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易貨貿易,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2020-12-23 國際易貨

11月4日,愛巴特國際董事長趙一蒙女士拜訪了國務院研究中心經濟要參諮詢部副主任、新華網健康中國促進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樹強。

一蒙董事長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經濟要參諮詢部領導們介紹了愛巴特的發展歷程以及在經濟下行期間,企業經營舉步維艱階段,如何通過易貨貿易助力企業走出困境,找到發展機遇,應對當下難關。一蒙董事長表示,作為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易貨分會的會長有責任和使命幫助更多的中小企業實現解困、發展,成功三步走,帶領易貨行業有序、穩健發展,結合《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

雙方就9月21日,國務院發文明確提出《支持建設易貨貿易服務平臺、探索易貨貿易新模式》等重要指導意見進行討論。包括湖南自貿區總體方案中,提出「建設非洲在華非資源性產品集散和交易中心。探索開展中非易貨貿易。」 在浙江自貿區擴展區域方案中,提出「支持建設易貨貿易服務平臺。探索小商品貿易與大宗商品貿易聯動的新型易貨貿易模式,拓展跨境人民幣結算通道。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整合海外倉、結算等全球供應鏈服務體系,建設面向全球的供應鏈易貨交易服務平臺。

王樹強秘書長對愛巴特的發展模式給予了肯定,並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一、易貨模式具有數字貨幣的屬性,數字貨幣是國家戰略,已經進行試點城市落地操作,也是為人民幣國際化之路提供推動力。做好愛巴特平臺的易貨額資產數位化,以區塊鏈技術作為支撐,做有價值的平臺。第二、建立與「一帶一路」66個國家的合作,通過國際貿易實現大宗交易,擴大平臺的交易量規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欠發達,對易貨貿易的需求非常大,做好易貨貿易,響應號召,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第三、建立支付體系,確定向易貨交易中心或交易所的方向發展,成立項目課題組深度研究。

濰坊市工商聯副主席郭富斌主席表示:現在的企業經營太難了,幫助企業發展,為企業對接資源是我們的責任,愛巴特也是平臺型企業,幫助愛巴特成長,愛巴特就會幫助更多企業成功。

隨行的人員還有愛巴特國際易貨北京運營中心總經理、首財官創始人、北京博瑞凱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婷女士。

相關焦點

  •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原標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 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構建完整的內需體系」「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 易貨貿易的國際組織
    IRTA(國際互換貿易協會)創建於1979年8月31日,目的是培育和發展美國及全世界商務易貨業的共同利益並提高交易實務中的規則標準。該協會與國會、媒體、聯邦及州政府機構以及外國政府一起工作來進一步實現這一目標。
  • 國內國際雙循環是相互促進的
    因為任何一種經濟循環,特別是一個大國的經濟循環,都是由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組成的,到底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還是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必須要以國家的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目標來決定,而不能機械化、簡單化。  我們必須要清楚,大國的內循環實際上是一直存在的。對中國來講也一樣。其實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也有內循環、國際大循環。
  • 楊姝琴: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通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著力釋放內需潛能,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動能、注入確定性,引領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合作共贏作出重要貢獻。是主動塑造和延長戰略機遇期的必然選擇。
  •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作者: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周紹東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理論微課堂】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他還強調,「新發展格局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深入理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現實意義、科學路徑以及工作著力點等指明了方向。
  •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會議指出,當前經濟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長期協調機制,堅持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創新,完善宏觀調控跨周期設計和調節,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2020年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
    11月16日,「2020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年會暨國際貿易發展論壇--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新格局」在濟南的山東財經大學隆重舉行。中國國際貿易學會會長金旭、副會長邊振瑚和李鋼,山東財經大學黨委書記王邵軍、校長趙忠秀出席會議。
  • 加快構建國內國際兩個循環相互促進的工業發展新格局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工業發展新格局是應對複雜國際形勢,推動兩個強國建設的重要途徑。賽迪智庫材料工業研究所認為: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保障能源和大宗工業原材料供給安全;加快科技攻關,確保產業鏈安全;著力提升我國軟實力,助力優勢產業參與國際競爭。
  • 境內易貨貿易發展迅速的原因,哪些因素讓易貨模式受到歡迎
    以物易物這種交易模式從境內網際網路開始發端,繼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在國內形成趨勢,並開始逐步對境外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國家形成了直接的影響。雖然目前易貨模式的主要交易中心仍然停留在境內,但相信不久之後在境外也會形成成規模的線下易貨交易中心。那麼境內易貨貿易發展迅速的原因有哪些?
  • 國際經濟貿易促進委員會在北京成立
    9月16日,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國際經濟貿易促進委員會(簡稱「國貿會」)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李銘林為國貿會的成立授牌,並同時為其授予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的常務理事單位。同期還舉辦了「後疫情時代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研討會。
  • 暢通「雙循環」浙江經驗!著眼數字經濟提升國際貿易打造新通路
    他強調,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9月4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習總書記指出,中國將拓展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發展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
    今天推薦的文章來自南海規劃與環境研究院工程師 曹豔——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思考當前逆全球化思潮致使貿易受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內經濟結構亟待轉型升級,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發展變化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的戰略決策。
  • 為什麼說易貨貿易的發展會成為主流趨勢?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了易貨貿易。隨著貨幣的出現易貨貿易進入了30000多年的沉寂期。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時,現代易貨貿易開始在亞洲諸國開始蓬勃發展,2001年的「9·11」事件讓不用現金交易的易貨貿易在美國獲得了二次新生。
  • 專家視點:以大規模定製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
    以製造業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產業變革正推動我國製造業向大規模定製轉型升級,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在越來越多製造企業開始加快推動大規模定製化生產的背景下,以下幾個方面仍需進一步改善。第一,國內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充分釋放。
  • 如何解讀雙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解讀
    1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詳解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內涵及其實施路徑。
  • 「央視快評」努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 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前瞻「十四五」|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促進高質量全面開放
    可以說,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十四五」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對於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建設,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把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作為新時期的具體方案。
  • ...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
    【易會滿: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有利於增強市場樞紐功能】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關鍵是要提高供給對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資本市場信息公開透明,價格信號靈敏,是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