:陳揚
主編:劉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