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4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2021年1月14日,《泉州晚報》第四版報導豐澤檢察院圍繞大局,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典型做法。
本報訊 (記者黃墩良 通訊員王榮燦)
近年來,豐澤檢察院堅持踐行司法為民理念,致力「親清護企」,在防控風險、服務發展的精準性上下功夫,努力構建打擊、監督、預防、保護立體式一體化保障服務新格局,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繼續貢獻檢察力量。
1.審慎辦理涉企案件
豐澤檢察院不起訴公開宣告推動企業復工復產
再次走進泉州大灣(化名)貿易有限公司,只見一片繁忙景象。疫情之下,公司逆水行舟,將原本只有一個泉州貿易點,拓展至廈門、福州等四個貿易點。而就在半年前,公司幾乎舉步維艱,面臨著倒閉的風險。
時間追溯到2015年4月,公司負責人郭某因貪圖小利,在沒有實際交易的情況下,向上海某實業公司虛開多份增值稅專用發票,從中賺取5萬元。2018年底案發後,郭某主動退出違法所得,彌補自身行為帶來的社會危害。
2020年1月17日,該案由公安機關移送豐澤檢察院審查起訴。經審查,該院認為郭某自願認罪認罰,犯罪情節輕微。當時正值企業復工復產最為關鍵的時刻,若郭某被起訴,將給企業經營造成極大困難。
為了保障企業順利復工復產,該院專門召開檢委會研究案情,依法對郭某作出不起訴決定,並通過公開宣告,開展警示教育。該公司終得以輕裝上陣,潛心謀發展。
這一案件,先後被《法治日報》、最高人民檢察院官網等數十家媒體刊載,並經由最高檢影視中心製成「抗疫」專題片,選送發布在中組部《共產黨員網》平臺,供全國黨員幹部學習。
2.深入企業了解需求
檢察機關開闢涉企服務「綠色通道」
泉州民營企業發達,知名品牌雲集。如何儘快消除疫情給企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成了每個豐澤檢察人掛心的大事。
該院聚焦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由檢察長帶頭,26名檢察官兼任「復工指導員」,深入企業,了解收集關於法律服務、減稅降負、防疫物資籌備等需求和意見;聯合區工商聯出臺「檢十條」工作意見,作為復工復產的「大禮包」,向上百家民營企業「送禮上門」,為企業提供司法保障。
依託涉企案件「回頭看」活動,對近兩年辦理的涉企案件進行梳理。開闢受理涉企案件控告申訴「綠色通道」,構建涉企犯罪案件信訪協作聯動機制。通過精準制發檢察建議,敦促偵查機關規範辦案,幫助民企建章立制。特別是加大對發案金融企業、證券企業合規文化制度建設,常態化為企業提供政策法律諮詢服務。
3.制定政策提供支持
豐澤區政法機關「親清護企」座談會在檢察院舉辦
在案件辦理方面,2020年以來,該院共辦理涉企案件42件,不捕8人,不訴8人。對民營企業家,做到「可捕可不捕則不捕,可訴可不訴則不訴」,真正讓「慎捕慎訴」的理念在廣大檢察人員的心中落地生根。
「要與企業家真心實意交朋友,構建一套有別於以往嚴肅司法形象的服務體系,發揮親和公信,提供政策福利,讓企業家們樂於、主動接受政法機關的幫助。」獨木不成林,一人不為眾。2020年6月,在豐澤檢察院舉辦「政法機關護航民營企業」主題調研活動中,多部門就此達成了共識。而這,也是該院開展「親清護企」長期堅持的理念指引。
結合豐澤實際,該院專門制定出臺了服務民營經濟「檢十條」、保障園區經濟12條意見、司法服務措施19條等激勵政策,並制定出臺《親清護企、共贏未來》《親清護企、合規經營》等宣傳手冊,為企業救濟、檢察辦案提供了政策支持。檢察「紅利」的充分釋放,讓企業家們吃下了「定心丸」,豐澤區也成為企業家們樂於投資的福地。
供稿:豐澤檢察
原標題:《【「兩會」看檢察】豐澤檢察:圍繞大局 潛心助力企業發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