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長庚醫院利用3D列印技術實現膽道癌症精準根治性切除

2020-12-24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3月18日電(記者趙婀娜)記者從清華長庚醫院獲悉,截至2015年3月15日,清華長庚首任執行院長董家鴻教授率領清華長庚肝膽胰外科醫師團隊,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完成10例膽道癌症精準根治性切除。通過3D技術實現膽道癌症的精確根治性切除,在我國為首創,在國際上也屬先進。

「3D列印技術在準確定位病灶與重要脈管結構的關係上發揮了重要作用。」董家鴻教授介紹,肝膽病變因其結構、生理和病理的複雜性,外科手術多極具風險和挑戰。肝臟內密布縱橫交錯的四組脈管結構,血流極其豐富,要想完整切除被眾多重要脈管包繞的病灶,外科醫師在操作時就需要如同「庖丁解牛」般在密布叢生的血管、膽管間隙內進行解剖分離,避免血管及膽管損傷和大出血。這就要求術者在術前和術中精確評估和確定病變範圍及其與周圍管道的三維空間關係,並確定手術入路和作業流程。在傳統肝膽手術中,影像學檢查包括CT、MRI等都只能在屏幕上提供二維視野,醫生需要結合自身經驗對術前二維圖像在頭腦中進行重建,想像術中管道走形和分布的立體情景。經常會出現「想不出來」或「想錯了」的狀況,對手術帶來盲目性和誤導性。這也是傳統手術中出現「切不下來」或「臺上大出血」等危險的主要原因。現代外科中的數位化外科技術可將傳統二維影像重建成三維影像,外科醫師通過虛擬手術進行手術方案的設計極大提高了外科手術的精準性。但虛擬手術的」偽三維「影像因缺乏實時性仍然難以滿足臨床的要求。3D列印技術可快速製造出與術中大小位置完全一致的透明化3D模型,使外科醫生跳出「憑空想像」的窘境,在術前即可從多維度真實預見術中解剖,明確重要管道的走行,制定手術路徑和程序並預演手術。在3D列印技術的輔助下,外科醫生可藉助肝臟及解剖機構的3D地圖,精確定位病灶並確定正確手術路徑,實現完整切除病灶和避免重要解剖結構損傷的多目標優化。

據介紹,3D列印技術實現了「偽三維」影像向「真三維」實物的跨越式轉變。1:1的比例允許術者將3D列印模型帶入手術室與術中進行比對,實時引導重要管道的分離和病灶的切除,提高手術的根治性切除率的同時降低手術風險,最終實現患者獲益最大化。這種方式也有助於術中討論以及對年輕醫生進行培訓。

為確保3D列印的精準性,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與清華大學加強合作,依託清華大學理工科研與生命科學等多學科的交叉優勢,建立了聯合研究團隊,將現代科學技術轉化應用到臨床,尤其是針對腫瘤、肝臟、心臟等關鍵技術進行產學研一體化的系統研究和應用。

3D列印技術誕生於20世紀80年代,隨著列印技術的精準化發展,逐步應用於機械設計、工程建築、教育等領域。醫學領域內,則在牙科、骨科等專科領域已有應用。

相關焦點

  • 清華長庚:3D技術助力肝膽精準治療
    原標題:清華長庚:3D技術助力肝膽精準治療   ■醫療新幹線   精準醫療是「三精」醫療的基石。其核心是個體化選擇最低消耗、最小損害、最佳療效作業。近期,董家鴻率領清華長庚肝膽胰外科團隊,通過3D影像重建和列印技術在肝膽外科手術中應用,重新詮釋了精準外科。
  • 「醫管分工」「三精醫療」「全責護理」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改...
    醫管分工:讓醫生專心治病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北京市首家實行醫管分工合治的三甲公立醫院,主要借鑑臺灣長庚醫院模式,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及醫管分工合治。  董家鴻介紹,在清華長庚醫院院長帶領兩支團隊:一支醫療專業團隊,組成若干專家委員會,集中精力為患者服務並做好與臨床相關的研究;一支職業化的行政管理團隊,起到企劃、輔助和執行的作用。
  • 清華長庚醫院建立 精準肝膽外科學院
    ■行業播報科技日報訊 (韓冬野)為促進精準外科實踐,助力精準醫學發展,近日,由清華大學醫學中心、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肝膽腫瘤分會、中國研究型醫學會肝膽胰外科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中華消化外科雜誌》編委會承辦的「2015中國國際肝膽外科論壇、第四屆國際精準肝臟外科研討會
  • 清華長庚醫院聯合臺灣長庚紀念醫院提供癌症精準治療
    本網訊(記者 李木元)1月4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簡稱「清華長庚」)與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簡稱「林口長庚」)籤訂合作交流意向書,雙方將在癌症患者精準治療方面,展開聯合診療服務,以患者為中心,通過遠程會診、聯合制定診療計劃等形式,實現兩岸醫師資源、診療技術交流互動。
  • 清華長庚聯手臺灣林口長庚醫院精準治療癌症患者
    清華長庚聯手臺灣林口長庚醫院精準治療癌症患者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7-08-28 王興 王思揚質子治療是目前放射治療的尖端技術。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開設了東南亞首家質子治療中心,北京清華長庚放療科與臺灣長庚質子中心聯手合作,為腫瘤患者提供精準治療服務。
  • 清華大學附屬醫院長庚:完成世界首例3D列印鈦合金骶骨植入
    2016年6月12日凌晨2點,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1號手術室,持續了10餘個小時的手術順利結束。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是清華大學新建附屬醫院-,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於一體的綜合性公立醫院。
  • 清華長庚醫院聯手臺灣長庚紀念醫院提供癌症精準治療
    中國網1月5日訊 昨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以下簡稱「清華長庚」)與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以下簡稱「林口長庚」)籤訂合作交流意向書,雙方將在癌症患者精準治療方面,展開聯合診療服務,以患者為中心,通過遠程會診、聯合制定診療計劃等形式
  • VR+3D列印技術結合,實現骨盆巨大腫瘤精準切除與重建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脊柱外科李春海教授團隊通過術前VR規劃、3D列印模型精準制定手術方案,配合特殊定製的3D列印假體,邀請多學科專家合作,成功為劉先生完成骨盆巨大腫瘤的切除與重建。近日,劉先生回院複查,康復情況良好。
  • 3D列印技術輔助湘雅脊柱外科專家精準切除腰椎腫瘤
    3D列印技術還原患者腰椎病變情況,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與準確度,成功為一名患者切除了右腰椎處腫瘤。這也是全國範圍內首次將3D列印技術應用於下腰椎腫瘤切除手術。    腰部劇痛,原是腫瘤壓迫右側腰椎    邵陽的李先生一直被嚴重的腰痛所折磨,直到去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的腰椎右邊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這對於4年前已經因外傷截肢的李先生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於是,他前往湘雅醫院求助於脊柱外科專家王錫陽教授。
  • 山西大醫院骨科成立3D列印研究室 實現個性化精準治療
    山西新聞網1月18日訊(記者王曉豔 通訊員 許文輝)今天,記者從山西大醫院獲悉,該院骨科於近日成立3D列印研究室。該研究室有3D模型印表機一臺,可以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更好、更直觀的術前規劃,進一步提出3D金屬列印醫療個性化解決方案,幫助醫生實現自由構建和精準治療。
  • 清華長庚與博奧生物聯手 探路精準醫學
    2015年5月13日,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執行院長董家鴻與博奧生物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程京,於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籤訂兩項合作協議。雙方共建分子診斷中心,合作開展個體遺傳檢測服務項目。通過雙方的合作;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推進精準醫學發展,在疾病早期診斷與預防領域邁進一步。
  • 3D列印還原肺模型,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肺癌根治術快準穩
    10月27日,其團隊在3D列印技術的基礎上,將3D列印與肺癌三維重建技術結合,成功應用於臨床手術實踐,指導術中快速定位和精準切除。3D列印技術應用於胸腔鏡精準肺段切除標誌著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在胸部微創領域率先進入3D列印時代,已達省內領先水平。
  • 新橋醫院新技術精準切除雙肺13個結節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近日,新橋醫院成功採用肺段聯合楔形精準切除方式將一患者的13個磨玻璃結節一個個全部切除,實現了真正的精準微創。據了解,這是國內目前報導切除磨玻璃結節肺癌個數最多的1例患者。
  • 3D列印,粒子植入,濱州市人民醫院用這招精準狙殺腫瘤細胞
    近日,濱州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二病區陳興秀主任團隊成員,利用3D列印個體化模板導向技術成功為一名宮頸癌術後出現局部復發患者實施了粒子精準植入手術。該患者經宮頸癌根治術、外放療及後裝放療結束9月後出現局部復發及宮旁浸潤,並侵及一側輸尿管。
  • 貴州首例「達文西」超低位直腸癌根治手術成功
    鑑於患者年齡大、體型較胖、高血壓病史及糖尿病史多年、5個月前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脈支架植入手術」的身體狀況,腹部外科精心組織多學科積極開展多學科會診,為患者制訂了科學精準的個體化治療方案。歷時9周的輔助治療後,近日,腹部外科楊日高主任醫師率團隊為這位79歲的患者成功實施了達文西機器人輔助超低位直腸癌根治手術。
  • 清華長庚牽手臺灣長庚攻癌症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與臺灣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日前正式啟動合作,雙方將通過遠程會診、聯合制定治療計劃等形式,共享兩岸醫療資源,為內地癌症患者服務。同時,清華長庚醫院中適合質子放射治療且自願的患者,可由北京轉診臺灣。
  • 「大連日報」應用創新技術提供精準化人性化診療服務
    學科建設始終是醫院發展的主旋律,是醫院提升醫療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證。從規模發展到高質量發展,於醫院而言,是一場體制上的變革,也是一次深層次的轉型。有著110多年歷史的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秉承「不求多、但求精」的發展理念,堅持「科技興院」,著力實施重點學科建設。
  • 雙肺多發13個磨玻璃結節 AI技術協助醫生診斷和精準切除
    雙肺多發13個磨玻璃結節,AI技術協助醫生診斷和精準切除,其中11個為小肺癌不抽菸、不喝酒、不熬夜,基本上沒什麼生活陋習,是不是就離癌症很遠呢?對此,戴紀剛主任團隊在前期豐富的多發磨玻璃結節治療經驗的情況下,又開創了獨有的肺磨玻璃結節無創精準定位和精準微創切除技術。根據李女士的的情況制定了兩側肺部結節分期手術,精準定位切除的策略。這類手術的難點在於術中的精準定位,微創精準切除,和在切除結節的同時保留更多的的肺功能。術前,新橋醫院胸外科團隊應用三維重建技術,對李女士肺部的13個結節分別精心設計規劃好相應的手術方案及路徑。
  • 建院四年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二期即將開工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將作為京北地區急重症救治中心,重點涵蓋卒中、胸痛、創傷與孕產婦救治工作;同時,藉助國家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以二期工程建設為支撐,全面提升醫院整體醫療服務效能,重點打造具有學術與醫療技術持續創新引領力的肝膽胰中心、器官移植中心、神經中心、消化中心、腫瘤中心等優勢學科。
  • 哈醫大二院實現腹腔鏡下肝臟切除手術「大滿貫」
    人民網哈爾濱1月5日電 日前,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一病房副主任邰升教授帶領團隊,通過ICG螢光導航系統完成了腹腔鏡下肝中葉5、7、8段的微創切除手術,成功將直徑六釐米的腫瘤精準切除,既實現了殘肝體積的極限保留,又確保腫瘤完整根治性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