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是陸地上現存的最大哺乳動物,亞洲象肩高3.7至4.1米,體重3至5噸;非洲象肩高4.3至4.5米,體重5.5至8噸。而老鼠在人們眼中則是一種微小的動物,在大象面前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了。二者體型相差如此懸殊,但是民間卻流傳著諸多「老鼠能打敗大象」、「大象最怕老鼠」之類的說法。那麼,老鼠真的能打敗大象嗎?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真實情況是怎樣的,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老普林尼在《博物志》中提到,老鼠是大象最憎恨的動物;在古羅馬時期,大象被當作是一種作戰工具,聽到豬的嚎叫聲會懼怕而逃走......這些傳說讓人們產生了一種大象害怕老鼠的感覺。然而,這些都只是傳說而已,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其實,不管是野生大象還是圈養大象,對老鼠都已司空見慣,毫無懼怕之意,除了人類之外,健康的成年大象幾乎沒有剋星。
在鬥獸棋遊戲中,雖然有「老鼠吃大象」的規則,但這僅僅是為了讓棋子的戰鬥力形成一個閉合迴路,使遊戲更加好玩有趣一些而已。要是誰都不能吃大象,那下棋者只要拿著大象橫衝直撞就能贏了,就看哪一方的「大象」棋子走得更快了,這樣的話就失去下棋的樂趣了。
很多人認為老鼠能打敗大象,最多的說法就是因為老鼠能鑽進大象的鼻孔裡,使大象窒息;或者是鑽到大象的耳朵眼裡面,把大象弄聾。但是,老鼠鑽大象鼻子和耳朵的場景都是人們大腦中想像的罷了,現實中卻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方面,大象通常會把鼻子抬得老高或者捲起來;另一方面,大象和老鼠的生活習性不同,不大可能生活在一起。所以,老鼠鑽入大象鼻孔是沒大可能發生的。
退一步來講,就算老鼠真的鑽到了大象的鼻孔裡,那又能怎樣呢?頂多也就讓大象鼻子發癢而感到不舒服而已。殊不知,大象的鼻子靈活自如,而且全是由肌肉組成的,強勁有力,能捲起重達1噸的物體。當大象打一個噴嚏時,鼻孔裡面的小老鼠不知道會被噴到哪裡去。
總之,大象畢竟是大象,老鼠終歸是老鼠,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物種,實力、級別根本不在一個檔次,無論如何老鼠都是沒可能打敗大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