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時間對於萬物是平等的?

2020-12-12 澎湃新聞

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時間對於萬物是平等的?

本川達雄

2017-12-24 10:23 來源:新經典文化

【編者按】

《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是知名生物學家本川達雄所著的經典科普讀物。為什麼大象總是慢悠悠的,老鼠卻匆匆忙忙?為什麼掉進深坑裡,馬會骨折,老鼠卻沒事?為什麼蝴蝶小時候是青蟲,長大後卻要長翅膀?為什麼動物不使用輪子和螺旋槳?

老鼠的壽命只有短短幾年,大象能活將近100歲,但它們一生的心跳數卻是相同的;老鼠雖小,但4天就能吃下和自己體重相等的食物;牛個頭大,但要吃完相當於自身體重的食物,得花一個多月。

我們總以為,世上所有的事物都在按人類的時間運轉,然而有關「體型」的生物學推翻了我們這種常識。本文為《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的第一章《動物的體型和時間》,由澎湃新聞經新經典文化授權發布。

體型不同,動物的時間也不同

體型小的人動作敏捷利落,體型大的人動作從容不迫。動物也是一樣,老鼠總是匆匆忙忙的,大象則總是慢悠悠的。

我們一般用鐘錶來計量時間。這個由齒輪和發條組合而成的機器硬性地分割出時間,讓我們以為時間對於萬物是平等的,是它無情地驅使著萬物。

然而實際情況似乎並不是這樣。生物學告訴我們,大象有大象的時間、狗有狗的時間、貓有貓的時間、老鼠有老鼠的時間,不同體重的生物有不同的時間。生物的這種時間區別於物理時間,稱為生理時間。

體型大小和時間之間是不是存在某種關係呢?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在研究這個問題。比如測量老鼠、貓、狗、馬及大象心臟跳動的時間間隔,試著尋找不同動物的體重和時間的關係。

使用體重表示大小,是因為體重可以馬上用秤測量出來,而如果用體長來表示的話,就會出現諸如尾巴是否計量在內,計量的話是計算伸直的長度還是計算蜷起來的長度等各種各樣很難統一的問題。

測量哺乳動物時間和體重的關係,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時間∝體重1/4次方(符號「∝」表示成正比例關係)

也就是說,哺乳動物的時間與其體重的1/4次方成正比。

體重增加,時間就會變長。1/4次方表示平方根的平方根,所以當體重變為原來的16倍時,時間會變為原來的2倍,體重與時間的比例不是簡單的正比關係,相對於體重的增加,時間變長要慢得多。

雖然如此,隨著體重的增加,時間還是會變長。也就是說體重越大的動物,做事情就越花時間。因此不同的動物所花的時間也不同。當體重增加10倍,時間就增加1.8(101/4)倍。也就是說,如果兩種動物花費的時間相差近2倍,那它們的體重差距就相當大了。

這個1/4次方法則廣泛適用於與時間有關的各種現象。在動物的一生裡,壽命的長度、從出生到成年所需的時間、性成熟所需的時間、胎兒在母體內停留的時間等,全部遵循1/4次方法則。

動物身體的活動時間也適用1/4次方法則。比如呼吸的時間間隔,心臟跳動的時間間隔,腸子蠕動的時間間隔,血液在體內循環一周的時間,食物進入體內消化後排洩出去所需的時間,蛋白質合成分解所花費的時間等,都遵循這個法則。

生物時間也許可以這樣理解:心臟跳動的間隔是不斷重複的,呼吸間隔和腸子蠕動的間隔也一樣。而排出血液內廢物的時間則大概與血液循環的時間相關聯。

壽命也一樣,雖然對於個體來說,生命只有一次,但作為一個物種,不同個體的生死更替,也只是單位時間的不斷重複。生物時間的周期根據生物體重的不同而不同。體重越大的動物,循環一次花費的時間越長;體重小的動物循環的頻率相對更快。

不同的動物心跳數相同嗎?

有人這樣計算過,如果與時間有關的現象全部與體重的1/4次方成正比,那麼把任意兩個與時間有關的現象相除的話,得到的結果就與體重無關。比如,如果用心跳間隔除以呼吸間隔,就會發現在一次呼吸間隔裡,心臟會跳動4次。不管哺乳動物體重差別有多大,這個數字都是一樣的。

如果試著用壽命除以心跳間隔,就可以得出,不管哪種哺乳動物,一生的心跳大約都是20億次。

如果用壽命除以呼吸間隔,就可以得出哺乳動物一生之中大約呼吸5億次。在這一點上,不管體重大小,基本都是相同的。

從物理時間上看,大象的壽命比老鼠長得多。老鼠只能活幾年,大象卻能活接近100歲。但從一生的心跳數來看,大象和老鼠的壽命幾乎相同。體重小的動物體內發生任何現象的速度都比較快,所以物理壽命短。但對於大象和老鼠來說,活完一生的感覺應該沒有什麼不同吧。

時間原本只是個概念。我們相信「所有事物都在按人類的時間運轉」,就這樣活到今天,但有關「體型」的生物學推翻了我們這種常識。

《大象的時間,老鼠的時間》,[日]本川達雄著,樂燕子譯,南海出版公司2017年9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時間,科普

相關推薦

評論(25)

相關焦點

  • 在幾千萬年的時間裡,大象是怎麼進化出這麼長的鼻子的?
    大象是個神奇的動物,它們的鼻子更加神奇。世界上其他動物都沒有像大象這麼長,這麼靈活的鼻子,從始祖象、猛獁象再到現代的大象,它們經歷了數千萬年的演化,從一隻小豬大小逐漸進化成了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動物。大象的長鼻子進化歷史,是地球生命演化中一個相當有趣的環節。
  • 原來大象不怕老鼠,更不怕老鼠鑽進鼻子,被騙了好多年!
    有這麼一個說法:萬物相生相剋,體型超大的大象居然會害怕體型小巧的老鼠,而且害怕的理由還特別有趣,說是老鼠會趁大象不注意的時候,鑽進大象的鼻子,咬它鼻子內部的嫩肉。雖然這種說法在很多國家中流傳,甚至被做進了鬥獸棋裡,但卻沒有人真的親眼見過老鼠鑽大象的鼻子,更沒見過大象因此而喪命的,那麼老鼠和大象之間的恩怨,究竟真相是怎樣的呢?
  • 大象真的怕老鼠嗎?將一隻老鼠放到大象身上,它會有什麼反應?
    大象真的怕老鼠嗎?將一隻老鼠放到大象身上,它會有什麼反應?大象是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哺乳類動物,它們的個頭大的驚人,給人一種非常震撼的感覺,但有人卻說大象是非常膽小的動物,小到連一隻老鼠都會害怕,事情真是如此嗎?
  • 大象真的怕老鼠嗎?
    我們都聽說過「老鼠治服大象」的故事:小老鼠會咬大象的腳,或者鑽進它們的鼻子裡,因此大象會害怕小老鼠。但是迄今為止並未發現能夠證明這些觀點的證據。  老鼠鑽象鼻的故事起源於數千年前的古希臘人,據他們說,一隻老鼠鑽進大象的鼻子,結果把它逼瘋了。
  • 勞動、勞動時間與社會不平等
    皮凱蒂是經濟學家,他的《不平等經濟學》是經濟學著作。我是研究社會學的,想從社會學角度來談談怎樣研究不平等。這對於理解《不平等經濟學》一書的意義和不足或許有些幫助。我主要講兩個方面:一是勞動、收入與不平等的關係,二是全球化對不平等的影響。
  • 河南的簡稱為豫,意思是有大象的地方,河南什麼時間生活著大象?
    眾所周知,我國河南省的簡稱是「豫」,字面看來,似乎河南省曾經存在過大象,而在當代,大象往往在熱帶生活。那麼,河南在什麼時代生活過大象?被遺忘的殷商和河南大象在中國歷史上,殷商無疑是一個被遺忘但又記憶深刻的朝代。因為長期以來,人們對殷商的印象,主要是商紂王、妲己、摘星樓這些民間文學的內容,對於真實的殷商,則十分模糊。
  • 大象害怕老鼠,怕被鑽鼻子,這個說法是真的嗎?
    他認為,既然大象沒有會厭(一種吞咽時保護氣管的軟骨),那麼就有理由認為,如果老鼠能爬上大象的鼻子,讓它窒息,那麼這麼大的動物就會害怕小動物。就像古羅馬之前的普林尼一樣,穆林並沒有真正了解事情的本質。卻無意中對於世界上最大的陸地哺乳動物為什麼會害怕老鼠,給出了一個看似科學的解釋。
  • "大象"難起舞 依舊滿地跑"老鼠"
    從表面上看,「大象」起舞的失敗給市場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但換一個角度看,「大象復闢」的失敗,在相當程度上強化了「大象搭臺、老鼠跳舞」的舊格局。     首先,當前市場大小環境均不支持「大象」起舞。從宏觀層面看,整體經濟的復甦跡象並不明顯,有好轉不等於逆轉,雖然一季度國企利潤環比增長1.2倍,但這種超乎尋常的增長不可能是常態,是基於去年四季度的極低基數基礎上的。
  • 大象真的懼怕老鼠?我們被騙了好多年
    大家小時候玩動物紙牌的時候都知道「一象二獅三虎四豹五狼六狗七貓八鼠」,大象是所有動物裡等級最高的,但偏偏懼怕小小的老鼠。可這是真的嗎?以下是有關大象的十個有趣的事實,我們原來被騙了好多年。雌性大象的生殖結構從頭至尾長度達到約3米,是所有陸生動物中最長的。
  • 老鼠們與大象不得不說的秘密 |《七隻瞎老鼠》繪本分享
    為什麼是老鼠而不是別的動物呢?楊志成說:「因為這個故事是要去摸象,最後一位要到高處去摸,所以當時的第一個想法是要畫猴子。但是後來覺得老鼠和大象的比例更加懸殊,更加適合當主角。」至於為什麼是七隻老鼠?老鼠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 大象怕老鼠,老虎睡單間
    記者了解到,像長頸鹿這樣的大型食草動物,往往把時間都耗費在吃草上了,這是維持生命的需要。「別看『愛愛』個頭兒高,剛從野外來動物園時,每天都是站著睡,也就20分鐘左右,而且睡得很淺,稍有風吹草動就警覺地四處張望。不但如此,還和另一隻輪流值班,深怕受到攻擊。」不過,飼養員尹軍力告訴記者,「現在『愛愛』它們已經相信動物園的管理了,睡得很香,而且還改變了睡姿。先臥下來,再把脖子折起來,搭在臀部。
  • 大象怕老鼠 貓有九命?人類對動物12大錯誤認識
    貓有九條命 金魚很健忘 大象怕老鼠———    老鼠喜歡奶酪、鯊魚從不睡覺、貓有九條命、大象害怕老鼠……關於動物有很多傳統說法,可是據英國《獨立報》最新報導,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很多說法並不正確,甚至純粹是無稽之談。
  • 大象那麼大,真的會害怕微小的老鼠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大象是陸地上現存的最大哺乳動物,亞洲象肩高3.7至4.1米,體重3至5噸;非洲象肩高4.3至4.5米,體重5.5至8噸。而老鼠在人們眼中則是一種微小的動物,在大象面前更是可以忽略不計了。二者體型相差如此懸殊,但是民間卻流傳著諸多「老鼠能打敗大象」、「大象最怕老鼠」之類的說法。
  • 答題時間到!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 ?
    :原標題:答題時間到!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 ? 大象一般懷孕多久才能生下一個象寶寶?以上是螞蟻莊園5月6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大象要懷孕多久吧。
  • 為何老鼠排在第一位?
    關於十二生肖各個動物的排序,世間流傳著各式各樣的說法,有的是代代相傳的民間故事,有的是言之鑿鑿的事實論證,但對於十二生肖為何如此排序很少有人能真正知道其中的緣由。有民間故事說,黃帝要挑選十二名動物作為衛士,貓和老鼠都在黃帝的名單之上,所以貓就託老鼠第二天早上叫醒他一起去接受選拔,但是老鼠卻沒有按照約定叫醒貓,而是自己偷偷的去了宮裡,還對軒轅皇帝說,貓在睡覺一點都不尊重皇帝。皇帝一看確實如此,便很生氣地將貓從名單上除去了。而老鼠還要求自己位列第一位,皇帝說:「你的貢獻難道比牛還大嗎?」老鼠說:「那就讓世人來判斷吧。」
  •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眾生平等,就是「道」的真諦嗎?
    有人說它們最終趨於一個大同,就是表達眾生平等。當然這只是一種看法。因為眾生是否平等,只有最後那一刻可以認同,而這種認同還不一定正確。有人說,無論你是皇家顯貴,還是販夫走卒,最終的結局都是走向死亡。沒有人能逃過大限,所以眾生平等上在這裡就是最好的證明。但是實際上果真如此嗎?
  • 動物也會打哈欠 而且腦袋越大時間越長
    (圖片來自網絡)(圖片來自網絡)  他們發現了一種模式:在有皺紋的大腦外層(被稱為腦皮層)擁有較少神經元的小腦袋動物,和擁有較多皮層神經元的大腦袋動物相比,會產生時間更短的哈欠  靈長類動物打哈欠的時間通常比非靈長類動物長,而擁有約120億個皮層神經元的人類打哈欠的平均時間最長,會持續6秒多鍾。與之相反,擁有小腦袋的老鼠打哈欠的持續時間不到1.5秒鐘。科學家表示,此項研究支持了一種長久以來的假設,即打哈欠能帶來重要的生理效應,比如增加通往大腦的血液流動並讓大腦平靜下來。
  • 萬物大與小的規律——《從前有一隻老鼠》賞析
    【經典繪本賞析】系列-第010號萬物大與小的規律——《從前有一隻老鼠》賞析閱讀推廣人 石頭一、內容簡介故事講述了在森林裡,一位正在思考萬物大與小的隱士,看見了一隻將要被吃掉的老鼠,隱士頓起憐憫之心,用他那強大的魔法一次又一次的將這隻小老鼠變成了貓
  • 《狩獵的時間》影評:貓抓老鼠的狩獵遊戲,結局埋續集彩蛋驚喜
    劇情簡介《狩獵的時間》是2020年上映的Netflix原創電影推薦,是一部反烏託邦犯罪動作韓國電影,由尹成賢執導,主要演員包含崔宇植、樸正民、李帝勳、安宰弘、樸海秀,故事時間設定在不久的未來,劇情在敘述韓國再次受到經融海嘯的波及
  • 時間待人是平等的,而時間在每人手裡的價值卻不同|英文名句賞析
    who lamentfor those who celebrate3.狀語前置for those who love中文釋義「「對於等待的人,時間過的很慢。對於害怕的人,時間過的很快。悲傷的人覺得時間很久。慶祝的人覺得時間很短。但對於心中有愛的人來說,時間則是永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