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09月16日21:55
原標題:一年有67.9萬人得胃癌!頂級消化科專家教你護胃
9月16日,「關愛中國胃科普專家團」 成立儀式在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上線儀式暨第四屆國之名醫盛典上舉辦。全國多位各省市、各級醫院消化內科、腫瘤科、心內科、健康管理等領域專家組成「關愛中國胃科普專家團」,入駐「人民日報健康號」,合力推動消化道健康醫學科普工作。
一年有67.9萬人得胃癌!頂級消化科專家教你護胃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兆申呼籲,大專家、名專家一定要下功夫做好科普,建立專家、媒體、制度三位一體的權威消化道腫瘤科普體系,告訴大家如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源頭上預防癌症。讓「發現一例早癌,挽救一條生命,拯救一個家庭」的觀念普及到全國各地。
為了將消化道腫瘤防治科普知識傳播落地,李兆申院士帶領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消化內科專家編著了《早期胃腸癌探秘——百姓必備的知識》一書,對食管癌、胃癌及結直腸癌等消化系統最常見的腫瘤,從基本概況、易患人群、臨床表現、治療手段、如何早期診斷、是否能徹底治癒以及如何有效預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科普。該書將通過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擴大科普知識傳播範圍及影響力,使更多患者獲得專業的醫學知識。
早期胃癌常常沒症狀
這些症狀可能是信號
我國每年因患消化道腫瘤而死亡的人數居高不下。李兆申院士表示,消化道癌症並不可怕,主要怕是晚期癌症,提高消化道癌症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最重要的就是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而誤區在於,人們總是要等到有症狀了,才想起來去醫院檢查看看。然而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在早期往往沒有任何感覺,等到症狀出現了,可能就已經是晚期了。
有些症狀可能是胃癌的信號,一旦出現就要進行必要的檢查:
1. 自覺上腹部不適,包括進食後的飽脹感,胸後部的疼痛感,胃部反流等;
2. 出現黑色或者柏油色大便;
3. 突然消瘦;
這些症狀都提示可能罹患胃癌,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此外,即使沒有出現以上症狀,只要是胃癌高危人群,也要定期做胃鏡。根據《胃癌診療規範(2018年版)》,符合下列第1條和2~6條中任一條者均應列為胃癌高危人群:
① 40歲以上人群;
② 胃癌高發地區人群;
③ 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
④ 既往患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胃息肉等疾病;
⑤ 胃癌患者一級親屬;
⑥ 存在胃癌其他風險因素(如攝入高鹽、醃製飲食、吸菸、重度飲酒等)。
新方式讓胃鏡檢查不再難
長期以來,如何提高胃癌的早期診斷率一直是基礎科學家和臨床醫生多年關注的課題。李兆申院士表示,消化內鏡是公認常見的臨床診斷技術。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科技的發展,政府和行業都希望通過創新打造具有中國品牌的消化內鏡設備。
在多學科整合的基礎上,通過醫工的交叉、社會企業的支持、臨床醫生的參與,我國自主創新研發的磁控膠囊胃鏡應運而生,「不插管做胃鏡」在我國率先實現成為可能。磁控膠囊胃鏡從臨床技術方面能夠達到較高的清晰度和檢出率,從國際學術領域獲得了同行的高度認可,堪稱學科交叉和整合創新的「範例」。
搭載5G技術,磁控膠囊胃鏡還能夠縮小城鄉醫療水平差距,解決偏遠地區在過去看病難的問題。現在有些設備可以通過交通工具深入山區和農村,通過網絡技術把診斷數據傳送到大城市、大醫院,把大專家的診治意見反饋給病人,讓他們不出門就可以享受到大專家的診斷和建議。
此外李兆申院士表示,對抗消化道癌症,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行動。從國家角度,需要合理配置醫療資源,重心下移、關口前移,並加快對醫療專業人才的培養。從醫療專業人士角度,需要始終把患者放在首位,把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當成時代和人民賦予我們的莊嚴使命。從民眾角度,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體檢和腫瘤篩查意識。對於醫療企業來說,創造經濟價值的同時,要積極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回報社會。
頂級專家教您護胃
「關愛中國胃科普專家團」的核心權威專家們送出了健康提醒:
>
好心態是護胃良方
解放軍總醫院消化內科醫學部主任令狐恩強:我對健康生活的看法是:食規律、心態好。「食規律」就是一日三餐要規律,暴飲暴食、節食減肥、飢一頓飽一頓這些習慣對胃都不好,建議每餐吃到七成飽,在固定的時間吃三餐。同時,做好食物的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均衡搭配才是王道。另外,不要吃太辣太冷等刺激的食物,醃製食品對胃也有損害。
>
有胃病要正規治療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陳旻湖:有人認為消化道疾病是小毛病,隨便吃點藥就可以。在門診復發患者或是一定療程後症狀沒有改善的患者中,大約有一半未遵醫囑服藥,表現為隨便停藥或藥吃完了亂服非處方藥,或隨意減少劑量和頻次。
如果出現不明原因失眠、頑固性慢性咳嗽、成年後出現哮喘(非過敏體質)和胸骨後不適,在其他科室久治不愈,須警惕胃食管反流病,應及時去胃食管反流病門診就醫。
>
重視胃腸功能檢查
解放軍總醫院第二醫學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曾強:由於胃腸檢查複雜和不舒適,很多體檢者放棄胃腸鏡檢查。但受生活方式影響,中年人胃腸道疾病發病率也較高。中年人必須重視胃腸功能檢查、乳腺檢查以及血脂血糖的檢查。
此外,老年慢性病檢查必不可少,最好能做一個腫瘤標誌物的全套檢查,有助於癌症的早期排查。剛步入老年,頸肩腰腿退行性病變評估必不可少,可以及早發現有問題的骨骼及早手術,避免因年齡推移而手術預後效果不佳。
參考資料:
①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