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要順利 養好這些習慣最重要

2020-12-16 新華社新媒體

從幼兒園的幼兒變成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是兒童成長曆程中一次重要的身份轉變。孩子能否平穩過渡到小學,是不少家長很擔憂的問題。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共有三個關鍵時期,一個是0-3歲,一個是3-9歲,最後一個是9-13歲。無論是哪個階段,13歲前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同時,為人父母也是需要不斷學習、進步的。不要把幼小銜接的問題完全交託給所謂的「幼小銜接」培訓班,而是應該首先自己學習、了解幼小階段有何不同,處理好自己的焦慮情緒。

現實中不少家長對幼小銜接認識有偏差,過於強調甚至誇大了幼兒園和小學的差異,對幼兒有過高的期待,過於強調知識準備。其實孩子從入園開始,幼兒園已經在對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相關能力的培養,比如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專注力、抗挫折能力等,而家長們所關注擔心的作業問題僅僅屬於學習能力的一小部分。因此,對於小學的認知不能單純只從知識技能層面去囊括代之,而應該從兒童的整體性發展去綜合看待,只有認知方向正確,家長的教育方向才能正確。

在小學階段,應該放在第一位對孩子進行培養的不是成績,而是個人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好學習、生活的能力和習慣,好成績只是順理成章的結果。

這些生活習慣可以培養

自我管理能力培養

一件衣服也不會洗,做起事來總是拖延……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讓孩子能在生活裡找樂趣的能力,是能夠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瑣碎的能力,是能夠應急和處理問題的能力。生活中,可以從自己起床,自己洗臉、刷牙、穿衣服、繫鞋帶,自己背書包等等細節出發,目的是給孩子樹立一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獨立意識,父母不能包辦一切。

專注力培養

分心晃神是小學生的第一道坎,上課走神,跟不上老師的節奏,做作業時總是靜不下心來……這些問題讓家長苦惱不已,擔心孩子因為注意力的問題影響學習。而很多家長想盡各種辦法來訓練孩子的專注力,然而比起訓練,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在孩子專心地玩或專注於一件事情時,不要去打擾孩子。

規則意識培養

孩子進入小學,面對大量出現的新規則,如進老師辦公室要喊報告、上課不能搞小動作、不能隨便走動等,有的孩子難以遵守。因此家長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不僅是為了解決「幼升小」的難題,更是為了孩子今後成為一個能更快適應社會的人。

閱讀陪伴

暑期裡,家長可以陪伴孩子閱讀,讓孩子熱愛學習,愛上閱讀,終生受益。

傾聽和表達

還有一種能力容易被家長們忽視——傾聽和表達的能力。學習成績好和學習成績差的孩子區別在哪裡?主要的差別就在於傾聽。成績好的孩子能夠靜下來傾聽,接收完足夠的信息之後再表達,而成績差的孩子不會傾聽,在課堂上關注度和自制力也不夠,從而錯過了很多重要信息。

相關焦點

  • 幼小銜接需要銜接什麼?做好這些準備順利「軟著陸」
    水母網8月18日訊(記者 張奕)幼小銜接究竟需要銜接什麼?怎樣做能讓孩子順利升入小學?9月1日即將開學,家有小學一年級新生,家長和孩子應該做好哪些準備?煙臺萊山實驗幼兒園園長姜翠清建議家長從心理、習慣、常識和物資四個方面和孩子一起做好準備。
  • 幼小銜接這些也挺重要
    最近育兒群裡有這樣一個話題,幼小銜接孩子到底要學什麼? 記得當時有一位媽媽說:首先最主要的是培養孩子的習慣;然後學習一些基礎的知識;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生活。 緊接著一位媽媽就說了:對,這三點是最主要的,您說送小孩去幼兒園哭一會,就哭一會吧,老師會哄哄;如果孩子上小學了,還哭,就沒人去哄孩子了。
  •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育兒|「快樂銜接」!老師為幼小銜接順利過渡支招—— 做好心理疏導 培養良好習慣 梅州日報一成長 梅州日報一成長微信號 mzrbcz 功能介紹 梅州日報誠意出品,專注梅州教育事業發展,關注孩子成長點滴,分享教育心得、育兒知識,記錄梅州小記者活動。
  • 寶寶幼小銜接心裡苦?專家:家長也要幼小銜接
    在這之前,他最大的苦惱只是媽媽總要求他多喝水、不許剩飯,還有中午要睡覺。如今,他感受到了些許不一樣的壓力:每天要學寫兩個字,學拼音,還要做算術題。在幼小銜接階段,軒軒並不是一個人。因為擔心孩子一上小學就掉隊,不少家長把起跑線設在了幼兒園大班甚至更早。專家表示,幼小銜接更重要的習慣的培養,這一點大多數父母都懂了。
  • 孩子是否需要進行幼小銜接教育?它有什麼用?要怎麼選擇幼小銜接
    近年來幼小銜接的培訓風生水起、如火如荼,焦慮的家長們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都要跟風般的為孩子報各種各樣的幼小銜接班。那麼這些培訓對孩子有用嗎?要怎麼選擇幼小銜接教育?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幼小銜接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時候才能決定自己孩子是否需要報幼小銜接,有目的的來選擇有幼小銜接的培訓班。何為幼小銜接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為了更好的銜接過渡,讓孩子適應這個重大的「轉折期」,因此幼小銜接便應運而生了。
  • 幼小銜接,順利過渡小學,家長知辛苦
    幼小銜接引起了不少的家長的憂慮與恐慌,且年年都有,那麼幼小過渡家長究竟需要知道些什麼?&阡貝育兒阡貝育兒阡貝育兒#認為家長們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師生關係、行為習慣, 能力以及孩子的性格、品行等方面。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1.
  • 既不揠苗助長又要順利過渡——園長李麗華談「幼小銜接」
    北京市不久前下發幼兒園「小學化」禁令、各地頻出「幼升小」面試「神題」……這些消息牽動著「家有小朋友」群體的神經。    如何既不揠苗助長,又順利完成「幼小銜接」?我們來聽聽身兼北京市新中街幼兒園、東棉花幼兒園兩園園長李麗華怎麼說:    「要注重對幼兒情感態度、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同時做好幼兒入小學的心理儲備和家長工作,重視幼兒的適應能力、有意注意的持久性、交際能力的培養,為幼兒非常自然、順利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基礎。」
  • 幼小銜接到底有多重要?
    幼小銜接有多重要?幼小銜接的意義何在?孩子到底需要不需要幼小銜接? 可能這幾個問題,是廣大家長最困惑的問題。>幫助孩子在進入小學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生活;對於孩子而言,大班畢業,進入小學之前,要在短短的1-2個月內適應這個巨大的環境變化。 二、學習內容的變化當我們打開幼兒園的書本後,發現裡面都是花花綠綠的圖片,而當我們打開小學生的課本,裡面更多的是文字、數字這些抽象的內容。
  • 幼小銜接拼音班哪家好
    天津早知道幼小銜接優惠低至84折!乘車路線:地鐵2號線、516路、861路、681路-西北角站、富力城公交站;早知道天津學校的幼小銜接周末半年班為孩子提供幼小識字、幼小拼音、幼小數學等方面的學習,每個周末來早知道上課,提前適應小學的上課內容,可以讓孩子奠定好基礎,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就可以更好更快的適應小學更快節奏的生活學習。要不要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單項班?
  • 幼小銜接:邁好人生第一步|新時代父母
    若家長能擁有科學合理的觀念和教育行為,就能夠為孩子的幼小銜接提供有益的支持。幼小銜接是指幼兒園與小學兩個教育階段平穩過渡的教育過程,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過渡期。幼小銜接的順利進行需要幼兒園、小學、家庭乃至社會的合力。
  • 幼小銜接並非「搶跑」,幫孩子有效過渡,要儘早培養這些「能力」
    張姐近來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去上幼小銜接。原來張姐的孩子一直在上私立的幼兒園,張姐覺得孩子在幼兒園裡每天都在玩,擔心孩子上小學後會跟不上。看著小區裡和孩子同齡的小夥伴有的在上幼小銜接,張姐擔心孩子被落下,於是讓孩子也去上的心理比較強烈。
  • 幼小銜接常見的誤區是什麼?
    一、幼小銜接是什麼?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處於幼兒園與小學階段的學童具有不盡相同的身心發展特徵,解決好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問題,對於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教育質量都具有重要意義。幼小銜接問題是長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所關注卻一直沒有得到很好解決的難題。
  • 幼小銜接的重點是什麼?培養習慣+掌握方法>「灌輸」知識
    「小學一年級的課程要不要提前學?」「我可以自己在家教孩子嗎?」……學前孩子的家長,對於幼小銜接總是有很多疑問。「幼小銜接」是指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是兩個不同教育階段的過渡。;習慣過渡,我是小學生,要遵守學校紀律;能力過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幼小銜接:習慣的培養,比知識的學習更重要
    識了不少字,刷了很多加減法題,但沒有良好的學習和思維習慣,依然會在小學階段落後。因為識記性的知識是最好掌握的,而習慣的培養卻不是一朝一夕的。涵涵上大班以來,也開始有了作業,在涵涵寫作業的這些日子裡,我越來越深刻地感覺到了好習慣的重要性。
  • 幼小銜接要不要上?
    幼小銜接緊急不重要,可以不上現在的孩子普遍早學,上一年級老師常默認為拼音簡單計算快速掠過,不幼小銜接的會很痛苦。其實,小孩應該多玩,儘量遲點進行書本知識學習,這樣更有利於其全面發展。如果不考民辦小學,完全沒必要到機構接受培訓。當然英語除外,學外語越早越好。
  • 【幼小銜接】提高幼兒的8個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所以,孩子入小學後能否有個良好的開始和起點,就看幼小銜接的是否順利。幼兒園大班,按規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遊戲,注重幼兒活動與參與。而小學上課時間規定是四十分鐘,與幼兒園相比較靜多動少,並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因此,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鐘,這對很多一年級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
  • 在幼小銜接中 「情感」這件事有多重要?
    採荷二小教育集團校長俞晴說,幼小銜接最重要的就是做好情感方面的準備工作,所以今年儘早開始聚焦新生情感銜接,幫學生和家長適應小學生活。  關於「情感銜接」他們是這麼做的  因為家長在銜接中起著重要作用,採荷二小特別設置了「線上課堂」: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給新生家長推送入學後要注意的事,還設計了「一訪兩課」:一次家訪、兩次「家長課堂」。
  • 幼小銜接,到底是銜接啥?
    這段時間,很多家長關於孩子「幼小銜接」的困惑,滿是焦慮和不安:「孩子中班結束了,接下來到底上大班,還是幼小銜接班更好?」「孩子馬上就要入小學了,聽說入學有測試,可是孩子聽說讀寫能力很一般,就連安安靜靜坐個30分鐘都辦不到,好擔心他到時候跟不上,現在臨時抱佛腳來得及嗎?」
  • 這些幼小銜接的重要名詞你都知道嗎?
    1.幼小銜接:幼小銜接指的是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的銜接,在給孩子一定的知識儲備基礎上,重點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對孩子進行規則意識,任務意識,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及生活習慣的養成等各種行為習慣的培養以及各種學習能力(小學應該具備的聽說讀寫)的訓練等。幼小銜接的時段一般是在入小學前半年至一年及一年級剛開始的一個月時間。
  • 只有讀懂幼小銜接,才不會去糾結要不要上
    八月的腳步轉眼已經過半,備受爭議的幼小銜接上還是不上? 2020年是一個不太平凡的一年,其它的經濟情況我們先不談,今天我們就談一下孩教育的問題,年後本來有些孩子要上幼兒園,或者要上幼小銜接,本來一切按部就班的事情,突然一下子都偏離了軌道,對於做教育的我們,我們特別關注疫情期間孩子在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